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新式農業
字數:5024 加入書籤
A+A-
本來殷清風還可以有些其他的安排,可是這土地是屬於杜伏威的。經過一番思量後,殷清風決定還是將這塊土地拿到自己的手裏,才好做更多事情。
“賢弟,你可好久沒過來,也沒讓弟妹到我這裏來了。你嫂嫂現在忙著那滋味樓,連我都不理了,可憐我真是不知道做什麽好了。”杜伏威見殷清風shàng mén了,連忙訴苦。
“這還真怨不得我了,我這陣子也忙著呢。今天來找兄長,是來求兄長幫忙的。”
“哦?說說,趕緊給我找些事情做,我這除了每天帶著兒郎呆著校場,真是無聊得很呢。”
“呃~~要不你再討兩房妾室吧,到那時你就不悠閑了。”
“哈哈,你啊你,編排其我來了。不過說到妾室嘛,我暫時沒這個打算的。我和你嫂嫂相濡多年,不想負了她。”
“好吧,這是你的家事,小弟就不置喙了。這次來是想求兄長將你那城東的莊子轉給小弟。”
“城東的莊子?我倒是想轉給賢弟了,可那是封邑,除非你想我掉腦袋。”杜伏威哈哈大笑道。
殷清風張著嘴巴,他把這茬給忘了。
“我聽杜丙說起你去過兩次並做的那些事。從今天起,那處莊子對外還是我的,但那些地和人以後就是你的了。”
在杜伏威這裏混了一口晚飯後,殷清風在回去的馬車上對小丫頭說道:“你記得提醒我,咱們每隔三五天就過來吃頓晚飯。”
“我也喜歡和雲英嫂嫂說話。”
“對了,現在雖然有兩個仆婦在做些雜務,要不再挑一個婢女伺候你吧。”
“不要,月眉喜歡和郎君在一起、侍奉郎君。”
“啵~~郎君也喜歡和你在一起。”
雖然地契和人契沒到弄手,但行使的主權到手也不錯。
“杜管事,我看咱們這莊子距離灞河不遠,具體是多遠?”殷清風直截了當的說。
“大概隻有七、八裏。”
“誰家的莊子?”
“是一片荒地,還沒人開墾。”
“既然如此,你就直接占了。”
“這合適嗎?”杜丙有些轉不開腦筋的問道。
“你不會去縣裏買下嗎?”殷清風有點兒氣樂了。
“是是是,小的愚鈍了。”杜丙這才恍然醒悟。
如果按照杜丙說的那樣,這整個官道以北的三角形地區就大半兒的土地是自己的了。灞河邊上最少還有五萬畝以上的荒地,再加上這四萬畝,那可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買下之後,你派人挖一個水塘出來,再將河水引進來。這水塘越深越好、麵積越大越好。等挖好了之後,裏麵養上魚苗,不管什麽魚先試試,最後再看看到底哪些適合飼養。
水麵上養一些鴨鵝、岸邊要養雞雛。這些家禽的肉、蛋可以tí gòng給我那裏、吳國公府和滋味樓,也可以賣到東市去。記住,所有雞鴨鵝屠宰後都要留下羽絨。這些羽絨剔除硬羽後洗幹淨不能有異味兒,晾曬後存儲起來,以後我有用途。
再挖一條水渠將整個莊子的田地都圈進去,然後再交錯挖幾個水渠。說不定哪天就幹旱了,也不定哪天就有澇災,現在引水、排水是必須要有的;人不夠就去招募,總之今年都得完成,越早越好;如果秋天你做好了,我一定請秦王過來一觀的,你到時候別給府裏丟了臉麵。”殷清風看這管事腦筋有些不是很靈活,仔細的叮囑著。
杜丙趕緊保證:“小的一定完成郎君的吩咐。”
“錢財方麵的事,你直接到任娘子那裏申請。我不看你用了多少錢帛,我隻看結果。
荒地買來後,你先規整出來,犁上糞土,至於種什麽我再通知你。”
殷清風也不確定能收多少棉花種子回來。
安排完這些,殷清風又吩咐道:“魚塘的下遊再挖七八個甚至更多的池子,每個池子都用磚石鋪好。池子之間要聯通,聯通處要放置層層的篩網。這造紙的作坊我準備要建很大規模,所以這池子不能小了。
造紙產生的髒水要經過這些池子沉澱後再引流回來再次用來造紙,所以要有足夠多和足夠大的池子,沉澱的時間才能夠長久。”
“另外,這些水池邊種上楊樹。到時候讓紙匠們試試用楊樹的木幹來造紙,如果可行就大麵積種植楊樹。”
殷清風又把銅版紙的概念告訴他,讓杜丙在收購來的造紙匠到位之後,嚐試著看看能不能做出來。
製作銅版紙需要高嶺土也就是觀音土,這個不難找得到。還需要石灰石,生產粉筆也需要它,這東西基本上是遍地都是。
“主要和大量生產的是蔡侯紙、草紙,你這裏得做好準備,別耽誤了生財大計。作坊成立後,你設下重金獎賞,看看是否有工匠能夠改進蔡侯紙。”
造紙的工藝殷清風不懂,交給現在的匠人去做就好了。
但是他覺得有必要做一下汙水處理的事情。殷清風在現代的老家就有全國聞名的新聞紙工廠,那水汙染是很厲害的。
殷清風知道汙水處理時需要一些汙水處理藥劑,別說他不懂什麽藥劑,就是懂也整不出來,所以殷清風隻好采用土辦法:多次沉澱。汙水在多個池子裏經過沉澱,總比直接排放要好多了。
殷清風不認為自己搞這個汙水處理是什麽矯情的事兒,隻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能帶動大唐人們一些新的意識。
當大唐上至君臣、下至百姓,都有了商業意識、環保意識、知識產權意識等,一個完整完善的社會體係就會慢慢形成。
殷清風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思考自己在大唐這時代能做什麽。
他想做的是整體社會的進步,而不是揮動了無數的金手指之後,這個國家和民族還在走老路子。
殷清風又問道:“莊子上種什麽蔬菜了嗎?”
“有種一些,兩千五百畝的土地專門種菜。”
“菘菜和蕪菁種了嗎?”
一種叫芸薹的野草被祖先們培育成可食用的菘菜,菘菜又被培植成小白菜、油菜、黃心菜等。菘菜和蕪菁同屬於十字花科又是同期開花,在異花授粉的情況下就能培育出大白菜。如果放任菘菜自然演變出大白菜要等到宋、元時期,殷清風想加快這個進程。
“將菘菜和蕪菁間隔相種,等明年再將這些種子單獨種下。每年都是如此,直到培育一種全新的蔬菜。”
沒等杜丙回答,殷清風接著問:“ 你現在再去安排人找來公孫樹(銀杏)。公孫樹分結果和不結果兩種。移植來的公孫樹越多越好,最好是沿著水渠種一圈、從莊子到長安城的路上也都種上,到那時莊子就可以改名叫銀杏莊園了。
不要奇怪為什麽栽種公孫樹,它的價值超乎你的想象。葉子、果實都可以治病。樹幹是極佳的家具用料。你隻要知道秋天將葉子和果實都收集起來就對了。我回頭寫一個冊子給你,會詳細告訴你葉子怎麽處理、果實怎麽處理,還有種植和繁殖的要點。”
殷清風不停的說著,杜丙不停的點頭稱是。
這銀杏葉殷清風想試著泡水喝,對腦血管、心髒有很好的效果。
在殷清風的構思裏,從明年開始,這裏就是一個集養殖業和經濟作物為一體的農莊了,讓那傳統種糧的模式見鬼去吧。
“大唐的土著們,就算你們天天盯著的土地我也能給你們玩兒出花兒來。而且,這還不算完,我還有新招兒呢。”
殷清風每次辦什麽事請,都帶著小丫頭讓她在旁邊看著聽著思考著。
像今天這樣,有些事情小丫頭是想不明白的。於是在回去的馬車上,殷清風向小丫頭說起了汙水處理的必要和新式農莊所帶來的意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