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7 戰時裁軍
字數:2634 加入書籤
糧食生產日益的減少,趙鋒馭的“功勳點”數量畢竟有限,所以趙鋒馭提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居然提出了戰時裁軍計劃,正常的情況下一個國家都是采取戰時征兵政策的,但是趙鋒馭卻采取了一個戰時裁軍計劃,這個實際上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現在中**隊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超過一千萬,這是因為長期的軍閥混戰導致的,這些軍隊都是簡單裝備起來的中國農民,所以戰鬥力極低,而且裝備落後,所以趙鋒馭決定裁軍,而且不是裁軍一百萬,而是一刀切的裁軍三百萬。
趙鋒馭想要裁軍自然得讓那些地方軍閥信服才行,於是趙鋒馭第一批裁軍計劃是對著自己的三大嫡係,東北軍團、西北集團軍、華南集團軍來的,通過裁軍和調度,最後趙鋒馭的三大集團軍裁撤的不足一百萬,每支軍隊隻剩下三十萬,而且這裏麵還給其它的地方軍閥部隊留下了缺額。
趙鋒馭在這次戰時裁軍的同時進行了整編,組建了東北軍團、西北軍團、華北軍團、華東軍團、華南軍團、東南軍團、西南軍團、中央軍團和近衛軍團。每個軍團編製是三十萬人的常備兵力,所以真正的常備兵力為三百萬,另外每個軍團還有一百五十萬的預備役和二百萬的民兵武裝,這樣才實現了裁軍三百萬的目標。
趙鋒馭為了保存軍隊的戰鬥力不得不將裁撤下來的中央軍、西北軍、東北軍以組建近衛軍團的名義招兵重建,近衛軍團是為了保護趙鋒馭的銀川工業基地建設的,所以雖然背後有人罵他套路很深,但是因為各派係軍閥的部隊裁撤到了預備役和民兵當中,實際上沒有多少傷筋動骨而沒有發作。
九個軍團當中華北軍團沒有組建,華東軍團隻有趙鋒馭的沂蒙山遊擊隊,連一個集團軍的兵力都沒有,這就導致趙鋒馭有機會控製中國一半的軍隊,東北軍團是肯定聽趙鋒馭指揮的軍隊,華南軍團也是趙鋒馭的嫡係,西北軍團有些不一樣,穆家軍本來就是地方軍閥,後來整編的時候裁撤了一部分的穆家軍然後補充進去了xīn jiāng和西藏的軍閥部隊。不過銀川現在有趙鋒馭的嫡係和委員長的嫡係組建的近衛兵團,所以依靠著趙鋒馭tí gòng裝備的西北軍團還是不敢明著對抗趙鋒馭的。
東南軍團是由中央軍,和東南沿海的幾路軍閥組建的,雖然趙鋒馭給他們換裝了,但是依然,不聽趙鋒馭的命令,趙鋒馭就算是想要控製這些軍隊也是鞭長莫及的。因為趙鋒馭在裁軍中軍銜下降了,甚至都跌出了將軍的行列。中央軍是委員長的部隊自然也不會聽趙鋒馭的,這讓趙鋒馭更加偏向延安方麵了,實際上趙鋒馭控製的部隊就相當於是延安方麵的部隊了。
早在西安事變通電“控製委員長”的時候,趙鋒馭就名義上恢複了在東北的黨籍,趙鋒馭本就是後來在延安方麵建立的新中國成長起來的,心裏自然還是支持延安的。這也就致使中央軍團也不聽趙鋒馭的指揮,更不用說西南軍團了。
因為預備役製度,可以讓更多的士兵接受培訓,中**隊的戰鬥力隻會越打越強,當然現在趙鋒馭還有;兩個地方實在是查不進去手,那就是李克農同誌和軍統老板的地方,趙鋒馭的龍牙為了情報需要沒辦法,自己組建了一個情報係統,趙鋒馭甚至生氣的給這個自己情報係統取名“天眼”。
“天眼計劃”是在趙鋒馭準備裁軍過程中清理一下中國重疊太厲害的情報部門和清除列強間諜計劃受挫的情況下建立的自己的情報網。因為趙鋒馭的“清晰計劃”受挫,所以重慶方麵才被迫妥協,趙鋒馭的戰時裁軍計劃得以順利的進行下去,甚至還同意了趙鋒馭這種偷梁換柱的方式組建了一個近衛軍團。
趙鋒馭本來的計劃是建設十個軍團的,但是古代天下分為九州,為了日後hé píng建國的需要,趙鋒馭就組建了九個軍團,一個軍團三十萬常備軍隊,分成三個十萬人的集團軍,每個集團軍有三個三萬人的軍和一個獨立師,每個軍有三個師,分別是重裝甲師,火箭師和陸軍師,陸軍師占有的人數較多,所以分為兩個旅指揮,有輕裝甲團,步兵團和炮兵團三種團級單位,而且還是步兵團的人數較多,因為步兵隻需要一把槍就可以,而裝甲兵和炮兵甚至是火箭則需要技術兵種擔任。
雖然趙鋒馭在陸軍的地位下降了很多,但是他手裏還有三支部隊,分別是dǎo dàn部隊,這個編製非但沒有裁撤,還得到了加強,計劃在西南,東南分別再建立幾個dǎo dàn發射基地和dǎo dàn生產基地。
然後就是空軍也相當於在趙鋒馭的手裏,因為趙血廊還是名義上的空軍總司令,所以中國的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和武裝直升飛機都是趙鋒馭組建的,然後就是兩個航空母艦編隊了,兩艘航空母艦都是美國產的wǔ qì,雖然還沒有交給中國但是,趙鋒馭已經給這兩艘航空母艦起好了名字。
大帝係列航空母艦,商級航空母艦,第一艘是商湯號,第二艘是帝辛號,寓意是中國的第一代航母開始於美國,也終結於美國製造,第二代航空母艦將會是國產航空母艦。
除此之外配套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也已經命名,巡洋艦的係列號是名將,而名相的係列號則是留給了戰列艦,至於驅逐艦的係列號則是名臣。
趙鋒馭這樣一裁軍之後,大量的生產力回到了農田,剩餘的生產力則流進了工廠,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壯大了中國的工農聯盟的力量,實際上這個時候趙鋒馭已經開始為hé píng建國打下基礎了。趙鋒馭是中國的抗日名將,甚至用委員長的話說,小鋒的名字以後是用來命名國產巡洋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