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白裘少女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A+A-




    劉景聞言,也是神色一肅。

    “將軍所慮正是我心中所思,此女來曆著實令人費解。不過,倒也不必過於緊張,若說其中暗藏凶險,我看倒也不至於”。

    兩人一邊低聲說著話,一邊慢慢行至院中一廊下僻靜之處。

    劉景負手而立,望著前方若有所思的對劉尚道:“正如方才將軍所言,你我此行計劃突然,又一路小心行藏,極是隱蔽;何況以將軍之功力,途中亦未曾察覺有人尾隨,知道我們此行計劃的,普天之下,除了家父便再無旁人。”

    說到此處,劉景眼中突然一亮,回過身來對劉尚道:“莫不是父親在這渤海已提前安排下人手,伺機與你我配合?”

    劉尚聞言,想了一想,眉宇之間依然還是有一絲憂色,抱拳提醒道:“倒也有這個可能,但此女所留之物,並非我族中信物,公子還是小心為妙!”

    劉景用右手的折扇有節奏的輕輕敲打著左手掌心,略一思考,便已現恍然之色,看向劉尚展顏道:“此女果然是心機過人!將軍可想過我們如今所處之處乃是渤海,是高家的封地。在這高門暗探遍布之地,族中信簽怎可輕易示人?但若是隻留下一方繡有我族姓的錦帕和一句相約之詩,旁人便隻道是我與這女子的相思之物,這樣則既可婉轉相告身份,亦不會引人懷疑,端的是妙啊!本公子現在倒是對這位姑娘愈加好奇了!”

    言至此時,劉景已然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父親定是在這渤海提前埋伏下了細作人手。不由頓覺心中輕快,臉上露出一絲了然於胸的微笑,習慣性的“嘩!”的一聲,展開了手中折扇,含笑歎道:“隻可惜錯過了與這妙人謀麵啊”。

    見劉景如此,劉尚心中雖仍有疑慮,卻也找不出其他理由反駁,隻好說道:“那我便陪公子去一趟”。

    “不急,不急!”劉景輕輕搖晃著手中折扇,抬頭看了看天色,嘴角浮起一抹笑意,抬手用扇端一指那當空冷陽,對劉尚道:“將軍真乃性情直率之人,不曾細品那兩句詩麽?紅霞染荷塘……此時時值正午,哪裏來的紅霞?這便是約你我傍晚時分再去相見之意!”

    劉尚聞言不由一滯,麵現尷尬之色,隻好在一旁“嘿嘿”幹笑兩聲,便不再多言。

    一下午的時間,轉瞬即過,眼看已是日影西斜。

    此時,渤海城西的野竹林,也到了一天中最美的時分。

    遠方天際金紅色的夕陽餘輝,將天邊染得如夢似幻,一片片金光灑在尚未完全化雪的翠綠竹海之上,又穿透了那細密的絲竹繁枝,化成千絲萬縷的道道金線,透射入布滿枯黃竹葉和潔白雪團的幽靜密林裏。此時走在這片竹林之中,恍如在無數條自天幕垂下的金線中穿行,伴著偶爾一蓬蓬自頭頂隨風灑落的雪沫和飛舞的金黃細葉,不禁令人有種步入仙境的錯覺。

    而更為絕妙的是,在這片竹林的深處,恰有一處不大不小的池塘,此時仍是寒冬,池塘上覆著一層薄冰,隨著餘輝的由金變紅,折射出耀眼的金紅色光芒,在冰上浮起一層縹緲如煙的水霧,宛如竹海中的一顆明珠,璀璨奪目。

    雪竹映紅霞,寒池雲輕揚;好一幅天地絕色。

    這時,原本幽靜的竹林內,卻傳來了一個男人的大笑聲,擾亂了這一片渾然天成的美景。

    “哈哈,將軍,想不到這渤海郡城,竟還有此等人間仙境!也不枉本公子此行啊!”說話的是劉景;可半晌,卻未聞同行的劉尚應聲。

    “將軍為何如此沉悶?竹林寒池相映成輝!如此絕景在南方可不多見,若是此時再有佳人一曲相伴,那便是勝卻人間無數,怕是就連將軍也會樂不思蜀了吧?!”未聽得劉尚應和,劉景不免有一絲尷尬,便回頭和他打趣,卻發現身後的劉尚此時正一臉肅穆,目光四下張望,大手緊緊的握在腰間的刀柄之上。

    劉尚的這副神情,頓時令劉景有些緊張起來,手也不禁摸向了腰間的佩劍,四下掃視了一眼,連聲音也有了一絲顫抖,低聲問劉尚:“將軍!可有異?”

    劉尚未答話,而是依然神色肅殺的警惕著四周。過了片刻,眼神中漸漸浮現出一絲尷尬,苦笑了一下,看著劉景微微搖了搖頭,示意眼下並無危險,身形也略微放鬆了一些道:“公子放心,我一路都在以氣息察探,咱們四周應無旁人,我剛才隻是感覺這林子,似乎哪裏有些不對勁兒……”

    劉景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整個人也放鬆了下來,用略帶責怪的眼神看著劉尚,埋怨道:“將軍也是太過小心了!剛才你可真是將我嚇得不輕。你看看這四周,冰池雪竹,斜陽輝映,這麽空靈清靜,哪來的……”

    話未說完,卻見劉尚如頓悟般,雙眼中精光一閃,急聲自言自語道:“對,就是這樣!這林子太靜了,太不對勁……”

    說罷,劉尚搶步上前,右手緊握劍柄,一麵用身形將他掩護在身後,一麵神色鄭重的向劉景低聲解釋道:“公子千萬小心!自從進入此林,我便一直隱隱覺得此處有些古怪,方才經公子提醒才想得明晰。公子需知,天地萬物俱有其規,眼下正值傍晚,本應是林中鳥獸歸巢之時,此處又遠離城郭,林深徑野,該是鳥獸聚集,可我們這一路行來,公子可曾聞到過半聲鳥鳴?又可曾見到過一隻小獸?”

    經他這麽一提醒,劉景也察覺到有些不對勁了,不過轉而一想,卻又強自鎮定的笑了笑,故作輕鬆的對劉尚打趣道:“將軍是不是在軍中久了,有點兒草木皆兵?既是周圍無人,又何談危險?哈哈,難不成這光天化日之下,還能有什麽鬼怪不成?”

    話音未落,仿佛一語成讖,一絲淡淡的、若有若無的蕭聲,恰在此時突然從竹林深處隨風隱隱飄來,曲音婉轉、蕭聲淒涼,還帶著幾許空林的回響,聽起來,就似有人正在林中幽聲低泣。

    這突然其來的詭異動靜,可是將劉景嚇得不輕,他“嗆啷”一聲,撥劍在手快步往劉尚身邊緊靠了數步,衣袍都幾乎貼在了劉尚的身上,一麵橫劍四顧,一麵緊張的低聲急問:“將……將軍,哪裏來的聲響?”

    見他方才還一副舉重若輕的佳公子模樣,此刻卻這般如臨大敵,劉尚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隻好伸手輕輕拍了拍劉景僵硬的胳膊,安慰道:“公子勿驚,此刻你我周遭百步之內並無旁人,這蕭音距此尚遠,公子隻需小心些便是。若旦有異變,卑職便是舍了這條性命,也定當護得公子周全。”

    劉景聽到這話,內心稍定,略一思忖,便索性道:“也罷!既來之,則安之,一切便托付將軍了”。

    “喏!”劉尚點頭應喏,當先繼續往寒池方向走去。

    隨著兩人越走越近,這蕭聲也漸漸清晰。待不多時,兩人繞過一叢密竹便見到,不遠處的寒池邊,俏生生的站著一名年約七八歲的小女孩,一身白裘,頭紮兩隻羊角笄,正背對著他們麵朝池心,持蕭而奏。原來,方才的蕭聲,便是出自這小女孩之手。

    劉景二人,此時才終是放下心來,四下打量,未見有旁人,不免生出好奇之心:此處遠離人煙,也不知這小女孩為何會獨自來到這野林之內。

    二人對望一眼,都在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疑惑:莫不是相約之人,便是這小女娃?

    “小姑娘,不知……”劉尚看看四下無人,便大步上前,衝這女孩高聲招呼,想上去一問究竟。

    “啊——!”卻未料,他一嗓子,竟將這小女孩嚇了一大跳,驚叫著轉過身,手中的玉蕭一個未持穩,掉落於地,咕嚕嚕滾到了池中冰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