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一致讚同

字數:2679   加入書籤

A+A-


    所有人都將驚詫的目光射向了尤健彥,不可置信地盯著尤健彥,唐錚一開始也是十分驚詫,旋即又換成一種滿意和期待的目光轉向太子殿下。其實他們都明白,自從國主登基以來,宮中的用度較先帝已經翻了很多番,國主登基以後,在宮中大興土木,修建了許多不必要的豪華宮殿,而日常開支用度也十分靡費,平日裏過著鍾鳴鼎食、紙醉金迷的生活,很多大臣因為犯言直諫,勸國主戒奢寧儉、退食自公,而惹惱了國主,要麽被國主罷官在家,要麽被貶至邊疆,所以,漸漸地,大臣們都不敢在此事上惹怒國主。

    不過沐璵璠射向尤健彥的不是驚詫的目光,而是疑惑不解的目光,雖然他知道自己一頓飯很奢侈,要花費不少錢財,但是他根本不知道宮中有多少宮女內侍奴仆,不知道宮中一年的開支有多少,不知道為什麽縮減了宮中三成的用度,就能夠湊齊二十萬緡錢用於疏浚江南渠河道,沐璵璠便問道:“為什麽啊?你說清楚一點。”

    尤健彥心平氣和的道:“其實在座的各位同僚都很清楚,宮中許多的開支用度,要麽毫無必要,要麽開支過大,若能裁減其中二三成,既不影響宮中的正常用度,又能節省許多錢財用於國計民生,殿下,何樂而不為呢?”

    其他人都不敢接腔,因為他們素知太子殿下與國主一般,也十分喜歡奢華的生活,而且殿下就是在列鼎而食中長大的,叫他如何以身作則,做出卑宮菲食的舉動來。不過唐錚卻敢接腔,奏道:“殿下,尤丞相言之有理,殿下可能有所不知,宮中每月用度有七八萬緡錢之巨,所以宮中若能減少兩三成不必要的開支,一則可暫時解決當前國庫急缺的窘境,二則有殿下牽頭做出克勤克儉的典範,可一改如今大興朝多數官員錦衣玉食的風氣。”

    沐璵璠驚訝道:“宮中每個月要花掉七八萬緡錢?這麽多?”他吃驚不小,上次蕭湘娥曾告訴自己,一盤唐公羹要花費十緡錢,一盤三露羹居然要花費十二緡錢,他一頓飯要上十幾道菜,需花費四十緡錢左右,除了吃的,其他諸如穿的、用的、行的等等,無不窮盡奢華,宮中還養著那麽多嬪禦、宮女、內侍等等,一個月花費七八萬緡錢也就不奇怪了,隻是他從未仔細算過,再加上自己失憶,對於以前的情況一無所知,一下子麵對如此龐大的數字,他自然十分震驚了。

    商嶽和餘軒互相對視一眼,沒有言語,而成嶠頗為心動,其實他也是一心為國的,隻是他比尤健彥和唐錚圓滑一些,平日與國主和太子殿下商議國事時,盡量避免與國主和太子殿下有直接衝突,如今太子雖然失憶了,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慣性思維一時改不了,所以他還是比較謹慎,如今尤健彥和唐錚都提議讚同削減宮中的用度,這才醒起如今的太子殿下已經失憶,又見殿下也覺得如今宮中用度確實過大,或許殿下現在的想法和以前不一樣了,想罷,成嶠開口道:“殿下,尤丞相與唐寺卿的話不無道理,微臣也讚同,若是殿下能削減宮中不必要的用度,疏浚江南渠河道便可順利進行,於國於民皆有利。”

    商嶽和餘軒二人見成太尉也讚同削減宮中的用度,不待太子殿下開口,也紛紛表示讚同。

    沐璵璠道:“好,這件事就這麽定了,成太尉,削減宮中不必要的用度,以及疏浚江南渠河道一事,都由你安排負責,你們其他四人從旁協助成太尉將這兩件事情辦好,該如何調動和知會相關的衙署,還有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你們看著辦就可以了。”

    接下來,他們又商定了一些其他的內政要事,基本上都是按照成嶠的意思決斷的,而有爭議的問題都是暫時擱置,待到合適的時機再行討論,很快他們就處理完了內政。

    休息了片刻,沐璵璠和成嶠又趕到神武殿,主持神武殿議事。

    殿中,芮國公丁靖竺、兵部尚書商磅、軍樞院副使郭照擎、神衛軍都指揮使北堂繼業都已經到齊了,見太子殿下和成太尉到場,紛紛離座施禮迎接,分主賓落座後,開始議事,由於芮國公足疾嚴重,不宜跪坐,所以沐璵璠特意安排了一張胡椅讓他坐。

    沐璵璠還是如同宣政殿議事一般,也發表了開場白:“嗯哼,是這樣的,今天,是本宮第一次主持神武殿議事,這神武殿議事是由本宮提出來的,由成太尉和蕭司徒組建完善的,目的是為了集思廣益,以免本宮在軍事戰略上因為獨斷專行而下錯了決定,本宮才疏學淺,在軍事方麵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所以就想到了這個辦法,讓大家共同參與我大興軍事上的決斷,你們都是朝中老臣和重臣,也是本宮最為器重的忠臣,事關我們大興的未來,各位責無旁貸,所以本宮希望各位不辭勞苦,多多擔待一二。”

    沐璵璠十分無恥地照搬了宣政殿議事的開場白,成嶠都有些想笑。

    大家又是客氣了一番。

    由於前幾年國主多次挑起戰爭,大興已經入不敷出了,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再興戰爭,所以神武殿議事的內容不是特別多,一般都是有關長江沿岸的防守問題,還有就是金陵城城防問題,一些軍隊將領獎懲、提拔、調度等問題。

    今日他們的主要議題是上次大朝會上兵部尚書商磅提出的有關永昌軍大都督蔡瀚病逝後,其部下景慧發動兵變,篡奪兵權的問題。

    商磅奏道:“殿下,蔡大都督的舊部景慧已經將蔡少瀾一家老小押解至京城,一路上,蔡少瀾還被他們用囚籠關押著,由於此事事關重大,而蔡少瀾身份特殊,不能將他們關押在刑部和大理寺大牢,臣與成太尉及刑部張尚書、大理寺唐寺卿商定,將蔡少瀾一家老小安置在城南的茂園之中,並安排了重兵把守。蔡少瀾多次上書陳述其中的冤情,還說景慧早有謀反之心,欲將建州和劍州獨立,據為己有。所以殿下,此事必須早下決定,不能再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