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朝堂奏對

字數:4377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就有仆役喚王一鳴起床,幾個丫鬟伺候王一鳴洗漱然後穿上了上朝用的禮服。王一鳴一向不喜歡別人幫他穿衣服,但是這次也不得不妥協,這種禮服十分繁複自己一個人實在穿不了。出了門見便宜老爹早已經等在院中了,一身紫色朝服,黑色朝靴,玉質的腰帶,手裏還執了一個象牙圭,一頂有著很長翅的朝帽。端的是威嚴無比。王一鳴雖然穿了禮服,但因為沒有官職隻是一襲青衣,在頭上隻裹了一個方巾。



    “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記住我昨天說的話,放寬心不要怕。”



    “孩兒記住了”



    便宜老爹鑽進了轎子裏,仆役牽來了王一鳴的馬,王一鳴翻身上馬跟在後麵。走到宮門口便宜老爹下轎招呼王一鳴下馬步行,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官員,意見一致的點頭致意,意見不一致的爭辯一番。到了大殿門口都集體噤聲,按順序進入大殿,便宜老爹由於是大學士站在了隊首,王一鳴無官無職站到了隊尾。百官站定,一個太監用尖細的聲音高聲到:“皇帝陛下駕到!”隻見一個身影在兩個護衛的護送下坐到了大殿最前方的龍椅上,這次開的是擴大會議京城五品以上的官都參加了,宋朝的官僚係統臃腫,以至王一鳴排的太遠,根本看不清楚。



    這個皇帝表哥自己曾經見過兩麵,一個很仁厚的少年,沒有太多的皇帝架子,待人也很和善。隻是不知道現在變成什麽樣了。正想著隻見前麵的官員跪了下去,王一鳴也隻好裝模做樣的半蹲了下去,群臣三呼萬歲,聲音整齊劃一好像排練了無數遍。“平身”大家起身站起。



    “遼軍進犯,已達定州,社稷危矣,今日廣招眾愛卿商討禦敵之計,大家盡管獻計不用顧忌,朕有言在先,絕不因言治罪。”



    少傾,右邊第一排第一位站了出來“陛下臣還是認為,遼兵兵鋒正盛,不足旬月便連破我數城兵至黃河北岸,距京城已不足三百裏勢不可擋,陛下當已社稷為重,暫避其鋒芒,遷都南京依長江天險徐徐圖之。”這個人王一鳴認識是右相王若 



    左邊一排也站出一個人:“陛下臣認為南京隻憑長江天險,不足以禦敵,當遷都益州,益州乃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可依仗與遼jun1 zhǎng期抗衡,且益州周圍群山環抱,蜀道縱橫,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天然的屏障,臣認為遷都益州是上上之策。”這是戶部尚書陳叟。



    “臣附議王相遷都南京”



    “臣附議陳尚書遷都益州”



    “臣附議王相”



    "臣附議陳尚書”



    大臣們紛紛站隊,就連王一鳴前麵的那個官員也出來為王若站隊,隻有寥寥數人還站在原地。



    “臣以為陛下當禦駕親征以振士氣,與遼國絕一死戰!”這個不和協的聲音來自老將楊建業。



    “臣附議楊老將軍,大家都讀了興國公世孫趙正的《六國論》了,遷都割地乃是割肉飼虎,取亡之道。”這是左相寇心。”



    “臣以為長江天險不足侍,劍門天險不足侍。當可侍者軍心民心,定州李繼隆正在死守孤城,北邊軍民翹首以盼王師,此時遷都民心軍心喪盡,又何談徐徐圖之。”這是便宜老爹的聲音。



    回應者寥寥,



    “我那外甥趙正今日也來到了大殿,興國公一門忠烈,淡泊名利,趙正小小年紀就能寫出《六國論》這等足以流傳千古的文章,皇上不妨聽聽他的看法。”八賢王點了王一鳴的將。



    “趙正,趙正也來了,快點過來。”小皇帝喊道



    王一鳴趕緊走上前去,對著龍椅一躬到地。



    “叩見皇上”



    “平身”皇帝微笑著雙手虛托。



    又對著八賢王施了一個大禮,“見過八王舅。”



    “果然已經脫胎換骨,不再是以前惡名冠西京的紈絝子弟了,可喜可賀啊。”



    “正兒以前年幼無知讓王舅見笑了”



    “什麽見笑不見笑的,都是一家人,年少輕狂的時候誰都有,現在心思轉了不是立即就變成了一個胸懷家國的好男兒。”



    “臣好久沒有見過正兒了,話有點多還請皇上見諒。”八賢王對皇帝施了一禮。



    “八王叔無妨”皇帝擺了擺手。



    “小正,我們也好久不見了,你聽了這麽久,有什麽話要說。”皇帝看向了王一鳴。



    王一鳴抬起頭凝視著皇帝趙幀的臉,瓜子臉,儀表堂堂臉上盡顯和善仁厚,但有些太過陰柔,這種人可激不可說。



    “臣確實有話要說,但可能有些大逆不道。”



    “你我是表兄弟,什麽話不能說的,朕先赦你無罪。”



    “想我華夏三千年,外敵扣邊頻然,先有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後有閔冉屠盡五胡,然未見我朝這樣擁兵百萬!未戰先怯!狼奔豕突者!何也!”王一鳴用盡力氣,最後一句幾乎是吼出來的,聲音在大殿中久久回蕩。



    群臣都驀然不語,沉默了很久。趙幀臉上的猶豫漸漸散去,精芒出現在眼中。



    “為何!”趙幀的聲音高亢了起來。



    “蓋因錦繡文章中沉溺了太久,涼了熱血”



    “依你看當如何”



    “不遷都,不割地,不稱臣,不賠款,不和親,一寸山河一寸血!百萬青年百萬兵!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看何人再敢犯我華夏!”



    王一鳴說完,大殿上靜的掉一根針都能聽見,年輕的趙幀坐在龍椅上,熱血直往腦子裏湧,臉色漲的通紅。王一鳴明白這些簡短,押韻,帶於著濃烈情緒的煽動性的語言對年輕人的殺傷力。後世的一個猛人就是憑著這些煽動性的語言,發動了一場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



    “好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的將士死得,朕的百姓死得,為什麽朕**。傳旨即日立皇長子趙亙為太子,朝中諸事悉由太後裁決,朕要禦駕親征。”



    “趙正你敢同去否”



    “願為陛下馬前一小卒”



    “興國公三代單傳,此事恐怕你做不得主吧!”



    “此事臣做得主,臣與他同去!”



    王一鳴回頭的看了一下便宜老爸,便宜老爸衝他點點頭“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為父也出生於軍旅之家不能丟了你爺爺的臉”



    “臣願往”“臣也願往”



    大殿上站在原地的人紛紛出來附和



    “軍機處擬定計劃,戶部挑撥物資銀兩,工部湊集gōng nǔ箭矢,兵部擬定將領人選,軍機處及各部尚書主事留下,隨朕去軍機處商議如何做戰,餘等散朝。”



    百官叩謝後陸續退出大殿向宮門走去,王一鳴也跟在了後麵,八賢王叫住了他。



    “正兒你風塵仆仆的來到京城,也沒有給你接風,你直接去王府,你玉璐表姐很長時間沒有見你了,十分想你。我和你爹陪皇上商議抗遼之事後都回王府給你設宴,一為接風,二為餞行。”說完就急匆匆的奔軍機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