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出使
字數:4701 加入書籤
阿史那所部乃是胡人大部,原本有騎兵近十萬人,但是此前姑臧城一戰被鷹揚軍消滅三萬餘人,結果一戰下來傷筋動骨,為了防止被其餘草原大部趁機吞並,阿史那不得不率軍回歸草原。
隻是阿史那雖然無奈撤軍,在皇甫充看來阿史那本人對於鷹揚軍自然是恨之入骨,僅從這一點來說,西涼軍就有可能跟他們合作。
最關鍵的是,現如今鷹揚軍本身實力強大,南部地區已經掃平益州大半,東部地區有潼關跟長安城天險可守。西部地區那些羌人在皇甫充來看更是不敢對鷹揚軍動手,若是萬一趙弘率軍來攻,除了阿史那所部之外,其餘勢力根本無法對於西涼軍起到直接的支持。
聽罷皇甫充的這一番建議之後,薛鎮平沉思良久終於還是沉聲道:“本帥先給趙弘回信看看能否拖延一段時間,皇甫,你代我前去阿史那所部出使一趟,看看能否說動阿史那率領大軍前來協助我軍!”
薛鎮平本人不可能前去阿史那所部商議此事,讓皇甫充前去就已經是在表示自己最大的誠意了。
聽到薛鎮平的吩咐之後,皇甫充拱手道:“願為主攻效勞,不過眼下已經是六月中旬,如果趙弘果真率軍前來,估計最多也就一兩個月之後就會有所行動,正所謂事不宜遲,屬下還請立即前去阿史那所部!”
薛鎮平點頭道:“本帥會讓義通帶著護衛送你前去阿史那所部,此時關乎重大,你還要多加小心才是。”
薛義通乃是薛鎮平次子,雖然此子也是武將出身,不過薛鎮平覺得他跟自己長子薛義渠都有些年少衝動,所以此次收到趙弘來信之後並未將兩人喚來一起商議。
事情商議既定,幾人立即開始分頭行動起來。
薛鎮平吩咐下去之後,薛義通立即帶上幾十名親衛護送著皇甫充向阿史那所部趕去。
草原之上部落眾多,阿史那所部乃是距離涼州方麵最近的一個草原大部落,原本王庭是設在稽落山附近。不過自從大楚朝廷愈發衰落之後,阿史那開始將王庭慢慢向南遷徙,現如今原本的稽落山王庭已經快要接近武威郡了。
從敦煌城前去阿史那所部,隻需出城之後一路向東即可。
西涼軍雖然兵力不多,不過戰馬卻是不少,張掖等地本就不缺良駒,此次為了讓皇甫充等人盡快趕到阿史那所部,薛鎮平拍給他們的戰馬更是仔細挑選出來的好馬。
從敦煌城開始出發之後,皇甫充等人五六天之後就已經感到阿史那所部附近。
元和十三年,六月十六日,阿史那所部王庭之中。
此時阿史那正在自己的金帳之中,忽然萬戶仆固前來稟報道:“報!大汗,帳外有薛鎮平使者前來想要麵見大王,要不要讓他們進來?”
阿史那皺眉道:“薛鎮平的使者?西涼軍怎麽會想要前來麵見本汗?”
仆固抱拳道:“據使者所言,好像是跟鷹揚軍有關係,不過使者不肯跟屬下細說,他們一定要見到大汗。”
聽到仆固說起事關鷹揚軍,阿史那沉思片刻之後冷笑道:“將他們帶進來!”
片刻之後,仆固這才帶著一路風塵仆仆的皇甫充跟薛義通來到金帳之中。
看到阿史那正高坐於上首,皇甫充率先上前行禮道:“西涼軍使者皇甫充,奉我家薛大帥之命前來麵見大汗。”
因為西涼軍轄地位置特殊的緣故,阿史那麾下有些部落偶爾也會去酒泉和敦煌郡等地打秋風,雙方之間互有傷亡,所以之前倒也一直沒有太大的交集。
不過阿史那在聽說仆固提及事關鷹揚軍之後,很清楚肯定是西涼軍遇到麻煩,所以想要求到自己身上了。
在有恃無恐的情況下,阿史那對於皇甫充倒是並不太客氣,看到皇甫充行禮完畢隻是冷聲道:“本汗可不記得什麽時候跟你們薛大帥有交集,不知使者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皇甫充畢竟是跟隨薛鎮平多年,多年下來養氣功夫已經足夠,反而是薛義通看到阿史那似乎並未將自己一行人放在心上眼睛一瞪就準備發怒。
好在皇甫充上前一步擋在他前麵,然後開口道:“實不相瞞,前段時間趙弘寫信給我家薛大帥,想要我們西涼軍盡數歸降於他,我家大帥不願意率軍歸降,所以想來不日之後趙弘即將率領大軍前來攻打敦煌城。在下此次前來,就是奉了我加薛大帥之命向大汗求援,還請大汗能夠在鷹揚軍前來攻打我軍之時臂助一番!”
看到阿史那並未立即允口,皇甫充接著道:“之前大汗率軍南下,結果姑臧城一戰因為趙弘率軍所阻而作罷,想來鷹揚軍對於貴部來說同樣是大敵之一。我們漢人有句古話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雖然我們西涼軍之前跟貴部也略有衝突,不過比起鷹揚軍這個大敵來說,想必大汗自然能夠分得清孰輕孰重。”
從敦煌城趕到阿史那所部這一路上,皇甫充一直都在想著如何說服阿史那跟西涼軍聯手對付趙弘。
之前阿史那率軍南下,結果在姑臧城折戟沉沙,在皇甫充看來阿史那肯定是時刻準備著一雪前恥,隻是因為本部兵力有限,所以不敢輕易率軍南下複仇。
不過這一次鷹揚軍一旦前來攻打敦煌城,守軍主力還是以西涼軍為主,阿史那所部的騎兵隻是從旁協助而已,這等出力不多還有機會報仇的事情,想必阿史那是多半不會拒絕的。
所以皇甫充一開口,就是將西涼軍跟阿史那所部放在同一條戰線上。
聽罷皇甫充的一番分析,阿史那尚未開口回複,倒是坐在另一邊的仆固冷笑道:“我們部落之前確實跟鷹揚軍有仇,現如今武威郡跟金城郡方麵已經被鷹揚軍嚴防死守,再想南下必須要等待機會。”
不過我軍無法南下,鷹揚軍同樣沒有本事打到草原之上來,隻要我們呆在草原之上就十分安全。鷹揚軍戰鬥力不低,若是趙弘進攻你們西涼軍,跟我們部落又有什麽關係?”
對於西涼軍的求援,阿史那確實是有心答應下來,不過數萬大軍出動光是糧草方麵就不是一個小數目,阿史那自然不肯白白去給西涼軍幫忙。仆固此時開口阻撓,其實也隻是想要求些好處罷了。
看到阿史那對於仆固所言不置可否,皇甫充再次拱手道:“大汗,誠如仆固萬戶所言,鷹揚軍戰鬥力不低,僅憑我們西涼軍一部抵抗起來確實頗為吃力。不過鷹揚軍已經成功拿下成都城,現如今趙弘勢力愈發強大,若是我們西涼軍此戰敗北,鷹揚軍下一個目標會放在哪裏?”
正所謂唇亡齒寒,一旦敦煌和酒泉等三郡歸於鷹揚軍所有,想必貴部的處境同樣不妙,與其如此,倒不如趁著眼下鷹揚軍尚未完全強大起來之際跟我軍聯手阻敵!若是能夠一戰吃掉趙弘數萬大軍,武威郡和金城郡等地的防備必然空虛,不知大汗以為如是否?”
皇甫充這一路上都在想著如何勸服阿史那出兵,仆固說鷹揚軍戰鬥力高超不容易抵擋,皇甫充正好趁機說出唇亡齒寒的道理。
此時西涼軍勢力有限,根本無力阻擋阿史那所部在武威郡北部橫行無忌,若是一旦敦煌和酒泉等三郡歸於鷹揚軍所有,到時候阿史那所部西部和南部地區就要跟鷹揚軍相鄰了。平白多出這麽一個實力強大的鄰居來,對於阿史那所部同樣不是什麽好事。
聽到皇甫充說完這些,迷當冷聲道:“鷹揚軍雖然剛剛底蘊不多,不過戰鬥力如何我們在武威郡跟金城郡都是親眼所見,倒是你們西涼軍戰鬥力如何我們根本無從所知。”
萬一你們西涼軍根本擋不住鷹揚軍的兵鋒,還要拉上我們前去協助,這豈不是拖著我們下水?”
聽到迷當直接貶低西涼軍的戰鬥力,薛義通臉色一變就要開口,倒是皇甫充再次拉了拉他的衣袖,然後對著迷當拱手道:“這位大人,貴部上次南下乃是處於進攻一方,鷹揚軍有堅城可守,所以想要攻打自然艱難。”
不過這一戰乃是鷹揚軍主攻,而我們西涼軍處於防守地位。不瞞諸位大人,眼下我們西涼軍至少還有五萬餘大軍可用,趙弘就算是率軍親至又能帶著多少大軍前來?隻要貴部願意出兵相助,不論戰鬥力如何,光是從兵力上麵來說我們就處於優勢地位,不知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打仗無非就是靠著兵力後勤戰陣謀略等等,這其中兵力多寡跟糧草庫存乃是最容易判斷雙方勝負的關鍵。皇甫充眼下之意很清楚,不管鷹揚軍戰鬥力多高,若是他們七八萬人麵臨著十萬大軍阻擋,這一戰自然是雙方聯軍勝率更大一些。
聽罷皇甫充此番分析,金帳之中一眾人等倒是不再開口。
阿史那沉思良久之後開口道:“鷹揚軍跟本汗有仇,本汗想要將趙弘小兒的人頭擰下來當成酒器也同樣不假。不過數萬大軍出動糧草軍械皆是不易,想要本汗前去援助你們,不知道薛大帥願意拿出什麽代價來?”
阿史那並不排斥率軍援助西涼軍,隻是西涼軍願意送給自己多少好處,卻是自己是否出兵前去協助的關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