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戰前動員

字數:4973   加入書籤

A+A-


    聽到薛義通此言,薛鎮平一時之間也是又氣又愛,氣的是自己次子到了現在還沒看清局勢,以祿福城方麵的重要程度而言,如果自己不派出親子前去守衛,城中將士們豈肯為自己血戰到底?

    至於愛的則是自己長子跟次子之間弟兄感情深厚,就算是明知前去祿福城方麵乃是九死一生之局,仍是想要互相保全對方。

    看到薛鎮平此時不好開口,倒是皇甫充歎息一聲對著薛義通開口道:“二公子,祿福城方麵的事情已成定局,主公不可能再將您調去換回大公子,我們眼下還是想想如何說服阿史那所部的騎兵在祿福城方麵協助我們共同抗擊鷹揚軍吧。”

    以阿史那所部現在的實力而言,除去必要留守部落的大軍之外,最多還能出動三到四萬人前來協助西涼軍。

    阿史那本人連同仆固等萬戶都是對於鷹揚軍恨之入骨,所以這一次阿史那已經答應親自率軍四萬人前來協助。

    不過阿史那倒是沒有想到西涼軍居然會放棄在敦煌郡跟鷹揚軍進行決戰,反而是將戰場放在酒泉郡祿福城。

    在阿史那原本的建議之中,是想要西涼軍在張掖郡和酒泉郡方麵逐步進行防守,慢慢消耗鷹揚軍的現有兵力,最後在敦煌城跟鷹揚軍展開決戰。

    對於阿史那來說,如果西涼軍采取這種戰術,無論最後能否擋住鷹揚軍的進攻,西涼軍本身肯定同樣是同樣傷亡慘重。

    當初仆固曾經建議趁機奪取敦煌三郡,阿史那對於此事倒是有些念念不忘,處於讓西涼軍跟鷹揚軍兩敗俱傷的考慮,阿史那才會極力推薦薛鎮平使用此計。

    不過薛鎮平能夠在敦煌城站穩腳跟,而且將涼州西北三郡收入手中,本身自然不是這等易於之輩。對於阿史那這個明顯想要消耗本部大軍的提議根本不予采納,而是堅持放棄張掖郡,然後在酒泉跟鷹揚軍對撼的決定。

    為了防止阿史那繼續堅持己見,薛鎮平幹脆直接將本部三萬大軍連同長子薛義渠一起調往祿福城方麵。如此一來除非是阿史那準備見死不救,否則肯定還是要配合自己這個戰術。

    聽到皇甫充說完這些,薛義通怒聲道:“阿史那收了我們的好處,而且他也不願意讓鷹揚軍繼續做大,所以此次肯定會配合我們的行動,父帥,為何不能讓孩兒。”

    不等薛義通說完,薛鎮平同樣怒聲道:“夠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你不願意讓你大哥前去駐守,難道本帥就願意讓你前去祿福城麽?眼下大敵當前,你若是無事就去城中訓練大軍,少在這裏給本帥添亂!”

    看到父帥發怒,薛義通這才悻悻的住口不言。

    大將劉士達抱拳道:“主公,根據前方斥候傳回的最新消息來看,鷹揚軍此次出動所需的糧草已經大半調集到姑臧城之中,如此看來最多本月下旬或者最近趙弘肯定會開始調集大軍了。”

    薛鎮平略一點頭,然後沉聲道:“張掖郡方麵的百姓和軍士是否已經全部撤離?還有祿福城方麵的防備問題,城中各種守城器械準備的如何了?”

    劉士達開口道:“張掖郡方麵的我軍軍士已經全部撤離,不過還有一些百姓不願意離開故土,所以此時仍在原地不曾撤離。”

    至於祿福城方麵的情況,在之前就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想必大公子入城之後肯定還會征調軍士跟城中青壯抓緊時間進行補充,鷹揚軍至少還要十幾二十天能到達祿福城。在鷹揚軍趕到之前,想必大公子已經將城中各種防衛準備妥當了!”

    張掖郡乃是涼州十郡之一,郡中城池十來座,就算是西涼軍已經徹底放棄張掖郡方麵的守衛,鷹揚軍想要逐步蠶食下來同樣是需要耗費不少力氣,所以短時間內趙弘不可能率領本部大軍直達祿福城。

    聽到劉士達說張掖郡方麵還有百姓不肯撤離,薛鎮平冷聲道:“這些百姓既然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我們了,就任由他們在自生自滅即可!”

    至於祿福城方麵的情況,本帥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既然鷹揚軍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到達祿福城,你這就代本帥前去城中一行,協助一下大公子在城中布防的問題!”

    論起戰陣經驗,薛義渠自然是不如劉士達經曆的多,薛鎮平也是有些不放心自己長子駐守祿福城,所以才會讓劉士達前去城中一行。

    聽到薛鎮平的吩咐,劉士達抱拳道:“主公放心,末將準備一下立即前往祿福城,務必協助大公子處理好城中防衛問題。”

    薛鎮平略一點頭,然後對著皇甫充開口道:“我軍的戰術已經確定,在祿福城方麵阻擊鷹揚軍繼續向前。不過阿史那一直不同意這個戰術,此事還需要你前去草原之上一行,務必想辦法說服阿史那配合我們行動!”

    眼下乃是鷹揚軍強勢西涼軍勢弱,薛鎮平為了拉攏阿史那協助自己,不得不繼續放低姿態前去跟他們交涉。

    皇甫充拱手道:“主公放心,屬下此去一定想辦法說服阿史那同意我們這個戰術!”

    元和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長安城,校場之中。

    長安城乃是天下雄城,雖然城中還有十餘萬百姓,不過再加上數萬大軍暫時入城,倒是並不會覺得過於擁擠。

    此次攻打西涼軍之前,趙弘特意在城中校場之上召集眾軍準備訓話。一來是讓城中百姓看一下鷹楊軍的軍威,借此讓城中百姓徹底安心。

    二來則是此次前去敦煌郡,數萬大軍之中還有一些成都軍降卒此前並未真正經曆過戰場廝殺。想要將這些軍士徹底調動起來,除了軍法軍規之外,還要有足夠的賞賜才行。

    趙弘此時召集眾軍訓話,也是為了給他們鼓舞一下士氣。

    看到趙弘正在高台之上站著,而令狐宇等一眾親衛環顧左右,石守信上前稟報道:“啟稟主公,六萬大軍已經全部到齊,還請主公上前訓話!”

    此次攻打敦煌城,趙弘一共準備出動大軍七萬人,除了一萬名騎兵已經提前到達武威郡之外,剩下的六萬大軍此時全部雲集在城中校場之上。

    聽到石守信的稟報,趙弘從令狐宇手中拿過一個簡易製造出來的大喇叭,然後對著台下一眾大軍喝令道:“將士們!想必你們之中大部分人都已經知曉本帥今日為何召集你們前來!”

    不錯,我軍即將對西涼軍盤踞的敦煌等三郡展開進攻!薛鎮平既然不肯率軍前來歸降,本帥自然不會任由他們繼續坐大!”

    上次從成都城回來之後,你們之中有不少人已經得到了自己的軍功賞賜。本帥可以向你們保證,此次隻要成功拿下敦煌等三郡,等到我軍凱旋而歸之後,該有的賞賜誰也少不了!”

    鷹揚軍之中一向是賞罰分明,這一點當初跟隨趙弘一起從西縣城方麵起事的老卒知道最清楚。

    不過上一次成都大戰,眼前這數萬大軍之中同樣是有不少人立下軍功,然後得到該有的賞賜。

    此時聽到趙弘說起此事,場中立即就有不少軍士跟著高聲應和起來。

    涼州方麵本來就是民風彪悍,而且鷹揚軍對於軍功賞賜頗高,眼前這數萬大軍之中自然不乏想要建功立業之人。

    等到麵前眾軍歡呼片刻之後,趙弘緩緩將雙手下壓,然後繼續高聲道:“此次攻打西涼軍,本帥會親自作為大軍統帥前往,爾等若是想要殺敵立功,那就將自己手中刀槍都給磨鋒利了隨時準備出手!至於你們的軍功,本帥自然會吩咐軍中全部記下來!”

    現在,你們隻需要告訴本帥,有沒有信心前去攻下敦煌等三郡!”

    聽到趙弘說完這句,場中數萬大軍立即跟著高聲應和起來,一時之間大軍氣勢如虹!

    看到場中大軍跟自己一般根本沒有多少畏懼,反而是爭搶著想要建功立業,趙弘立即大笑道:“很好!傳本帥將令,大軍立即開始向武威郡出發!”

    除了場中諸軍氣勢如虹之外,穎陽節度使府一眾官員同樣是忙上忙下,不過趙弘之前已經表示過,一旦拿下敦煌等三郡之後將會準備稱王事宜。

    亂世之中這些武將能夠憑借各自戰功贏取賞賜,不過文官想要晉升就顯得有些緩慢了。

    若是此次攻打西涼軍成功趙弘正式稱王,節度使府一眾文官同樣會迎來屬於自己的晉升,所以此時辦起事來自然是渾身是勁。

    看到石守信和杜元恒等眾將已經開始催動大軍出城,趙弘則是轉到台下跟李欣然和王出塵等眾女告別。

    雖然趙弘之前也是很多時候親自率軍出動,不過現在李欣然已經有了子嗣,這麽長時間的別離對於眾女來說同樣是有些難熬,所以趙弘才會在離別之前跟眾女告別。

    因為自己長子年紀尚幼,所以李欣然此時倒是沒有帶著他一起前來送別,整個台下隻有李欣然跟王出塵還有岑三女在場。

    跟三人交代片刻之後,趙弘同樣是騎上戰馬,然後在令狐宇等一眾親衛的護送之下朝著長安城外行去。

    長安城到姑臧城路途不近,雖然大軍所需的糧草已經大半運送過去,不過軍中還有不少攻城所需的輜重等物要帶著,所以此次行軍速度並不是太快。

    離開長安城之後,趙弘率領眾軍一路北上,直到九月初七這才率領全軍趕到姑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