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

字數:4966   加入書籤

A+A-


    第七百二十八章楊廷和之死二

    一場朝會不歡而散。

    這一件事情僅僅是開始。隨即嘉靖下旨追封興獻王為興獻皇帝。並稱興獻皇帝為皇考,稱弘治孝宗皇帝為皇伯父。

    楊廷和二話不說,就封還聖旨。

    楊廷和封還聖旨之後,,立即命令仆人回家收拾東西,楊廷和也將楊慎叫過來,說道:“慎兒,我沒有想到,當今對我的恨意如此之深。”

    楊廷和不用將事情告訴楊慎,楊慎也就知道了。

    畢竟楊慎翰林院出身,消息再靈通不過了。

    他明白,如果楊廷和沒有說辭職的事情,楊廷和派係還能支撐楊廷和,但是楊廷和已經決定走人,隻差手續的時候,楊廷和身後的人,立即開始分化了。

    各大頭頭都在為楊廷和走後的首輔之位努力的。他們雖然還尊楊廷和為首領,但是心中的小九九,打得很響。

    本來嘉靖的權威在四年之間已經樹立起來了,楊廷和要走,下一任內閣首輔,絕對不能不考慮嘉靖的意見。

    所以想做內閣首輔的人,都會留上兩三分力氣。

    這個時候楊廷和是最虛弱的時候。

    “父親,還是趕快上辭表吧。”楊慎說道:“君心如此,父親還留戀什麽啊?”

    “不是我留戀什麽,而是陛下絕對不還放過我的。”楊廷和說道:“慎兒,你辭官回鄉吧,我楊家終當今之世,不要再出仕了。”

    楊慎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楊慎是一個內心極其驕傲的人,他雖然知道父親當過能首輔,兒子再想內閣首輔,不,即便是普通閣臣,都會很困難的。

    但是楊慎相信自己,他有生之內,絕對會坐到那個位置上的。隻是萬萬沒有想到,會因為今日之事,斷絕仕途。

    讓他在鄉下,碌碌無為一生,楊慎絕對做不到。

    楊慎問道:“父親,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楊廷和說道:“辦法?”

    楊廷和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外麵說道:“閣老,黃公公來了。”

    楊廷和讓楊慎躲在屏風後麵,黃錦大步走了進來,好像是螃蟹一樣,橫行霸道。說道:“楊閣老,陛下讓咱家傳一封手詔,還請楊閣老看上一看。”

    楊廷和接過一看,與上一封聖旨一個字也不差。楊廷和匆匆寫了封還的條-子夾在裏麵,遞給黃錦說道:“請黃公公轉交給陛下。”

    黃錦打開一看,他猜到楊廷和會這樣做,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如此幹脆。

    黃錦“啪”的一聲合上奏折說道:“楊先生風骨,咱家還是很佩服的,不過有些東西,還是要想清楚之後,再寫啊。”

    楊廷和說道:“我已經想清楚了。”

    “陛下的意思,楊閣老還不明白,閣老想平平安安回家,將你們楊家還是官宦世界,就這樣做,不過不想----”黃錦冷哼一聲。

    黃錦是特地來看楊廷和的。

    當初嘉靖剛剛登基的時候,宮內宮外可以信任的也不過三五個人而已,就是黃錦,與陸炳幾人。

    那個時候嘉靖眉頭睡覺枕頭都放著一柄長劍,唯恐半夜起來,楊廷和要來行廢立之事了。

    畢竟正德的下場在哪裏放著的,嘉靖可不敢掉以輕心。

    這種恐懼,黃錦現在還記得,他今個過來,就是為了出一口惡氣。

    “祖宗家法,宦官不得幹政,你不明白,這裏是內閣重地,豈是你這個閹人能夠來的嗎?”

    楊廷和聲色俱厲,一頓訓斥好似雷霆。

    黃錦立即連滾帶爬的離開了,他離開之後,忽然想到,楊廷和已經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了,我怕他幹什麽啊?

    黃錦很想回去臭罵楊廷和一頓。

    但有一種都東西,叫做積威,即便楊廷和到了這個地步,黃錦也不敢輕易冒犯楊廷和。

    “怎麽樣?”嘉靖一身道袍,手中有一根拂塵,輕輕一甩,好像是神仙中人,盤膝坐在一個幾乎等人高的大丹爐前麵。沒有睜開眼睛。

    “皇爺。那老兒不識時務。”黃錦說道:“依舊將皇爺的聖旨封還了回來。”

    嘉靖猛地睜開了眼睛,輕輕一笑,說道:“有的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去再給他寫一封,如果他準了,朕就放他一馬。”

    黃錦說道:“是。”、

    當黃錦走後,嘉靖愣愣的站了一會兒,說道:“給陸炳傳話,可以開始了。

    第三次封還詔書的時候,楊廷和依舊做好了所謂準備,他已經讓楊慎先出城,如果真有了問題,也不要被牽連受死。入侵問題不大,隻是罷官的話,就來接家眷回鄉。

    第二日早朝的時候,剛剛一上朝,就一本又一本奏折送上案頭。

    “臣有本,彈劾內閣首輔楊廷和,十大罪。”

    “臣有本,彈劾內閣首輔楊廷和,結黨營私,霍亂朝綱,----”

    “臣有本,彈劾內閣首輔楊廷和,授受藩王賄賂,在前朝收過寧王的,在當今收過雍王的。”

    似乎一夜之間,對於楊廷和的彈劾,成了時髦之事。僅僅是彈劾楊廷和本人的奏折就已經丟滿了,嘉靖的禦座之前。

    嘉靖說道:“楊先生,你有什麽好說的?”

    楊廷和的記性很不錯,這是他讀書的秘密武器,可以說,這些奏折,在楊廷和耳邊過一次,楊廷和就記住的七七八八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楊廷和也不知道該怎麽反駁,辯解。

    因為寫奏折的人,非常的厲害,凡是到了敘事的時候,就會大段的抒情。根本沒有多少細節,直接一口要定,似乎便是事實一樣。

    輕重拿捏的準確無比,讓人即便是想辯駁,也不知道從什麽地方說起來。想自證也不知道該怎麽樣證明。

    寫這些的人都是老手。

    楊廷和很明白,他即便是反駁清楚也沒有用,因為想對付他的不是別人,而是上麵那一位。

    楊廷和說道:“臣無話可說,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臣以為,楊廷和有如此多罪,當下詔獄。”陸炳忽然出頭說道。

    一時間連彈劾楊廷和的人也吃驚非常。他們根本沒有想到楊廷和會有這樣的下場,心中不由的多出了一些兔死狐悲之感。

    很多人奏折並不是出於本意,而是錦衣衛上門打過招呼了,如果不寫,就記住你了。甚至錦衣衛還寫好範文,讓他們參照。

    他們本來楊廷和即便是被彈劾,也不過是罷官而已,或許他們自我安慰這一點。但是楊廷和居然說要下詔獄。

    一時間,他們又想起正德時代,被錢寧等人統治的恐懼。

    一時間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反對,嘉靖已經準了。立即有數名大漢將軍,將楊廷和壓了下去。

    一時間朝鮮都處於震驚之中。

    嘉靖不給他們緩過神來的機會,立即退朝了。

    不過有些事情,不會因為退朝而結束的。

    一封封營救楊廷和的奏折,從京師各部之中傳遞到皇宮之中。

    嘉靖看了幾本,說道:“看來楊廷和還挺得臣心嗎?”

    楊廷和為內閣首輔這些年,還是有政績的,很多人認可楊廷和的作為,與楊廷和同道之人,也不少。

    不過讓所有人紛紛上書的原因之一,就是兔死狐悲。

    一個內閣首輔,說下詔獄就下詔獄,那麽將來嘉靖不喜歡其他大臣該怎麽辦啊?即便是為了今天他們的待遇,他們也必須上書營救。

    嘉靖沒有看到這一點。不過他對楊廷和在文臣之中的影響力,感到深深不安。原本殺他的心思,變得堅決起來。

    嘉靖說道:“陸炳。”

    陸炳說道:“臣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