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字數:4891   加入書籤

A+A-




    君臣二人私下各自把心頭怨言都吐露了出來,倒將因雍王生出的嫌隙化解了。加上姬亮又答允了讓杜鍔與郭益謙同領欒郡一戰的首功,秦渭陽識趣,不再多言。



    秦渭陽走後,姬亮獨個兒將欒郡前後的事想了想。因方才的坦誠直言,自覺是委屈了秦渭陽。



    隻是阿兄他……姬亮踱步思忖:他應當隻是緊張我,並不是刻意針對上卿……即便他要針對上卿,也多半是因為我的緣故,是我教他哪裏不安了,抑或又是哪裏教他誤會了上卿?我的心意,阿兄早已明白,可要怎樣才能教他安心呢?至於上卿……我實在不該因為他叫阿兄多心,可是秦渭陽他不是旁人,我也不能沒有他,他跟杜鍔走得近,我心裏也是不高興的——姬亮恍然:原來……我心裏也並非是沒有他,可、可這怎麽好?阿兄心裏隻我一個,我又怎麽能心裏還有別人,辜負他的一片心?他思來想去,也沒個結果。



    另一邊秦渭陽回了住所,立刻把杜鍔叫了過來。



    “我問你,”秦渭陽說,“這三個月來,秣城那邊一直請君侯退兵嗎?”



    “起先倒沒有。隻是久攻不下,朝中自然有質疑,便是前線軍中,也是人心浮動。”



    秦渭陽把話接了下去:“所以君侯就歸咎到雍國不出兵,進而怪到我身上。”



    杜鍔點頭:“是的。我怕有人借此為難上卿,故而為姬亮出謀劃策,即便雍王不出兵,也能打下欒郡——我本以為隻要拿下欒郡,他就不會問責上卿,孰料……”



    秦渭陽籲聲一歎:“孰料君侯卻想到了另一層,這比問責我出使不力嚴重多了。”



    “莫非……是車騎將軍?”杜鍔訝然,他一向佩服郭益謙的能力,也知道郭益謙與秦渭陽與姬亮三個人的糾葛,沒想到他視之光明磊落的郭益謙也會借機打壓秦渭陽。



    “除了他,再沒有別人能引著君侯來疑心我。好在,君侯還肯聽一聽我的辯解。”秦渭陽為這事費了半日神,極其疲倦地倚靠在榻上,抬眼瞧了一瞧杜鍔,道:“接下來,君侯是要收複湄東五城的,屆時我怕仍舊在後方調度糧草,前線軍中,你多留意一些車騎將軍,他……”秦渭陽欲言又止。



    杜鍔知道他有些話不能出口,心領神會道:“你放心,萬事都有我。”



    秦渭陽擺擺手:“你不知道。”他想了想,終於還是說道:“你父親在世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同你提起過一個人。”



    “誰?”



    “陸棠。”



    杜鍔一笑:“我當是誰。陸棠還需要先父特意講麽,當年逼宮的事,滿朝皆知啊。”



    秦渭陽坐起來,示意杜鍔也坐過來,他緊張地盯著杜鍔,緩慢而鄭重地向杜鍔吐露那個十幾年前的秘密:“車騎將軍有一塊玉璜,血紅的顏色,他成日佩戴在身上——當年的陸棠,就有這麽一模一樣的一塊!”說著就將數年前杜鍔父親杜彥臨死前對郭益謙那幾句話講給杜鍔聽。



    杜鍔頭一次聽到這些隱秘,驚得半晌說不出話,良久才道:“你是說——郭益謙是陸棠的……”



    秦渭陽扶額,字字無奈地道:“也許是後人,也許是弟子,誰知道呢……”



    “那郭益謙是來報複姬亮的?”



    秦渭陽難得一見地目露嫌惡:“妖孽之人,禍亂國政!”



    杜鍔猶自不肯相信郭益謙會害姬亮,秦渭陽知他疑慮,道:“若是郭益謙對君侯有半點威脅,丞相與我早容不下他,我讓你暗中留意,正是因為他對君侯,目前看來也是真心。”



    杜鍔是一點即通的人,應道:“倘若我們率先發難,反而會讓姬亮認為是上卿在挑是非,得不償失。”



    “不提他了,眼下還有兩件事囑咐你。”



    “上卿請講。”



    “欒郡為楚南三郡之最南,也是楚國最邊陲之地,東臨吳國下淵,北接湄東五城。欒郡拿下,與下淵對湄東五城形成合圍之勢。如今我軍士氣高漲,君侯接下來怕是要一鼓作氣收複湄東五城。平心而論,楚國實力強過吳國,雖然折損了祁陽、司馬景等人,但偌大一個楚國,未必就無將可用。湄東之戰,隻怕比欒郡險惡百倍。保護好君侯,不要讓他犯險,這是我囑咐你的第一件事。”



    “那第二件事?”



    秦渭陽徑直走到幾案前將杜鍔日常用的、小型的地輿圖拿了過來,對杜鍔講道:“這一次雍王雖然沒有出兵,但是楚王也始終不敢分兵救援。如果湄東之戰,雍王還是不發兵牽製楚國東部國都一線,楚王能被嚇到一次,未必會再上當第二次——所以驍騎將軍,這第二件事就是,一旦楚國發兵救援,無論如何,一定說服君侯退兵,不可與之硬碰硬!”他回身拍拍杜鍔的肩膀,欣然道:“戰場上的事,你的意見最有分量,這個連君侯都清楚。”



    杜鍔因為杜家的事情,一直對姬亮心存芥蒂,此時秦渭陽這樣說,他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隻是沉默著。杜鍔覺得,姬亮是極力想做個明君樣子來,真心也好假意也罷,都會優待重用自己。而杜鍔也著實在上郡、河下、湄陰、欒郡四戰之中屢立奇功,令吳國上下刮目相看,姬亮也收起了幾分刻意,真心當杜鍔是個將才。



    “其實……雍王還是助攻了欒郡之戰吧。”杜鍔突然說道。



    秦渭陽聞言,挑眉一笑:“你也想到了?”



    杜鍔與他相視一笑,道:“上卿天縱英才,鍔也自認才略堪與上卿相匹。況且,即便我是個庸碌尋常的人,一顆心天長日久用在上卿身上,也總是能揣摩到上卿心思的。”



    “當初我思慮再三,隻與雍王私下約定,而不在台麵上讓吳國與雍國結盟,為的就是詐他楚王一詐。既能牽製楚國,又不大費周章,雍王何樂不為?”秦渭陽若無其事地將話題從杜鍔的真心上移開。



    杜鍔點到為止,也不糾纏,順著秦渭陽的話說道:“楚王如果發兵增援湄東五城,那雍王隻怕聞風而動,立即攻打楚國國都。楚王如果回援,則湄東五城吳國可得,楚王如果不回援,怕是國都都給人占了去。”想到這裏,杜鍔不由得輕聲一笑:“上卿方才囑咐我的第二件事,怕是用不著了——這麽大個便宜,雍王難道不要?”



    



    如同秦渭陽與杜鍔設想的那樣,姬亮修整十日之後,趁著欒郡得勝的士氣,聯合下淵之兵,合圍湄東五城。而楚國方麵,楚王懼於雍王之威,不敢全力支援湄東五城。而湄東五城舊屬吳國,民心思歸,而吳國上下收複失地之情高漲,因此不到一月,紹邑、山陽、荊門三座城池已重歸吳國。



    而湄東之戰,雍王除了奉天子於雍楚邊境圍獵之外,仍舊沒有任何動作。



    這一來,楚國連敗五戰,連失六城,國中流言四起,危機重重。楚王接二連三為雍王所欺,心中大怒,因此當姬亮率軍攻打越亭之時,傾東部之兵增援前線。姬亮見楚軍來勢洶洶,急召江都、河下、上郡、湄陰四郡之兵增援。援兵到是,領軍之人竟然是白山!姬亮欣喜之餘,得知是秦渭陽請丞相費文通調白山來前線領兵,更是喜不自禁。然而這欣喜看在郭益謙眼裏,又是萬分刺目,隻礙於戰事緊要忍耐不發。杜鍔受秦渭陽囑咐,時時留心著郭益謙一舉一動,這一切自然逃不過他的眼去。



    吳楚兩國在越亭交兵,勢均力敵之下似又重演欒郡之戰的膠著僵持,但此時姬亮的心態與數月之前完全不同,不急不慌地陪楚國耗著。



    楚王發東部大軍增援,目的就在速戰速決,然而此時卻被困在這越亭之地進退不得。幾個東部的守將又惦記著東部防守薄弱,思歸心切,愈發不肯安心作戰。



    當此之際,雍王突然兵發楚東,七日之內連下三城,頃刻之間,已兵臨楚國國都城下!



    突發的變故讓楚國君臣措手不及,正在越亭與吳國激戰的楚軍迅速撤離前線馳援都城,吳國趁著空隙連得越亭與潼郡兩城。至此,湄東五城重回吳國,吳國上下一片歡騰,喜不自勝。姬亮班師回秣後,更是下令百業俱休,大慶五日。



    姬亮回宮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衝進寢殿,將他即位之初周天子頒下的詔書——那張他視為恥辱的、割地停戰的詔書,從床頭上扯下來!



    伯薑追著姬亮進來,正撞見姬亮手捧一張絹帛又哭又笑。伯薑知他心緒激蕩,也不勸阻,隻站在門邊遠遠看著他。



    背後傳來一聲輕喚:“夫人。”



    伯薑回頭,郭益謙不知何時站在她身後。



    伯薑朝他微微頷首,側過身子讓他進去,郭益謙卻擺擺手。同伯薑站在一起看了一陣,便要告辭,姬亮卻抬眼望見他,叫道:“阿兄!你來得正好!”他極是興奮地笑著、叫著,三步並作兩步地跑過來,全然不顧國君儀態,將那張絹帛捧到郭益謙眼前:“你瞧——”姬亮轉頭,又捧給伯薑:“夫人你也瞧——孤今日終於一雪前恥了!上郡守住了,湄陰、河下保住了,連先王割出去的五城,孤也拿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