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邀請

字數:465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重生之叱吒樂壇 !

    這是由古典吉他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如果拿鋼琴、小提琴、古典吉他這世界三大樂器互相進行比較,鋼琴具有龐大的體積,音量宏大,音域寬廣,和聲豐富,表現力全麵。這讓他一直占據著樂器之王的地位,沒有其它樂器可以超越。

    與鋼琴相比,小提琴在音量上麵並不占優,她和古典吉他一樣屬於音量纖弱的種類。但是小提琴的音域非常寬廣,音色溫暖輝煌,在樂隊大音量的齊奏中穿透性極強,這一點就遠遠超過了古典吉他。小提琴的聲音接近人聲,是最具有歌唱性的一種樂器,而且她的形狀極具藝術美感,被公認為“樂器皇後”。

    與鋼琴、小提琴相比,古典吉他同時具有這兩者的優點——細膩的音色、豐富的和聲並且在表現力上一點都不遜色。但是在音量這個環節,古典吉他被鋼琴和小提琴遠遠拋在了身後。她不具備鋼琴的宏大音量,也不具備小提琴的極強穿透力,最後的結果就比較悲劇了。

    以單純的器樂獨奏來舉例。在中等以上大小的音樂廳裏,聽眾坐在後排就很難聽清古典吉他演奏的細節,而鋼琴和小提琴即使是在最大的音樂廳裏,坐在最後一排也能清楚的聽清演奏家所有的細節。

    如果是管弦樂隊大音量的伴奏下,古典吉他一般都需要用到擴聲係統來增加音量,否則,她的聲音將完全淹沒在管弦樂隊那宏大輝煌的音量下麵。而鋼琴和小提琴則完全不需要擴聲係統的輔助。

    這樣的對比極其明顯,也極其致命!

    這樣的對比也正是導致古典吉他在古典音樂領域比較尷尬地位的最大原因。

    對於作曲家來說,古典吉他應該是他們非常喜歡的一樣主奏樂器,除了音量,她本身並沒有特別束縛作曲家思路的障礙。她不像單簧管、長笛、小號這些管樂器本身並不具備和聲能力,作曲家隻能譜寫旋律而無法運用和聲。她也不像豎琴這些和聲樂器,旋律的寫作難以安排。她在作曲家進行創作時給予了更大更自由的選擇,而且無論什麽樣的題材她都可以相當完美的表現出來。

    但就是因為這個音量偏小的問題,讓曆代的作曲家都對這個問題束手無策。在古典樂壇,古典吉他獨奏曲的曲目相當豐富,協奏曲曲目就偏少了許多。因為一旦與樂隊一起協奏,古典吉他音量弱小的弊病就會暴露無遺。

    現有的這些古典吉他協奏曲,作曲家無一不在樂隊的寫作上麵花費大量的精力,運用各種作曲技巧來避免樂隊音量完全壓製古典吉他音量這個問題。這其中就有瓦倫丁這部作品選用的方法,那就是避讓,用樂隊與主奏的古典吉他互換來避免矛盾,隻是這個比例就很不容易掌握。一旦過線,就會出現葉梓和倪俊剛才提出的那些問題,主次顛倒,重點不突出,情緒混雜等等。

    要知道古典吉他才是這部協奏曲的主奏樂器,如果一到情緒爆發的部分,樂隊就接管了原本應該由主奏樂器承擔的職責,那麽出來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能不能達到作曲家的設想,那就隻有天知道了。

    為古典吉他創作協奏曲,有時候就是這樣一個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麵,如何才能掌控得當,那真是極其考校作曲家的水平的。

    ——————————

    “哈維爾,既然是這樣,那就沒什麽好繼續討論的了。除了這一點,這部作品的其他方麵我還是很喜歡的。音量問題······對不起哈維爾,我不認為這是我們現在能夠解決的。”葉梓歎了口氣,輕輕搖了搖頭。

    瓦倫丁當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同樣無奈的聳了聳肩膀,攤開了自己的雙手。

    孫雲的這一提醒,讓這一話題完全失去了繼續討論下去的意義,兩人各自苦笑了一下,就此罷手。

    這是古典樂壇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不是他們兩個這麽短時間的討論就能夠解決的。

    葉梓與小七也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可惜即使是千年以後的未來,這仍然是古典樂壇無法完全解決的一個大難題。

    小七他們的時代,在未來科技的支持下古典吉他的音量已經大大超過了現在這個時代。對於這個問題,他們的解決方法是更好的琴弦材質和更符合聲學原理的箱體構造。這也是葉梓修整手中這把吉他時運用到的方法,現在的音量比之原來已經翻了至少一倍,不過就是這樣仍然還是不夠的。即使是小七所屬的時代,古典吉他的音量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但是與管弦樂隊宏大的齊奏放在一起仍然顯得弱不禁風。

    在最符合聲學原理的箱體結構已經達到頂峰之後,唯一限製古典吉他音量繼續加大的就是琴弦和箱體的材質了。沒有更好地材質來保證琴弦更高的振蕩幅度,沒有更好的材質來保證箱體能夠承受住更大幅度的共鳴,這個音量偏小的問題,即使再過一萬年恐怕都是難以解決的。

    既然如此,這個問題暫時也就隻能擱置在葉梓的心裏了。

    ——————————

    吃過晚飯,眾人來到孫雲的工作室裏繼續交流。

    葉梓為瓦倫丁演奏了自己比較喜歡也比較拿手的一些曲目,諸如《愛的羅曼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雨滴》、《小羅曼史》、《阿拉伯風格綺想曲》、《阿斯圖利亞斯的傳奇》等等,這也算是葉梓對近幾個月刻苦訓練的一次總結。

    對於葉梓在古典吉他上麵的進步,孫雲和倪俊非常欣慰。雖然他們已經無法在古典吉他上麵給予葉梓更多的指導,但是葉梓的進步卻並沒有停滯不前。

    在小七的安排下,葉梓已經完成了在卡爾卡西大師門下的所有訓練,對於古典吉他演奏技巧的掌握已經完全達到了係統要求的音樂家水準。從今往後,葉梓可以理直氣壯的大聲宣布,我——已經是一位古典吉他演奏家了。

    ——————————

    瓦倫丁向葉梓提出了兩項邀請。

    其一,在明年的申城之春瓦倫丁作品專場音樂會上,他希望葉梓能夠演奏他的第一部古典吉他協奏曲《d大調馬洛卡協奏曲》。

    這是一首極富地中海海島特色的協奏曲,也是讓瓦倫丁在歐洲樂壇聲名鵲起的一部作品。作品的風格熱情歡快,帶有濃鬱的馬洛卡地方色彩。作曲家用優美的旋律描繪了馬洛卡海島美麗的海灘、陡峭的懸崖、蔥鬱的橄欖樹、杏樹等等自然風光。

    在作曲手法上,瓦倫丁通過古典吉他與管弦樂隊之間的直接對比,大幅度提高了古典吉他在這部作品中的演奏難度。在樂曲中瓦倫丁運用了大量馬洛卡當地民族音樂的素材,讓整首作品洋溢著濃鬱的鄉土氣息,豐厚飽滿的音色賦予了這部作品交響詩一般的空間感。雖然整首樂曲在力量上麵有所欠缺,但是旋律與和聲的美感,足以讓人忘卻這一點小小的不足。

    葉梓很難理解瓦倫丁在《伊比利亞協奏曲》中的實驗性選擇。如果《伊比利亞》就像《馬洛卡協奏曲》這樣來做處理,那應該是非常出色的一部作品,甚至可以超過這一部讓他成名的《馬洛卡協奏曲》。

    對於這一點,葉梓隻能搖頭無語。

    這樣的邀請對於葉梓是難得的好事,孫雲和倪俊都不會拒絕這樣的邀請,不過他們更看重的是瓦倫丁的第二個邀請。

    在聆聽過葉梓的演奏之後,瓦倫丁認為在古老的華夏,葉梓已經無法在古典吉他演奏上麵取得更大的進步。他願意以f國首都花都國立音樂學院作曲係教授的身份,引薦葉梓入院深造。

    這本來就是孫雲、倪俊和葉梓一起商量好的計劃。雖然孫雲和倪俊以前都曾就讀於這所世界知名的音樂學院,但是畢竟他們倆畢業都快二十年了,而且已經很長時間不在歐美古典樂壇活動,人脈和路子當然比不過現在名氣正盛的瓦倫丁。瓦倫丁願意引薦葉梓入院,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不過目前來說,現在還不是葉梓去那裏進修的最佳時機。國內的一切都還剛剛起步,葉梓自己也想在卡爾卡西大師的課程之後再繼續跟隨其它大師學習一下,等自己的基礎更紮實一點再去學院選擇性的學習一些東西,那樣的效果應該會比現在就去更好的多。

    有了瓦倫丁的這層關係,花都音樂學院的大門是隨時為葉梓敞開著的。

    ——————————

    瓦倫丁在申城隻呆了一周就匆匆離去,他是已經功成名就的作曲家,行程安排也是非常緊張的。

    在這一周時間裏,葉梓每天都會來到孫雲的別墅,他與瓦倫丁的交流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從瓦倫丁這裏,葉梓深刻了解到了現在歐美古典樂壇的主流潮流,知道了自己的古典吉他應該往哪一個方向繼續發展。

    這一切,都不是葉梓呆在華夏內地就能夠了解到的。這對於葉梓今後的發展,對於他將來闖蕩歐美古典樂壇,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新人新作,求點擊、推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