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講故事
字數:2923 加入書籤
“嗯,我知道。”
“聽說白景是太子妃的哥哥,他父親又是當朝的叔叔,伯父又是平海軍的大將軍,勢力可真不小!”他好像在自言自語,“我就是不明白,昆侖玉溪子為什麽要這麽做?”
“怎麽做?”夏侯戰笑著問道。
“把你牽連進去啊!你想,白家肯定不敢去找昆侖的麻煩,那仇恨一定會報複在你夏侯家和你的身上啊!”林中華有些氣憤地說道,“我認為,昆侖這是把你們當作了背黑鍋的人!”
仔細想一想,他說的是有道理。白景之死,白家報複不到昆侖,退而求其次,就會報複在夏侯家。
夏侯戰當然也知道事情的嚴重後果。隻是他想,父親和兄長都是朝廷官員,自己又是保定軍官學院的學生,算作半個士子,白家和太子黨都不敢隨意報複。唯一令他擔心的,就是家裏的女眷,還有郭琇!
“林兄,謝謝你的好意。隻是事已至此,禍福難斷,隻能默默承受。我會照顧好自己家人的。”
“夏侯兄不要客氣!”林中華擺擺手,“我雖然沒有見過你出手,但我知道你一定很厲害。我敬重強者,不管別人怎麽看你,我想和你成為朋友!”
“林兄,朋友二字,意義在於真心實意。平常不是我高冷,不與你們交流,而是我不喜歡那種氛圍。我看其他的同學,交朋友都是酒肉朋友,要麽就是高談闊論的朋友,再要麽就是因為權勢聚集在一起。如果是這樣,那我寧可一個人看看書睡睡覺,或者去跑馬,也不願意把時間浪費掉。”
“說實在的,我也不喜歡那種氛圍。特別是白輝那人,利用家族的勢力,在我們學生裏攪風亂雨,拉幫結派,影響非常不好。隻是,我們出生寒門,不敢得罪,是以加入他的派係。”林中華一邊說著一邊皺著眉頭。在他看來,這就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雖然他很厲害,也隻能卑躬屈膝,低聲下氣。
“看得出來,林兄也是性情中人。隻是在權勢麵前,不得不低頭。白輝他不過是仗著家族的勢力,如果有一天,白家垮台了,他什麽都不是。”夏侯戰說到,“林兄,我們是年輕人,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拚。靠山山會倒,靠牆牆會塌,隻有靠自己。隻要自己不倒,未來就有希望!”
“受教了!”林中華突然站起來,對著他行了一個大禮,“夏侯兄,聽你一席話,心中麽陰霾一掃而光!今日得你此言,今後若有成就,一定不忘報答你今日的點撥!”
夏侯戰知道他心裏的陰霾指的是什麽。在這座學院裏,有一半的學生是“官二代”,他們的父親基本上都是將軍。將來隻要他們去軍隊待一段時間,就會升得很快。而像林中華這樣沒有背景的寒門弟子,就算是有一身本事,也很難晉升的。
“那倒不用。”他笑笑,同時也站起身來,“林兄,你且先休息,我想去外麵透透氣。”
說完,他就鑽出帳篷,留下林中華一個人。他出來,倒不是真的要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而是出來見他的父親。夏侯明初在上午的時候,特別和他對視了一眼。兩人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最近事情發生了那麽多,兩父子定然是有許多話要說的。所以,他趁著夜色深了,出來走走,等待父親出來找他。
但是,夏侯明初是負責保護老皇帝安全的,不能隨時脫身。隻有等到老皇帝入睡了,他才能有時間自己活動。
眼下雖然到了深夜,老皇帝好像還沒有睡意。在他偌大的帳篷裏,除了夏侯明初,還有十來位大內侍衛的小頭領。在他們的麵前,擺著酒和肉,隻是都沒動。他們不是不敢吃,而是在聽老皇帝說話。要知道,皇帝在說話的時候,任何人都要仔細聽的,不能有半點疏忽。
老皇帝眯著眼睛,對著夏侯明初和周圍其他的大內侍衛頭領說道:“朕有一次在宮裏的花園中漫步時,在一棵老槐樹下看見了二十四隻鷓鴣。它們在枝頭上站成了一排,不停地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剛開始的時候,朕以為它們是鴿子,不想傷害它們。可是身邊的太監跟朕說是鷓鴣。朕很討厭這種鳥兒,心血來潮,就讓太監去把朕的大弓和箭囊拿來。隻可惜,箭囊裏隻有十二支箭,隻能射死其中的一半。朕射死了十二隻鷓鴣後,又命太監去把取來了十二支箭,把剩下的十二隻鷓鴣射死了。”
夏侯明初是第一次聽老皇帝說這個事情,不明白這個故事的寓意。但是在座的其他的大內侍衛首領,聽到後卻是緊張的不行。
老皇帝從四年前,每每打獵的時候,都要跟身邊的人講這個故事。起初,每個人都能發現這個事情的問題,那就是邏輯不合理。可是,他是皇帝,伴君如伴虎。作為他身邊的侍從人員,需要把皇帝說過的話在腦海裏回放無數遍,直到揣摩出了其中的意思。
第一次聽老皇帝講這個故事,有膽子大的侍衛提出了質疑,甚至在心裏懷疑老皇帝是不是老糊塗了,但是老皇帝則是一笑置之。但是狩獵回去之後,那些麵露疑色或者提出質疑的侍衛,都被調出了大內侍衛。反而是那些聽了後一臉誠意的侍衛,得到了封賞。自那之後,大家就都明白了,老皇帝哪裏是傻啊,分明是聰明著呢!
他講這個事情,完全是秦朝趙高“指鹿為馬”的翻版。每次他講的時候,就會觀察周圍侍衛的反應,看看保衛自身安全的大內侍衛是不是達到了對他“愚忠”的地步。沒辦法,自從太子和武親王大勢已成之後,他就愈加失去了安全感,覺得朝不保夕。所以,他隻能把關注重心放在自身的安全上,又通過自己編造的這樣一個“大智若愚”的故事,刷選“愚忠”的侍衛。
夏侯明初本身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是他明白在君王身邊做事,那就是永遠不要反對君王。無論君王做了什麽,說了什麽,對的或者錯的,好的或者壞的,作為臣子,隻能聆聽。他可以不阿諛奉承,但也不以死相諫。
(本章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