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又臨津水

字數:5895   加入書籤

A+A-


    衡山亦稱大別山,位於晉陽、永寧交界,橫臥中原,逶迤綿亙達千裏之遙,扼江漢、江淮之要衝,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中山山丘有峰如刀臥立,欲剖青,故名薄刃峰。薄刃峰東南坡穀,一條清溪勢如奔馬,曲折下行。

    薄刃峰東南坡穀,時不時幾個矯健的身影在稀疏的山林中穿棱,他們踏在厚厚的腐葉上,足音被柔軟的積葉吸得一幹二淨,顯出他們均有一身不弱的修為。

    過了片刻,一群人從西北山間轉入薄刃山東南坡穀,人越來越多,不消片刻,在清溪邊積集上千人來。一個俊偉豐神的弱冠青年與一個白麵削瘦的中年男子走出人群,輕輕一個提縱,兩人先後躍上一處突兀的褐色巨石上。

    弱冠青年望向綿綿不絕的蒼茫山林,道:“亦叔,再過去就是永寧郡桐城邑境內了,不消四就能趕到江城了。”

    中年男子道:“梁寶與尉潦帶著你的信此時應該才到雍揚,看來我們還要在江呆上幾,易封塵會同意我們這一千多人駐在江城附近?”

    他們正是徐汝愚與蒙亦。徐汝愚與蒙亦等人率領青焰軍與許伯英、許照容所率領的二百名精銳馬幫弟子,在隨州邑西南郊野與彌昧生率領土完整過來五百多名漢水桃源竹鎮居民匯合後,經過十的跋涉終來到衡山薄刃峰山地,走出薄刃峰就是永寧郡江府桐城邑境了。

    徐汝愚笑道:“一半人是手無縛雞之力的鄉民,易封塵何需如此顧忌我們?”

    你的兵法得傳兩位大家,已然自成一派,在東海戰局中用兵神鬼莫測,奸滑似鬼的公良友琴與許伯當連連栽在你的手中,你領著這麽多人進入江城怎能不讓人膽顫心驚呢?”

    徐汝愚看著蒙亦長年覆在麵具之下蒼白的臉,道:“青焰軍整體戰力尚可一觀,但個人的修為並不突出,隻有即墨明昔少數的幾人勉強算得上高手。”

    清江荒城凶險異常,正規軍伍未必能討得好。盡快讓他們的實力提高很有必要啊。明昔他們雖名義上都跟隨我習藝,但我精力畢竟有限,教不了這麽多人。現在有亦叔相助,我就輕鬆多了。亦叔,你與叔孫叔他們一同出任我青焰軍的教習吧。”

    蒙亦輕歎一口氣,道:“當年若非老主公收留我們,我們隻有倒斃街頭一條路。老主公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自當沒齒難忘。在永寧多造殺戮,特別聽老主公在江自剄謝罪之後,我們已是心灰意冷,再無爭雄爭勝之心,也不願重操戈戟。聽汝愚在東海揚名之後,我們心內很矛盾,既想跟隨汝愚,繼續報答老主公的恩情,但是又害怕重起殺戮之心。現在聽汝愚這麽,我就放心了,我替敖方他們謝謝汝愚了。”

    徐汝愚看見彌昧生從密林中鑽出來,在人群中探頭尋找自己,聽雪走到他跟前,向這邊指來。彌昧生笑時露出潔白如玉的牙齒,俊朗的麵容上沒有一絲擔憂的神色。

    彌昧生跟隨隱俊宜觀遠修行多年,身手不弱,巨石與人群隔著七八丈寬的溪流,彌昧生旋身點在湍急飛濺的流水上,下一步已躍到徐汝愚的身邊,抱拳行禮道:“主公,易家同意我們借道江,不過要求在江境內派兵隨行。”

    這要求不過分,隨行的將領是誰?”

    易家二公子易行之,明日午時他會領兵在桐城十裏亭處等候我們。”

    徐汝愚想起當年在江城中曾與易行之見麵時的情形,輕輕道:“我與他有過一麵之緣,日後少不了麻煩易家的地方,阿彌你前與明昔去商議行軍路線,明日午時前一定要趕到桐城十裏亭,不要失了禮數。還人,你以後直接喚我汝愚即可,莫要這麽生分。”

    彌昧生恭敬道:“先生離開之際,讓昧生生死都要追隨主公,昧生不敢放肆。”

    你我在漢水岸邊相交甚歡,哪可以這麽生疏?你年齡比我還,就與聽雪一樣喚我吧。”

    彌昧生臉色有點不自然,當初在漢水岸邊與徐汝愚稱兄道弟,是沒想到他就是那個自己深慕名揚下的青鳳將軍,現在知道他的身份,怎麽還可以這麽放肆呢。

    蒙亦見他臉上猶豫的神色,肅然道:“此去荒城,根基未固之前不易太張揚,阿昧還是聽汝愚的吧。”

    彌昧生低聲道:“先生讓昧生帶領鎮上居民跟隨主公遷移到荒城的,可是昧生不頂用,隻帶來五百多人,還有六七百人還留在那裏。”

    徐汝愚與蒙亦相視而笑,道:“故土難離,怎麽能怨你?我們在荒城重建一片桃源出來,那時再接他們過去就是。”

    待彌昧生離開,蒙亦正色道:“阿昧生自幼跟隨隱俊宜觀遠修行,文韜武略在竹行鎮青年之中已是佼佼,就是放眼下,也是難得俊傑之才,稍加琢磨可堪大用,但是他久居漢水桃源,不識世事,剛剛接觸外界,就遇到人中龍鳳的汝愚你,難怪他信心如此不足。這麽來,汝愚放手讓他們安排一切的做法非常好,隻有他們真正成為可以獨擋一麵的人,汝愚心中的夢想才有實現現的可能啊。”

    徐汝愚苦笑道:“亦叔謬讚了。我放手讓他們安排行軍事誼,實乃行軍探道之事非我擅長。不過亦叔提醒得很對,一個人再強大,可以做的事畢竟有限。”

    新朝五十二年臘月十六日,徐汝愚領著青焰軍在桐城西門十裏亭與易行之相會。二十日,徐汝愚一行人在易行之所率二千精騎的隨行監視之下,來到江城南門外,在攝山西坡紮營修整,等待梁寶從雍揚返回來。

    易行之在青焰軍營外設下數十道監察哨崗,領著八名近衛,馳馬而來。遠遠看見徐汝愚,就下馬迎來,道:“還望汝愚見諒,我這麽做也是城中各世家公議如此。不過汝愚有其他要求,行之自當全力相助。”

    徐汝愚道:“我能夠理解,易家讓我等借助江,免去隊中老弱跋涉之苦,我感激還來不及呢。”

    汝愚今晚可有空進城,江故人都希望與汝愚一聚呢?”

    江故人?徐汝愚聽了這個詞神情稍有恍乎,心想:他大概是指那日在永寧提督府內的江世家閥主們吧?徐汝愚望向山下滔滔流逝的水,沉吟半晌,遲遲道:“我今晚要去拜祭義父,明日吧,明日理當由我宴請各位家主才是,汝愚多有打憂了。”

    舊日往事是江各家做得理虧,現在徐汝愚不比當年,參與商南商道密議的江各世家閥主自然知道他對雍揚府的影響力,現在江承受東海郡莫大的壓力,名義上隸屬東海郡陳族的雍揚府的態度對江自是十分重要,江各世家自然希望與徐汝愚近距離接觸,好知道徐汝愚心中究竟打的是什麽主意。

    易行之見徐汝愚應允明日進城一聚,心中自然十分高興,道:“誰來宴請不甚重要,我想汝愚也不願讓我們易家失了地主這個麵子。這麽定,明日午時就在東籬樓恭候青鳳將軍了。”

    這時彌昧生與許伯英走過來,彌昧生擔憂的望望陰霾的空,道:“徐大哥,夜間可能會下雪,最好上山割些茅草來禦寒,不然沒有習過武的人就難捱了。”

    徐汝愚抬頭看看,隻見上密雲如鱗,壓在攝山鳳陵峰上,北風呼號而至,即使夜間不下雪,氣溫定然也是極低。江冬幹燥少雨,攝山上的茅草枯黃柔韌,抗寒性極好,徐汝愚道:“易將軍正好在此,阿昧你與易將軍商量一下吧。”

    易行之道:“汝愚你們路途勞頓,不如我讓人上山割好送來吧。”

    徐汝愚一行隻有青焰軍有二百五十餘匹戰馬,許伯英所率的馬幫子弟悉數成了步卒,途中正好進行特訓,自然就不會帶上戰馬。二百多匹戰馬都讓給漢水桃源的婦孺騎乘,其餘人一律徒步。這一路來,自然十分勞累,至少表麵上如此,即使青焰軍現在還有極強的戰鬥力,徐汝愚也要求他們表現得精疲力竭的樣子。

    徐汝愚知道易行之還是不放心自己,心中理解他這種警慎的做法,也就不推辭,道:“有勞易將軍了。”

    夜幕初降,寒風愈盛。雖然選的營地背依攝山、江城,但是寒風還是肆意在營地間流竄。有限的營帳,都讓給漢水桃源的居民了,青焰軍將士與馬幫弟子一律露宿。

    徐汝愚不無擔憂的道:“下雪時,濕寒會更加厲害,伯英、明昔,你們安排那些功力不足的將士與民眾擠擠,記得傳我命令,不得有擾民行徑,否則嚴懲之。”

    本來有限的營帳是馬幫的財物,許伯英卻未覺得有何不妥之處,與即墨明昔回到營地安排去了。

    徐汝愚與幼黎、蒙亦等人點著兩支火把向吳儲墳前走去。低矮的墳頭早已沒在枯黃的草莖中了,借著晃動不休的火光,看著殘敗的孤墳(旁邊的義兒墳已經平掉),徐汝愚心頭萬般感觸,緩緩跪下默然無語。

    蒙亦等十二名吳儲的昔時部下,濁淚縱橫,臉上筋肉糾結,顯出常人難以理解的深切悲傷來。

    叔孫方吾與幼黎、玨兒擺上香案祭品,恭恭敬敬的拜祭過就歸營了,隻留下徐汝愚與吳儲的那些昔時部下。

    不知何時大雪簌簌飄落,在暗夜中飄蕩的雪花如同黑色的精靈,綿綿無力,卻無窮盡。火把一左一右插在墳前,舔噬的火舌發出“嘶嘶”的微響,愈加搖擺不定,終於擋不住寒風的吹襲,左邊的那支火把熄滅,一縷青煙嫋嫋被無邊的暗夜吸收。

    即墨明昔走過來,在徐汝愚的耳邊輕輕道:“江城南門出來一支車隊,五十人,易行之與一個須發俱白的老者領隊,向我處馳來。”

    蒙亦驟然站起來,聲音透著決絕的堅毅,道:“汝愚,我們走吧,下次來的時候,我希望能夠將老主公的骸骨移到他的故土博陵去。”

    徐汝愚點點頭,心中想起父親在灞陽城下屍骨無存,眼中不禁又溢出清淚來,咽聲道:“時間不會很遠,明日我去城中請付棺木,將義父的骸骨收集起來帶到荒城去,日後在安葬博陵。”

    蒙亦道:“這樣更好,就讓我們十二個罪孽深重的人護欞吧。”

    徐汝愚探頭看見遠處車隊支著數十支火把向這裏迤邐而來,雖然隔得遠,徐汝愚還是清楚看見陪在易行之身邊的人就是當年逼迫自己搬動巨石的淩戰威。舊日恩怨已如煙雲消散不見,徐汝愚抓起兩把雪,抹在臉上,將滿麵的淚痕洗去,對即墨明昔道:“警戒降一級,他們應當來送禦寒物品的。”

    蒙亦想起六年前對永寧郡所造的殺戮,心中愧疚,道:“我們就不陪你過去了。”

    徐汝愚理解的點點頭,走到候在營門的幼黎身邊,攜過她的手,給她溫了溫冰冷的手,道:“你衣裳單薄,身子又弱,還是進營帳吧。”

    幼黎的雙眸在暗夜中閃著柔和的光芒,柔聲道:“現在不冷了。”

    車隊在二百步停下,易行之、淩戰威並肩向徐汝愚走來。

    淩戰威端視徐汝愚片刻後喟然道:“老終是沒讓我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我身後車中都是些禦寒的物資,汝愚不要拒絕。”

    徐汝愚平靜的道:“淩閥主厚愛汝愚,汝愚怎敢不恭然從命。”側身吩咐即墨明昔安排人去接手那批物資。易行之、淩戰威似乎知道徐汝愚祭拜過吳儲,情緒不會太佳,寒暄幾句,就告辭歸城了。

    淩戰威送來的禦寒物資中,不僅有厚布營帳等必備物品,還有一批藥材,徐汝愚見他想得十分周到,心中不由有一絲感動。即墨明昔領著青焰軍將士不消片刻,就將五十頂營帳支好。安排好哨崗,眾人就入帳休息了。

    徐汝愚等人在江城外等了五,梁寶與尉潦方從雍揚趕過來與他們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