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柳裏坡
字數:2437 加入書籤
話說疲勞趕路,又不在野外過夜,叔肖睡得那是極其的香。沒嚐過苦頭的人,給一張再舒服,再溫軟的床睡著也要個過程。叔肖那是倒頭就睡,根本不會多想什麽。良夜短暫,第二天就被人早早叫醒。
“那土箕鬼,為什麽會在我們村鬧事。”那村中的長者問叔肖。
叔肖道:“這土箕鬼想必是那出生沒幾年的孩子死了化的。夭折的孩童往往對人間意猶未盡,化成了土箕鬼,有的留在家裏,怎麽也不肯離去。有的喜歡找各種各樣孩子玩耍,小孩子看見有人和他玩,自然就玩得天遠地遙遙,你們這是出了作惡的土箕鬼。玩完以後就直接把小孩子嘴裏塞滿東西,有的卡住了呼吸道,搶救不及時,往往都會死。敲打鑼鼓能驚嚇土箕鬼,它們會丟下孩子獨自逃跑。”
長者問:“道長有辦法降服這土箕鬼嗎?”
叔肖道:“降服太難,惡性強,運氣大的鬼怪都要用困,或者抓。降服是很難的。“
長者問:”要怎麽抓?“
叔肖皺著眉頭:”其實也不用抓,隻要驅趕就好了。“
長者問:”怎麽驅趕。“
叔肖道:”堅持打更。“
長老留了叔肖吃了早飯,飯食豐盛,酒肉全有。
叔肖未曾停留,就往倪楊去了,長者問叔肖討要幾張符紙去災破邪,叔肖笑著說:”符紙不是你們想象中可以當神一樣供奉的。鬼有兩種人害不了,第一種就是甚善者,第二種就是甚惡者。但凡行善積德,就無非命纏身。”
送行的人送到了村頭,望著叔肖。叔肖擺擺手,往前走,三十步回頭去看,村頭的人還在朝他揮手。忽然叔肖就折了回來。
叔肖歎了口氣,從包裹裏拿出了幾十張黃紙符。”夾在年幼孩子的貼身衣物上。“長者感激的看著叔肖。
踏著小路,一路芬芳泥土氣息,一路走過幾道樹蔭。遠遠的就看到有座山上有陰雲籠罩,叔肖知道那是有道行深的妖物鬼怪。但是卻沒有多去思索,有時候道士就像官吏,路過山野郊區,碰到惡霸liú máng,也不可能就一定要去招惹。那樣給自己找不自在不說,根本也就不討好。也就在惡霸liú máng出來作亂禍害鄉民百姓,出於職責,那必然挺身而出。
到了倪楊城,找了間客房就住下了,漂泊許久,從進了衡陽城開始就轉了運,認了老太爺為半個爹,淩多就是兄弟,老太爺雖說散盡了家財為淩多治病,但餓死的駱駝都要比馬大,何況還沒餓死。紋銀百兩也是灑灑水的小開支。
叔肖想起淩多說自己是酒肉和尚,其實雖然開玩笑,但也確實不為過,你別說酒肉和尚。你說人在顛沛流離,運氣不佳,一餐難有的時候,以化緣的名義乞討也是理所當然。早些時候叔肖一路上可不是就這麽來的嗎,實在不行,用黃紙符去換口飯吃也做。有的人見到是個道士,對道士忌諱,認為道士和鬼打交道,會帶來不好的運氣。別說黃紙符,直接把門拍上。叔肖又是個要臉麵的人,一時間臉紅眼急,心裏極其難受。在倪楊城裏小逛,坐在市集裏要了一碗炒麵。吃著吃著就看到了一行白衣道人,那一行五六個道人見到叔肖,往叔肖桌上坐來。
肖叔覺得奇怪,蜀山的白衣道人個個清高,從來不以其他門派為伍。隻是見別人來了,就笑著向他們友好的問:”蜀山眾位道人光臨倪楊小城,是來偏野小地方招收高徒的嗎?“裏麵一位左臉頰一道疤痕凸起,眼睛小小看上去有種匪徒氣息三十來歲的白衣道人開口道:”倪楊城外有個柳裏山,那裏有些鬼怪,蜀山受人所拖,要抓裏麵的鬼怪,今日方到此處。見道友再次雅坐,故來問問虛實。“
叔肖道:”柳裏山上卻又陰氣,上浮有陰雲怨氣。“
”道友也是衝著這妖物來的嗎?“另一個稍稍年輕長得高瘦的白衣道人發出一種特別的聲音,聽起來很怪異,難以形容。
叔肖望著那位道人說:”在下路過倪楊而已,並非為妖物而來。“
高瘦的道人又道:”此妖物必然是窮凶極惡,還望道友不要涉此深潭呐。“
什麽窮凶極惡,什麽涉此深潭,分明就是怕有人分羹,叔肖明白蜀山道人是接了不小的單子,來收妖的,那是怕自己壞了他們好事。
叔肖回應道:”晚輩才疏學淺,怎敢獨自去柳裏坡。“
那幾個道人便紛紛起身告辭,留下叔肖一人坐在那裏。叔肖心裏不是滋味,覺得這蜀山的道士清高且是清高,但實在稱不上什麽德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