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量子認識論
字數:5317 加入書籤
“教育始終是個問題。”安寧經常和人討論這一點。
總的來看,教育需要投入。國家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
如果考慮到因為過去農村二胎政策所導致的人口素質的減少,那麽人口素質的增長就顯得不如預期。
“這麽說,你的意思是過去三十年農村生的相對多,降低了人口素質?”
“我不是在歧視農村,這是實際的效果。比如農村人口生一個半,城市生一個。城市化又不快,那麽實際上人口素質增加的幅度不夠明顯。”
這說明了很多問題。
“如果反向獎勵有道德有才能的多生育,補足那個生育係數的01,那可能是一個正向激勵。。”
但實際情況是,這種三個孩子的激勵不容易實現,一個是政策施行起來很麻煩,產生的效果和影響很複雜。會不會導致新的**點還很難說。。未來的未來或許可以,等到社會管理電腦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的時候。
另一個方麵是,實際有人偷生和自願繳費多生,那樣二胎政策之外的01就已經解決了。
總之是數據說話。要根據這幾年的結果和趨勢來分析。
追本溯源,至於為啥要計劃生育。。一個是因為前期生的太多,多生的風氣是不是已經形成?另一個或許是與美國結盟的要求。。不過總的感覺生育還是自願為好,這樣社會政策的效應不會隨著生育率的不斷降低從而形成衰竭的趨勢。
有一次,一個東北哪裏的朋友說,他孩子的小學老師讓他為難。每年要多花好幾千用於補習,輔導之類。
這個問題,一直都有,有些地方好些,有些地方差些。
諸如此類就是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平衡導致的。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是文化並沒有跟上。
學習文化知識是好事情,但是過量補習其實對孩子的人生並無多大作用。
且不說過量補習會使孩子學習厭倦期提前,更不必說過量補習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使學習優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時間減少。學習就是要保持多樣性才好。
其實,這個補習就是使用全麵打到獨特的方法,本質上還是填鴨。。
現今學生的家長,大部分都很忙,所以,對於老師的提點還是比較喜歡的,所以,有時候反而支持這樣的行為。
而且老師的福利待遇很多地方千差萬別,老師對於孩子過分熱心也情有可原。
這樣的問題其實好解決。
但是,有一點讓安寧不太明白的是,為何中小學放學如此之早,起碼很多家長沒有時間早早接孩子。
這樣的話,如果在四點和五點多之間有一些課外的不算太貴的輔導之類也並無不可。國學,棋類,美術,音樂等等。普及班和特長班都可以。記得有的學校是免費的藝術團huó dòng,感覺起來還是不錯的。
倘若天才可以指標出來,我們就指標。但是,天才本來就是突破常規才能達到的,所以,我們不應該過分指標化,臉譜化。
網上的人們,除了教育之外,還有霧霾最值得大家關注。或許說關注太蜻蜓點水,應該說重視比較好。
就霧霾天氣,出現的時間,比較嚴重的開端就是2016年了,2015年或許有一點。但實際上,2014年左右空氣就已經變的不太好了。
至於霧霾出現的原因,網上從來就是言顧左右而言他,一會兒內蒙古核霧霾,一會兒風力小(風電站的蝴蝶效應)。
但是,群裏的智者(這位智者,是安寧的道家師傅也是道友)一陣見血的指出,河北過分工業化造成的。什麽時候河北的鋼鐵產量占到全國的一半了?什麽時候,河北對於全球鋼鐵如此重要?
安寧並不反對發展鋼鐵,你可以把河北鋼鐵分散到各地去嘛。。如果你能全部不排煙,全部無害處理,當然也可以集中。但是不可能做到。
還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一旦戰爭期間,整個河北肯定是重點打擊對象,那麽全麵戰爭下,等敵國進行戰爭潛力的相互清掃時,這也太容易被對方解決了。
這本身就是個無解的dá àn。
鋼鐵這東西是好東西,便宜的話,我們可以非常省事省錢的實現全國基礎設施的提升。
但是,我們更加需要的是特種鋼,而不是要在本來人口就多的中國來滿足全世界的鋼鐵需求。
如果,可行的話,請滿足全世界的特種鋼需求。qì chē,船舶,航空航天等等。而不是要滿足全世界的鋼鐵需求。
說到這點,除了特種鋼和太陽能電池板之外,還有特種纖維或許需要產業救援(產業升級,不太了解)。
工業分布,工業分級,工業建設,是一個工業係統工程,而且還是整個社會工程中的一部分。我們既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求全責備,但是總要有一定的思路在裏邊。
有的時候,安寧還探討經濟。
回想起07年的金融風暴,中美雙方其實當時都出了點問題,美國是資本逐利性導致的金融衍生品嚴重危機,中國是消費能力跟不上經濟的快速發展。
“國家資本就可以適量避免,有序投資,帶動社會投資,創造新的產業。(相對自己是新的)”
“川普如果不能協調所有投資,本質還是失敗的。”他肯定不能革掉自身的命吧。
“對於天朝來講,消費不了也是個麻煩事,傳統的方法就是加強武力,利用金融等強買強賣。”(這個是在學美國)
這個的另一個說法就是加強經濟的安全性,軍工經濟也是經濟。利用軟實力來拓展市場。
傳統的方法是這樣,但是,最根本的關鍵,就是如果使人民的消費提高,而且還能保持並提高消費的效率。
因為根本上講,消費促進社會發展,想要消費什麽,才會生產什麽。
我們有些領域,是相對薄弱,因為發展有先有後;有些領域不夠重視,因為發展有層由次。
一個是著眼於世界,看世界上有什麽消費品。(別人有,我們沒有。但是也要鑒別,像毒品之類就算了)
一個是著眼於未來,創造新的消費。
有的時候,安寧還討論軍工。
“為了安全起見,可以造重型船舶的船廠不應該少於三個。”美國估計至少有四個,而且東海岸的兩個是完全安全的。
隻有大連和上海造船廠是不行的。
後來談到無人機航母,設想了一種可以短時間內彈射上百架無人機的航母。如果采用多彈射器,可能瞬時功率根本不能達到,嗬嗬。
還談過不對稱戰備,我們仍然比較弱小,還需要節省資金發展社會和經濟。
這些說到底其實就是認識論。
從現代的非理性認識論,理性認識論,再到馬克思的認識論,係統認識論,最後還是會統一到量子認識論。
愛因斯坦及其追隨者們雖然並沒有提出從量子力學延伸出來的認識論,原因或許是當時自然科學還有很多未知的東東值得大科學家們去探索,但是在自然科學已經非常清晰,時過境遷半個多世紀後,當代哲學以及人類學,未來學的發展又給認識論的發展tí gòng了非常充足的養料。
理性主義認識論重邏輯推理,非理性主義認識論重整體思維,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重實踐檢驗,係統認識論重係統分析,量子認識論重因果演化。道呢,算是量子係統論。所以,要結合兩點進行。
係統和量子也可以認為是我們測量整個世界的兩個數據,這兩個值本來並不存在,事物本身即包括係統和時空屬性,但是並沒有人能夠肯定它們是存在的。
所以,我們一旦把它們分開研究,或許就會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產生錯誤。就如同過往存在的神一樣,或許他們先生活在未來也說不定呢。。嗬嗬。
我們的時空如一條路,隻能往前走,那麽我們可以認為是生活在靜態的世界,然後還可能存在動態的生命或者事物,它們無意識或者有意識的存在,無意識或者有意識的幹擾我們的存在。。
是我們決定並推動整個世界?是低能量的我們能做到的嗎?顯然不能。
如果存在高能量的事物,它們可以比較自由的暢遊時空,那麽對於它們來講,我們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背景而已。
當然,這一切隻是臆測。不過,你非要求得不是這個世界的遠高於我們能量的事物或者世界的原理,也就是道,那麽,當今的一切顯得並非那麽重要。
就如同世界就擺在你麵前。前人告訴你的不一定正確,或者說有一些變的東西,需要你推理出新的規律。所以,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生物就不適合未來的高速指數發展。當然,很多有益的思維方式還是存在在一些看起來不怎麽發展的東西裏邊。比如宗教和哲學。
所以,究竟世界是不變的東西推動還是變的東西推動,都很難說。因為看似不變的東西,其實是變的,宗教裏的佛性其實包容萬象,易可能包含宇宙圖因,黨魂或許也可以與人民永存。
安寧在火車上,度過了一兩天,看了會書,百無聊賴,不斷的在網上聊天也是蠻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