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無玄子說玄
字數:4443 加入書籤
“你小子什麽眼神?”油蛋蛋怪眼一翻,故意板起了臉,忍也忍不住的笑容卻是誰都能看出來:“滄海桑田的典故你知道吧?”
“滄海桑田?那不是個故事嗎?”林夕被問得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
所謂滄海桑田,說的是從前有兩個神仙,一個叫王遠,一個叫麻姑。一次,兩個神仙相約飲酒。到了約定的那天,王遠高冠彩衣,身披綬帶,腰佩虎頭箭袋,坐在五條龍拉的車上,由一眾乘坐麒麟的侍從簇擁,威風凜凜,前往相見。久等不見麻姑到來,便吩咐侍從去請。後侍從回報,言麻姑正奉命巡視蓬萊仙島,稍待片刻即到。須臾,麻姑從空中降落,長發及腰,神光繚繞,光彩耀目。互相見禮後,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宴飲完畢,各自升天而去。可這和自己的丹田變化又有什麽關係?
林夕望著油蛋蛋,油蛋蛋卻不理他了,哧溜溜隻顧喝茶,仿佛杯中的連翹茶真的成了什麽了不得的瓊漿玉液。
無玄子嗬嗬一笑,接過話來,問道:“那你可知這個故事出自哪裏?”
林夕想了想,依稀記得好像是葛洪的《神仙傳》,於是說了。
無玄子點頭,繼續問道:“可知葛洪其人?”
林夕隻知道葛洪是道家前輩,再具體的就說不上來了。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世稱小仙翁。此人有經天緯地之能,在道教中地位超然,煉丹方麵更是頗有心得。其人一生精研道術,在守一、行氣、導引和房中術等方麵建樹頗深,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倫理相結合,強調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主張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
能親耳聽到無玄子說玄論道可不容易,林夕自然豎起了兩隻耳朵,認真聆聽,生怕漏了一個字。
“道教經典眾多,其繁如海。而大多道經多隱誨語,且所立名詞亦繁,學者墜入文字障中,每為所誤。如張伯端之《悟真篇》,如全真祖師之詩詞偈頌,其內頗多隱語,不明者觀而不悟,始終不知其講為何。何哉?道不輕傳也。”
這話林夕太讚成了,這樣的道經他讀了很多,大多雲裏霧裏,似是而非,心裏早悄悄把這些故弄玄虛的老祖宗罵了個透,覺得這純粹是誤人子弟,長此以往,很多東西領悟的人肯定越來越少,必定失傳。可他也沒辦法,貌似大多數古人都愛這樣,說一半遮一半,含含糊糊,以此為樂,你能奈何?總不能從墳裏挖出來讓他們重新改過或者再問個明白吧?
“仙道難求,除修煉者必具刻苦堅定之誌、豐富淵博之識、靈光一現之悟,蓋以仙訣難求、隱語難解、名師難遇、正法難得為最。葛洪屍解得仙,所著頗豐,多有隱語。據傳滄海桑田即隱喻一種築基境界,但無人能夠得見,惑者疑者甚眾。今日見你成功築基,也算為我二人解了一惑。我且問你,那丹田之內可有別物?”無玄子結束了他的長篇大論,笑眯眯問道。
原來丹田丹田,真的是丹中有田。林夕恍然大悟,趕緊回道:“有!有!有!丹田中生發一小小豆芽,弟子怕是以後要在丹田中種菜了。”
“豆芽?”無玄子反問了一句,看向油蛋蛋。
“不會,絕對不會是什麽豆芽!既然滄海真的開始變化桑田,那就不會是別的,隻能是桑樹。剛剛生發,唯幼而已。”油蛋蛋說得很肯定。
林夕如遭雷擊,心說不會這麽慘吧,長棵豆芽就夠怪的了,還要變成桑樹?那會長多高多大?會不會從七竅伸展出枝葉來把自己從鳥人變成一個樹人?會不會結下果子?一時間思緒紛亂,也不知道都想了些啥。
“嗯,今日為芽,明日為苗,他日成樹,怕是大致如此。”無玄子看看林夕,見他惶惶不安,不由失笑,道:“莫慌莫慌,你丹田內之奇景異象,外人皆不可見,此為虛。據傳桑樹長到三百六十丈後,可結一果,果熟蒂落,金丹自成,此為實。虛虛實實,誰又說得清呢?”
林夕也想通了,管它豆芽還是桑樹,它長它的,我自修我的,既然無玄子老道說將來可結果成丹,那想來不會錯了。我自修煉,磨盤磨“麵”,桑樹結丹,誰也不影響誰。隻是這個三百六十丈還是把他嚇得不輕,心說這又是怎麽算的,一棵三百六十丈的樹長在身上,那我得長到多高?還是人嗎?可若是樹長我不長,樹那麽高,我這麽小,怕是連樹根上的一個小泥塊都算不上吧?
正胡思亂想呢,就聽油蛋蛋開口說道:“自己去功法閣挑選一部築基期的主修功法,記得要從頭修起。別看你現在境界到築基中級了,前麵的路沒有走直接跳過了,若不從頭修來,必留隱患。”
林夕聽得大汗,心說有兩個,不,三個老家夥時時提點真是不錯,不然自己悄然間埋下這個隱患而不自知,到日後顯現出來時怕是為時已晚,哭都沒地方哭去。於是誠心誠意叩首謝過,屁顛屁顛去功法閣選取築基期的主修功法去了。
“老頭,我築基了。”林夕邊走邊聯係老頭,心中喜悅充盈,那是必須得找個人來分享的感覺,十二生肖獸都聯係不上,自然老頭就是首選。
”老夫知道。築基隻是為修仙之途奠定基礎,萬丈高樓僅僅打了個地基而已,怎麽,這也要炫耀一下?“能聽出老頭其實也很高興,但林夕感觸何等敏銳,明顯能感到老頭情緒有點低落。
”怎麽了老頭,我感覺你情緒好像不太高啊,分身又有事?“
”分身無恙。眼看著你已經一步一步走上仙途,小有所成,可惜人妖有別,老夫以後能幫到你的地方越來越少了“老頭陷入沉默,既有一種看著後輩飛速成長的喜悅,也有一種暮年老去、韶華不再的感歎。
“這叫什麽話!對了,我現在也築基了,有能力把你的分身挪到神工界中了,你要不要進去?”
“現在還不是時候。你的神工界裏現在隻有個水本源珠,五行缺四,規則不全,至少要等你找到了木本源珠老夫才可進去安家落戶。真要五顆本源珠都找到了,若再能找到傳說中的五色土,老夫重塑肉身也不是不可能。”老頭的情緒明顯被他調動了起來,原先看來完全不可能的事現在看來也有了那麽一絲可能。
林夕啥也沒說,但心中已經把五行本源珠和五色土作為了接下來的奮鬥目標。為老頭重塑肉身一直是林夕深埋心底的願望,如今看到了希望,自然幹勁衝天。
“對了老頭,州城那個天殺的陣法該怎麽破?”另一件牽掛心間的大事就是破陣了,想想父母親人們還生活在一把刀下心裏就不痛快,如今自己差不多有了破陣的能力,總得盡快解決這個大問題才心安。
“破陣倒也不難。陣眼是東南營天寧寺的雙塔,須毀其一;除此之外,州城四麵城牆也須至少毀掉一麵以泄陣氣。雙管齊下,其陣自破。”
林夕再次默記於心。他不是個誇誇其談的人,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實在在幹一件,知道方向,明確目標,做好準備,幹就是了,哪有那麽多好說的?換了個話題問道:“老頭,是不是我築基期功法還得是五法同修?給個建議麽。”
“那倒未必。五法同修亦可,此為下策之選。”
“啊,五法同修還是下策?”林夕通過煉氣期的經驗,知道五法同修已經很厲害了,怎麽如今築基了,反倒成下策了?
“以你的特殊體質,煉氣期五法同修,已經打好了基礎。築基之後,應該五法歸一,萬法歸宗,問道本心,不走單一屬性突破之路,最好是尋一門無屬性功法,此為上策。此種功法萬不存一,可遇不可求,不一定能尋到。也可走陰陽功法,此種功法裏必然有對立而又統一的兩種極端法則,比如快慢,比如輕重,比如虛實,比如真假,等等。此為中策。老夫觀你所學甚雜,其中多有涉獵,陰陽功法也比較適合你。”
聽到陰陽功法,林夕一下想到了太極拳。但太極拳不是武道拳術麽,難道說仙術裏也有太極拳?林夕不敢肯定。
林夕輕車熟路,很快來到功法閣。此閣一共五層,第一層全是煉氣期功法,第二層為築基期功法,第三層則是結丹期功法,第四層元嬰期功法,第五層就不知道了。當值的是個他叫不出名字的老道,坐在第一層一進門的一張桌子後,腦袋一點一點的正在打瞌睡。渾身暮氣沉沉,沒有一絲靈力波動,怎麽看都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頭。
林夕知道越是這樣的人越不能小瞧,多半是深藏不露的老怪,也不敢打擾,恭恭敬敬站在一邊老老實實地等著。他不信功法閣這樣重要的地方能讓一個老眼昏花的普通老頭來值守,更不信一個老怪能瞌睡成這樣,有人來了也不知道。所以他決定和這老怪比比耐心,反正基也築了,澡也洗了,正好閑來無事,看看誰能耗過誰。
一想到洗澡,眼前全是白花花的那具身影,趕也趕不走,驚得林夕心裏一個勁地喊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