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潼關大戰(終)

字數:4792   加入書籤

A+A-


    何振催動大軍久攻潼關不下,此時就連本部騎兵隊都抽出一千人前去攻打城牆,一眾大軍此時也隻剩下三千餘人而已。不過山穀之中戰場寬度有限,夏侯成麾下雖然有騎兵數千,同樣不能一次性全部投入整個戰場。

    魏軍大陣之中,看到後方鷹揚軍騎兵隊主力已經趕了上來,何振隻能無奈吩咐暫停攻打潼關,然後在原地結陣防備鷹揚軍騎兵隊來襲。

    此時整個山穀之中早已經是人喊馬嘶之聲亂成一片,魏軍在長安城曆經大敗,此時前方有潼關擋路不得過,後方又有鷹揚軍數千騎兵直接衝殺進來,雖然何振努力吩咐大軍轉身迎敵,不過在麵對鷹揚軍騎兵隊衝鋒之時,並不是每個魏軍都能做到視死如歸。

    戰場之上,其中一名魏軍校尉一邊撥轉馬頭一邊喝令道:“將軍有令!立即迎戰敵軍騎兵隊,若有人膽敢不戰而退立殺之!”

    事已至此,何振本人自然不肯就此歸降,所以就算是明知不敵,也必須傾盡全力進行一戰了。

    隨著這名魏軍校尉的喝令聲,一小隊魏軍騎兵開始撥轉馬頭朝著前方正麵衝來的鷹揚軍騎兵隊迎了上去。

    此時已經是天色黃昏之際,雙方騎兵隊在山穀之中宛如兩道洪流一般狠狠的撞在一起!鷹揚軍騎兵隊人數較多,而且一個個騎兵氣勢如虹。而魏軍騎兵隊則是以逸待勞,無論是人力馬力都剩下不少,遠遠不像鷹揚軍騎兵隊經過長途跋涉之後的虛弱。

    夏侯成雖然有心直接衝垮敵軍騎兵隊的陣型,不過此時雙方大軍並不是在曠野之上進行大戰,而是位於潼關西側的山穀之中,所以縱然麾下大軍人數較多,一時半刻卻也無法直接衝破敵陣。

    城頭之上,經過連續數個時辰的慘烈廝殺,賀金龍當初出發之時兩千名部屬此時隻剩下三百餘人,將近九成以上的軍士全部都戰死在此處,不過最終還是擋住了魏軍想要東去的道路。

    看到夏侯成終於率領本部大軍趕到此處,賀金龍這才緩緩歎了一口氣,然後整個人都癱倒在城頭之上再也不想動彈。

    不光是賀金龍如此,城頭之上剩下的三百多名鷹揚軍皆是曆經數個時辰的大戰,剛才魏軍全力攻城之時他們還不敢有所鬆懈。不過何振下令暫停進攻潼關轉身迎擊夏侯成等人,在失去城下敵軍的壓力之後,這些鷹揚軍已經是大部分都很難繼續提起精神了。

    若是何振此時再趁機對城牆發動一波攻擊,或許能夠直接破城。可惜何振現在隻想著對付夏侯成所部的鷹揚軍騎兵主力,對於城頭之上的鷹揚軍卻是根本關注不多了。

    戰場之上,雙方騎兵隊仍是在不斷的互相衝擊。此時整個山穀之中早已經完全亂成了一團,夏侯成雖然四處喝令,不過天色漸晚,再加上戰場過於混亂,整個山穀之中的雙方騎兵大部分都在各自為戰。

    看到前方戰場一片亂哄哄的景象,夏侯成心中一橫,然後立即率領自己身邊幾十名親衛直接衝了進去。

    這支魏軍之所以到了現在還不肯歸降,無非是因為何振還在軍中而已,正所謂擒賊先擒王,若是自己能夠率領身邊一眾親衛直接擒殺何振,到時候這些魏軍自然不敢繼續抵抗了。

    不過此時眼前的這支魏軍還未完全喪失戰鬥力,如果就這麽直接衝進去,夏侯成自己同樣是難以保證一定能夠成功。

    夏侯成此時正立於馬上直接朝著前方不遠處的何振大旗殺了過去,在夏侯成身邊則是幾十名親衛左右護持。

    因為整個山穀寬度有限,所以夏侯成率領幾十名親衛騎兵衝出去之後,直接猶如一道巨浪一般朝著前方的魏軍騎兵隊壓力上去。

    這些魏軍將士們本就是差不多被殺破了膽子,此時又遭遇夏侯成身邊一眾精銳的進攻更是無從抵擋。在夏侯成等人的衝鋒之下,一路上這些魏軍擋者披靡,夏侯成很快就率軍殺到了何振的帥旗附近。

    魏軍陣中,帥旗之下。

    何振此時正臉色鐵青的看著前方不遠處正在朝著自己殺過來的一隊鷹揚軍騎兵。剛才為了攻打潼關,何振已經將自己身邊所有的親衛全部都派了出去,可惜最後還是功虧一簣。

    此時看到鷹揚軍騎兵隊殺了過來,楚全忠急聲道:“將軍,讓前方的弟兄們擋住,您還是暫時後撤吧!”

    何振搖頭道:“前有雄關擋路,後有追兵將至,本將就算是暫時後撤,又能撤到哪裏去?”

    略一停頓之後,何振繼續道:“當初你勸說本將立即撤離長安城是對的,可惜本將擔心無法向主公交代不肯提前撤軍。眼下局勢至此,本將也無顏再回洛陽麵見主公了!鷹揚軍要來,就讓他們來好了!”

    作為徐邦瑞麾下的心腹大將,何振不可能歸降鷹揚軍,縱然此時局勢險峻,卻也隻想著身死之前多拉上幾個鷹揚軍給自己墊背而已。

    看到何振已萌死誌,楚全忠想到前後無路,同樣是慘笑一聲道:“既然如此,末將就跟著將軍再衝最後一次!”

    半個時辰之後,原本亂哄哄的山穀終於徹底安靜下來,隨著何振跟楚全忠的戰死,剩下的兩千餘魏軍終於還是徹底放棄抵抗全部選擇了歸降。

    在這些魏軍選擇歸降之後,夏侯成這才派人從潼關之中將賀金龍等人給接了出來,然後吩咐大軍開始打掃戰場,同時命人去向長安城方麵傳遞消息。

    潼關之內,夏侯成此時正在聽取麾下對於今日一戰的具體情況稟報。

    將軍,今日一戰我軍一共殺敵四千七百八十二人,俘虜敵軍四千零七十三人,這其中有敵軍傷兵近兩千人,剩下的俘虜則是並無大礙。”

    何振當初從長安城附近撤離之時,本部大軍之中就有不少傷兵,結果潼關被賀金龍率軍拿下,何振軍中這些傷兵同樣是無法過關,所以在大戰結束之後,這些傷兵自然是全部都被鷹揚軍俘虜,算上那些殘存的魏軍騎兵隊,俘虜數量在四千人左右。

    說到這裏,這名校尉繼續道:“今日一戰我軍一共戰死兩千三百五十一人,其中賀將軍麾下兩千騎兵在阻擋敵軍過關之時戰死大半,剩下的傷亡則是我軍衝擊敵軍騎兵之時戰死。”

    為了擋住魏軍主力過關,賀金龍身邊兩千名大軍此時隻剩下三百餘人,夏侯成下令俘虜穀中的魏軍時,賀金龍就顯得有些不滿。

    此時看到夏侯成仍在沉思不語,賀金龍忍不住怒聲道:“將軍!山穀之中這些魏軍俘虜留之何用?以末將之見,步入將他們全部斬首給死去的弟兄們報仇,然後再把何振跟楚全忠的人頭掛在城頭之上!到時候看他徐邦瑞還敢不敢來惹我們!”

    夏侯成搖頭道:“稍安勿躁!本將也想把山穀之中這些俘虜全部處死給那些戰死的弟兄們報仇,不過這些俘虜活著比他們死了更有用,現在還不到斬殺他們的時候。”

    這?還請將軍明示!”

    看到賀金龍似乎還沒明白過來,夏侯成沉聲道:“我且問你,魏軍此次打破潼關,最後卻隻是聚集了不到三萬人前去攻打長安,為何徐邦瑞不派出更多的兵力前來?”

    自然是因為魏軍根本沒有剩餘的兵力可以調派了,徐邦瑞還要留下足夠的兵力鎮守洛陽,所以根本不敢抽出更多的兵力前來攻打長安。”

    不錯,徐邦瑞手中兵力不足,這是魏軍的缺點之一。眼下山穀之中還有四千名魏軍俘虜,你說若是我們派人傳信給徐邦瑞,讓他想辦法贖回這些俘虜他願不願意?”

    對於是否要留下這些俘虜,夏侯成確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長安城一戰至此,兩萬餘魏軍幾乎全軍覆沒。對於徐邦瑞來說這已經是足夠大的打擊了,若是他不同意贖回這些俘虜,一來麾下兵力肯定有所不足,二來則是有可能失了軍心。

    所以為了保證本部大軍的穩定,夏侯成覺得自己有七八成把握能夠讓徐邦瑞大營贖回這些俘虜。

    果然,聽到夏侯成準備讓徐邦瑞贖回這些俘虜,賀金龍思索片刻之後開口道:“從眼下的情況來看,徐邦瑞確實有可能會贖回這些俘虜,不過此事我們是不是要稟報一下主公?看看主公是什麽打算。”

    夏侯成此次率軍前來長安城,最大的任務其實是解除長安城被困的危機,眼下不但長安城已經轉危為安,就連魏軍殘部都全部俘虜至此。隻不過如何處置這些俘虜,確實不是夏侯成所能直接決斷的。

    聽到賀金龍的建議,夏侯成點頭道:“你放心吧,我馬上就命人向成都方麵給主公他們傳遞消息,在主公軍令來到之前,我們就先將這些俘虜押赴長安。”

    元和十三年,五月初一。

    潼關大戰結束一天之後,沈光明同樣是率領長安城中一眾守軍前來潼關,一方麵是為了押送這些魏軍俘虜,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跟夏侯成商議一下潼關方麵的駐防問題。

    此時雖然已經徹底擊潰魏軍,不過原本駐守潼關的鷹揚軍同樣是不複存在,為了防止魏軍還有可能西進,總是要留下一部分人手駐守此處才行。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夏侯成讓賀金龍暫時坐鎮潼關,不過麾下守軍則是換成了沈光明麾下的三千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