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前車猶可鑒
字數:4303 加入書籤
下朝去的官員神色各不相同,有的趾高氣揚,不過他們還是盡量將那洋洋自得的神情壓了一壓。有一大半的官員則是垂頭喪氣,他們之中也有盡力隱藏自己情緒的人。這些人三五成群地走出了左順門,大學士們朝文淵閣走去,幾個走得稍快的官員已經快走到了東華門。有一個人步伐稍慢,他給人的感覺好像是不卑不亢。不過,仔細看過這人的臉麵之後,不難發現他正在猶豫不決,好像還在用力壓抑著內心的憤怒。
這個時候,走在前麵的一個人停了下來。他好像要等候這個步態緩慢的官員。嫌他走得太慢,於是就又轉了回來。那人轉回到這個人身邊說道:“楊兄,今天你到底是怎麽了呀?竟然連一句話都沒說,大家夥可都看著你呢。難道這事兒,就這樣了不成?嘿……!窩囊,實在是讓人感覺窩火呀!”
說話這人是現在的兵戶尚書金獻民,那個所謂的楊兄名字叫楊慎。楊慎是翰林院學士,也是嘉靖皇帝的經筵講官。更準確地說,他楊慎就是楊廷和的老大兒子。
楊廷和走了,他楊慎也就自然地成了楊黨派係的領頭人。金獻民看著楊慎緘口不言,長歎一聲氣呼呼地雙手一背,扭過了臉去。這時候又有兩個人也湊了過來。有的官員看到這裏的人逐漸在聚攏,他們就加快了腳步。或許是想盡快走出東華門去,脫離這個是非之地。
聚攏到楊慎身邊的人,是七嘴八舌問這問那。這個說:“楊大人,你可得給大家指個明路呀?”那個說:“楊大人,我們這樣無異於坐以待斃。”又一個說:“金大人,你說說也行呀?”另一個說:“如此下去,大家就隻能是待宰的羔羊了。”“人為刀俎,我等為魚肉矣!”……
這時候人群中一個官員大聲說道:“大家在這裏吵吵嚷嚷有什麽用呀,諸位且聽我一言。憲宗朝時,廷議不能依禮安葬慈懿皇太後,那時的文武百官當仁不讓,哭諫於文華門。這可是我朝的先前舊事,諸位不會不知道吧?那次事件最後的結果是怎樣呢?憲宗皇帝,那可是黯然從之呀!”說這番話的人,是吏部侍郎何孟春。何孟春所說的慈懿皇太後是誰呢?他所說的“百官哭諫文華門”又是何事呢?事情的經過是這樣。
這個慈懿皇太後姓錢,我們就稱她為錢太後或者是錢皇後吧。說起錢太後,大家或許會感到陌生。對於錢太後的丈夫,大家一定會很熟悉。錢太後的丈夫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她是朱祁鎮的原配妻子,也是朱祁鎮唯一的皇後。“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虜,瓦剌人想以挾持明英宗,向大明朝lè suǒ好處。結果,大明宮廷根本不買瓦剌人的帳。
大明朝沒有了明英宗朱祁鎮也就沒有了皇帝,不過,這並沒有給誰帶來實質性的困擾。沒有了那個家夥,他們有的是家夥,再擁立一個新皇帝也就是了。大明朝廷擁立的新皇帝就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
朱祁鈺登了皇位之後,他當然是不會期盼哥哥英宗能早點回來的。可是錢皇後就不一樣了。有人說兄弟如手足、夫妻如衣服,我看那純粹就是一派胡言。至少在朱祁鎮身,就全然不是這樣。
錢皇後想明白了朱祁鈺對這件事的態度,她就拿出自己所有的家當,暗自托人去疏通打理。她下定決心,就算是將自己的骨頭旋成扣子換錢,也要把那個該死的老公給買回來。錢皇後自己是整天跪在神靈前哀哭祈求,哭得昏死過去就倒在地沉睡。一旦蘇醒過來,仍舊是祈天哀痛。在這種痛苦的折磨中,錢皇後哭瞎了一隻眼,還跪殘了一條腿。不過,錢皇後最終還是把明英宗朱祁鎮給弄回來了。
瓦剌人能將朱祁鎮給釋放回來,恰好就是因為大明朝廷沒有把他太當一回事兒。大明朝廷另立了朱祁鈺當了皇帝,明英宗這個籌碼對於瓦剌人來說,沒有了任何價值。於是,朱祁鎮就被放了回來。
按道理說,朱祁鈺此時應該將皇位還給哥哥的。可是作為皇帝,又有幾個是真正守信譽的呢?朱祁鈺非但沒有讓哥哥繼續來當皇帝,而且還將哥哥朱祁鎮在南宮囚禁了起來。據說南宮就是現在北京故宮東邊的普渡寺。明英宗朱祁鎮在南宮一囚就是七個春秋,在這期間日夜陪伴著他的就是這個錢皇後。後來朱祁鎮瞅準時機發動“奪門之變”,奪回了原本就是自己的皇位。朱祁鎮複辟之後,並沒有冷落這個既瞎又瘸的老婆子,他在臨死的時候特意留下遺詔:“錢皇後千秋萬歲之後,與朕同葬。”並且要求內閣輔臣李賢親筆書寫,留下金冊為證。
明英宗駕崩之後,他的兒子朱見深繼皇帝位,朱見深並不是錢皇後的兒子。明英宗留下那樣一道遺詔,也正是因為錢皇後沒有兒子的原因。母以子貴,朱見深登了皇位,他的母親周貴妃就升級為皇太後。錢皇後當然也升級成了皇太後。按理說錢太後是英宗皇帝的嫡妻,而周太後僅僅是貴妃出身,她的身份應該比錢太後略低一些。道理僅僅是道理,現實才是真正的事實。一個沒有兒子的老寡婦,是不會得到應有的禮遇。
果不其然,錢太後去世的時候,周太後就不同意她和二人共同的老公明英宗朱祁鎮合葬。盡管老皇帝留有遺詔,但是此時已經不是彼時,此時的天下是她周太後兒子的天下。周太後阻止錢太後與丈夫合葬是因為明朝有個不成文的慣例,與皇帝合葬的隻能有一個皇後。這一點和清朝就不一樣了,清朝的皇陵中大多都是安葬著好幾個皇後。比如康熙的景陵裏麵就葬著六個人。在康熙皇帝生前,他就親手先後安葬進去了自己的三位皇後。等到他死亡之後安葬完畢,景陵裏麵已經是四個人了。繼承康熙之位的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的母親稱為烏雅氏。烏雅氏並不是皇後,她僅僅是一個皇妃。母以子貴,雍正是皇帝,那他的母親烏雅氏就應該晉升為皇太後。既然已經是皇太後了,這就表明也同時是皇後了。
烏雅氏去世後,雍正要將她與自己父親合葬。雍正挖開康熙的墳墓,在安葬自己母親的同時,為了拉攏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允祥,還順便把允祥的母親章佳氏,遷葬進了景陵。這裏的可是遷葬呀,章佳氏在康熙三十八年就去世了,康熙並沒有將她葬進自己的景陵。章佳氏憑借的亦然是“母以子貴”,因為自己的兒子允祥深受雍正皇帝的器重,所以她並不需要丈夫的同意,暢然進入皇陵與丈夫同穴。
…l0首k發s
明朝慣例皇陵中隻能安葬一夫一妻,比如朱祁鎮以前的皇帝:明長陵中安葬著朱棣和徐皇後、明獻陵中安葬著朱高熾和張皇後氏、明景陵中安葬的是朱瞻基與孫皇後。如果將錢太後與明英宗朱祁鎮合葬了,那周太後就隻能另葬墳塋。周太後仗著自己的兒子是皇帝,她哪能同意這樣呢?
因而,周太後斷然決定,廢掉明英宗“錢皇後千秋萬歲之後,與朕同葬”的遺詔,將錢太後另起墳塋。盡管元老重臣要維護大明禮製,周太後就是要一意孤行地“牛不喝水強按角”。結果又是怎樣呢?
當時的禮部尚書是姚夔,姚夔連著了三道奏疏對周太後的決定加以阻止。憲宗皇帝不忍心自己的母親周太後,百年之後萬世孤獨,所以就沒有搭理姚夔的奏疏。姚夔這一下急了,他見自己所的奏章無效,就率領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錦衣衛、六科十三道九十九名官員,跪伏於文華門前哭諫。那種聲震宮廷的慟哭,最後把憲宗皇帝與周太後弄得隻好讓步了。那個既瞎又瘸的可憐人錢太後,才得以與自己的患難夫君同穴合葬。
大家是不是為錢皇後鬆了一口氣,其實故事並沒有這麽簡單。周太後還是從中做了一些小動作,她將明英宗的裕陵修改了一下建築規製。周太後首先命人將裕陵的墓穴,設計成三個墓室。一個墓室明英宗已經占下,一個墓室就給了錢太後。還有一個墓室呢,周太後是為自己準備的。
周太後很長壽,她的兒子憲宗皇帝朱見深駕崩的時候,周太後還很健康。周太後是自己的孫子孝宗皇帝朱祐樘安葬的。孝宗打開爺爺的陵寢安葬周太後的時候發現,錢太後與皇爺爺朱祁鎮墓室相連的通道,是用磚石封死的。而周太後的墓室,才與朱祁鎮的墓室通透相連。孝宗朱祐樘本有心清除那些堵塞墓道的磚石,結果隨行的陰陽師說那樣有傷陵寢風水,孝宗才就此作罷。也不知道錢太後的靈魂,能不能穿越過那些牆壁與老公相會。
這樣一來,朱祁鎮的裕陵中就安葬了兩個皇後,一個是嫡妻錢皇後,一個是後世受封的周太後。如此這般,也就打破了大明的祖製宗法。明朝後來的皇帝,因此也可以任意地向先皇的陵寢中,安葬親人了。比如明憲宗朱見深的茂陵,茂陵中最初隻安葬著朱見深一個人。繼承朱見深皇位的是他兒子朱祐樘,朱祐樘就將自己的母親紀淑妃,遷葬了進去。繼承朱祐樘皇位的是他的兒子朱厚照,朱見深原來的皇後王氏,一直活到了孫子朱厚照的年代。朱厚照將王皇後也葬進了茂陵。繼承朱厚照皇位的,就是這個堂弟朱厚熜,朱厚熜又將自己的奶奶邵貴妃,也給塞了進去。
我們了解到封建時代的帝王之後,感覺真是有些好笑。他們自認為至尊無,就去任意打破宗法祖製。這些不願意遵從先人遺誌的家夥,卻還要一手遮天地給後人訂立規矩。他們何曾想過,自己就是以兒孫的身份顛覆了祖宗,反而卻要以祖宗的身份來約束後人。真乃荒唐之極,貽笑大方。
吏部侍郎何孟春與在場的所有人,都很熟悉這件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的故事。何孟春提起百官哭諫於文華門,這無疑是給大家指明了行動方向。這些官員不就此一搏,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