第100話 麻袋集魂
字數:5380 加入書籤
樹洞之內有集魂器,一旦有魂魄出現便會自動被吸收進去,所以林中鬼一點也不擔心,隻是警惕的望著和尚,以防他作出進攻。
可是,和尚什麽也沒有做,隻是毫無感情的說道:“謝謝了,正子內親王的魂魄我就此收下,你趕快離開吧。”
說完這句話之後,和尚忽然全身著火,熊熊的火焰很快將他淹沒。
火焰來得忽然,來得猛烈,燒得也快。
林中鬼一時之間還未反應過來,等他驚覺之時,已經沒法救火,他擔心大火波及自身,連忙用手遮住臉部,急速後退。
火這麽大,隻能寄望熊熊的烈火不要引燃了周圍的樹木。
火焰映照著林中鬼詫異的表情,很快將和尚燒為灰燼。
當一切燒毀殆盡,和尚消失了,火焰也熄滅了。
這下的變故,大出林中鬼的意料之外。
怎麽回事?
林中鬼滿肚疑惑……
難道這個和尚隻是來送人頭?
他不是要正子內親王的魂魄嗎?
魂魄還未到手,為何要謝我?
密林中,回複了往昔的寧靜,這一切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
隻餘下地下的一抹灰燼,被風一吹,飄散得消失殆盡,就連煙灰、塵埃也沒有留下。
怎麽會這樣?
林中鬼心中驚訝不已,他不是要正子內親王的魂魄嗎?
怎麽忽然自我焚燒?還跟我說謝謝。
不對……
不對啊……
林中鬼心中一緊,急忙衝向樹洞。
樹洞內黑漆漆一片,林中鬼摸索著點燃了蠟燭。
蠟燭的燭光搖曳,隻見樹洞很大,燭火很小,照得洞內若明若暗。
樹洞之內似乎並沒有任何生活用品,隻有許多的發絲。
樹洞中有許多的發絲,有長有短,有黑有白……
每一縷發絲上都纏繞著一個葫蘆。
樹洞中有許多的葫蘆,有大有小,有寬有窄……
每一個葫蘆上都有一個封印。
一個龍紋封印。
這個封印看著十分眼熟,是在哪裏見過呢?
龍紋……
對,是龍紋玉戒上的龍紋圖案。
為何這個白玉龍紋戒指的圖案會在這些葫蘆上,成為葫蘆上的封印?
真不知道林中鬼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
看樣子,葫蘆裏麵顯然是裝著東西的,否則怎麽會有封印呢?
其中有三個葫蘆上竟然纏著三個人頭,黑色的長發連著人頭,纏繞在葫蘆上。
那三個人頭就是和尚送來的,想必那三個魂魄已經被吸入葫蘆,頭發被吸引,纏繞在葫蘆上。
林中鬼暗自罵了一聲:“臭和尚,送來人頭真是多餘,還要我費時、費事,將頭發弄下來。”
雖然心中不滿,林中鬼卻顧不了這麽多,迅速的拿起其中一個葫蘆,搖了搖,以確認裏麵的東西沒有丟失,然後又仔細看了葫蘆上的封印,確認並沒被解封。
東西並沒有丟,林中鬼心中有數了。
看來那個和尚隻是裝神弄鬼。
看著林中鬼的緊張的表情逐漸放鬆下來,應該可以確認,這個葫蘆裏麵的東西是安全的。
難道,這個葫蘆中就是存放了正子內親王的魂魄?
隻見林中鬼舒了一口,然後又皺起眉頭。
今天這件事,事出忽然,打破了他的計劃。
這個在密林中的藏身之地,已經被人發現,顯然不再安全,無論那個和尚是敵是友,他所說的話中卻有一句是真的——必須馬上離開。
隻是,計劃差一點就成功了,就差一點點。
現在放棄實在心有不甘。
但是,自己的行蹤已經暴露。
這裏真的不能再逗留!
必須馬上離開!
林中鬼咬牙徹齒,恨恨不平。
無論多麽不願意,保住性命是最要緊的。
君子報仇,十年為晚。
林中鬼環視了一周,然後迅速的將樹洞頂上的一個瓶子拿在手上。
這個瓶子,並非圓形,方方正正,更像一個有蓋的盒子,不過這個盒子是陶瓷所做而已。
這個瓶子是什麽?
難道就是集魂器?
無暇顧及其他,林中鬼將四方瓶打開,從裏麵拿出一個麻布袋,將葫蘆,一個、一個的放入麻布袋中。
很快麻布袋子就裝得滿滿的,鼓鼓的,漲成一個大圓球一般。
可是餘下的葫蘆還有很多,一個袋子根本裝不下。
林中鬼隨手抓起一根頭發,左右旋了幾圈,將袋口紮緊,然後雙手在袋子上一拍,袋子好像泄了氣的氣球,瞬間變扁了,軟軟的跌在地上,就如同從來沒有裝進任何東西。
林中鬼打開袋口又繼續將葫蘆一個、一個裝入麻布袋中……
那個麻布袋子看似普通,卻好像放之不盡,無論放了多少個葫蘆,隻要紮上袋口,用手一拍,它就變得扁扁如也。
如此這般,反複幾次之後,所有的葫蘆……一切的物件……都被收藏在麻布袋中。
林中鬼拿著麻布袋子,重新放入四方瓶中,心有不甘的再次環視四周,以確認沒有遺留下任何東西。
然後往密林深處的另一方走去。
穿越這片密林,該是前往何處呢?
林中鬼一走,空海豈不是線索盡斷?
正子內親王的魂魄該怎麽尋回來呢?
林中鬼到底在策劃著什麽陰謀計劃?
~~~~~~~~~
神無月十七日中午,太陽的光透過樹杈投入大地的懷抱中。
這個院中,高大的銀杏樹,挺拔茂盛,樹葉金黃得非常漂亮。
金黃、杏黃的銀杏葉,彷如一把一把小扇子,站在樹幹上。
一個身穿直衣的男子,站在窗前,他的背影身姿優美,手指捏著一隻紙鶴,右手中指戴著一隻白玉龍紋的戒指。
他用手輕輕轉動著手中的白玉戒指,一切都很自然。
他的皮膚很白,手指也是細長的,與高嶽的手指很相似。
他打開紙鶴,看了裏麵的文字,將紙鶴抓成紙團,揭開燈罩,點燃紙團扔在地上。
紙鶴在火焰中消失殆盡。
“高嶽我恨你,上次你沒有死,是命大。也好,否則就死得太沒價值了,這次就安心去死吧,你的死會很有價值。這次還會有人先下手為強嗎?”男子喃喃自語,他的聲音很輕,臉上帶著輕蔑的笑容。
“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大戲已開幕,我就等著看六國大封相”,男子輕蔑的笑容沒有帶動一絲的皮肉,細語喃喃的聲音,在自說自話。
這一切又是否在他的掌控之中呢?
=========
親王及內親王宣下:
由光仁天皇正式開始,便確定了天皇的子女、兄弟姐妹可以受封為親王的慣例,其中女性就稱之為內親王。
不是所有皇子皇女,都可以成為親王或內親王,必需經過朝廷的公開冊封,就是所謂的“親王及內親王宣下”。
平安初期,幾乎所有的皇子皇女都是被稱為親王和內親王的,於是皇子皇女與親王內親王等同。
但是,在嵯峨天皇時代,有些皇子女被下降為臣籍,他們當然不能被再稱為親(內親)王,於是“親王及內親王宣下”製度就正式開始執行了,同時,也詳細規定了親王和內親王的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