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拜見主公

字數:7891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二章拜見主公

    夜幕降臨,寒風襲人。

    有些酒醉的呂布趴在窗台上望著被烏雲遮住半邊的明月恍惚若失。

    “咚~咚咚~咚咚咚。”

    門外傳來陣陣敲門聲打斷了呂布的思緒,呂布回過神來扭頭望去。

    “呂公子,家父求見!”

    門外又傳來輕呼聲,聽聲音顯然是一位少年。

    呂布拍了拍腦袋,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兩手抓住外袍往下一拉,嗅了嗅一下鼻子,順手打開房門。

    “呂公子。”少年拱手道。

    呂布定眼觀之,乃是一位身高八尺有餘,麵如冠玉,頭戴白巾,身穿素服,腰係草藤的少年,呂布心中不由驚歎:“好個奇少年!”

    少年又指了指身後一位中年男子,介紹道:“這是家父!”

    呂布連忙上前拜道:“布見過陳君。”

    陳紀,字元方,人稱“陳君”。又與父寔、弟諶,號“三君”。

    陳紀回禮道:“呂將軍過謙了,今日若不是呂將軍出手喝退宋典,宋典他又豈會善罷甘休,哪到時恐怕我陳家會顏麵掃地,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陳君不懼閹宦,赤腹鎮宋典,陳氏風骨誰人不知,哪個不曉。”呂布道:“這天下值得我呂布敬佩的人不多,陳君就是其中之一。”

    陳紀微微一愣,輕笑道:“這倒是紀的榮幸,不知除紀之外尚有幾人?”

    “不過十人。”呂布悠然道。

    陳紀詫異的道:“呂將軍好氣魄。”

    呂布聳了聳肩,表示自己也很無奈,在這漢末三國時期能值得自己敬佩的人還真不過十個,除了自己的師傅李彥,師叔童淵,還有已經逝去的陳蕃、陳寔兩位,剩下的也隻有陳紀、華佗、張仲景三人了,前前後後加起來也才七個,如果加上董卓的話,也才七個半。

    陳群趁機道:“呂將軍如此氣魄,視天下英才如無物,料想明天的聚會呂將軍必定會技壓群雄。”

    “什麽聚會?”呂布疑問的道,技壓群雄,這是讓自己去打架麽?

    “呂將軍竟然不知?”陳群出言解釋道:“潁川一帶的青年才俊得知蔡師在此,紛紛慕名前來拜會,自然而然便成了聚會。”

    “潁川才俊?可有郭嘉?”呂布頓時起了興趣,急切的道。

    “將軍居然認識郭奉孝?”呂布的回答,使陳群一愣,據他所知呂布乃是邊將,不可能認識郭嘉,可是呂布偏偏又認識郭嘉,難不成郭嘉的名氣傳到並州了,陳群心中怪怪的,同是年輕一輩,差別怎麽這麽大。

    陳群收回思緒,道:“郭奉孝外出遊學一段時間了,近期可能不會回來了。”

    “郭嘉都不去,我去幹嘛,不去,不去。”呂布揮了揮手,緩緩道。

    陳紀父子倆哭笑不得,竟然呂布不去,他們倆也不強求,閑聊幾句,便告辭了。

    呂布有些疑惑,通知自己去參加才俊聚會,陳紀沒必要自己先來吧,可能是來感謝我的吧,呂布也沒有多想,轉身回房睡覺。

    走廊上。

    陳群尋問道:“他就是祖父遺書中提到的呂布麽,會不會剛好碰巧同名。”

    “不會錯的就是他,我們靜觀其變,以後再說。”陳紀雙眸中閃爍著精光,堅定的道。

    雖然陳氏與荀氏、鍾氏、韓氏,並稱為“潁川四大家族”,但底蘊卻遠低於其他三家,先父開創的家業,陳紀絕不允許讓它敗在自己手上。

    陳群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翌日,陽光明媚。

    當呂布睜開眼睛的時候,早已日上三竿,呂布一拍腦袋,若是在戰場上,恐怕自己早就死無全屍了,直叫貪杯誤事,以後保證滴酒不沾。

    簡單的冼漱一番,閑來無事的呂布決定去看看所謂的潁川才俊,說不定招攬一兩,如果能招攬到荀彧、荀攸、鍾繇等人哪就太好不過了,雖然這是癡人說夢。

    陳府後院。

    一位位相邀而入,或交談,或問候,人來人往,把陳府圍得水泄不通,好不熱鬧。

    前來拜會蔡邕的有老一輩的,小一輩的,士族的,寒門的,應有盡有。

    在家丁的帶領下,紛紛踏入了陳府後花園。隻見後花園中,菊花怒放,百合盛開;月季飄香,桂花撲鼻。

    而作為主人公的蔡邕被眾多名士從重重圍繞,交談甚歡。年輕一輩三五成群,指東畫西,好不瀟灑。

    呂布在人群中穿來走去,東張西望,始終找不到荀彧、荀攸和鍾繇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一位青年告訴呂布道:“荀彧三人早就舉了孝廉,去京城任職去了。”

    呂布歎了一口氣,無奈的道:“時也,命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又有一位青年羨慕的道:“若我家也是豪門望族該有多好,坐在家裏什麽都不幹都能得孝廉。”

    “嗬嗬!”旁邊一位喝酒的少年冷笑一聲。

    哪位青年當場仿佛炸毛的公雞一般,喝道:“你什麽意思?”

    喝酒少年灌了一口酒水,淡淡的道:“就這個意思。”

    “你……”哪位青年怒衝冠,轉起衣袖,喝道:“找死。”

    “住手。”呂布一把抓住哪位青年,青年怒不可遏,怒罵道:“你敢攔我。”說罷反手握拳擊向呂布。

    呂布一掌抓住他的拳頭,淡淡的道:“別在這鬧事,不然你會死的很慘。”

    哪位青年被呂布抓得動彈不得哪還敢反抗,連忙低聲求饒,呂布鬆開手掌,青年落荒而逃。

    “多謝呂將軍出手之恩。”

    剛好經過的陳群上前感謝,又對喝酒少年,皺眉道:“大夫不是讓你禁酒的麽,怎麽又喝起來了。”

    呂布開玩笑的說道:〝長文兄這是令兄弟吧。”

    “如果我有這個像他一樣的兄弟就好了。”陳群感歎道:“郭兄才華過人,聰明伶俐,十分好學。可惜郭家有眼不識金鑲玉,埋沒人才呀!”說完陳群一愣,詫異的道:“呂將軍你昨晚不是說要見奉孝兄麽,怎麽今日見到本人卻又不識呢?”

    “什麽,他就是郭嘉郭奉孝?”呂布不可思議的道,不過看著陳群詫異的表情,呂布心中早已熱血沸騰,沒想到他居然就是日後人稱“鬼才”的郭嘉郭奉孝。

    呂布雖然知道他就是郭嘉,但不會表現太過熱情,以免遭人懷疑,不動聲色的道:“奉先、奉孝,難道長文兄不覺得這是緣分麽?”然後迅轉移話題,道:“如果奉孝兄果真如此好學的話,我定當求恩師收他做門下弟子,不會讓他明珠投暗。”

    郭嘉感動的熱沮盈眶,想自己出生寒門,平日裏比士族努力千百倍,才能遠荀、韓子弟,可是偏偏孝廉沒他的份,這樣郭嘉如何不感到失落,如今呂布雪中送炭,隻要自己能拜入蔡邕門下,哪一切將會改變。

    感覺到郭嘉失落,呂布出聲安慰道:〝奉孝兄不必沮喪,這察舉製漏洞百出,舉不舉孝廉又有何區別。正如凡事有利有弊一樣,察舉製雖然有些優點,但也有其嚴重的弊端。雖然察舉科目很多,但天下之大,賢人之眾,不可能把所有賢人都推薦給朝廷,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賢才被埋沒在鄉村野氓中,終身未得任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浪費。而且有許多小人利用察舉機會,或賄賂或靠關係千方百計使自己成為被察舉對象。

    還有,被察舉者因察舉人而走上仕途,必對察舉者感恩戴德,並為之效命,這樣極易產生宗派行為,形成地方集團。還有對士人道德品質的考察是察舉製的前提,但這不易作好,因為很難對人的道德品質作出中肯的評價。

    人的道德品質須通過對他言行的長期考察才能得出較客觀的評價,而且這種言行還可能是假的,抑或他以後生蛻變。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挖空心思、沽名釣譽的許武;王莽篡漢前,謙恭至孝,有很大的聲譽和威望,後來卻成為篡漢的********,正所謂“向使王莽身先死,一生真偽誰複知?”。

    其三,察舉製廣泛推行,地方鄉閭因之有了評議之風,“清議”名士好品評臧否人物,不重實際,空議論。“清議”名士中有許多是“刻情修客,依倚道藝,以就聲價”者,清議成了這些偽君子攫取名利、撈取政治好處的資本。

    其四,地方選舉權被少數公卿大臣、名門望族所控製,他們選士任官往往推薦名望家庭的子弟而不管其學問品質如何,如此使得察舉範圍越來越狹窄,被察舉者也大都名不符實,“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社會上出現了“四世三公”、“累世公卿”、“累世經學”的官僚門閥集團。察舉製早已蛻變為變相的世襲製,成為那些公卿大族維護自己勢力,維持特權的工具了。”

    “哦,那奉先兄以為如何取士。”對於呂布所評價的察舉製的弊端郭嘉萬分讚同,不由自主的問道。

    “科舉取士。”呂布不容置疑的道。

    “科舉?何為科舉?”郭嘉不解的道。

    呂布心裏笑開了花,就怕你不上釣,想上了釣就舍不得走了,表麵卻慎重的道:“所謂科舉取士就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隻要你有一技之長就可以來考試,由於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和主要以成績定取舍四個顯著的特點。

    科舉先要在各縣進行縣試,縣試合格錄取者,然後參加群試,最後參加每州的州試,這三級考試的錄取者分別被授予童生、秀才、舉人的頭銜,取得童生可以進入州縣的官學進學,而取得秀才的士人,同樣能進入官學進學,並且秀才還擁有了進入各地地方做吏員的資格。而一旦成為舉人,則擁有了做官的資格。州試中錄取的舉人,在年底入京,於第二年的二月初舉行會試,皆采取糊名考試閱卷,三年舉行一次科舉,會試後再由皇帝親自主持廷試,排定名次。

    及第之後,將進入朝廷的太學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學習政務律法等,期滿成績合格後由皇帝銓選任官。

    科舉有如下的優點:不斷的打壓那些豪門,削他們的勳爵,減少他們承蔭的資格,同時又大開科舉,不限門第不限身份,不管是農夫之子還是工匠之子還是商人之子,隻要三代以內身家清白,沒有刑事犯罪的紀錄,都可以參加科舉,而且科舉考試相對公平公開公正,糊名考試,糊名閱卷,不再需要薦舉的環節,全憑才能。”

    “奉先兄口中的科舉取士雖然令在下佩服不已,但這些隻是空口白話而已。一技之長,分科取士,那也讓天下寒士能讀的起書,能看的書,寒士連書都沒有如何能考試。”郭嘉打斷呂布的論述,咆哮道:“奉先兄站著說話不腰痛。”

    對於郭嘉的咆哮,陳群等人都是讚同的,畢竟如今是“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的年代,寒士連溫飽顯不能解決,那有錢去買書,就算有錢也沒有人肯買啊。

    “如果我能解決書籍問題呢?”呂布含笑道。“當真?可沒騙我。”郭嘉疑惑的道。

    “絕無虛言。”呂布肯定的道。

    “什麽方法。”郭嘉激動的問道,剛問完就後悔了,畢竟這個呂布的秘密,隻好苦笑道:”郭某……”

    “奉孝兄,你我兄弟,無需介懷。”呂布伸出手打斷,神秘的道:“你可見過印章。”

    郭嘉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見過。

    “奉孝兄,如果我把所以的字做刻在印章上呢。”呂布適當的提醒道。

    郭嘉也是早慧之人,經呂布提醒驚喜的道:“莫非奉先兄的意思是把所有的字都刻在印章上,想要什麽文章就印上去麽?辦法是好,可是未免太繁瑣了吧。”

    “我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我稱這方法為活字印刷術。”呂布解釋道:“不僅如此,我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改良蔡侯紙,使得其變得廉價了,而且由活字印刷術印出的書籍成本及低,普遍寒門都成買的起。”

    造紙術其實早在西漢期間就明了,不過那時的紙質量極差,所以人們還是用竹簡。後來蔡倫用樹皮、麻頭、破布、魚網,經過挫、搗、抄、烘等一係列的工藝加工,製造植物纖維紙,蔡倫向漢和帝獻紙,受到和帝讚譽。從此以後沒有一個人不跟著用,所以全天下的人都叫他蔡侯紙。

    蔡侯紙價格昂貴,也隻是豪門望族能用的起,並且蔡侯紙不易保存,所以現在人們還是用竹簡記載文字。

    “活字印刷術若能流傳出去,真是百姓之福,民族之幸,更是解救了天下寒門子弟。”郭嘉激動的不知如何開口。

    “活字印刷術我是一定會流傳出去的,但不是現在。”呂布說完拉住郭嘉道:“我準備先用活字印刷術從豪門望族手中籌備一筆安家費,再把活字印刷術流傳出去打斷豪門望族的壟斷,再在自己的地盤上實施科舉製,徹底消滅豪門望族的威脅。奉孝你可願意幫我完全霸業。”

    “這……這……這……”郭嘉鎮定的望著呂布,呂也望著郭嘉眼神中充滿了期盼。

    郭嘉出生寒門,如果幸運的話也許能和陳寔一樣成為縣令,但生在亂世,人命如草芥。

    如果不依靠一位強者,做那從龍之臣,恐怕死了也不會有人問津。

    郭嘉望了望眼前這位龍睛風目,英姿劍眉,麵如冠玉,器宇軒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條劍眉似蒼龍;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的少年,朝呂布跪著:“郭嘉拜見主公。”

    “奉孝快快請起。”呂布虛扶道:“吾得奉孝,如劉三得子房,可勝千軍萬馬也!”

    “主公過獎了。”郭嘉輕聲道。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