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來龍去脈
字數:3696 加入書籤
二十三年前,你父親突然出現我望邑北靜郡王府前,求見當時的北靜郡王,也就是你的外祖,揚言欲歸附我蔡家。當時你的娘親又笑又叫,怎麽也想象不出她已是二十一歲的女孩子了。在這之前的四年中,你的娘親不知拒絕了多少家的求婚,我們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直到你父親出現北靜郡王府前,我們才知道她在南閩與你父親匆匆一麵,已無法放下。”
你的外祖雖然對你父親的突然到來存有戒心,但能看你娘親如此欣悅,也就是不想節外生枝,采納你父親關於對汾郡用兵的進言,並委以行轅總管的重任,希望你父親成就功名後,擺脫寒士身份,溶入世家高門之中來,那時你父母的親事才有可能。”
後來才知你父親投奔我蔡家不過是希望我蔡家出兵牽製汾郡荀家的實力,解救襄州、樊川抗稅的百萬民眾。你的外祖為此大動肝火,親自前往軍中解除你父親的兵權將他押回望邑。其實那時你的外祖雖然生氣,卻因為你娘親的關係,並不會為難你的父親。”
這時下風聞你父親大義的名士都湧到我北靜郡王府來為你父親求情。傅宗師也現身望邑為你父親求情,你外祖那時就順著眾意釋放了你的父親,隻是要求風聞其事者不要再讓事情傳播出去。那時你父親與你娘親之間的婚事幾乎已是不可能的了。即使沒有你父親利用我蔡家一舉,高門與寒族之間鴻溝,也會將他們倆人分隔開來。”
在你父親即將離開望邑的時候,從南平郡透露出你父親乃是機雪秋傳人的消息。至於傳聞之人用意為何,現今也沒人猜透,但是我蔡家與機雪秋、與南平郡容家有著兩代血仇,現在聽你父親竟是機雪秋的傳人,你外祖自然不會放過。又將你父親拘住。”
誰能想到機雪秋在成為宗師之前以好屠出名?當年朝祚更替,機雪秋總領容家與元家兵馬與我蔡、荀、穀、霍四家對抗。機雪秋兵敗之後,依仗神鬼莫測的武學修為尋刺新朝四大世家的要人,他尋上我們蔡家,我的母親與幼弟遭到虐殺。我的母親絲毫不會武功,我的幼弟還不足月。”
此事激怒隱逸江湖數十年的傅宗師,傅宗師出手阻止機雪秋的惡行。即使是傅宗師也沒有勝機雪秋的把握,可見他的武學修為是何等的高。後來不知何故機雪秋懺悔惡行,放棄世間俗務,致力於武道。但是我蔡家與他二代血仇卻如何也化解不了。”
你外祖將仇火遷怒到你父親身上,若是機雪秋不出麵,你的父親便會被處以極刑。此時你娘親將你父親偷偷放跑,你外祖盛怒之下,將你娘親逐出家門。你娘親隻需在外遊曆一段時間,自然可以返回家門。但是你父母在東海宛陵意外重遇,倆人決定拋棄世俗之念結合在一起。”
當時你娘親生怕你的外祖節外生枝,隻通知我一人。後來你外祖知曉此事,默然無語將王位傳給我,便閉修行去了,誰也不曉得他心中的怒意到達何等地步。”
你娘親生下你之後,發現你生大周不通,這種體質極易夭折,但是修煉我蔡家種玉訣可以突破此種先限製,如果你周身經脈未成形之前,用種玉功為你洗髓擴脈,也有同樣的效果。你娘親功力不足,寫信央求我為你行功。”
我當時設想若是你娘親能借此良機與你外祖和好,不是很妙?為保險起見,讓你娘親帶著你先來望邑上別鶴山莊見你外祖。就在別鶴山莊中發生誰也未曾料到的意外。你外祖甫見你的娘親,盛怒之下揮袖拂擊你娘親。你娘親修為本是不低,那一袖之力也難為不了她,可是怎麽也沒想到你娘親強行運功為你洗髓擴脈,功力損耗過巨,加之生養你之後未能得到很好的調養,體質虛弱竟擋不了那拂袖一擊。”
你父親聞訊之後吐血不止,趕到望邑已是奄奄一息,所幸有雲清虛、寇子蟾相陪,才沒另生橫禍。那時我們本想將你的先限製突破之後再讓你父親將你領走,可是我與你外祖都無法靜心寧神的麵對嗷嗷待哺的你,你父親也不願再與我蔡家發生糾葛,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裏將你領走。事後近二十年,你外祖未曾踏出別鶴山莊半步。”
徐汝愚臉容便如一潭死水,沒有什麽起伏。隻有幼黎從他冰冷之極的手上感覺到他近乎絕望的傷心。
蔡逸幽歎一聲續道:“自從灞陽城下慘劇傳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你的下落,直到今日,老才讓我見你。你外祖曾立誓若得不到你父親與你的諒解,永世不出山門。你父親已經過世,他老家最大心願就是見你一麵。你若能放下心中怨念,那就到望邑一行吧。”
徐汝愚伏身叩頭,依舊默然無語,木然攜著幼黎的手走出大廳,縱身上了如碎浪粼光的瓦簷,悄無聲息返回遠菊樓後的獨院中,一入房中,反手將幼黎緊緊抱在懷裏,力氣大得讓幼黎透不過氣來。
冰冷的軀體、微微抽搐的肩背無一不顯示他此時的心情正處於極度激蕩之中。幼黎任由他的眼淚自己的鬢發,不由也隨他落下淚來,雙手一遍遍的撫過他的肩背,柔聲道:“誰也不曾想到如此。”
徐汝愚將匝緊的雙臂微微鬆開,將幼黎環摟懷中,直視幼黎,聲音暗啞的道:“這我也知道,可是偏偏不出口。”徐汝愚在幼黎麵前顯現出指點山河後氣短的樣子,也正顯出幼黎乃是他精神上的依賴。
徐汝愚輕輕道:“父親幼年家旱災,千裏赤土,數十個村鎮顆粒無收,世家豪族卻借機囤積糧食,哄抬糧價,家有青壯者就賣身入世家,得些錢數買糧救活家中其他人,若是家中隻餘老弱,隻得坐以待斃。一時間餓殍盈野,村人無奈,開始易子而食。”
父親那年六歲,已經開智記事,家裏還是忍痛將他換給另一戶人家。所幸父親的先生經過那裏,將父親從別人口中奪下。我直到今年年初才明白父親口中的先生就是三大宗師之一的機雪秋。”
父親跟隨機宗師學習兵法政務,不知為何獨獨未曾習武。父親每次跟我提及他差點成另一個人口中糧的事,總是悒鬱難解,總:這隻不過是人間悲慘情景的其中一幕。父親半生奔走於下,認為世家高門三百年來已成為一種穩定的社會結構,卻也是這種社會結構造成群雄割據,下戰亂不斷,而黎庶百民處於最低層遭受各樣奴役,無數慘不忍睹的悲劇每時每刻都發生在他們身上。”
幼黎道:“我每每看到人間淒楚也是不忍,但助力有限。那時在望江邑的水中與你相別時,見你指點山河,英氣勃勃,總有一種陌生的感覺,後來聽到你在東海郡忘己為民的傳聞,心中雖然擔憂心痛,但曉得你還是那個你,心中也寬慰許多。你若能對這人世多些助益,我總是支持你的。”
徐汝愚感激道:“隻怕苦了你。”
能跟你在一起,已得優待了,怎麽苦呢,即使苦點,我也心甘情願,因為我的夫君是個開劈地的人物。”
現在各地形勢還不明朗,世家勢力強大到不容我們直接對抗,但是我不會讓灞陽城的悲劇重演,父親在世時有著好多美好設想,那些美好的設想現在成了我心中最深處的願望,讓來一一告訴幼黎你吧。”
翌日清晨,礎艮堂蔡裕華遣人送來一封信。徐汝愚檢驗過火漆是否完整,簽下回函讓送信人帶回。這封信雖上麵署的是蔡裕華的名字,內中實則是北靜郡王蔡逸的留書。徐汝愚與幼黎閱完信件,動起丹息,將信紙在掌心揉成碎屑,散落在案中,積在一個墳起,一陣營風過吹得無痕跡了。
徐汝愚歎道:“他回去了,他仿佛認定我不會原諒他們似的。”
我認為他昨日應當明白你的胸懷。”
徐汝愚勉強一笑,振作精神道:“你隨不隨我去營中練兵?我要把這二百多人練成下第一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