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親如一家

字數:6113   加入書籤

A+A-


    從秦王府出來,殷清風瞅著身後滿滿的五輛大車,也是一陣陣的無語:好吧,這時代不給銀子給絲帛,窮鬼~~不過這以後能直接見到李世民,正是自己想要的。今天這第一步邁出去,在李世民那裏留下個印象,以後就可以慢慢接觸了。



    回到府裏的時候,任大等人圍了過來給殷清風行禮,眼裏透著火熱。之前任四被抽了一鞭子,自家郎君第二日便去了吳王府。等過幾日吳王不但親自過來拜見,還與自家郎君兄弟相稱,後來更幹脆的一起做起了生意。現在更是了不得,不但被秦王召見,還帶了一大堆賞賜回來。看來自己的主人是跟對了。



    將眾人的表情看在眼裏的殷清風心裏說:“這也算是收獲之一吧。”



    



    看看也快到中飯時間了,由著任大安排人將絲帛送進內宅,殷清風帶著趕出來的小丫頭到了書房。



    他將李世民現在的實力、性格野心等分析了一遍,最後他告訴小丫頭的結論是李世民上位的可能極大。他結識杜伏威是為了通過他認識李世民,現在這目的已經達到了。



    “乖妞妞兒,小爺以後就跟著秦王混了。當初離開府裏的時候我便說過,以後小爺我要正大光明的回去,現在看來,這個時機並不遙遠;還有,以小爺我的本事,以後這內宅裏難免還要填些人進來,當那時你就不要再想著你那奴婢的身份,而是要把自己放在當家大婦的位置上。懂了嗎?”



    小丫頭紅著臉趴在殷清風的胸膛上,仿佛殷清風的身體能壓製住她那快要跳出來的心髒。



    



    這一日晚間,李世民喜滋滋的走進了長孫的寢宮。



    長孫看到自己的愛郎如此高興的回來了,站起來給李世民躬身見禮後問道:“二郎,不知何事讓你如此喜慶?”



    李世民一邊在宮女服侍下換衣,一邊對長孫王妃說:



    “觀音婢,昨晚那讓我苦思一夜物件終是有著落了。”



    長孫聽完,又一次躬身說:“恭喜二郎了,隻是不知何人解決此事的?”



    李世民換完衣服後,做下來將愛妃摟在懷裏說:“還記得鄖國公殷嶠?嶠國公那庶孫今日被我召來時向我解說後,我才知道這是專門為那些牛馬營造的馬蹄掌。



    我讓人拿著他做好的那個叫馬蹄掌的物件給釘上之後,在放滿雜物的校場上奔馳了好久,驗證出有了這馬蹄掌果然不會傷及足蹄。”



    “那妾身就恭喜二郎在疆場上再展雄威了!”



    “哈哈,正是正是。”李世民得意的在長孫臉上親了一口說。



    “聽說那殷氏子還隻是一個不曾及冠的小郎君?”



    “我當時也是驚奇他的年紀,不過讓我驚奇的還不隻這些。”說到這兒,李世民剛才的興奮勁兒慢慢消失了。



    而長孫躲在大帝的懷裏並沒有看見李世民臉上的變化,“二郎說來給觀音婢聽聽。”



    李世民麵帶回憶的表情說:“當時在吳國公向我介紹他的時候,他不像其他或官員或仆役或庶民那般拘謹,而是在端量我。”



    長孫聽完,從李世民的懷裏離開,對李世民說:“哦?可是這小少年不識禮數?”



    李世民一隻手捋著胡子,一隻手在長孫的身上忙乎,說:“一開始我也這樣認為,可是在後麵與我對話時也是不卑不亢、進退有節。麵目之上除了“從容”二字,看不到別的表情。”



    長孫也沒管旁邊的宮女,臉頰紅潤的回道:“到是一個有意思的小兒,觀音婢也想見上一見。”



    “這些都不算什麽。你知道那李伏威怎麽說那殷家小郎君的?”



    “二郎說說吧。” 



    “李伏威說,他能辭去吳王的王爵”



    



    這一日下午,杜伏威派杜修巳來通報,說他的娘子剛剛抵達長安,邀請殷清風和小丫頭明日午間到吳國公府相聚。



    等杜修巳走了之後,小丫頭問殷清風,“郎君,明日我們帶什麽禮物過去?”



    “親一下就告訴你。”某人趁機耍liú máng。



    “啵~~”“告訴月眉嘛~~~”紅著臉的小丫頭撒嬌道。



    “那日郎君我是怎麽說的?以後你便是這當家主婦,這事情你來決定!還有,從今日開始,府裏的錢財由你掌管,我便不過問了。”



    “啊?我掌管錢財?”



    “嗯。”



    小丫頭鎮定一下說道:“月眉遵命!可是郎君剛才耍賴皮,月眉都親郎君了,郎君還沒告訴月眉明日地什麽禮物呢。”



    “呃~~好吧,那就將我從秦王那裏帶回來的絲絹帶去一些。不過以後我是真不管了啊。”



    



    杜伏威的發妻單雲英是瓦崗寨單雄信的嫡親侄女。



    後來她與杜伏威不期而遇相互傾慕結成了良緣,她諳熟韜略足智多謀,杜伏威稱譽為賢內助。曆史上李淵用藥酒毒殺了杜伏威而後命人率大軍前往曆陽施行武力招降。



    噩耗傳來全軍舉哀,單雲英悲痛欲絕發誓與唐軍勢不兩立,她策勵將士嚴陣以待準備和李淵大軍決一死戰。但是由於兵力懸殊,叛徒內應,慘遭失敗。單雲英最後縱身投入波濤洶湧的長江裏。



    現在由於殷清風指點杜伏威走裴寂的門路,又主動請求降爵和去官,李淵也就暫時放下了對杜伏威動手的念頭,等杜伏威又做起了酒肆的生意並分了裴寂四成份子,杜伏威這才放心的接家人來長安。



    可惜小杜童鞋忙於拚命,卻耽誤了子嗣,難怪之前他說等單雲英來了之後要抓緊生娃娃呢、難怪他認了一大堆幹兒子呢。



    



    單雲英從書信裏和杜伏威嘴裏知道,他們這兩口子能平安生活在長安裏都是殷清風的功勞,所以等殷清風帶著小丫頭shàng mén的時候,一身英氣的她很是熱情。



    “雲英見過二郎和月眉mèi mèi。雲英再次恩謝殷叔叔對杜氏一門的恩德。”



    “嫂嫂這是讓小弟和月眉無顏再留下來,要不我們就回去了?”殷清風輕鬆的說道。



    “哈哈哈,娘子,我與二郎交往也有一段時間了,他不是個喜歡客套的人,你如果真要感謝的話,不如多生幾個孩兒孝敬他。”



    “啐,郎君竟說些沒臉沒皮的羞臊話。”



    “哈哈哈哈哈哈哈”



    晚飯後,四個人坐在那裏閑聊。



    “小弟隻帶著月眉身居城南,如果嫂嫂不嫌棄的話,我讓月眉多過來走動走動。嫂嫂的一些事跡,兄長可是說給小弟聽了不少,也讓月眉來學習學習。”



    “二郎何必客氣,你我倆家也算是親近得很。你嫂嫂剛來長安,能有人陪她,她自然歡喜得很。”



    “那月眉就叨擾嫂嫂了。”



    “月眉mèi mèi,以後常來走動。姐姐這郎君粗漢一個,有說話不中聽之處,你可別見怪。”



    



    隨同單雲英一起來長安的,還有杜伏威的義子,其中最出名的是王雄涎與闞陵。此二人並稱江淮二雄。



    闞陵在江淮軍中不但以勇武著稱,而且平時負責軍紀,有違反者無論親疏一律法辦,因此在江淮軍內威望極高。



    而王雄涎呢,杜伏威臨去長安時,將政務交給輔公祏,而將軍務交給了自己的心腹義子王雄涎,可見王雄涎才是杜伏威最信賴的義子。至於杜修巳,則是杜伏威貼身保鏢一類的角色。



    杜伏威這三個最看中的義子,算是杜伏威當年風雲江淮時的最大依仗。



    他們知道,如果沒有殷清風的主動出現並出謀劃策,他們三人跟隨杜伏威一起身首異處是必然的結局。



    今日見到殷清風這個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叔叔,不但跪地口稱叔叔,還恭敬的稱呼月眉為嬸嬸。



    小丫頭羞澀的見禮後,殷清風則親自將三人挨個攙起。



    “雄涎、闞陵,你二人才能,義兄已經向我說過。今日我想知道,你二人可有心再入軍伍?”



    年齡最大的王雄涎恭敬的回答道:“小侄等人的去留,還要聽從義父的吩咐。”



    殷清風扭頭對杜伏威說道:“兄長,可還記得前些日子小弟曾對秦王說過,這天下想合而不分的話嗎?



    當時小弟說,隻有百姓能吃飽飯,便不會叛亂,實際上還有一些話沒說。這天下真的想要合而不分,必須要有足夠的領土來分散越來越多的人口。所以,以後小弟獲得秦王的賞識後,必然會建議大唐軍隊征戰四方的。



    如是兩位侄兒有心軍伍的話,先在兄長這裏蟄伏一段時間,等機會成熟了,小弟定會推薦兩個侄兒效命秦王帳下。到時候能不能馬上封侯,就是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王雄涎等人加上單雲英眼睛一亮,一起看向沉思的杜伏威。



    杜伏威想了一會兒說道:“本來聽從二郎的建議,我隻想做個閑散王侯。可是今日你說他幾人還可再入軍伍,想必你是思量過的。既然你這麽說,那你這幾位侄兒就交由你來安排。我和你嫂嫂倒也落個清靜。”



    “哈哈哈。嫂嫂,你可見過這樣無賴的兄長的嗎?小弟真是遇人不淑啊!”



    “嘻嘻,小弟這遇人不淑,端是有趣。倒不是嫂嫂偏向與你兄長,隻是你兄長可是說過,你這當叔叔的智慧絕倫。這些孩兒們是你的子侄,你沒把握是不會這麽問他們的。”



    此時,王雄涎和闞陵齊聲說道:“煩請叔叔費心了!”



    殷清風輕鬆的笑了笑,“好吧,既然都是一家人,那我這叔叔就越俎代庖了。你們且寬心等上一段時間,短則一二年,多則三四年,定然會讓你們如意的。”



    “侄兒謝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