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使者
字數:2949 加入書籤
“大哥,那曹操此時遣使者前來,必是勸我等投降,不如將其射殺於城外,以儆效尤!”張飛此時正在劉備身前守護,聽聞此言,便是目露凶光,翻身下馬,手持弓箭便要上城樓之上射殺之。
諸葛亮見此情形,連忙喝止張飛,高聲命道:“縱然曹操派人勸降,我等亦當以禮待之,方顯主公仁義,且向其言明,我軍寧戰死於沙場,亦不降於漢賊。”
喝退張飛,諸葛亮便遣人將使者引入帥府,並招眾將盡皆到了一處。
不多時那使者便被引入了屋內,眾人抬眼一看,皆是大吃一驚,此番前來之人並非他人,乃是數月前被曹操以母之性命裹挾,離了新野之徐庶!
劉封見此情形,亦是心潮澎湃,劉封心知因其母緣故,徐庶之心必不在曹營,此番前來充當使者,應是曹操之計策,借徐庶之口,使劉備部眾失了信心,而後再取樊城,便是易如反掌,而曹操既派了徐庶,亦是未能料到此番劉備竟在大勝之後並未於樊城多做停留,便要攜大量百姓出逃。
“元直?別來無恙?自新野一別,吾甚是想念,不想在此相見,元直此來想來是受了曹操之命,不知曹操何意?”
劉備心知徐庶不願事曹操之心,便率先出言敘舊道。徐庶離新野之際,便已與劉備言明,於曹營終身不為其設一謀,故此番見是徐庶前來,劉備便放下心來,若是換作旁人,見樊城內此番景象,必會加緊離去告知曹操,如此一來,曹軍不日便會到來,劉備攜帶這許多百姓,便是在劫難逃。
諸葛亮見徐庶來此,亦是麵帶些許驚奇之色,未等徐庶開口,便問道:“元直,那曹操是否故意遣你來此,便是為了將曹軍境況說與我等,好瓦解我軍信念?”
徐庶聽罷,未曾出言,隻是苦笑一番,以雙目環視廳內,諸葛亮便知其所料不錯,徐庶並未做聲,便是因廳中此時文武眾將俱在,故不想在此助長曹操威風罷了。
於是諸葛亮便與劉備耳旁低語一番,劉備聽罷,便將眾將盡皆遣散,屋內僅留諸葛亮,張飛,趙雲與劉封四人,諸葛亮這才目視徐庶,低聲道:“曹軍此時已然大軍壓境,又何用遣元直前來勸降?”
徐庶直到此時方才開口道:“想來吾居於曹營,日日自甘平庸,曹操心中疑慮,故此遣我為使者,便是試探於我而已。”
劉備聞聽此言,眼中便是一亮,接言道:“不若元直就此便不歸曹營,隻說被我等囚禁於此,若是此番衝出重圍,元直便留於軍中,若是敗了,元直再歸曹營,如何?”
徐庶聽聞此言,隻是微微一笑,無奈道:“元直怎可做如此兩麵三刀之人,且老母此時尚在許昌,元直怎敢如此,待元直老母得了天命,元直自會再做打算,此時皇叔有臥龍在側,何愁霸業不成?此番曹操已然於新野城外尋物填埋白河之水,五十萬大軍,恐兩三日便可殺至樊城,此番遣我前來,便是有拖延皇叔撤退之意,不若皇叔率軍即刻出發,元直亦是回曹營複命,如此,尚可有回轉之餘地,再行拖延,恐大事休矣!”
徐庶此言出口,劉備便是默然不語,徐庶之才雖不及諸葛亮那般經天緯地,卻也遠非一般謀臣可比,若是如此便埋沒於曹營,劉備心中隻覺萬分可惜。
諸葛亮此時則是目光一動,他本以為曹操大軍雖眾,卻是不習水戰,此番前來,並無戰船等物,劉備率軍自新野來樊城乃是走的水路,渡河之後便將戰船等物全部焚毀,未留與曹軍,如此一來,諸葛亮本意乃是逼迫曹操從它地征船使用,如此便可拖延數天,以供劉備率軍逃離樊城。
卻未曾想,曹操竟要填塞白河,如此一來,便打亂了諸葛亮原有計劃,若非徐庶此番前來提醒,必會被曹軍追擊,陷入措手不及之境地。
“元直,既如此,你便速速回曹軍中複命,我等即刻啟程,主公意欲攜十數萬百姓共同前往江陵,已是事不宜遲。”
徐庶也心知此時事態頗為緊急,便起身告辭,準備離去。就在此時,劉封卻是出列言道:“元直乃是曹操使節,城中此時魚龍混雜,子威恐有軍士不明所以,對元直不利,故請命護送元直至城門之外,再行返回!”
劉備心知徐庶在新野之時便與劉封交好,念及劉封之言也是不無道理,便點頭稱是,隻教劉封護送完畢速速歸城,好整軍出發。
徐庶微微一笑,拜謝劉備後,便隨劉封一齊向外走去。
二人策馬於城中穿行,期間並未有任何言語,直至到了城門之外,此時劉封見身旁無人,這才勒住馬匹,立於徐庶前方。
“我早知子威有言傾訴,你我二人,但說無妨!”顯然,以徐庶對劉封及諸葛亮之了解,二人間並不和睦,已然早在徐庶心中。
“元直,伯母可還安好?”劉封此言一出,徐庶倒是微微一愣,他本猜測劉封會求教應對諸葛亮之法,卻不曾想這一刻千金之時,竟然出口詢問其母狀況,不由心中一暖。
“多謝子威此前出言相告,這才救了家母性命,家母見吾到了許昌,本欲尋死,吾隻得與其言明,不為曹操出謀設計,並已於皇叔私下約定,尋得時機便歸,家母這才免了尋死之心,現今倒也安好,然其年事已高,又於曹營之中整日悶悶不樂,恐長此以往有所閃失。”
“既如此,我便心安,元直此番歸了曹營,必不可叫曹操生疑,隻說父親對其破口大罵,絕無降意即可。”
“子威不必擔心,那曹操性情我已然摸清,此番出走,必是一路艱難險阻,望子威能與孔明精誠團結,共保皇叔不失。”
劉封心知此乃徐庶提醒其莫要在危急時刻與諸葛亮爭鋒,而應同舟共濟。便鄭重言道:“多謝元直提醒,先攘外,後安內,子威心知唯有如此,方可成就不世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