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擔起統計工作重擔

字數:4109   加入書籤

A+A-


    



    到了三樓陸為風才知道,真正的征地拆遷小組,是以辦事處建設科人員為主,陸為風所在的辦公室隻是負責協助建設科做一些登記、測量和宣傳工作。辦公室算陸為風一共5個人,一個是大學生村官,另外3個是從下麵社區臨時抽調的人員。說白了,也就是過來打雜混日子的。



    



    因為還在征地宣傳階段,陸為風隻是每天坐在辦公室,學習征地政策,並沒有什麽具體事情要做。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



    



    期間陸為風慢慢了解了辦事處的基本組成,與李龍軍書記打過幾次照麵,陸為風和李龍軍打招呼,李龍軍隻是點點頭,沒有說過話。



    



    雖然隻是在征地宣傳階段,可麵臨征地的群眾已經早早騷動起來。對於很多百姓來說,既希望盡快征自己的土地,從而脫離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又害怕征地補償太低,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對未來的出路充滿擔心。所以在村裏一些“能人”的帶領下,每天到辦事處要征地補償標準,希望通過對政府的施壓,爭取更多的補償。



    



    辦事處對此早已適應,在上級還沒有明確下達征地期限之前,能拖則拖,一直沒有製訂一個明確的補償標準,也無法給群眾進行答複。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李龍軍和黃建設從區裏開會回來,傳達區裏指示,要求兩個月之內,必須完成征地任務。征地拆遷工作開始進入實施階段,各種矛盾也愈發尖銳起來。



    



    黃建設辦公室,分管城建的副主任劉雲飛、建設科長周朋,正向黃建設匯報征地進展情況。



    



    “黃主任,在上次征地工作部署會召開以後,我帶著周科長到兩個社區督促檢查征地進展情況。從社區反饋的情況看,這次征地的難度比較大,很多群眾對征地補償的要求太高,按照政策根本達不到他們的要求。還有部分上訪重點戶,想借這次征地機會再次煽動上訪。如果不盡快加大工作力度,把社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恐怕難以在上級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任務。”劉雲飛匯報道。



    



    “是的,黃主任,現在很多群眾對征地的補助政策隻是一知半解,抵觸心理較重,總認為多拖一些時間,多鬧點事,補償標準就會高一些。從當前了解的情況來看,願意主動配合征地的人是少數,持觀望態度的人數比較多,還有少部分人準備借機鬧事。”周朋補充到。



    



    黃建設看了他倆一眼:“辦事處以前那麽多次征地工作都進展的很順利,怎麽到現在不行了?而且這次隻是征用大田地,又不是拆遷,能有多大難度。還沒剛開始幹,畏難情緒就這麽重。”



    



    這次黃石辦事處的征地工作隻是征用社區的大田地,沒有牽扯到居民住宅,而且隻是兩個社區的大田地,對於經曆過多次征地工作的黃建設來說,這次任務應該不算多難。以前征地的時候,黃建設僅靠自己家族的勢力,很多工作都進展的很順利,很少有人敢反對。



    



    “先讓村支兩委成員帶頭,對不配合工作、工作不力的直接問責,必要時可以停職。對一些重點人員,找準突破口,一個一個做工作。劉主任,從今天起,你就帶著辦事處征地拆遷工作小組駐村,全程督導。通知兩個社區村支兩委人員,下午兩點全部來辦事處開會,我聽他們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畢竟在辦事處幹了二十多年,黃建設的基層工作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工作安排起來也是有板有眼。



    



    “黃主任,我感覺這次征地工作最大的阻力可能就在村支兩委人員,征大田地最難的就是地麵附著物的清算補償,兩個社區的幹部地麵附著物比一般群眾都要多,有的在大田地裏建設了臨時板房,有的突擊打井,有的將糧食作物改種經濟作物和果樹。現在的群眾不像以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是直接放出話來,如果有一點不公平,絕不簽字,可這個絕對的公平很難把握。”周朋繼續說。



    



    征地工作主要涉及四個方麵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前麵三項補償有具體的政策規定,對所有人的標準是一樣的,而附著物的補償就比較複雜,同樣麵積的大田地,因為附著物的不同,賠償的金額差別也比較大。這也是征收大田地工作最難進展的地方。



    



    聽了周朋的匯報,黃建設遲疑了一下,他很清楚以前很多村支兩委成員,因為信息掌握得比較早,再加上手裏有些權力,所以在征地拆遷方麵,經常提前帶頭違規。老百姓也往往懾於一些村幹部的權力,能忍則忍。可現在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群眾的膽子也大了,都睜大眼睛盯著這些事情,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工作幹不好,領導的位置能不能坐穩都是個問題。



    



    雖然黃建設口中說得要先拿村幹部開刀,可真正落實起來不是那麽簡單。這麽多年,他走到這個位置也少不了這些村幹部的支持,平時也沒少收他們的好處。如果把那些村幹部惹急了,他的日子一樣不好過。



    



    “如果人家有附著物不賠償也不行啊,你們下去駐村的時候,帶著村委會的人,挨家挨戶把地麵附著物全部登記好,然後再具體商議下一步如何賠償。”黃建設說道。



    



    “好的,黃主任,隻是靠村委會的人員去登記,他們未必願意去認真幹,統計的數量不會準確,讓我和周科長帶人去登記,畢竟都是土生土長的黃石人,大家都認識,又是親戚又是朋友的,不好板下臉來。再說,即使特別公平的去統計了,肯定要得罪人不說,群眾也很難信服。我建議在附著物統計上,能不能安排戶籍不在黃石的工作人員去。”劉雲飛與周朋也是土生土長的黃石人。他們過來找黃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附著物統計這項工作交出去。這確實是個出力不討好的活,而且肯定會得罪人。



    



    “你們不去幹,讓我去?活還沒開始幹,就推三阻四,瞻前顧後。這樣吧,你回去打個報告,講明理由,你認為辦事處哪些人去合適,提出建議,交給李書記定。”黃建設盡管訓著劉雲飛,還是答應了他的建議,畢竟是和他一條線上的,他們麻煩了,黃建設也少不了麻煩。索性把這個問題交給李龍軍定。



    



    報告很快打好,劉雲飛在辦事處選了幾個不是黃石本地的工作人員,建議負責征地附著物統計工作。黃建設簽了字,交到了李龍軍手裏。



    



    李龍軍看著報告,冷笑了一下,對黃建設的意思,他當然非常清楚,可是理由似乎也算充分,不好直接否定,但又不能完全按照報告上的建議來。想了一下,他在報告上劃掉幾個人員名單,隻留下一個剛調來不久的新同誌。在報告上簽字:“統計工作,由陸為風在建設科的指導下具體負責,參與人員除報告上的人員外,建設科另安排兩人參與協助。”



    



    陸為風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擔起了征地附著物統計工作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