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慈悲與道

字數:5893   加入書籤

A+A-




    在這個東南的小鎮上,存在著與北方略微有點不同的慈善。

    首先,鎮上有家素食館。老板熱愛慈善,已經開了有好多年。

    幾樣素食,米飯,一共五元錢,也就是剛剛夠成本的樣子。有的時候免費。

    安寧路過的時候,去過幾次。有次見到出家人來。

    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是吃起來感覺很香甜。

    做飯的大娘大嬸都很和藹,都是免費的幫工,不拿工資。

    其次,棋院熱愛公益和慈善,老板娘經常參加一些公益huó dòng。有的時候是去一些地方打掃,有的時候是組織捐無用的衣服給山區,有的時候是上一些公益的圍棋課。

    棋院的孩子們參加了很多的公益huó dòng,拍了好多zhào piàn貼在了牆上,看起來很溫馨。

    慈善用心,足以。

    說起慈善,就無法不談及慈悲。

    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

    佛家講慈悲,佛教為主的國家比較hé píng,但是也容易被毀。以rb舉例,rb在明治維新後慢慢拋下佛教理念正是如此。

    佛教自公元6世紀通過中國和朝鮮半島傳入rb後,被視為大陸先進文化的象征。聖德太子(574-622)製定了“十七條憲法”,確立了佛教作為rb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在佛教的影響下,rb傳統神道教的文化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展,興起了神道與佛教融會的思潮和運動(日語稱為“神佛習合”),從根本上確立了佛教在rb主流意識形態領域裏的地位。聖德太子所奠定的這個國策,給rb帶來了一千數百年的社會進步和繁榮,由於信仰上的一致與文化上的因緣,rb與山水相連的中國和朝鮮半島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然而,明治維新開始時,rb政府徹底實行了“神佛分離”政策,將佛教排除於主流意識形態之外,從根源上破壞了rb一千多年來“神佛習合“、“本地垂跡”、“佛本神從”的理論基礎。這一做法,實際上排除了佛教慈悲與hé píng的理念在rb社會中的地位,致使“國家神道”思想占據社會主流,最終促使rb走上了背離佛教慈悲與hé píng的理念、無視眾生佛性和因果報應的軍國主義道路。這既給中國、韓國和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也給rb人民招來了巨大禍患。

    所以,單一的宗教總有其弊端,我們應該使文化呈現多樣互補的格局。多樣或者從精神層麵上得到統一。

    多樣和統一並不矛盾。

    慈悲的界限很難界定。姑且,我先論之,分為小慈小悲和大慈大悲。

    小慈小悲,損有餘而補不足。大慈大悲,損不足而補有餘。

    道家講損不足而補有餘,一是可作天道本如此來解,二是天道各種情況都有,首先強調是損不足而補有餘。

    就變化,發展來講,進步的情況本來就是艱難萬分,逆世而行,所以要集中力量和資源來做事情。譬如動物進化領域的基因。用進廢退,物競天擇。

    社會領域,也是如此,強調資源優化配置。

    有人肯定提問:窮人沒有機會改變命運了嗎?特別是大家關心的這個關於階層固化的問題。

    非常熱的問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改變開放的初期,新出現的社會流動的巨大機會,現在已經慢慢消失,這是首要的原因。

    也就是幹什麽都有成本。改革初期是國家tí gòng的機會,機會成本為零,隻需要利用自己的優勢和條件,去拚闖就有機會成功。

    現在呢,機會成本回歸正常,所以,顯得固化。

    其次,國家經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所以,個人創業需要非常高的技術要求和視野。

    再者,資本,獲取信息和資源的能力都限製著個人的創業,而過去這些都不是重點。

    市場有競爭,階層也有競爭。各個階層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點。

    所做的工作限製住了你的跨越。這意味著你要花額外的時間去,犧牲休息和玩樂,去自己充實提高,跨越鴻溝。

    有一則故事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一個商人遇到難處,生意越做越小,於是去請教智尚禪師。

    禪師說:”後麵禪院有一架壓水井,你去給我打一桶水來!“

    半晌,商人汗流浹背地跑回來,說:“那是一眼枯井。“

    禪師說:“那你就到山下給我買一桶水吧!“

    商人轉身去了,回來後卻僅僅拎了半桶水。

    禪師說:”我不是讓你買一桶水嗎?你怎麽買半桶呢?”

    商人紅著臉,連忙解釋:“不是我怕花錢,而是山高路遠,實在不容易。”

    “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禪師堅持說。

    商人無法,又跑到山下買了一桶水回來,交給了禪師。

    禪師說:“現在我可以告訴你解決問題的辦法了。”說完帶著商人來到壓水井旁邊,說:“你把先前的半桶水倒進去。”商人非常疑惑,猶豫著。

    “倒進去!”禪師命令。

    於是商人將那半桶水倒進壓水井裏,禪師讓他壓水看看。商人壓水,可是隻聽到那噴口呼呼作響,但沒有一滴水出來,那半桶水全部讓壓水井吞了進去。

    商人恍然大悟,他又拎起後買來的那一桶水全部倒進去,再壓,果然清澈的水噴湧而出。

    壓水井是一種壓力井,需要先將一部分水做引子,倒進井裏才能壓出水來。如果引水井的水太少,是沒用的,不但引不出水來,反而會被井吞噬掉。

    這個故事安寧看到後,很有感觸。

    安寧喜歡書,買圍棋書花了一些錢,很多人說沒有用。但沒有用又哪來的教棋呢。

    安寧喜歡討論,網上打嘴仗花了些時間。很多人說浪費時間,但是,沒有細致聊天辯論的過程怎麽才能求實窮理呢。

    其實,都對。方法因時而異,因地製宜。

    應該坐而論道的時候,就是沒有明白事理的時候,就應該坐而論道。

    應該起而行的時候,就是明白事理以後,就起而行。

    安寧自己隻是個例。

    從一般的情況看,首先,你要明白自己的能力。然後,有計劃有步驟的投入時間,精力和方向。最後,不斷改進,變化。

    選擇和戰略從來就是一對近親。我們很難實在的區分它們。

    慈悲是選擇,是有能力下的選擇。但是,無能力也可以慈悲。慈悲是一種心態。

    道也是選擇,也是一種心態。慈悲多是照顧它們,但也是關照自己。

    慈悲為懷,懷的是慈悲。但懷慈悲也是在看清自己,認識世界。埋頭隻顧做自己的事情又怎麽行呢。從這個角度講,也是大道。

    道呢,相對較少的是關照別人,多的是注視自己。但這個理解,隻是表象。

    更多的時候,注視自己的時候,已經忘卻了自己,關照的是身外的事情。

    佛又小乘,大乘之分。那麽,道也就有小道,大道之分。

    觀己為小,觀世為大。

    所以,佛家和道家同時選擇了忘卻自己,關照世界。

    說起了觀世,安寧這才明白觀世音菩薩的心態。

    觀世音本是佛位,但是為了關照世人的疾苦,自願降為菩薩。

    何為觀世音?

    觀世音,是《楞嚴經》卷六所說這位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達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佛教認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別聲音,受外境例如讚歎或誹謗所動,所以生起煩惱並促成惡業,從而受輪轉生死的苦報。而觀察分析世間音聲的虛妄不實,能不受所動,達到“如如不動”大解脫境。《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說自己正是因為達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被當時的如來所讚歎並賜名“觀世音”。

    這是觀己的境界。一種修行的方法。

    觀世音,指的是這位菩薩能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並救拔其苦。《法華經普門品》說,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隻要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而專心虔誠地稱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而同時予以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

    這是觀世的境界。

    觀世音還有觀自在的意思。玄奘認為含“觀照縱任”之意,即觀照萬法而任運自在。avalokita為“觀”,ivara為“自在”,意為眾生所見之主,所以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19]太虛大師認為:因為觀世音菩薩有般若的智慧,洞徹世間“五蘊皆空”的真實相,而達到“觀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難。平常人執五蘊為世界、為我,所以不能照見五蘊皆空。而真正做到無人無我,則能以眾人苦難為苦難,這樣則成為無我的大慈大悲,成立大公無私的偉大人格,發揮救苦救難的功用。

    何為觀自在,就同觀大道一般,觀一切世間的音,音也就是規律,情形。所以,說觀音也對。

    可以說,觀世音菩薩從大道中引入實踐法。

    但觀音菩薩的自降佛位的心境又和階層固化有何關係呢?

    安寧希望,先得者可以放下身段,幫助後來者。這樣,不也是大道的踐行者嘛?

    人與人手拉手,這樣才是真正的實現人的全麵自由的發展。

    後來者,充分利用信息化,依然可以實現自身的安寧。

    我們不說成功,因為很多事情安寧而有效率,即為成功。使世界安不就是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