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5 dǎo dàn激射

字數:2879   加入書籤

A+A-


    就在美軍和rì běn正式決裂之後,中美盟約正式簽訂,其中美國免費為中國建造兩艘航空母艦編隊,而中國則將之前賣給德國和蘇聯的火箭筒技術,轉賣給美國。不過賣給美國的技術不再是像之前賣給德國和蘇聯那麽落後的技術了,因為趙鋒馭在dǎo dàn技術和超級計算機方麵有了重大突破,所以現在趙鋒馭賣給美國的技術要比當時的技術更加的先進。

    另外美國還無償為中國培養一部分的海軍,雖然趙鋒馭在朝鮮戰場上發動的主動進攻勢如破竹,但是華北和東南沿海因為沒有強大的海軍遲遲不能收複,現在趙鋒馭迫切的需要一支能夠威脅rì běn海軍的中**隊。

    從西伯利亞南下進攻中**隊的蘇日聯軍也遭受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因為趙鋒馭在庫頁島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的dǎo dàn基地,雖然不是帶著核彈頭的dǎo dàn,但是卻比中國之前賣給蘇聯的一級火箭威力強大很多,射程也更加的長。

    蘇聯當時已經在研究火箭彈技術了,特別是得到了趙鋒馭tí gòng的三級火箭技術之後,蘇聯人研究出了喀秋莎火箭炮。這是相當於趙鋒馭三級火箭的火箭技術,但是本來得意洋洋的蘇聯人還準備用這些車載火箭對付中國的重裝甲第一師,但是卻沒想到自己先被不明飛行物給砸了個稀巴爛。

    蘇聯人的火箭車還沒有登上中國的土地就被消滅殆盡,於是他們轉由西伯利亞大鐵路運輸大量的單兵火箭筒來對付中國的東北虎坦克,趙鋒馭在庫頁島建立的dǎo dàn發射基地就是他所謂的i計劃,這些dǎo dàn被趙鋒馭惡作劇的稱之為東風地對地dǎo dàn。

    趙鋒馭在庫頁島建立的這個dǎo dàn發射基地之後,dǎo dàn射程還不像後世那麽遠,但是因為庫頁島的地理位置險要,所以很好的保護了海參崴的造船工廠。

    就在趙鋒馭的iwǔ qì發動成功的擊敗了蘇日聯軍的火箭車陣地之同時,因為趙鋒馭的主動進攻,rì běn大本營派出一個守衛rì běn本土的航空母艦編隊朝著朝鮮半島進發了,他們要用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和朝鮮的幾個機場來空襲中**隊,實際上,日軍對於東北的空襲在趙鋒馭挺進東北之後就沒有間斷過,甚至為此還爆發了三次東北空戰。

    第一次東北空戰是東北集團軍剛挺進東北之後,三十萬東北軍全部反正,日軍為了報複東北軍便空襲了長春、沈陽。當時在西北地區的中國空軍還沒有轉場到東北,所以東北軍民使用高射機槍和防空炮,甚至單兵火箭筒以血肉之軀對抗日軍的航空炸彈,創造了非常慘烈的戰果,在付出了三千多人傷亡的代價之下,擊落了日軍轟炸機三十架,戰鬥機二十多架。俘虜日軍飛行員十餘人。

    甚至還有敢死隊站在樓上扛著火箭筒和日軍的俯衝飛機對射,日軍飛行員都被中**隊的悍不畏死所震驚了。

    第二次東北空戰是趙鋒馭主動發起的進攻,目的是摧毀日軍華北方麵軍的京津唐機場和青島機場,有遊擊隊從地麵配合作戰,主要參戰的是中國空軍和蘇聯援華航空隊,為了對付敵人的戰機,趙鋒馭之前就給中國的飛機進行了改裝,首先就是撤掉了重機槍,因為重機槍在空戰中對於格鬥技術要求很高,趙鋒馭就直接放棄了這種格鬥技術,轉而使用30mm穿甲火箭彈,這種火箭彈相對來說命中率更高。

    因為當時中國飛機製造業在銀川起步不久,當時中國的飛機製造廠隻能生產一些小的部件和組裝整機,所以趙鋒馭先期的研發經費就投資在了某個方麵性能提升的研究上了,於是就有了這一款空戰專用的火箭彈。

    中國空軍的戰機數量遠遠的少於日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趙鋒馭就把戰場定在了東北上空,甚至還埋伏了高射炮準備火力支援。

    雖然空戰結果受到戰鬥機性能劣勢影響,隻得到了1:1的戰機戰損,但是中國方麵呢的飛行員應為是本土作戰,大都能夠跳傘逃生,為中國空軍保存了戰鬥力量。後來中國的遊擊隊和轟炸機編隊趁著rì běn的飛機主力都去參加第二次東北空戰的機會,對日軍在華北和華東的機場進行了破壞,致使日軍飛機被迫到朝鮮的機場降落。

    第三次東北空戰是日軍的一個陰謀,因為他們想要趁著中國東北軍團整編的時候給中國一個措手不及的空戰,所以就派遣了三艘航空母艦在沒有戰列艦和巡洋艦,甚至連驅逐艦都沒有的廉價護航的情況下空襲秦皇島和葫蘆島,準備奪回渤海的完全控製權。

    結果就是中國空軍反擊的時候無意間擊沉了一艘日軍的航空母艦,日軍狼狽逃竄。現在日軍在華北的臨時機場和重要機場,修複的修複,建成的建成,所以就想再給中**隊來一下狠的,但是他們不知道的中國人還有一項特別的u計劃就是專門對付rì běn海軍的。

    實際上u計劃就是中國的潛艇計劃,德國對付世界上海軍力量第一的英美就是采用的額潛艇攻擊戰術,趙鋒馭對於rì běn的艦隊也是采用了潛艇攻擊戰術,幸好德國還真的為中國tí gòng了這一戰術,於是中國的第一代潛艇下水之後就麵臨這一場大海戰。

    趙鋒馭的潛艇被稱之為“反抗係列”,第一代稱之為首義級,主要有兩艘全德國技術的潛艇,陳勝號和吳廣號,第二代被稱為黃巾級,還是德國技術為主,但是裝備的wǔ qì不再是普通的魚雷,而是水下火箭,能夠在水下燃燒並且產生強大推動力的新型火箭是中國的又一利器,因為這火箭是可以打出水麵的。

    不得不說的是,趙鋒馭雖然依靠著從未來帶回來的知識能夠研發先進的火箭,但是有一個問題實施中不好解決的,就是中國的生產力不足,生產技術和工藝落後,這也就致使中國沒有那麽多的成本來生產更多的火箭,實際上火箭生產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是趙鋒馭召喚的那些“援軍”裏麵的wǔ qì拆解重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