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王府拜年(三)
字數:6315 加入書籤
A+A-
“妞兒,你自己在這裏吃吧,我也要去用餐了。”殷清風拍了拍她說。而化身為吃貨的她根本理不理會他。
“叔叔,還有沒有與之相匹配的馬兒了?”
“怎麽?有一匹還不夠你騎的啊,別貪心。”
“漢武帝當初為了得西域之天馬,派軍隊去狠狠地耍了一把大漢雄風。按理說那些得來的駿馬,幾百年繁衍下來,最少這中國是不應該缺少寶馬良駒的,怎麽叔叔就舍不得一匹嗎?”
“普通的挽馬當然不缺,但是算得上是寶馬良駒的就不多了。”
“小侄記得當初漢武帝在河西走廊建立山丹馬場,培育了大批可用的軍馬,現在可在我唐人手裏?”
“還有很大一部分在吐穀渾那裏呢。”
“那還等什麽,找機會滅了他不就完了嗎?”
“說的輕巧,現在國朝初立,兵馬主要是要防備北麵、西北麵的突厥、懷戎的高開道、朔方的梁師都。現在還不是考慮吐穀渾的時候。
對了,你獻上的馬蹄掌已經造出五餘萬副,俱已裝備軍中了。真希望和那草原蠻子好好廝殺一回。”
“已經大規模列裝了?那可注意保密。他們雖然是蠻子,但不是傻子。”
“你說的極是。在沒有和突厥正式交戰之前,那些工部的匠人是沒機會外泄機密的。”
“如此就好。”
“好了,說了半天了,還是到你嬸嬸那裏說說話,她們都想見見你。”
“別啊,叔叔還沒答應給小侄兩匹千裏馬呢!”
“怎麽又變成兩匹了?”
“先不說幾匹,小侄那麽大的地方養多少匹馬都不成問題,關鍵是小侄想試試能不能培養出眾多的千裏馬來,而不像漢武帝那樣將天馬與本地劣馬雜交,使得現在想找了血統高貴的汗血寶馬都難。
如果叔叔真能弄幾匹馬來,小侄保證小馬駒在兩歲的時候就給你送過來,小侄又不打算上戰場,頂多就是沒事兒時騎一騎。”
“沒別的心思?”
“叔叔把小侄想成啥人了?小侄隻是想著叔叔把那麽多好馬都賞賜給各位國公貴胄,他們的馬想留下純種後代都麻煩,不如送小侄那裏讓它們沒事兒就生孩子,這樣繁殖起來肯定快。”
“這個再議吧。”
殷清風聳聳肩膀,這個真的隻是他臨時起意。
“任氏月眉拜見秦王殿下。”
當殷清風和李世民進到屋子裏時,反而是月眉反應最快。殷清風看著她的舉止和語速、表情,明顯可以達到氣度從容的程度了。
幾位王妃和一群孩子這才看到進來人了,趕緊都起身給李世民見禮。
“二郎回來啦!”
“見過殿下。”
“孩兒見過阿耶!”
“這位小郎君就是月麗的夫婿?”
等李世民的家眷忙乎完了,殷清風上前見禮:“見過四位王妃殿下。見過各位世子、郡主。”
“叫什麽王妃,你稱我叔叔,她們就是你的嬸嬸,這是你長孫嬸嬸,這是楊嬸嬸,這是陰嬸嬸,這是韋嬸嬸、燕嬸嬸。”
李世民這人是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他的女人裏麵,他隻看重發妻長孫氏,其他的女人對他來說既沒多少感情,也不放在心裏。查看李世民子女的資料就知道了,好多都是標注著生母不詳。
同樣的,李世民也隻看重長孫氏生的幾個孩子,其他女人生的子女,他都不在意。而最不在意的,應該屬楊妃的兩個兒子了。這裏麵是什麽原因,或許隻有李世民自己清楚。
在花叢中遊走了多年的殷清風,習慣的觀察了一下李世民的這幾個女人:長孫個子最矮,勉強一米六的樣子,身體也單薄,她的五guān fāng麵也不算最出眾的的,但她的氣質是這些人裏麵最高貴文雅的;氣質第二、相貌第一的是楊妃;身材最高的一米九的韋王妃。這韋王妃的老爸是大隋朝的鄖國公;陰王妃各方麵均衡;燕王妃最是文靜,但身材真是不錯。
“喲~~~這就是二郎念起的小郎君啊,單是這模樣就招人稀罕。”
“你看這眉毛,你看小臉兒,真是太好看了。”
“這小郎君聽說才十五六歲吧,你看著身高,二郎在同樣的年紀也不知道有沒有這麽高。”
“他怎麽就能想出那麽好的主意呢?”
她們像看大熊貓的看著殷清風,嘴上還互相嘀咕著。
李世民也沒生氣他的女人們沒了禮儀,因為他得意啊。滿長安城有如此成就的少年就這一人不說,還被自己搶過來認了女婿。
“小侄冒昧前來,也沒帶禮物真是失禮之極,還請各位嬸嬸原諒則個。”
剛才一直用心觀察殷清風的長孫氏說道:“這騎士裝就是最好的禮物了,我已經讓人去裁製了,這幾位孩子也喜歡的要緊。對了,孩子們還不過來給殷哥哥見禮!”
十三個丫頭、小子挨個上來見禮,然後都好奇的打量著殷清風。
殷清風心說:“這可都是我未來的小姨子和小舅子啊 。
曆史上李世民有三十多個孩子,雖然沒有李淵的子女多,但也夠牛掰的了。
不過殷清風也是替李世民害愁:造反、貶鏑、早夭、改嫁等等能有一多半的子女都沒得好下場。這教育水平也沒誰了。話說這李世民和長孫都是史有賢名,咋就管不了孩子呢?”
李世民囑咐道:“以後要以兄長稱之,可記住否?”
“記住了,阿耶。”蘿卜頭們齊聲應答。
殷清風打量著站在最前麵的十歲左右的小丫頭,估計就是襄城了。看模樣就知道挑著她父母的優點長著,單憑相貌來說,滿屋子的女人在同樣年紀下還是這襄城最出眾。
這小丫頭文文靜靜的往那一站,即使看到殷清風也在觀察她,也不曾有羞澀或不安的舉止,顯得落落大方。
殷清風心說:看來李世民給小爺找了個好媳婦兒。
看完自家媳婦之後,殷清風又在孩子當中找到了年齡最大的男孩兒,殷清風知道這就是世子李承乾了。
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的時候被封為皇太子,那時他才八、九歲。因為打小李承乾就特別敏惠,又是嫡長子,李世民寵愛得不得了。隻是不曾想李承乾因為孔穎達等人死板的教育方式,這哥們兒得了青春期叛逆症,成年後更是喜好聲色荒誕無度。
《舊唐書》上記載他:“常命戶奴數十百人專習伎樂,學胡人椎髻,剪彩為舞衣,尋橦跳劍,晝夜不絕,鼓角之聲,日聞於外。”
更讓李世民難以接受的是,這小哥寵幸一個十餘歲、名叫稱心的男樂,也就是他倆人搞龍陽、背背山嘍。
後來不知啥原因,李承乾又患有足疾,以至於成為跛腳鴨或許是摔壞了腿,也或許是痛風。
他怕因此被廢,深嫉受太宗喜愛的同母弟弟魏王李泰。等他二十五歲的時候,幹脆與漢王李元昌、侯君集、杜如晦的兒子杜荷等密謀造反。沒想到卻被身邊的衛士給告了密。
李世民看在已經故去的長孫氏的麵子上,沒有要他的小命兒,而是下獄後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後死在那裏。
縱觀李承乾在十歲或成為太子之前,基本算是好孩子一枚。而他成為皇儲之後,身邊巴結的人就越發的多了起來,再加上李世民剛謀得皇位,爹媽都沒時間管他,長此以往,他想不學壞都難。
等飯後又閑聊了一陣子,李世民一家子起身相送殷清風和小丫頭。
到垂花門的時候李世民沒有止步的意思,隻是讓老婆孩子們回去了。
小丫頭明白李世民還有話與殷清風說,帶著白雪和殷良匯合去了。
“你打算什麽時候去梧桐山莊?”
“梧桐山莊?”殷清風有些不明所以。
“就是城南的莊子。”
殷清風算計了一下,說:“上元節之後吧。”
“我剛才想來想去,還是準備調幾匹馬給你,不讓你試試,我也不甘心。但可說好了,這馬你可得給我好好養著。”
“馬不比耕牛,要精貴很多,小侄隻能負責想點子,真正飼養的人還是靠叔叔安排。”
“這是應有之意。”
“那問題就不大,小侄也希望若幹年後能有一大批優良的戰馬為我大唐馳騁疆場。”
“就是為了這個,我才同意你的建議的。”
“還是一樣,牝馬必須是最好的,才能保證馬崽的優秀。”
“這點我還是懂的。”
既然他看中此事,殷清風覺得有件事似乎可以試試,“聽說秦王府有個學士叫許敬宗的?”
李世民有些發愣,“你為何提到他的?”
殷清風將之前的事情說了一遍:“古人雲,養不教父之過。單從他兒子的表現,小侄對其品德持有懷疑。小侄想將他調到山莊那裏幫叔叔養馬養牛。如果品性沒什麽問題,小侄再推薦給叔叔。”
李世民聽完,沉思了半天,“這樣啊,沒想到他能力不錯、又相貌堂堂,子嗣教育卻如此差勁,本來我還想近日將他安排一個職位呢。你之前說的才德論,我也想了許久。你既然不看好他,那就由你帶走。”
“小侄畢竟年幼,有些事情把握不準,也許是冤枉了他也不一定。”
“謹慎為好。”
“那小侄就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