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意外之外(一)

字數:6208   加入書籤

A+A-


    耐心等到消息的殷清風,這一日他迎來了杜伏威協同他的夫人的到訪。



    等殷清風將二人迎進院子裏才知道這夫妻二人的來意:今日是他和小丫頭的生日。最主要的是,今年小丫頭十二周歲了。



    殷清風聽了單雲英的介紹才得知:人從出生到十二歲,即一個屬相輪回一次之前,這個孩子是“神”不是人。每次孩子的生辰紀念,哪怕是再大張旗鼓都不為過。而人從十二歲到五十九歲,已經從“神”轉變為人,可以過生日,也可以不過,這要根據當地或家裏的習俗來定。之所以有這習俗,主要是因為古代兒童的成活率太低,所以每個家族裏麵在十二歲之前對孩子都是相當的重視。



    女子的十二歲又叫金釵之年,從這一天開始女孩子就可以使用‘釵’等首飾。



    殷清風自然是不懂這規矩了,而且他和小丫頭從來也沒想起過生日這一回事,所以他連禮物也沒有給小丫頭準備。



    “就知道你們沒留意這生辰,嫂嫂特意在西市裏挑選了半天,小弟,你還不選一個出來,給月眉妹子帶上?”善解人意的單雲英說道。



    有些羞愧的殷清風,從十幾個木盒裏挑出一個玉釵輕輕的查在小丫頭的發髻上。



    早已羞紅了臉的小丫頭,水汪汪的看著殷清風。



    



    沒有生日蛋糕和派對的生日過後沒多久,任大進來說有秦王府的內侍來傳喚殷清風。



    殷清風不由得心裏一震,他在大唐的一個新篇章就要開演了。



    等殷清風換好衣服到了外院時,那內侍告訴他還要帶著小丫頭一起和他走。



    要不是這內侍殷清風在李世民那裏見過,殷清風都要懷疑他是不是李建成或李淵派來的。



    



    帶著同樣迷惑的小丫頭,殷清風隨著那內侍出了升平坊。



    馬車裏,殷清風摟著小丫頭,心裏在琢磨李世民把小丫頭也帶去的意圖。



    還沒等他想明白呢,馬車便停了下來。殷清風算了算時間,這路程恐怕還沒走上四分之一。



    等心存疑慮的殷清風下了馬車,他才知道他停在了哪裏。他回身將小丫頭扶下馬車後,緊緊的牽著小丫頭的手。



    “啊~~”



    下車後的小丫頭,吃驚的捂住了嘴巴。



    黑底的門額上“敕造鄖國公府”六個金色大字,正衝著殷清風和小丫頭二人發出燦燦的光芒。



    



    “殷小郎君,秦王殿下正在國公府裏做客,還請郎君與小娘子進去拜見。”那內侍恭敬的說道。



    殷清風心神恍惚的輕點了一下頭,卻並沒有往裏走。



    再度站在這裏、看著熟悉的場景,殷清風心裏是感慨萬分:“當初帶著小丫頭離開時便發誓要正大光明的回來、當初我和小丫頭隻帶了十餘貫離開,現在卻已經身價幾十萬。



    如果當初沒有離開,也不會結識杜伏威、收下任大六人、如果當初沒有離開,我還要想其他辦法與李世民拉上關係



    一年多的時間,再度回來,自己內心好像並不願意走進去。一想到那裏如死水一般的沉寂,如果我還要再生活在裏麵,我會不會發瘋?



    哎~~~可惜這古人不像現代人那樣:子女成年了、畢業了之後就可以單獨居住或成家另住。可現在這是唐朝、是封建社會,家族中的子嗣如果沒有長輩命令,敢擅自離家,意味著將被從家譜裏刪除,而且還要坐牢。以後我還要做很多事,我的身上就不能有‘汙點’的。



    今日李世民把我和小丫頭叫回來,難道是要做和事佬不成?”



    殷清風扭頭看向小丫頭,小丫頭咬著嘴唇看著他。



    “沒關係!一會兒見禮的時候,記住你叫任月眉,是我的未婚妻。”



    “郎君”



    “你不再是那個小婢女了!你有六個家仆、你有大片的房屋、你有仙居坊!你,已經、是、良籍了!”



    “嗯!月眉聽郎君的!”



    “好!我們進去!”



    那內侍並沒有在催促,現在看見殷清風要往裏走,他默不作聲的走在旁邊。



    鄖國公府的大門中開。殷清風知道那是為了迎接李世民才打開的。



    門的兩邊站著殷清風或熟悉或陌生的仆役、家將。之前他們看見殷清風從馬車裏出來時,都很是驚訝,尤其帶路的是秦王府的內侍。



    等殷清風和小丫頭上了七級台階後,仆役與家將們雙膝下跪:“小的恭迎小郎君歸府。”



    



    殷清風在記憶力搜索,可是沒找到他之前從這正門裏走過的印象。當走到正門前,殷清風暗吸了一口氣,牽著小丫頭的手邁了進去。



    熟悉的影壁牆、熟悉的回廊、熟悉的青石欄杆、熟悉的七個開間、熟悉的單簷歇山頂式的垂花門,熟悉的戧脊上的脊獸、熟悉的青石路麵一切很熟悉,但卻更陌生。



    



    到了潤下院門口,殷清風沒有理會給他們見禮的仆婦,扭頭對小丫頭說:“鎮定,任月眉!”



    看到小丫頭無聲的點了點頭後,殷清風再次握緊小丫頭的手往裏走。



    殷元的書房外,站著平日裏服侍殷元和裴氏的侍女,她們看到殷清風和小丫頭的出現,驚訝之外還略顯惶恐。



    如果是以前,殷清風和小丫頭還要客套禮貌一下,現在殷清風是沒心情理會這些,小丫頭是看殷清風沒說話,她也沒回禮。



    進了書房裏,李世民正和殷元說著什麽,殷清風鬆開小丫頭的手,向李世民和殷元行了個晚輩禮,“小子殷清風見過秦王殿下、孩兒見過阿耶。”



    小丫頭緊接著行了個淑女禮,“任氏月眉拜見秦王殿下、鄖國公。”



    二人在禮節上是欠缺的。



    李世民是習慣了殷清風的做法,對於小丫頭的出現也是不奇怪的。



    殷元的感受就不一樣了:秦王無緣無故的來訪,卻並沒有說明來意。見到離家出走的庶子和小婢女也沒露出驚訝的神情,可見他是認識自家的庶子的,否則庶子也不會口稱秦王殿下的。還有,這月眉是姓任嗎?見了秦王和自己,這禮節



    “哈哈哈哈”李世民先是大笑了幾聲,轉頭對殷元說:“國公生的好兒子啊,真是讓人羨慕。”



    然後他不等殷元說話,話鋒一轉:“不過也會有人羨慕我的。”



    說的沒頭沒腦的,讓在場的三人莫名其妙的。李世民也沒解釋,而是開口喊道:



    “來人,請聖旨!”



    隨著他的命令,等待在門外的內侍,手捧黃絹躬身而入。



    殷元聽見有聖旨,也不知這聖旨頒發給誰的,立刻起身吩咐婢女趕緊去請裴氏、聞氏和殷清栿過來,香案什麽的趕緊擺上。



    李世民手裏接過聖旨,看著手忙腳亂的人都整理好了之後,親自宣讀:“皇帝製曰:鄖國公之子殷清風上奏銅錢改製和耕牛養殖兩策,乃利國為民之良策,特此冊授其生母聞氏芸娘為郡夫人、製授其兄殷清栿為朝請大夫、冊授殷清風開國藍田縣男、實封食邑五百戶、配金魚袋。另,賜婚襄城郡主,擇日完婚。



    武德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欽此。”



    “叩謝聖恩!”一家老少有些手足無措的集體拜謝。



    等眾人站起來後,李世民笑眯眯的將聖旨遞給殷清風,“襄城是我的長女,以後你我就是翁婿了。”



    殷清風生母聞娘子是妾室,之前隻是從七品媵人,現在因為兒子直升為三品郡夫人,本來就因為兒子突然回來,現在又被封為三品郡夫人,歡喜得快要暈過去了。要不是李世民還在旁邊,她早就拉著殷清風自訴衷腸了。



    殷清栿是從十六階升為第十二階,不過他將來是要繼承國公爵位,現在升階隻是多了些祿米罷了。



    殷元、裴氏、聞氏、殷清栿想不清楚這銅線和耕牛是什麽鬼,這殷清風消失這段時間裏到底做了什麽事情,竟然讓陛下以聖旨的形式指定婚配啊,而且還是秦王親自宣讀的!這可是開朝以來第一次啊!隻此兩點,殷清風就可以名列史冊的了。



    想不清楚殷清風這段時間做了什麽,但是殷清風被封為縣男、賜婚秦王長女。眼前這位秦王可是李唐第三號人物,能與其結為秦晉,可是喜從天降啊。至於金魚袋和五百食邑都不重要了。



    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站在後麵的殷清風,各自心裏都翻天倒海的想著各種念頭。



    他們發蒙,殷清風也發蒙啊。



    小爺有貢獻是沒錯,可上來就整個媳婦兒扔過來,誰受得了啊?他此時想說:我可以退婚嗎?



    還好殷清風也算有些閱曆的人了,直接張嘴退婚這事兒有些太糙,辦不得。



    李世民看眼前的一家幾口的都目瞪口呆的,他是樂開了花兒了,“你年方十五歲尚不及冠,立下如此功勞的確不好賞賜。開國縣男的食邑由三百戶給你增加至五百戶,但這也不能盡賞你之功勞,所以我求陛下將我的愛女婚配與你,希望你能再接再厲為陛下效勞。”



    “暈死,我看是為你效勞吧。不愧是未來的大帝,看準了就下手。這古人以姻親來籠絡人的把戲,連李世民也不能免俗的!不過既然在人家地盤上混,這也算抱上大腿了吧。再說,現在是王婿以後是帝婿,咱行事更方便了,敢和我叫號的人看我咋拍死他的。”



    鬱悶的殷清風實際上還是很開心的。誰能想到,這麽快自己就混到了王婿的身份,看來以後的日子好過嘍~~~



    襄城?有印象,和自己一樣也是庶生女。但史書上對其可是讚歎有加,說是賢良淑德什麽的。行啊,隻要不是給房遺愛戴帽子的高陽公主就成、隻要不是那威武彪悍類型的,咱也不算吃虧不是。



    殷清風繼續暗自嘀咕著:恩由上出。這句話是說,你想在封建社會想獲得富貴榮華,除非造反,否則都得乖乖得由上一級或是皇帝老兒那裏封賞而來,而這封賞你敢說不要?這不,自己現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