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巨大腳印

字數:3991   加入書籤

A+A-


    一股潺潺清流,在溪底那長滿青苔的亂石中穿行。下流不遠處,出現一道凹陷。溪水來到這裏,便隱蹤埋跡,隻留下空洞水聲,聽起來格外悅耳。



    “就在這附近!它就站在這附近!”來到小溪邊,李子豪喘息著對馬蘭花說。



    馬蘭花看了李子豪一眼,然後,轉眼在四麵八方搜尋起來。“李老師,那會不會是老熊呢?我們快離開這裏吧!”她最關心的是李子豪的安全。她記著爺爺的叮囑,不能讓李老師有絲毫閃失。



    風掠林梢,“沙沙”作響。



    “那不是老熊!”李子豪堅決地搖搖頭,忽然問:“蘭花,你還記得覃光華說過的事嗎?”



    馬蘭花收回眼光,答道:“記得記得,他說他就是在陰峪河遇到大腳怪的。”



    他們提到的覃光華是當地人,已經30歲了。前些年,從地區師範學校畢業後,他沒有去教書,而是設法到了林區文化館工作。據他自己介紹,他曾經正麵與大腳怪遭遇,是大腳怪目擊者之一。兩年前,聽說李子豪進山搞大腳怪考察,他找到李子豪,要求參加。李子豪覺得他有文化,對大腳怪考察熱情很高,便十分爽快地答應他參加。他就向文化館寫了份申請,要求參加大腳怪考察工作。文化館很重視,特意請示區政府。區政府也很支持。於是,他便成了李子豪的搭檔。



    到底是在這山裏長大的,覃光華爬山過嶺,身手敏捷,就象山裏的金絲猴一樣。另外,他人也比較精明,時常給李子豪出些主意,成為李子豪的好幫手。



    剛開始的時候,李子豪都是和覃光華一起結伴考察,後來,經驗多了,膽子大了,覃光華也有些內行了,還有馬蘭花當向導,為了加快考察進度,李子豪就常和覃光華分區域單獨進行考察。



    覃光華常說,他與大腳怪的遭遇,就發生在陰峪河邊,言談之間,手舞足蹈,繪聲繪色。



    一直以來,對覃光華的奇遇,李子豪不敢完全相信。可是,有一點卻提醒了他:在深山老林,河流小溪可能是靈長類大腳怪理想的汲水之所。因此,他將山林水源地作為考察重點,哪怕涓涓細流,也從不放過。



    這條小溪周圍,丘壑縱橫,林木蓊鬱,十分隱蔽,大腳怪到這裏來喝水休憩的可能性很大。想到這裏,李子豪對馬蘭花說:“蘭花,快找找,看大腳怪留下什麽沒有。”說完,趕緊扶扶眼鏡,俯下身子,沿著小溪,細心觀察。



    看李子豪專注的樣子,馬蘭花答應了一聲“好!”,卷起褲腿,趟過小溪,在對岸仔細尋覓起來。



    記不清多少次了,李子豪都是這樣,一眼不眨地梭巡著身邊的每寸土地、每株小草。他知道,就是看不到大腳怪**,哪怕能夠發現它留下的毛發、糞便或者腳印,也會使其走出虛無飄渺的迷霧,變得真實生動起來。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但是,有很多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瑰寶的東西,至今沒有和我們見麵。人類發生和演化的曆史過程,到現在仍然還有一些缺環和空白,沒有資料進行研究,特別是要從猿人階段再往前追溯到人類演化的早期譜係,那更是很不清楚的。”李子豪常對覃光華,還有馬蘭花進行科普。每次說起這些話,,他都有些慷慨激昂。他試圖讓有熱情參與大腳怪科學考察的年輕人,能真正明白考察的目的和意義。他告訴這兩位深山裏的青年,任何關於大腳怪存在的實證,科學價值都是驚人的,必將引起世界關注。



    此時,無論是見到過大腳怪身影的李子豪,還是沒有見到過的馬蘭花,都滿懷期待。他倆一個在此岸,一個在彼岸,慢慢挪動著腳步,不放過每一株小草、每一片樹葉。



    突然,李子豪整個人仿佛凝固住了,又發出“呀!”的一聲。



    “找到什麽啦?李老師,找到什麽啦?”聽到叫聲,馬蘭花停下腳步,直起身子,望向李子豪。



    李子豪顧不上回答馬蘭花,他揉揉眼睛,趴下身子,分明看到一串腳印!好大的腳印。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這些腳印一左一右地排列著,每一步跨度都在1米左右。在溪邊潮潤的土地上,這腳印完整清晰,顯然是一種兩足行走的動物腳印,與當地群眾講述的大腳怪腳印如出一轍。



    這時,馬蘭花已經從小溪對岸趟了過來。看到腳印,她也激動得跳了起來:“天哪天哪,好大呀,真的,是真的呀!”



    “應該沒錯,應該沒錯!”李子豪趕緊站起身來,取下背包,掏出照相機,調好焦距,按動快門,“卡嚓卡嚓”,連拍了十幾張zhào piàn。



    拍完照,將相機交給馬蘭花拿著,李子豪開始灌製腳印模型。



    李子豪的背包是個“百寶囊”,野外科考所必備的東西,裏麵基本都有。他打開背包,從裏麵取出一袋石膏粉、一隻杯子和一雙筷子,然後,拿起杯子,俯身從小溪裏舀了大半杯水,撕開袋子,將石膏粉均勻地撒入杯子裏,用筷子攪拌了一會,選擇一個特別清晰的腳印,將調好的石膏泥倒入印痕裏麵。



    做完這些,李子豪仿佛一下子虛脫了,一屁股坐在小溪邊潮濕的地上,眼睜睜地守著腳印,就像母親嗬護新生嬰兒一樣。



    在李子豪灌製腳印石膏模型的過程中,馬蘭花始終乖乖地屏住呼吸,不敢輕舉妄動。她生怕自己發出的哪怕一絲一毫聲響,影響到李子豪。



    風大了,林子裏發出“颼颼”的聲響。



    李子豪抬起手腕,看看表,半個多小時過去了。他伸出手,輕輕摸了摸石膏模型,覺得已經凝固,便雙膝跪地,小心地將模型剝出來。



    手捧著大腳怪腳印石膏模型,李子豪的眼睛濕潤了。他低下頭,將模型吻了吻,起身拿到向陽處晾了一會,才用塑料袋包好了,小心地裝進背包。



    做完這些,李子豪長長地呼了一口氣。



    “勝利啦——我們勝利啦——”看李子豪灌製好模型,馬蘭花又活躍起來。



    李子豪布滿汗漬的臉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天真是個好日子,不僅看到了大腳怪的身影,而且找到了它的腳印,有了大腳怪存在的證據。對於找到大腳怪**,他信心滿滿了。看來,一直出現在猜想和傳說中的大腳怪,就快露出廬山真麵目啦!



    李子豪不由得想起多年前在川北叢林中尋找靈猴的經曆。那次,就是幾縷掛在荊棘上的毛發,不僅證實了靈猴這種未知靈長的存在,同時也指引了發現靈猴的路徑,使考察取得驚人突破。



    也許是心情歡暢的緣故,放眼望去,對麵山上層層靄靄的叢林,在李子豪眼裏,此時顯得格外柔和明麗。收回視線,看不遠處,挺立的冷杉,枝幹剛勁,葉如翡翠;一簇簇、一叢叢茂密的箭竹,黃枝綠葉,連成一片;竹叢中,依稀盛開著水紅色的杜鵑花。這冷杉、箭竹、杜鵑,層層疊疊,交相映襯,構成一幅無比壯觀的圖畫。



    這樣遊目聘懷地休息片刻,李子豪又有條不紊地忙開了。他從褲兜裏掏出一個小巧的鋼卷尺,蹲下身子,開始度量腳印:長26厘米,弧度30度,前掌寬12厘米,後跟寬55厘米,大腳趾與另外四個趾頭呈大約40度分開。



    “走,蘭花,我們先回鬆木坪再說。”將測量的數據記在考察日記本上,李子豪抬起頭來,發現天色已經不早。這時,他才記起與覃光華的約定。從鬆木坪出發時,他和馬蘭花向東,覃光華向西,說好今天在出發地鬆木坪會合。現在看來,這是不可能了。但是,他還是忙著收拾好背包,背在身上,看看方位,與馬蘭花一起向鬆木坪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