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拆遷慘劇
字數:2689 加入書籤
李熠輝是在泉州的一家賓館裏看到父親**的消息。他一個開廣告公司的朋友,認識一個泉州老板,這個老板在gz投資了一個大型房地產項目。項目完成了前期規劃,想找些行家對規劃提提意見。這個朋友推薦了他,老板邀請他去,李熠輝正好沒去過泉州廈門,想想近期事也不多,就去了。先天下午和老板一起研究了項目的規劃,對規劃和開發策略提出了一些意見後,晚上和老板的一幫朋友一起吃飯喝酒,玩到很晚才睡。
第二天,長期形成的職業習慣他還是早早就了床。老板習慣晚起,說下午帶他去泉州逛逛,百無聊賴的他隻好打開電腦上網,立刻被一條消息吸引住:hn新洲拆遷戶**。他心頭立刻湧起一種強烈的不祥預感,立刻點開帖子,一段shì pín開始播放。
shì pín不長,隻有30來秒鍾。熟悉的房子,房頂上一個人在歇斯底裏的嚎叫,忽然似乎是點燃了什麽東西,瞬間成為一個火球,一陣慘叫著從房頂滾落下來。雖然shì pín是手機拍的,不是很清晰,但他仍明確的知道那房上的人,那個像一團火球一樣滾落到地麵的人,是他的父親。
滾到地麵後,shì pín就沒有了,就像滾落到一個暗黑不見底的萬丈深淵一樣沒有了下落。李熠輝先是無比的震驚,混身發抖、發冷,頭皮發麻,感覺全身都像要炸開,爆烈成億萬顆鐵釘,將那些逼死父親的人都釘在原地,形成一個個雕塑長跪千年。等稍微平靜下來,才想起拿出手機,給父親打diàn huà,但diàn huà一直沒有人接。再聯係誰呢?此時他才發現,除了父親,家鄉他居然沒有任何其它親戚、鄰居的diàn huà。
不管了,回去再說。他給那個泉州老板打diàn huà,說家裏有急事,讓他幫訂能趕上的最近時間廈門機場到長沙的班機,並請老板立刻派人開車送他去機場。
傍晚時分,他趕回了老家。家裏沒有人,出門碰到了鄰居叔娭毑。叔娭毑看到他,說:“輝伢子,你娘告訴你噠啊?”
“她冇,我在網上看到的,我爹爹現在在哪裏啦?”
“送得一醫院切噠,你到那裏切看囉。”李熠輝馬上又出門,趕到一醫院。
icu病房外,媽媽郭桂珍和堂叔李誌成、嬸嬸周豔萍坐著,還有幾個人在陪同,看樣子似乎是政府的工作人員。郭桂珍的頭埋在雙手中間,仍在低聲的抽搐,嬸嬸周豔萍在邊上輕聲的安慰著她。看到阿輝走近病房,幾個工作人員警惕而略帶敵意的看向他,堂叔李誌成看到他說:“輝伢子,你回來噠?”
李熠輝沒有答話,隻是輕輕的點了點頭,走過去挨著郭桂珍坐下:“姆媽,爹爹怎麽樣噠?”
郭桂珍哽咽著斷斷續續地說:“不曉的咯,咯下你爺隻怕是冇得救噠咧。”說完,又大聲地痛哭起來,似乎兒子回來了,悲痛終於有了釋放的出口。
李熠輝挨著母親郭桂珍坐下來。他有很多話想說,想問,但看著一直在哭泣的母親,又不忍心說出口。沉默了一陣之後,他終於還是忍不住說道:“姆媽你哦是搞的囉,錢少點就少點囉,你讓爹爹切**做麽子囉。”
“輝伢子呃,哪個曉得他會咯樣囉。早上天才亮,拆遷的就來噠。我還冇起來,你爺就拿噠那瓶汽油爬得屋頂上切噠。我才穿噠衣服,出門來看下下數,就被政府的咯班人抓噠動不得。一聲喊,幾台挖掘機就開始拆,你爺就把自己點著噠,我哪有機會勸囉?”說完,郭桂珍又大哭起來,就如河水剛才斷了流,形成一個堰塞湖,此時放開決口加快了泄洪。
“我跟你們講噠,算噠,錢多點子少點子發不了財。留噠命,錢慢慢切賺啥,命都冇得噠,要那多錢做什麽囉?”
“輝伢子,莫講噠咯,現在講該些都冇用噠。現在隻能是希望你爺能救轉過來。”看不慣李熠輝此時還在對母親抱怨,堂叔李誌成話裏頭頗有些氣。
李熠輝與母親在病房前守候了三天,醫院盡管盡全力搶救,李建成卻一直沒有醒過來。期間親戚、鄰居都來看過,但也隻能是在病房外安慰一下這對母子而已。徐剛也來過,從當時在現場的鄰居嘴中,李熠輝已經知道最後下達強拆命令的,正是這位李建成從小學到初中的同學,現在的龍口鎮書記。但冷靜下來後的他已無心去追問他為什麽要下那樣的命令,或者這是他的職責,是他的使命。怪他有什麽用呢?怪他,父親的命回不來。
**,是父親自己的選擇。盡管政府的拆遷補償款也許不如意,但這個世界上不如人意的事多如牛毛,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著,如果每當遇到不如人意的事我們就用生命去抗爭,那我們有多少條命來抗?錢少一點,就不能活嗎?畢竟,活下去,才是人生的第一要義。活下去,人生才會有希望。要不古人說螻蟻尚且偷生,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呢。
李熠輝是認識徐剛的,從小就認識。徐剛的父親,多年來一直就住在鄉裏,與他家相距不過幾百米,逢年過節或者周末的時候,常會看到徐剛一家子回來看望父親。後來中學與徐剛的兒子徐國翀同學,看到的機會就更多,因為周末他常到學校來接徐國翀。
徐剛自己住鎮上,離李熠輝家也不算遠。徐剛開始會邀李熠輝一起坐車回來,但李熠輝一直拒絕,寧肯自己走近兩小時路走到天黑。後來徐剛也就不邀請了,但看到李熠輝還是會態度和藹熱情的打招呼,但因從小聽到他與父親之間的恩怨,他對徐剛一直態度很冷漠,與徐國翀的關係,不冷不熱還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