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34章 豐收的喜悅
字數:14538 加入書籤
周敏家的土豆成熟了。
原本長得十分茂盛的土豆苗逐漸幹枯, 隻剩下幾根光禿禿的杆,夾雜在已經長起來的玉米地裏,顯得非常刺眼睛。
在這些苗完全枯死之前, 周敏背著背簍去將剩下的綠葉都割了下來。
上回的菜賣完了之後,周敏也沒有把錢攢著, 而是轉頭就買了一頭豬仔。村子裏有人養母豬, 豬仔通常都是村民們捉去養, 周敏早就提前打招呼定下, 上個月生的豬仔,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可以捉回來了。
養個四五個月,等到過年的時候, 也就應該上了膘,可以宰殺年豬了。
而養豬需要消耗的野菜和糧食,可不是幾隻兔子能夠比得上的, 必須要提前準備。這種土豆的葉苗它也一樣吃, 自然不能浪費,統統都要收回來。
而後選在一個大晴天, 齊家全家人一起上陣, 去收土豆。
此前一直不被周敏允許下地的齊老三終於被解了禁令, 於是成為了這一次挖土豆的主力, 負責用大鋤頭將土豆挖出來。而安氏排在他身後, 負責用小鋤頭將他挖過的地方細細的掏一次, 以免遺漏了土豆。
——周敏這是從之前石頭去別家地裏散山藥的事情裏吸取的教訓, 雖說那麽大一塊地,多少總會遺漏一些,但盡量收得幹淨一點,不留給撿便宜的人,不是更好?
尤其她這些土豆將來可都是要賣給村裏人的,要是人家自己到地裏來扒拉一下就能找到,誰還會買?
才出了幾天的太陽,地表的水分都被蒸發得差不多了,鋤頭輕輕一拍,泥土便都碎了,圓滾滾的土豆堆在一起,周敏和石頭就端著撮箕跟在後麵,將土豆拾起來。
因為齊家沒有任何畜力可以幫忙,所以這些土豆撿起來之後,都是裝進挑籮背簍裏,裝滿之後就先送回家去,然後再回來繼續。
本來按照周敏的安排,齊老三抬挑籮,她和安氏背背簍,石頭就留在這裏繼續撿土豆,順便看守東西。但第一次裝滿了之後,石頭卻死活不肯答應,非要搶著去送土豆,讓周敏留下來。
他的理由十分充分,“我是男娃,力氣大,自然我來背。”
我是阿姐,該我來背。”周敏試圖講道理,“再過一兩年你長大了,這才是你的活兒。到時候你就是想賴我背,我也不背的。”
開玩笑,石頭才十一歲,身體都還沒開始長,周敏怎麽可能讓他去背這種重物?雖然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表明”,但成長期總是這樣負重,長不高卻是可以預見的。
雖說她自己也在長身體的時候,也會受到影響,但周敏畢竟是女孩,身高要求不太高,過得去就可以了。
再說,誰叫她是阿姐呢?
不過說到身高,周敏這一年來著實長高了不少。她穿越過來的時候,居然跟比自己小三歲的石頭身高差不多,周敏心裏可是一直記著的。這一年大概吃得好了,又是長身體的時候,蹭蹭蹭往上竄,現在已經比石頭高小半個頭,總算有了幾分做姐姐的威嚴。
雖然以周敏看來,石頭現在就那麽高,等過幾年開始長身體,分分鍾能超過自己,但那都是到時候的事了,周敏非常看得開,總之自己先過幾年癮再說。
兩人爭了一會兒,結果被站在一旁的齊老三給鎮壓了。
行了,兩個孩子,爭什麽?”他說,“你們兩個都回去,這一背簍就先放在這裏。”
於是兩個倒黴孩子就被趕回地裏去了。
周敏瞪石頭,“都怪你,逞什麽能?”
石頭低頭不說話。他本來話就不多,更何況是跟周敏爭論?反正該怎麽做,他自己心裏有數,阿姐說的話聽著就是了。
見他這樣,周敏也覺得沒意思,唉聲歎氣的將撮箕一扔,轉頭看到放在旁邊的兩把鋤頭,便走過去拿起了那把大鋤,打算挖土豆。
這東西叫大鋤,倒不是因為它長得大——雖然它的確是比普通鋤頭沉了許多,以至於周敏第一下上手,錯估了重量,差點兒沒提起來。它的造型跟平常用的那種寬寬的鏟鋤不一樣,整體非常細長,也更厚實,尖端做成犬牙的形狀,兩頭尖,中間凹進去,因為常年使用而磨得發亮,看上去就像是一粒泛著冷光的牙齒。
這樣的鋤頭專門用來挖那種板結的土地,對臂力的要求也更高。說實話,周敏要不是穿來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都沒閑著,估計都揮不動這出頭。
饒是如此,才挖了不到一米長的距離,她就隱隱感覺胳膊酸痛,有些受不了。這也就算了,更糟糕的是,過程中她還挖破了兩顆土豆!齊老三挖了一上午,可是一點皮都沒擦破的!
其中一個還非常大,兩隻手掌才能捧得過來,看得周敏一陣痛惜。
雖說這麽大的土豆其實並不適合留種,但是收獲莊稼的時候,村民們卻往往很喜歡這種大家夥,因為它代表著豐收。對他們而言,這也算是一種難得的“祥瑞”了。
確定自己幹不來這份活兒,周敏隻好將鋤頭撂開,繼續老老實實的回去幹活。
石頭卻默契的走上前去接替了她的工作。——這姐弟兩個,一個賽一個的倔強,不自己試過,怎麽可能服輸?
他比周敏堅持得長點兒也有限,同樣也挖破了一個土豆。見他垂頭喪氣走回來,周敏便安慰道,“破了不要緊,今天就把它們下鍋做晚飯。”
說起來,雖然土豆已經熟了,但齊家卻意外的還沒有品嚐過它的味道。
周敏倒是好幾次都想挖一些回去看看長得多大了,順便也嚐嚐久違的味道。但卻被安氏攔住了,因為她覺得土豆還能長的時候就挖出來吃了非常浪費。至於看個頭,她也有自己的辦法,從某一株的枝葉下小心的往下扒開泥土,在不弄斷根係的情況下找到土豆,看完大小再把泥土蓋回去,非常完美。
所以石頭聽到周敏這麽說,不由也跟著好奇起來,這土豆會是什麽味道?
這邊姐弟兩個忙活著,那邊齊老三跟安氏送土豆回家,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對這新品種的作物非常好奇。
村子看著很大,但抬頭不見低頭見,根本藏不住任何秘密,就連每天餐桌上吃的是什麽,左鄰右舍都能推斷得出來。所以周敏把土豆買回來,大夥兒就已經知道了。不過當時對這東西的產量卻是存疑的,因此並沒有人跟風。
這會兒他們地裏種的糧食,除了小麥之外,無論是水稻也好,高粱也好,黍米也好,都還不到收成的時候,這土豆卻就能收了,自然令人好奇。其中大部分人是頭一回見這長得圓滾滾看上去不起眼的土豆,見個頭都不小,看樣子應該收了不少,言語間不由試探起來。
齊老三知道他們無非是想討要卻又不好意思開口,按理說這時候他應該主動贈送,但他知道周敏之後是要賣種子的,甚至對此已經有了一係列的安排與打算,又怎麽會開這個口?因此隻是打著哈哈,裝作沒聽懂。
但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擋這些人的好奇心。等兩人回來的時候,身後就跟了不少看熱鬧的。
看熱鬧也不好白看,少不得要過來幫幫忙。好在他們也才從地裏出來,肩膀上都扛著鋤頭,倒是不擔心沒有工具。實在什麽都沒拿,去幫忙撿土豆,抬到旁邊倒進挑籮裏,甚至幫忙背回家,這不是活兒?
其中有不少人也是存了心思的,自己去幫忙收了這土豆,多少總得送幾個意思一下吧?要是真的味道不錯,能管飽,收成又多,明年自然就跟著種!
這種走向周敏根本沒有預料到,不過真的發生了,她也並不慌亂。
在她的計劃之中,本來也沒打算把這些土豆藏著掖著——賣東西嘛,都是要先瞧一瞧看一看,藏著不拿出來,誰知道是好是壞?有人過來幫著收那就更好了,至少產量和品質不需要她再去宣傳。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有人幫忙,兩畝地的土豆,一天時間居然全都收完了,而且回家的時候,天都還沒黑!
周敏心情相當好。雖然具體的產量沒有稱過,但是在場的都是積年老農,大致估算一下還是可以的,土豆的產量居然達到了畝產兩千斤!要知道,這個時代,水稻的產量畝產隻有幾百斤,高粱和黍米也相差不大。
其實周敏對這個數據倒是沒那麽激動,因為在她那個時代,土豆畝產四千斤是輕輕鬆鬆的,種得好畝產萬斤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考慮到土豆種子也一直在優選和進化之中,而且土地、肥料等客觀條件也無法比較,兩千斤她也已經滿足了。
但話又說回來,這剛剛開墾出來的荒地,畝產能夠達到那麽高,周敏估計泉水的作用不小。
尤其這些土豆生得都非常光滑,沒招什麽螞蟻來咬壞,也沒長成奇形怪狀的模樣,是非常適合留種的優良品種。如果吃過之後味道也更好,那就不用擔心賣不上價錢了。
當然,也要考慮到吃一斤土豆跟一斤米並不是一回事,至少在扛餓這一點上是比不上的。
但不管怎麽說,總算是開了個好頭。
兩畝地,四千斤土豆,將齊家的堂屋給堆得滿滿當當。這會兒站在齊家場壩裏的,可就不是幫忙收土豆時的那幾個人了,幾乎村裏大半的人都到這裏來看熱鬧了,看上去比人家辦紅白喜事時還熱鬧些。
但人多幫忙也不是沒有壞處,至少後來這些人毛手毛腳,完全沒有齊老三那種愛惜的心思,被挖破的土豆並不少。周敏全都挑揀了出來,居然也有半背簍。
不過壞了有壞了的用處,周敏當即讓石頭在院子裏點起了一堆篝火。
——雖說這個季節還不到要烤火的時候,但天色逐漸黑了下來,這篝火還能照明,眾人當然也不會反對。畢竟雖然看熱鬧的已經走另一部分,但留下來的人也不少。
安氏在屋裏小聲嘀咕,這麽多人在這裏,他們連飯都不好吃了。否則你吃的時候找不招呼人?招呼了哪來這麽多吃的給他們?不招呼,就讓人看著你吃?
周敏雖然也有些不滿,但這種熱情是她希望看見的。如果大家都漠然以對,不聞不問,那才真是糟糕。
所以等火燒起來,地上積了一些燒紅的木炭之後,她便將那半背簍被挖破了的土豆給倒了進去,放在火炭上烤。
其實土豆埋在燒過的灶灰裏烀熟了才是最好的,不用擔心會燒糊,而且外表金黃,內裏軟糯,口感最好。但現在隻有燒出來的一層炭,沒有灰,隻能將就了。
有外皮包裹著,土豆燒熟的味道並不怎麽明顯,隻有離著火堆最近的那幾個人聳了聳鼻子,有些意動。
火燒得旺,所以等土豆烤熟也就是一刻多鍾的事,周敏扒出一個個頭最小的,撕開表皮之後,土豆特有的香味便立刻逸散了出來。莫說是第一次聞到這個味道的人,就是周敏自己,也不由深吸了一口氣,陶醉在這久違的、熟悉的香味之中。
她吃過那麽多年土豆,但自覺滋味最好的,還是燒出來的,其他炒也好炸也好燉也好煮也好,全都及不上。
本來就是忙了一天沒吃飯,聞到這個味道,周敏固然食指大動,但周圍的人也差不多。畢竟為了看熱鬧,他們之中也有不少拖到現在還沒吃飯。
石頭最機靈,見周敏動手,立刻眼疾手快挑出幾個破得沒那麽厲害的,然後拿著進屋去跟齊老三和安氏分享去了。
周敏吃的同時還眼觀六路,見他那麽上道,心中不由暗暗得意,不愧是我弟弟,就是聰明!
然後才招呼眾人,“那邊燒的還有,要吃的自己去拿吧,先來後到啊!”
聽到這句話,眾人立刻一窩蜂的圍到火邊去搶。
其實這會兒院子裏剩下二十來個人,一人一個是完全足夠的,不然周敏也不好開這個口。至於富餘的那幾個,誰能搶到就看運氣了。
所以很快,院子裏便人手一個土豆,開始扒皮,很快周圍便都洋溢起一陣土豆的香味。
雖然大家沒烤過土豆,但紅薯山藥等也都差不多,所以這會兒個個駕輕就熟,找了碎石片將外表一層刮開,立刻露出燒得金黃的表皮,連著皮一起咬一口,那滋味絕了!
好吃!”不知道是誰第一個開口稱讚,然後立刻得到了一致的讚同。
甚至有人主動問,“齊老三,你們家這個……叫什麽土豆的,賣不賣啊?”
就是啊,賣一點給我家啊!”
我家也要!”
這東西味道不錯,明年咱們也種點兒,這個種要怎麽留啊?”
……”
周敏聽著外麵你一言我一語的話,不由笑眯了眼睛。她之前還準備了不少炒作手段呢,沒想到都還沒開始運作,客戶就主動上門來了。
她連忙站出來道,“賣土豆也不是不行,但要等我們分揀好了才行。煩請大家多等一陣子吧!”
這還要挑揀什麽啊?”有人問。
周敏卻不再解釋了。不過眾人既然得到了這樣的應允,也就不再賴在這裏了。已經嚐到了味道,還要繼續貪心,那是很招人厭的。
至於有沒有人琢磨著這幾天私底下偷偷過來接洽,先買一點回去,那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送走了人,周敏也鬆了一口氣,進屋道,“行了,可以弄飯吃了。”
安氏卻忽然開口,“敏敏啊,今晚咱們就吃這個土豆行不行?”
周敏一愣,“就是吃土豆啊。”說完之後,她一看安氏的臉色,才意識到她的意思是吃烤土豆,便點頭道,“當然行,不過這個不如米飯頂餓,萬一半夜餓了可別找我。”
說著自己去堂屋挑了二十來個土豆,埋進了外麵的篝火裏。
坐在一邊等土豆熟的時候,齊老三問,“你剛才說分揀,要怎麽分?”
當然是按照個頭分。”周敏道。這年頭,大的東西就是好的,那可不是什麽人都能吃的。頓了頓,周敏才繼續道,“最大的那一起,我打算請老費叔送一些進城去。”
至於送進城給誰?自然是給齊老費的大兒子齊世雲,然後讓他分送同僚。如果有本事送到縣太爺的飯桌上,那就更好了。
本縣裏種出這樣好的土豆,雖然說不上太大的政績,但說出去卻很好聽。
畢竟這年頭以農為本,縣太爺作為親民官,最重要的考評一是稅收,二是治安,而稅收就是從每年收成裏來。所以治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能夠將今年的稅收齊,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事。
雖然他們住在這萬山村裏,表麵上看似乎跟縣太爺毫無關聯,但是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周敏以後可是要當地主婆的,眼光不放長遠一點怎麽行?
反正她的土豆還沒誇張到可以當成祥瑞往上送的程度,能得到的關注也有限。而她需要的,也隻是這一點有限的關注。
剩下的,周敏打算留幾個在家裏擺著好看,剩下的都給邱家送去。
一直承蒙邱五爺照顧生意,有了好東西當然也要想著他家。否則人家憑什麽當那個冤大頭?如此有來有往,生意方能細水長流。
周敏繼續道,“第二等大的用來賣,第三等大的咱們自己吃。最小的那種留著喂豬。”
喂豬?”安氏吃驚得直接喊了出來。
這可是糧食,用來喂豬?!
周敏無奈,“個頭太小,弄起來也很麻煩,不值得費那個功夫。再說喂了豬,將來還不是到咱們自己的嘴裏?”
安氏卻還是不同意,“糧食那麽貴重,怎麽能用來喂豬?”
那好吧。”周敏回想了一下,覺得被泉水澆灌的土豆,個頭很小的其實是少數,也就是半背簍左右,喂豬估計也貼不上幾兩膘,便道,“那行,就留著,要是有人上門討要又不方便拒絕,就把這個給他們吧。”
安氏聞言,麵色不由微微一變,顯然是想到了小河村的安家。
周敏本來沒有暗指的意思,但見安氏想到,想想這種事也不是沒可能,提前做個準備也好。
之前說安家不屑於跟齊家來往,甚至連分銀子的時候都沒派人過來。但話又說回來,銀子這種東西,安家也不好開口要,畢竟這也算是祖產,再說張口要錢也不好聽。但這土豆就不一樣了,既是沒見過的新鮮事物,也不那麽值錢,過來討要幾斤,齊家還真不好收錢。
安氏低下頭不說話,周敏便繼續道,“除此之外,種子也要單獨挑出來,要選那種表皮不那麽光滑,芽眼多的。到時候才能切出更多份。”
種子的價錢,當然也跟拿來吃的不太一樣。
齊老三聽得連連點頭,顯然周敏考慮得非常周到,他已經沒什麽可補充的了。
對了。”周敏又道,“過陣子有了空閑,得在廚房裏挖個地窖,用來存放這些土豆,否則總不能都堆在堂屋裏吧?不好看,還招眼。而且這東西曬太陽久了,表麵就會變青,味道也會變壞。”
原來是這個。”齊老三道,“以前咱們家也種過紅薯,這東西也是要窖藏的,所以屋後頭就有個地窖,不過廢棄多年不用了。回頭收拾出來就是,不用再費一遍功夫。”
那就最好!”周敏點頭應了,心想不能小看任何一個人家的底蘊啊,哪怕是這種山村之中尋常的農戶,那也不是一眼就能夠完全看透的,總會在不知名的地方出現驚喜。
老一輩的智慧,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
還要請冬叔多編幾個籮筐出來裝土豆。要麽把稻草鋪在地下,土豆直接放上頭也行。”周敏想了想,又道。
安氏道,“稻草家裏盡有,別什麽都去麻煩你冬叔。”
差不多就是這樣。”琢磨著應該沒有遺漏的,周敏便道,“這幾天要是有人過來問賣土豆的事,爹和娘你們就都推說還沒定。”
話是這麽說,但眼睛卻是盯著安氏的。就她最容易被人套話,不得不防。
不過周敏也知道堵不如疏,防來防去總有疏漏,所以也想慢慢改變安氏,這一次將自己的打算全都透露出來,未嚐沒有借此考驗安氏的意思。如果她能忍得住不被人問了去,那就還算知道輕重,以後也可以更多倚賴,否則就算了吧。
話說完,土豆也就烤得差不多了,於是又開始埋頭吃東西。
安氏吃著吃著,忽然道,“這東西那麽好,怎麽以前就沒人知道?”
這個問題說實話周敏也很好奇,明明縣城就有種子,但附近幾個村子都沒聽說有人種的,否則早就流行起來了,也輪不到她來引領風潮。所以她有些懷疑這種子才剛傳過來沒多久,正在推廣期,而且推廣工作顯然不算順利。
聽說縣城的種子店,背後跟官府有些聯係……
如果是這樣,那她說不定還真能替那位縣太爺添點兒政績。
雖然後頭有人幫忙,但畢竟也是勞累了一天,所以吃完了土豆之後,又說了一會兒話,一家人洗漱之後,就熄了火各自去睡了。
自從來到這裏之後,周敏總愛失眠和熬夜的毛病不藥而愈,連有點兒挑床的問題都給徹底根治了。一開始是太累了,倒頭就睡還真挑不了這些,到後來形成了生物鍾,到點就困。
第二天,齊老三在屋後收拾地窖,安氏則帶著周敏在堂屋裏按照大小分揀土豆。
因為數量實在太多,有些不好判斷的,周敏就先挑了幾個放在旁邊坐標本,比標本大的,就歸在同一等。
至於石頭,他上山去給兔子和豬打草,順便也去地裏晃一圈。——昨天的土豆那麽轟動,誰知道會不會有人不懷好意的到地裏去瞎折騰,想找點兒被遺漏的土豆?
要知道那裏頭還種著飯豆和玉米呢!萬一被糟蹋了怎麽辦?
另外之前撒下去的那把葵花籽,大部分都長出來了,這會兒正頂著大大的花盤,看起來非常好看,萬一有小孩子手癢掐了多可惜。
然後順便,石頭還可以把今天要吃的菜給帶回來。
現在地裏除了白菜,萵苣和豌豆也正是季節。說起來豌豆真是好物,從五月間長起來之後,就可以掐最嫩的尖兒回來汆湯,等苗長老了,又可以吃結出來的豆角。哪天豆角老了,種子收回來,還可以炒熟了做零嘴吃。
不過最讓周敏關注的,卻還是西紅柿和辣椒。
這兩樣村子裏都沒人種,這會兒也都陸續成熟了,萬一過去觀摩的人看見了,順手牽羊弄走一些也不是沒可能。
辣椒可能大家吃不慣,也不知道怎麽做。但西紅柿一看就是能生吃的好東西,周敏吩咐石頭紅一個就摘一個,不給任何人可乘之機。
不過,周敏推銷辣椒的進程受到了一點小小的阻礙。
之前炒第一頓的時候,齊老三和安氏倒是都給麵子的吃了,結果嘴巴辣也就罷了,大不了多喝點水,但兩人還胃痛了半天。現在兩人都對這東西敬謝不敏。
倒是石頭,明明也跟著胃痛了好一陣,但下次周敏做,他還是抱著大無畏的精神繼續吃,到現在已經完全熟悉了這種味道,反倒覺得一頓不吃不自在了。
現在收了土豆,炒土豆怎麽能沒有辣椒?所以周敏打算繼續賣安利,直到齊老三和安氏習慣為止!
至於火鍋這種紅遍大江南北的神物,那需要等辣椒紅了之後,摘回來曬幹了磨粉才能做,且還有得等。周敏雖然嘴饞,但也沒有辦法。
分揀土豆這個工作,是個非常考驗耐心的技術活兒,快不起來,所以要耗費更多時間。好在周敏跟安氏一邊聊天一邊幹活,倒也不覺得特別難熬。
——沒錯,就是聊天。經過那麽長時間之後,周敏終於get到了跟安氏聊天的正確姿勢,那就是不聊涉及自身的內容,隻談村子裏東家長西家短的八卦。
安氏嫁到萬山村多年,對這個村子的了解自然也不是周敏能夠比的。而且她說的故事之中,大部分都是陳年舊事,周敏跟那幾個小姐妹在一起,也是決計打探不到的,但對於她了解村子裏的人卻很有幫助。
兩人少有說話那麽舒心的時候,安氏見周敏對這些感興趣,竟也說得興致勃勃。
等到石頭從山上回來了,周敏這才起身去準備朝食。
說起來,現在這個不早不晚的吃飯時間,還真是很不方便。像昨天,他們這個時候吃了朝食,結果一直到天黑了才能吃晡食,餓得簡直前胸貼後背,根本沒力氣幹活了。
反正土豆已經收回來了,算是極大的緩解了家裏的經濟壓力和夥食壓力,周敏便決定,從明天起,把現在的一日兩餐改成更科學合理的一日三餐。
虧什麽不能虧了肚子嘛!
青椒土豆絲,臘肉燉土豆,白菜土豆湯,三個菜端上桌,石頭去把齊老三叫回來,就開飯了。
結果才吃到一半,周敏那幾個小夥伴就結伴過來,期期艾艾的站在門口說是找她玩兒。周敏一看那扭扭捏捏的樣子就知道是為什麽了,十有□□是被家裏的大人差遣過來問土豆的事。
所以說,會利用身邊資源的人並不是隻有她一個。不過周敏也不認為這有什麽不好,不提這幾個姑娘對她都挺好的,就說家裏長輩來往也不少,有些以前給齊家送過吃的,有些昨天過來幫忙,周敏也必須要有所表示。
所以買賣的事,周敏根本沒讓她們開口,一人送了十個小土豆,讓她們拿回家去交差了。
下午石頭也留在了家裏,幫忙分揀土豆。
接下來的幾天,一家人的時間都耗在了這件事上。好在齊老三的地窖總算弄好了,將以前積存的稻草拿進去鋪好,然後便將挑選好的土豆送進去堆放。
放好之後,周敏看了一圈,決定還是要多編幾個籮筐。不過石頭也表示,可以不用請冬叔,讓他試試看。反正隻是編了來放東西的嘛,也不要求多好看,有個樣子就行,所以周敏答應了。
然後周敏去冬嬸家借了杆秤,稱了兩百斤土豆出來,給他們送過去。
這幾天上門的人不少,但冬叔家卻是沒開過這個口的。這其中固然有不想施壓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相信齊家不會忘了他們。所以聽周敏說一百斤是還去年的糧食,另外一百斤是送的,冬嬸也幹脆的收下了。
周敏又言明這些都是拿來吃的,種子她另外留了,明年要種的時候再過去拿。
之前周敏就已經讓那幾個小姐妹把賣土豆的消息撒出去了,不過她的定價很不低,兩文錢一斤,買不買就要大家各自思量了。畢竟如果是種子,肯定有不少人會買,但如果隻是用來飽口腹之欲,卻未必值得。
這個價錢嚇住了一部分人,但還是有上門的。不過買得都不多,都是幾斤十幾斤。這還是周敏答應可以以物易物,收現錢估計根本沒人會要。
齊老費這位土豪一次要了二百斤,給現錢。
然後很快又出現了一位土豪,就是村裏唯一一位在外行商的齊阿光的娘子趙氏,她要了五十斤,也是給現錢。
這兩單生意一做,周敏手裏就捏了五百文錢了,心下不由大定。
如果說這些都不太出乎周敏的預料,那麽齊老四堂而皇之的登門要買土豆,就不免令周敏意外了。畢竟自從上回齊老三答應解決這個麻煩之後,周敏似乎就沒怎麽見過這位四叔了。
一個村子裏,大半年時間居然一次都沒見過,自然是因為齊老四有意回避。
這讓周敏納罕了好一陣子,但齊老三沒有解釋的意思,她也沒問,漸漸的也就把這麽個人拋在腦後了,沒想到齊老四這會兒居然會主動登門。
不過來者是客,何況還是來送錢的,所以周敏很爽快的稱了二十斤土豆給他,又小賺一筆。
齊老四卻沒急著走,坐在大門口的石階上,把玩著籃子裏的土豆,意有所指的道,“這土豆的產量還真是不低,今年才剛開的荒土,居然也能長那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