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兵臨城下

字數:4430   加入書籤

A+A-


    自從王一鳴給薑夫人診過病已經過去了近十天,薑夫人已經能下地走路了,薑夫子也徹底放下心來留下繼續講學。書院裏卻被一則消息攪的天翻地覆。遼人打過來了!,遼國蕭太後和遼聖宗親帥二十萬大軍攻破了雁門關短短半個月內又連攻破數城,現在已經打到了定州離東京汴梁隻有不到兩百裏。現在朝堂上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堅決抵抗,一派主張遷都南京再做打算。學生們再也無心讀書,大多數學生都收拾好行囊回家了。尤其是王一鳴在的勳貴班隻剩下了王一鳴一個人。



    王一鳴從一個人的課堂上回到住處,隻見錢遠和肖盈肖鳳已經收拾好了行李。“錢哥我們也要走了嗎?”王一鳴看向錢遠問道。



    “是的,少爺。不過去哪需要你拿主意。”



    “不是回家嗎?還能去哪?”



    “今天同時接到了公主和老爺的兩個人的信,您看下。”說罷遞過兩個信封。



    王一鳴先拆開了便宜老媽的,便宜老媽信中的意思是說,讓自己去金陵投奔在南京的福王舅舅,讓自己來這嵩陽書院讀書就是以防萬一躲避戰火的,可是大宋的軍隊太不爭氣,還沒有一個月呢就讓遼**隊長驅直入打到了黃河邊上。王一鳴的便宜老爹是堅定的主戰派,作為妻子不能給丈夫丟臉,她就留在西京洛陽。自己卻是趙家三代單傳的男丁要給老趙家留後,無論便宜老爹說什麽都不要管一定要去南京。



    便宜老爹的信中的意思則是,自己的《六國論》他看了,男兒自當有此見識和豪氣。他為有這樣一個兒子深感自豪,遼軍兵臨城下,很多大臣都未戰先怯要遷都皇帝也動心了。《六國論》適逢其會,讓皇帝感到不能退讓,遷都是割肉飼虎。皇帝很想見一下自己這個表弟。趙家是勳貴之家,老太爺隨太祖征戰天下,在馬上取的爵位。他雖然從了文,但是老趙家的熱血不能涼,希望自己去汴梁和他一起說服皇帝禦駕親征。



    看完了信王一鳴看向錢遠:“錢哥早就知道要打仗了?”



    “夫人未雨綢繆,聽說了遼國人要大舉犯邊的消息。讓我貼身保護少爺,一旦情況有變這邊山高林密的也好走脫。”



    “那派來保護我的也不隻你一個人吧”



    “少爺英明,除了之外還有十五位老太爺的貼身親衛在山下策應。”



    “他們武藝怎麽樣”



    “都是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百戰精英,對上任何一個我都沒有取勝的把握。”



    “讓他們上來護送肖盈肖鳳回洛陽,護衛國公府。錢哥你陪我去汴梁。”



    “少爺我也要跟你一塊去汴梁!”



    “肖盈少爺此去汴梁一定會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帶上我們多有不便,我們還是聽少爺的話照顧好夫人,也好讓少爺安心。”



    錢遠走到外麵向天空放了一注煙花,不一會兒十五個打扮各異的魁梧漢子就來到了山上,有的穿著讀書人的長袍,有的扮作跑堂的小二,還有的光著膀子扮作人力車夫。應該是接到錢遠的訊號衣服都不及換就趕了過來,這些人多半趙正的記憶裏都有印象。王一鳴對著他們施了一禮“這些天勞煩各位哥哥,在暗處護衛了,還請各位哥哥再勞煩一下,護衛這兩位我的貼身侍女回洛陽看好國公府,趙正這廂先行謝過了。”



    大家連忙還禮,領頭的一位,王一鳴認識喚作肖海說到:“少爺言重了,我等即是國公府家將,這些是我等分內之事。我等都深受老太爺的大恩,定當以死護衛國公府的安全。”



    “誓死捍衛國公府!”雖隻有十五人卻有千軍萬馬的氣勢。



    王一鳴讓肖盈取了一大包銀子交給肖海:“肖海大哥事情緊急,您去買幾匹快馬,剩下的分給各位大哥算我請大家喝茶。”



    肖海沒有推辭看了王一鳴一眼,會意的點了點頭。大夥一同奔向山下,到了山下肖海牽來了馬。王一鳴和錢遠向大家做別,打馬向汴梁出發。



    王一鳴和錢遠騎的馬是從國公府的馬車上卸下的,是兩匹番邦進貢的千裏良駒,沒有了馬車的束縛自然是神駿非凡,日落時分就看到了汴梁城的大門,兵臨城下汴梁城就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審查也比往日嚴格了很多。城門口有很多打算逃難的居民,一隊兵士正在維持秩序。錢遠把腰牌向城門口的士兵一亮,馬上就有一隊人馬分開擁擠的人群,給王一鳴他們讓出了一條路。錢遠帶著王一鳴打馬奔王一鳴便宜老媽的公主府趕去。



    王一鳴的便宜老爹以前都是在西京洛陽上班,所以在汴梁就沒有置辦房產。洛陽由於是太祖趙炎的老家,所以一直做為汴梁的陪都存在的,王一鳴的老爹就是洛陽最大的官。這次來京城辦公就住在了王一鳴便宜老媽的公主府。王一鳴的老媽身份尊貴深得太祖喜愛,所以她的公主府比其他的王府都差不到哪去。王一鳴他們到的時候王一鳴的便宜老爹並沒有在府中說是在朝堂商議要事。王一鳴他們都在馬上顛簸了一天了十分疲憊,吃過飯梳洗了一下就睡下了。



    入夜一陣敲門聲把王一鳴從酣睡中吵醒,王一鳴十分惱怒的問了一句:“誰呀!”



    一個清朗的聲音回答道:“我”



    王一鳴聽出來了這是自己那個便宜老爹的聲音,連忙穿起衣服起身開門。有幾個丫鬟端了好幾根燭台進來,屋子裏明亮了起來。王一鳴第一次坐到了這個中年男人的麵前,他揮了揮手,所有的丫鬟都出去了,他上下細細打量了一下王一鳴,王一鳴也認真的重新審視了一下麵前的這個中年男人,棱角分明的臉上,顴骨高聳雙眉似劍棱角,一雙眼睛由於休息不好布滿了血絲但依然明亮堅毅,臉上有遮不住的疲憊但是腰背依舊坐的挺直。有一種說不出的強大魅力。



    “這些日子你變了很多,看來這大半年在外麵的經曆對你的影響很大,男兒還是要多經曆一些磨難的,你母親就是太慣著你了。當年要不是你爺爺把我趕出家門要我自立更生,我恐怕也和以前的你一個樣子。”



    “嚇!不是說您是不願受家中蔭蔽主動出去求學的嗎?”



    “為父又不是傻子,又怎麽會放著好好的福不享,出去找罪受。那些傳言隻不過是普通人為了神話成功者的附會而已。”



    “那後來中狀元為官勵精圖治一路升至中書令,太子少保,崇文閣大學士。也是爺爺逼的嗎?”



    “那是為父想通了,做了一個選擇而已。”



    “什麽樣的選擇”



    “順與逆,我選了逆,欲與道,我選了道。”  “孩兒不解”



    “順為遵從本身**,酒色財氣,鬥雞遛狗,欺軟怕硬,隨物喜隨物悲,今日多數世家子弟所為便是順欲。順欲之初,暢快淋漓,口品甘霖,耳聽妙音,目賞羊脂白玉,臥擁絕色měi nǚ,時間稍長便會五欲熾盛焚及五髒,早早夭亡。逆則為克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閱萬千眾生,曆千難克萬險,金剛精進,終得天地大道。”



    “得道為何用”“得道,明世間真諦破自身執念,妄欲,超脫命運,平安喜樂常駐心間,風雨霽月不假外求,生死如一,榮辱無二。世間至樂唯得道已。”



    “父親既然事事洞明,上次見我為什麽發那麽大的火。”“為父離得道甚遠,你幹了那麽多混賬事讓為父在同僚麵前丟盡了臉,為父當然要發發脾氣”



    “奧,孩兒明白了。”



    “今日你且好好休息,明日隨我上朝堂奏對,皇上明日要招見你。”



    “父親不和孩兒商議下明日如何勸諫皇帝嗎。”



    “《六國論》你都寫的出來,如何勸諫你想必都有了主意,皇帝年少氣盛,還是喜歡聽你這樣同樣年少氣盛的人說的話,我要是硬要教你怎麽說反而不美,在朝堂上放寬心,哪怕說一兩句狂話都沒關係,有我和你母親呢。”



    說罷徑自推門而去。王一鳴呆了好一陣子,後來實在困了也躺下休息了。



    半夜王一鳴隱約想起了什麽十分緊要的事情,驚得坐了起來。那個院長說走完趙正的路他就能回去,趙正的路不會是得道吧,這可是比登天還難啊!自己該不會永遠都回不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