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6 人民戰爭
字數:2725 加入書籤
為了生產更多的先進wǔ qì,趙鋒馭就不斷的兌換那些自己可以兌換的wǔ qì,先將這些wǔ qì拆解成鋼材和huǒ yào,然後將鋼材回爐以用最快的速度生產優質的鋼材,然後就是消耗量較大的火箭推進裝置,這都是不惜成本的煉油產品,和趙鋒馭的炮彈裏拆出來的huǒ yào。在趙鋒馭每自己研發出一款量產型的wǔ qì之後,趙鋒馭的兌換列表中多處的“自研wǔ qì”兌換列表中就會多出來這一款wǔ qì。
趙鋒馭生產wǔ qì的方式,又和美日英資本世界裏的軍火商圖利生產方式並不相同,因為中國現在的戰時體製,所以趙鋒馭生產的wǔ qì以保障士兵的生命為原則,盡可能多的消滅敵人。所以趙鋒馭不惜成本的前提下生產出來的wǔ qì質量那真的是沒話說,裝備軍隊之後受到好評。
因為趙鋒馭以特殊的方式tí gòng了生產原材料,所以委員長的重慶政府隻需要支付銀川工業基地工人的基本工資即可,這樣付出的wǔ qì生產代價對於重慶政府來說是可以承擔的,加上趙鋒馭連軍統老板都得巴結,所以還真沒人敢對銀川工人以及銀川的工資動手腳。
rì běn航空母艦編隊進駐青島港之後,趙鋒馭立刻就得到了消息,因為現在中國戰場的形式一片大好,中**隊已經從原來的戰略僵持階段,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甚至還組織了北邊蘇聯的進攻,蘇聯攻擊中國計劃受阻之後,就策動外蒙古人派出騎兵從蒙古南下威脅趙鋒馭的老本,銀川工業基地。
實際上趙鋒馭既然自庫頁島為了保護造船廠就建立了一個dǎo dàn發射基地,那麽西北地區的兵力挺進東北之後趙鋒馭又怎麽會留下這麽一個防禦空擋的。趙鋒馭在銀川早就布下了一個口袋陣,為了防止蒙古騎兵或者是蘇聯的裝甲集團軍,趙鋒馭在銀川附近也建立了dǎo dàn發射基地,但是對付這些蒙古騎兵,趙鋒馭還有更好的方法。
本來趙鋒馭抽走了很大一部分防禦西北的兵力,這就致使西北最大的軍事力量成為了穆家軍,馬家軍在西北經略年代久遠已經不可考證,至少早在三國時代的時候穆超等就在這裏建立起了穩固的勢力,為了西北防禦,趙鋒馭也難得的向西北的財閥實力,晉商們妥協了一次武裝了一下馬家軍的騎兵。
穆家軍本來就是大量的騎兵,所以趙鋒馭就給他們武裝上了衝鋒槍,還有中型坦克,這種中型坦克是為了以後解放西藏和xīn jiāng使用的,所以之中坦克被稱為“耗牛坦克”,適合高原作戰,這一次蒙古騎兵算是踢到了一塊鐵板。
穆巴凡是穆家軍現在的領袖人物,實際上穆家軍和蒙古騎兵也算是世仇,因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所以經常因為雪災等問題失去自己的牛羊,這個時候蒙古人為了生存就會騎上戰馬南下中原搶掠。
趙鋒馭將馬家軍調集應對南下的蒙古騎兵之後,東部就會露出防禦空檔來,因為日軍華北方麵軍正在純純欲動。這個事情趙鋒馭還是有點辦法的,因為他在沂蒙山地區還有一支遊擊隊,但是這些軍隊的力量不足。
不過日軍最主要的力量還是集中在東南沿海的地區,因為日軍期望可以打通一條陸上通道進一步加強對東南亞的控製,現在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並不是勢如破竹,反而是和英法聯軍進入了長期的膠著狀態,這個時候日軍迫切的需要在東南亞增兵,但是它又離不開蘇聯的支持,因為蘇聯也是需要東南亞的橡膠的,因為進攻阿拉斯加的戰鬥,蘇聯已經徹底和美國和英法決裂了,這句就致使蘇聯的橡膠輪胎進一步緊缺。
趙鋒馭在東南地區隻有一個裝備完的華南集團軍還得防禦兩個方向日軍的夾擊,委員長的中央軍已經被打殘了,想要和小鬼子開戰的軍隊全部被趙鋒馭裝備起來了,現在已經成了趙鋒馭的嫡係,至於剩下的部隊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聽從委員長了。
好消息就是延安方麵還能幫助趙鋒馭一下,因為他們在華北組建了不少的遊擊隊,縣大隊和區小隊加起來應該有一百個團,趙鋒馭知道這一百個團都是生產力基幹,一旦被趙鋒馭武裝起來送到其他戰場,日後收複的華北生產力恢複就會非常的艱難。
為了盡最大的努力恢複中國的生產,趙鋒馭不得不采取兩種措施,一個措施是采取激進的方式強行用武力推進收複外蒙古和華北,東南沿海暫時還沒有那麽大的能力,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趙鋒馭不得不直接麵對蘇聯的攻勢,理論上來說如果可以破壞西伯利亞鐵路的話趙鋒馭不是沒有機會取得戰爭的勝利。
解放華北也是可行的,這樣做的前提就是讓穆家軍收複外蒙古,然後破壞了西伯利亞鐵路,這樣就能夠抽調部分東北集團軍組建華北集團軍,入關和華北遊擊隊一起收複華北的廣袤國土。
雖然rì běn人瘋狂了,但是中國人卻不能跟著他一塊瘋,因為趙鋒馭不想以後獨立的中國會被蘇聯或者是美國其中一方轄製,而且現在的歐洲戰場的局勢並不明朗,英法聯軍雖然在歐洲戰場一敗再敗,但是德國現在已經和蘇聯展開大戰,雙方也是一種鈉鹽的膠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德國、蘇聯還有rì běn已經在窮兵黷武。
中國雖然沒有陷入窮兵黷武的狀態,但是生產力已經遭受了極大地破壞,大量的農業人口流入銀川的工業基地和東北工業基地,但是農業技術發展緩慢加上戰爭破壞導致現在的土地生產力還沒有上漲,所以這樣大力度的工業生產無疑加重了土地生產力下降的問題,趙鋒馭不得不指揮一部分的化學家先研究化肥和農藥的生產,停下了收複的腳步,甚至采取了保守的防禦態勢,縮減軍隊以求盡快的恢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