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 呂蒙
字數:3693 加入書籤
呂蒙,字子明,曆史上是東吳繼周瑜、魯肅之後的第三任都督。
《三國誌-呂蒙傳》中記載,他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
呂蒙本是一武夫,後來經孫權激勵,開始發憤勤學,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補拙、篤誌力學的代表,與其有關的成語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
魯肅去世後,呂蒙繼任都督代守陸口,後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麵積大增。
可以說武聖關羽,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如今,曆史上頂頂大名的呂蒙,不過是一個剛剛痛失至親的少年郎。袁耀都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見麵……
看著眼前雙目通紅,但卻故意繃著臉的少年,袁耀暗中歎了口氣道:“你姐夫救了我一命,有什麽要求你可以盡管提。”
少年呂蒙一拱手道:“多謝將軍厚愛,我姐夫不過是盡職盡責,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如今撫恤已發,不敢再有任何要求。”
“哎……”聽了呂蒙所言,袁耀還是沒能忍住歎出聲來,“我欲將你留在身邊做個侍從,你可願意?”
呂蒙一怔,猶豫了下,然後咬牙答道:“請將軍恕罪,我想留在軍中殺敵報仇。”
袁耀聞言有些惱怒的道:“愚笨!你現在不過一小卒,又沒了姐夫照拂,靠你一個人何時才能有機會報仇?
你現在留在我身邊才有機會出人頭地,才會擁有更多的學習資源,我這有大把的兵書戰策供你閱讀,大把的名臣猛將供你請教,待以後學了一身本事,我再給你兵馬,讓你領兵,那時才是報仇之日,你可明白!”
呂蒙至此終於明白袁耀的關照之意,連忙大禮參拜道:“小子愚笨,不識好歹,差點辜負了將軍的好意,請將軍恕罪!”
袁耀見呂蒙開竅,這才滿意的點頭道:“起來吧,以後就隨你姐夫,叫我主公便好。”
“諾,謝主公提攜!”呂蒙再次拜謝之後,才重新起身。
看著還是半大小子的呂蒙,略顯拘束的站在自己身邊,袁耀心中五味雜全……
呂蒙百分百是三國名將,即便還是少年。正常情況下被收服,肯定會讓袁耀興奮不已,但這次對他來講,卻不再是單純的滿足收集欲望了,而是一種被托付的責任感。
袁耀認為鄧當犧牲的原因,主要歸罪於自己的大意,所以有責任照顧他以及他部下的家人,更何況他的家人還是名將呂蒙。
呂蒙本來是一個能力不算太突出武將,跟孫策、太史慈這些一流猛將是沒法比的,但後來因為孫權的鼓勵開始奮發圖強,一下子成為了一名頂級帥才,成就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千古美談,這就讓袁耀不得不更加慎重的對待此事。
袁耀不知道孫權是怎麽把呂蒙培養成才的,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孫權那個本事,因為史書的那點文字記錄不過是臆測,沒有什麽參考價值。
如今袁耀利用其姐夫犧牲作為激勵條件,再把他留在身邊時刻督促,希望能夠複製曆史奇跡,重現“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千古美談。
這已經是他能想到最好的辦法了,為此,他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看呂蒙,否則一不小心把這個帥才弄廢了,那袁耀可要遺憾終生了。
再加上袁耀正打算把陳武放出去領兵,呂蒙的出現正好彌補了身邊缺出來的空位,至於能不能成為親兵都統,那就看他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那艘選擇斷後的戰列艦,除了艦長鄧當以外,還有120名水兵,袁耀不能厚此薄彼,隻安排呂蒙,卻不管其他人。
士兵戰死有3000錢的撫恤,十幾斛糧食的價值,往後其家人的死活就不在官府的考慮範圍之內,這讓袁耀感覺有些心寒,但也不敢像以前那樣亂來。
之前袁耀曾把士兵一日兩餐改成三餐,本以為是善政,可以增加士兵的戰鬥力,但結果差點讓軍隊無以為繼,從那時袁耀就知道什麽叫存在即真理,想要改變什麽,就得先搞清楚狀況再說。
袁耀按現有的撫恤製度,安排好犧牲士兵的家人後,就命人從現在開始,將能統計出來的戰死士兵記錄成冊,待日後改善撫恤製度後,再行彌補。
這次犧牲的120名士兵,雖然還沒有為製度進步起到什麽作用,但卻將一枚名為“烈士”的種子,種在了袁耀心裏,等待著發芽的那一刻。
……
隨後幾日,袁耀依然領著水軍馳騁在長江之上,並沒有因為一次錯誤就害怕的躲了起來,因為他知道那樣他就廢了,特別是在這種亂世,要是沒有一顆承受打擊的心,那他還不如順從曆史,如許劭評價的那樣,做個富貴一生的富家子弟來得實在。
不過袁耀還是知道什麽叫“吃一塹,長一智”的,因為劉勳已經成功的將陳武率領的1.5萬人接到了廬江,這樣水軍就有了足夠的人手,所以當他再次率領20艘戰列艦出航的時候,還帶上了由陳武率領的10艘三座槳戰船;並且在廬江水域還有全部80艘艨艟遊弋,隨時準備接應,這樣再碰到荊州的赤馬突擊戰術,就有了雙重保障。
10艘三座槳戰船就如同水上重騎兵,而赤馬快船就如同水上的輕步兵,雖然這兩種船在曆史上從來都沒交過鋒,但可想而知戰況會怎麽樣;
再加上80艘艨艟這種中國傳統的近戰船隻在後麵接應,它們可是不怕什麽赤馬突擊戰術的,即便赤馬有數百艘也不是對手,因為每艘艨艟可搭載200-300人;赤馬不過10幾人而已,隻能欺負欺負戰列艦這種不善近戰的船。
因為戰列艦的功勞,荊州艨艟的優勢已經被拉平,其數量也是七八十艘的樣子。再加上現在水戰的形式,已經被戰列艦改變成了速度至上,所以荊州處於優勢的樓船和鬥艦,因為速度原因一時幫不上忙,所以雙方就慢慢形成了對峙狀態。
蔡瑁也不敢追擊袁耀的戰列艦,因為袁耀對他的赤馬突擊戰術有了防備,追擊等於送死;
而袁耀的戰列艦也不敢跨過彭蠡澤,因為那裏就像十字路口,進去很容易被多方夾擊。
除非準備好跟蔡瑁決戰,他才會全軍壓上,但那樣就等於以己之短,攻彼之長,畢竟荊州水軍的總量還是處於絕對優勢的。
如今袁耀將豫章之戰勝利關鍵交給了太史慈,而他自己的任務就是牽製住荊州水軍,讓蔡瑁沒法支援陸地上的戰爭。
隻要太史慈在陸上打敗了諸葛玄和笮融的聯軍,然後就可以攻打現在荊州水軍的駐地彭蠡津,跟袁耀形成對蔡瑁的水陸夾擊之勢,那樣將彌補廬江水軍的劣勢,到時決戰就沒有任何問題。
那樣如果再輸的話,就隻能說活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