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此生定君心
字數:3680 加入書籤
A+A-
。。。。。。
次日,朝辭醒來,已過辰時。見十七於身側安然熟睡,時有嗔響,不禁笑之。然忽覺床沿似有淺沉聲息,竟乃卿如墨也。
頭枕沿邊,身落於地,一襲白衣,當真如畫中人。然相伴十八年,夢裏乃知音,餘生尋君來,不枉此一生,卻道是,緣來緣去,緣散緣盡。不知卿如何,不知今如何。
然情愫已生,暗中相許,不畏天涯遠,紅塵為君來。天若有憐,怎忍孤芳自賞,一人癡狂。
十七驚醒,見朝辭安好,入懷中久未平靜,故而驚醒床沿之人。
見朝辭,溫婉一笑,與夢中無二,確似多年好友,毫無芥蒂,又問:“ 可曾好些?”
其不語,唯起身靠與床頭,思緒片刻後方才清醒。
後不禁細看,其君墨發三千,更勝垂柳,其劍鋒之眉,更覺柔情,其目光如炬,堪比星光,如此好兒郎,夢中竟未覺,今相逢,隻覺君如朝露,使人心明。
奈何心中千萬語,相逢不敢與君說,乃恐君意他芳許,也俱無緣續前塵。今該如何,如何可知,隻歎淵祭也非雲霄人,紅塵往事紙成章。
不覺間成癡呆狀,卿如墨故而喚之,“ 身子可還不適?”
話間,欲拂手至朝辭臉頰,然其忽驚,似有閃躲意,故一時之間不知如何,許久,言道:“ 你我不必生疏至此,待你之心,你當明了,此生已認定你一人。”
君之心,實乃妾之心。芳心暗許,此生也認君一人。然命運使然,真心未錯付,緣分成牽強,大道不同,如何同行。
本非尋常人,難行尋常路,君在神都行,終為萬般難。若卿如墨隻為褐氏血脈,非廟堂之員,此緣當是極佳,乃天賜良配,然其子承父業,怕是天定良緣,無緣成此緣。
朝辭向來坦然,難隱心中之事,君既有意,其也有情,故言盡淵祭之世,祭神之身,天罰之命,無緣之緣。來去與否,當萬般斟酌。
淵祭,褐氏,大周三者之因果環繞,卿如墨已然明了,然事之千萬種,可行千萬法,唯美人一人,不可轉也。
夢如前世,前世今生,既夢中相識,便乃緣分天定,既相逢,何必不相知,既相知,何必不相守。人生一場,精彩如何,本該由己。
劫也罷,難也罷,若大愛一場,總不枉人生一場。
朝辭不語,然心中安定,知此君可為終付之人。此生識君夢一場,黃粱腸斷又何妨,縱然風雨無安定,君在何處何處安。
見其心定,不再生疏,卿如墨輕撫其發,笑魘如花。這一扶,君念十年之久,這一念,願了半生長情。
一切隨安,後喚人入屋為朝辭穿衣梳洗,臨妝束發,卿如墨不離,唯院中等待。許久,方才見房門開啟,美人笑顏。
其一襲白衣,衣上青竹為襯,腰間白帶相束,清美至極。發間無金銀為飾,唯一白玉之簪,正配垂柳之美。拋盡步搖流蘇,不見錦繡銀帶,一身自然,宛如仙上人。
神都美人千萬,竟不如其半分美,君隻道:“ 不怪漢王金屋藏嬌人,隻怪美人美如仙上人,今我如墨,方知其中情意。”
院中家奴皆挽笑,笑其木石終知情,昔日公子雖如玉,不知人間美人顏,今日美人初相見,竟羨漢王藏嬌人,不由惜歎己無緣,實乃木石長情憐。
朝辭低頭羞澀,不禁紅顏,如墨方才退避家奴,欲獨一人賞。然朝辭忽贈丹丸一粒,正乃續霞丹,君不知其何物,仍於口中細覺,皆乃滿足之意。
不問其丹,不畏其意,人生得此一人,當屬美人大幸。身子未痊,床榻相伴,片刻不離,此情此意,怎會不知,故贈續霞,使其完好。
續霞乃朝辭養生護命之物,最能愈其體,固其本,凡人得一粒,餘生無憂之。然世間之大,唯淵祭獨有之。
“ 此乃續霞,可助君早日完好,然萬不能於他人知曉。” 續霞屬淵祭,天下再不得,若問世,必惹風波。
如墨笑言:“ 美人贈物,縱劇毒無妨,無需言此。”
相視一笑,一笑了之。此情此意,生死相付。
陽光正媚,微風正和,白雲尚舒卷,青葉自蕩漾,相步於湖邊,不甚歡也。湖上更有橋,於橋上可觀湖中風景,微風徐徐,葉柳飄飄,能與側人相望於此,勝過世間鴛鴦。
卿府有樓共三層,名為萬卷,內含天下書籍無數,珍物萬千,乃立於湖邊,尋常之人不得入內,三樓更無人可進。卿如墨帶朝辭入萬卷,竟直上三樓。
然三樓無雜物,無珍寶,無書籍,一眼看盡,不過水墨丹青,詩詞紙硯,琴簫淺笛。唯丹青甚多,或高掛,或卷收,乃最愛之。
畫中皆人物,人物皆女子,女子皆朝辭,千百畫卷,唯其一人也。兒時相伴笑魘如花,竹林嬉戲隔世之顏,青梅竹馬共踏山川,萬般紅塵無數情緣。
一幅畫卷一份念,一筆勾勒一長情,一點水墨一絲羨,一抹初心一生牽。此之種種,皆是其情愫,此前之日夜,皆心念畫中人。
卿如墨於朝辭麵前,輕握其雙手,言道:“ 傾此薄命紅顏賦,半生涼透夜難消,死生契闊子說成,桑田依舊夢佳期。此後莫管長久,你我一日便是一日,一刻便是一刻,生死自隨。”
夢中已定前世今生,此之長情隻待君心。今紅塵一遇,來世不知,莫待成往事,泣已不成聲。
“ 落水天涯韶華謝,凡塵戲言見君難,舞袖滿城風雨盡,相思佳人自多情。君若不負,吾當不棄。” 朝辭溫婉一笑,已成誓約。既已傾盡半生相遇,此後餘生豈不灑脫一回,當不枉這不易之緣。
攬美人入懷,惜如珍寶,願此生不換,人生遇此一君,如百世輪回不忘之因,今得相逢,因果其緣。
朝辭已然釋懷,今生若得常伴君旁,來世願枯守奈何,獨忘橋頭。餘生相付於此,縱再無淵祭歸期,其終無悔矣。
十八之年路漫漫,紅塵彼岸心生亂,三生石上有三生,天道雲際世不爭。相逢來之不易,相守更甚天際,兩人皆心定,此生災禍千萬,同生亦同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