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

字數:5067   加入書籤

A+A-


    第七百一十二章吳行之vs許鬆

    吳行之每年一算結餘,他所收上的稅,除卻發俸祿之外,什麽也幹不了了。

    這個不行。

    要知道,朱厚煌設定的東雍體製之中,對政績的要求很高,所以說沒有錢,就不能搞大工程,沒有錢,就不能多開荒,沒有錢就不能鼓勵生育,沒有錢什麽也做不了,就不能升官。

    前麵的都不重要的,後麵的最為重要。

    所以,吳行之作為東雍掌管財政的最高官員,對開辟財源,可以想盡了辦法。

    這也是受到了朱厚煌的影響,朱厚煌一旦遇見了財政用度不足,從來不去想從什麽地方省下來一點。都是想辦法開源的。

    之前,地方官員一直在忙著搞建設,都是少府來填這個窟窿的。但是朱厚煌要修養生息之後。

    幾乎所有大工程都停了。

    所有官員才感到沒有錢,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上麵要與民休息,但是官員們卻不願意休息,必定休息了,怎麽升官啊?

    所以下麵的要求就堆到最上層來,吳行之不得不在財政問題上懟少府,則不是因為兩人的關係決定的,而是部門利益決定。

    長史府管理整個東雍,但少府這麽多賺錢的生意都弄不到他們手中,早就不滿意了。

    吳行之就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商稅該怎麽收?少府的產業該不該交稅。

    畢竟東雍現在也慢慢的變的繁華起來,澎湖雖然衰弱了一些,但依舊是整個東雍最繁華的城市。

    王源和作為澎湖知縣,開始做一些收取商稅的方案,比如說坐商的稅,就好像是營業稅,直接以門麵大小來收取,關稅本身也算是商稅的一種,不過王源和努力將關稅細化,對一些奢侈品征高稅。

    但是麵對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海禁嚴厲進行,到了最高峰。東雍港口之中,最多的貨物不是別人的,而是少府的。

    少府很多時候是免稅的。

    這就造成了民間根本無法與少府競爭,對整個東雍來說,少府一家獨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與民爭利,這四個字,結結實實的打在了少府的頭上。

    因為吳行之已經發現了,如果不爭少府的稅,商稅根本征不了幾個大子。如果往長史府弄錢。

    許鬆也出離的憤怒了。

    許鬆覺得自己很委屈。

    怎麽當初你沒有錢的時候,從來沒有說過這個,那時候少府弄過來的每一兩銀子,都還沒有焐熱的就被長史府給拿走了。

    即便是現在,少府也承擔著整個東雍的軍費。

    就開始卸磨殺驢了。

    少府一係的官員,認為他們管理的產業是雍王家產,根本不必交稅。而長史府也沒有權力還征少府的稅。

    長史府的官員,認為少府的官員不是披著官服的商販而已。根本有辱聖人。而少府的認為長史府的官員都是一些光會花錢,不會賺錢的笨蛋,甚至還有貪汙行為。

    當然雙方誰都不幹淨。

    朱厚煌甚至覺得,他是不是讓雙方清閑了。

    雙方都沒有別的事情幹,才來到他麵前,互相攻擊。

    朱厚煌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做?這不單單是收稅問題了,還有少府的問題,少府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朱厚煌在沒有想清楚之前,沒有想到輕舉妄動。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釀成了東雍的第一次政爭。

    吳行之vs許鬆,長史府vs少府。

    展開了一場撕逼大戰。

    長史府認為,少府不應該與長史府平級,應該是長史府的下屬單位。文武分立,樞密院與長史府平級。

    長史府覺得可以,但是少府算個什麽啊。憑什麽與長史府平級。

    但是少府認為,咱們是內府的,你們長史府是外廷,雙方風馬牛不相及,憑什麽我們要歸你管啊。

    武將們文化程度都不高,最高的大概有戚景通了,從小家傳的兵法。也算通經典,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也不知道該往那邊站位。

    武將下意識覺得低文官一頭,所以對長史府的意見不敢反駁,但問題他們現在拿的都是少府的錢,拿人家手軟,吃人家嘴軟。

    樞密院不敢表達意見,僅僅靠奏折交鋒來說,長史府是完勝。

    但是朱厚煌全部留中了。

    朱厚煌這才意思到,他對東雍的控製力並不是那麽嚴格。

    少府是什麽,少府是朱厚煌的私財。這一點寫的明明白白的,但長史府的官員都會下意識的忽略這一點。

    他們真不知道嗎?

    未必。

    朱厚煌從來不覺得他麾下的官員是傻瓜。

    但是朱厚煌也發現,他對文官的放任,已經出了問題,比如說王源和,朱厚煌很不喜歡,最後在縣令位置上一坐就是五六年。

    這五六年同級別的縣令,要麽變成知府了,要麽進入長史府了,甚至還有些在古晉,等地獨擋一麵了。

    就他還在縣令位置上,不過,變成了澎湖縣令。

    不過澎湖縣雖然在東雍最繁華大縣,但僅僅是一個縣而已,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王源和的仕途坎坷。

    朱厚煌不得不反省,自己是不是對文官失去控製了。

    朱厚煌暗道:“對文官加強控製,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朱厚煌先去探望王陽明。

    王陽明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很多時候都是掛名長史,朱厚煌不出征,大部分事情都他自己處理掉了。

    幾年庶務鍛煉,朱厚煌早就鍛煉出來,最少掌控東雍的大方向還是沒有問題的。

    朱厚煌見了王陽明,卻見王陽明瘦弱了許多,正在一顆花樹下麵細細的品茗。

    朱厚煌說道:“弟子拜見老師。”

    王陽明說道:“我知道你要來,坐吧。”

    王陽明也許覺得自己到了生命最後關頭,整個人變得灑脫多了。

    朱厚煌說道:“長史府與少府之爭,老師怎麽看?”

    王陽明說道:“這話我不好說,畢竟我是長史,必須為長史府爭權力。”

    朱厚煌說道:“孤是以弟子的身份來請教老師,還希望老師教我。”

    王陽明說道:“殿下,你是不願意,這個東雍的格局有所變化對嗎?”

    朱厚煌點點頭,說道:“這三足鼎立的模式,是孤想出來最好的辦法。”

    王陽明說道:“三足鼎立,你怎麽知道他立不立的起來啊?朝廷之上政爭從來少不了的,也沒有誰對誰錯之分,但是少府如果不能長史府的攻擊之下,站穩腳跟的話,這三足該怎麽立下來啊?”

    朱厚煌說道:“少府產業是孤的,他們攻擊少府,就是攻擊孤,難道他們沒有想過嗎?”

    王陽明說道:“當然想過了,先說,長史府所說的事實存在不存在?”

    朱厚煌說道:“存在。”

    有少府這個巨無霸在,哪裏還有別的巨商的存在的空間啊。

    “但是孤不認為錯。”朱厚煌說道。

    很多東西,朱厚煌不經營,別的人會經營嗎?別的不說,單單說鐵器供應,要不是少府,東雍軍隊的供應一定會出問題的。

    王陽明說道:“所以不管殿下怎麽認為,他們認為他們沒有錯啊?是少府是殿下的私產,但是天子無私事,天子也無私財,殿下也是如此。”

    朱厚煌覺得頭大,第一覺得他與這個世界最大的問題,是思想上的問題。

    “殿下如果親自下場庇護少府,那麽長史府的矛頭就會對準殿下,當然了,他們用詞會委婉一點,讓殿下不與民爭利。”王陽明說道:“這件事情,老臣可以為殿下處理了,但是老臣時日不多,不能一直幫助殿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