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風聲中的呐喊》
字數:3211 加入書籤
《風聲中的呐喊》
我還在上初三的時候,時間大概是深秋逐漸入冬的日子,我在丟失朋友的日子裏持續失落著,走不出孤獨的陰影,心情變得糟糕,成績也是一落千丈,困頓、迷茫、孤單的生活,對很多事都厭煩敏感。
有一天下午我趴在走廊上的扶手上,眯眼向遠處眺望,風刮的洶湧強烈,把學校裏下課的噪音刮丟了一大半,甚至陽光都被風吹的恍惚,天空萬裏無雲,耳膜上膨脹風聲,不過我聽到了一個竭力的呐喊聲。
聲音雖然很小,但拖的很長,就像蚊蟲。我扭身看到一個男生,他把手圍成喇叭形狀當擴音器用,朝我背後彎腰大喊“我聽不見”,而我順著聲音轉身看到我們班裏的一個女生,站在教室門口的地方同樣大喊:“你說什麽~?”我站在他們中間,立刻就感覺到自己的多餘,他們兩個東一句西一句的雞同鴨講,說得有力無心,女生的長發迎風碎亂,眼睛被風吹的流淚。情侶真是愛搞情調,不過沒情調就太愚鈍了,我不想摻差其中,於是就回教室繼續鬱悶去了。不過我真的沒有看出那個隻顧學習,本分樸素的女生居然談戀愛了。那個女生站在門口喊了好久,最後她捏著嗓子進班了。時不時會看到這一對男女隔著距離喊,而那一陣子的強風似乎也沒怎麽停。我隻能感歎愛情偉大,後來我才知道,那個男生原來是她弟弟,因為當時學校封建意識太強,特別是初中部,尤其緊抓即將麵臨中考—人生第一個轉折點的初三學生,學校不準男女生走得太近,不然一律扣除班級量化,而且這一個措施拒絕任何解釋,才不管哥姐弟妹。那一段時間也有過很多這樣的場景,男女生隔著一段距離大喊,總會帶著一些不耐煩的表情,有時候溝通不好就像愛情那樣直接一拍兩散各奔東西,也可以說各找各媽去了。隔閡不斷加大,就是這樣的距離,被下意識的保持著,時間飛逝就會逐漸擴大,感情也就淡了。
有時候上學不想上了,我就會想到我姐姐,我通常直呼她的名字,我們兩個的名字就差一個字,露瑩露明。
你和我們班悶頭學習的女生一樣,簡單樸素,認真刻苦,但母親再三囑咐你要照顧好身體,錢不是省出來的。我知道你深愛父母,想著決不能辜負他們,和當今很多學生很賣力學習的同時也變得死板孤獨,膽小怕事,且自卑敏感。我討厭這種人,但討厭總是帶著同情,因為這類人總會讓我想到你。
我們同父同母,所以性格很像,但我們的中學經曆卻大為不同。我也以迷茫的狀態生活過很長時間,明白隻有一處優越支撐自己前行的日子,我也清楚那種即使有優越感但依然在孤單苦熬的難受在校生活。因為理解,也因為我們是流著一樣血的親人,所以討厭也屈於心中的感情。
即使你已經經曆了中國教育的層層束縛和壓迫,但你仍然難改舊習的敏感怯弱。我不知道該怎麽勸你,你現在考到一個一本大學,雖然沒有如你期望那樣,但已經很不錯了,爸媽都很高興,再怎麽說你也如願以償學到自己想學的專業。可是你那種刻苦,依然還是那麽死板自閉,依然孤獨沒有要好的朋友,社交能力差,不好意思說話,連笑話都不會講,偶爾出口的笑話又講的生硬冰冷,你以前對我說你的同學都說你高冷。你也慣性異想天開的在這個複雜社會簡單又執著的努力。因為很少想著如何尊重一個人,所以也很少尊重人,很多時候都是表麵上的唯諾和應付。甚至有時候你對爸媽的尊重有時候都不夠,你愛他們,卻總是自私的傷害,如果眼前沒有對親人的愛,努力付出那麽多又是為了什麽?隻剩什麽?你始終沒有醒悟,甚至變本加厲,有時候我真的很厭煩你這種不合群的人,又讓父母承受你的痛苦。也請你明白,他們也是我的爸媽,我不允許任何人傷害他們,否則我會和他拚命。
你不壞,但有很多缺點,因為你一味順應教育的同時,過著沒有印證的人生,沒有反思,沒有發現,更難以改正。你情緒多變,一切隨著自己即自卑又自傲的心情,莫名其妙的沉默,莫名其妙的生氣。內心強大自卑時也會造成一種唯我的心態,所以你很自私。你也怕麻煩,所以你總是抵製麻煩,卻不想著解決麻煩。你也總是無緣無故的否定一些人,感覺他們生活太放縱太沒有內涵,反過來看的話你也沒有多少內涵,因為單調的人生連內容都稀少。你討厭《愛情公寓》中那些打鬧說笑,更愚蠢的是你還無緣無故肯定一些說大空的人,相信那些盲目的正能量,又不諳事實的鄙視不合你所想的東西。
不論怎樣,你都應該比別人更清楚自己。記得沒上大學之前,你連手機都用不好,也過於鄙視金錢,有點和年代有時差,落後,現在你真的要好好改變一番,活出些痕跡,不明世事的努力可能隻是一場空白,就像糊塗教育家給大眾學生布置十幾年的迷劇一樣,甚至有人一直都迷失在裏麵了。像你這樣聽不進別人忠實言勸的倔強家夥必須要改變,可能隻有在日後一次次嚐試吃虧上當中才有所變化,但你千萬別怕因為上當吃虧而不敢嚐試。好好和同學相處,這是能力,也是必修課,勝過一切科目。
我們在一個家長大,打過架,你扯我的臉,我揪你的頭發。慪氣慪的一個星期不說話,也互相向爸媽告狀,爭搶過電視零食。更深刻的是刻意贏得爸媽的關愛,看到你得意時,我會擔心爸媽
以前你上初中的時候,我還在上小學,你每次回來,母親都會特地做很多好菜迎接犒勞你,我趁機大吃一頓之外挺嫉妒你的,不過也高興你回來了,我們家人又團聚了。
每年的夏天,我們一家人都會到樓頂上乘涼,我們兩個躺在涼席上望著繁星密布的天空,數著星星比誰能說出的動畫片多,那是我們的遊戲,常常也就是數著數著說著說著睡著了,然後就長大了……
小時候我也經常因為調皮被父親教訓,你和母親一直都護著我。你也經常給我講一些我不會做的題,和我一樣不愛運動,我還嘲笑你打羽毛球時的笨拙不堪,而你嘲笑的則是我五音不全的歌聲。我們也一起打過格鬥類的遊戲,你一竅不通,結果被我打得很慘,你不服氣,結果被我打得更慘。我們都喜歡畫畫,相互攀比起來斤斤計較,惡意批鬥彼此得意的畫作,現在我不畫畫了,而你因為學園林專業畫畫技術提高了很多,畫的更好了,唉,我輸了。
其實我和你一樣,也想過將來過簡單一點的生活,就像父親對我們說的“露瑩露明小時候,咱們家住那個破房子我就很開心。”
現在你上了大學,在一個能見到姥姥的城市裏,爸媽也經常以你為榜樣訓斥我,這幾年他們關心的重心是我,我不用擔心遠在幾千裏之外的你搶走了,但我也不覺得這有多好,爸媽的希望壓在我身上,太多不必要的囉嗦讓我吃不消,又覺得自己很負心。
如果當麵呐喊這些話,一部分強硬,一部分矯情,但強硬、矯情依然是親人間無法取代的真實感情。現在你大學我高中,我們比當年你高三我初三見麵的次數還少,但即使距離再遠,風聲再大,我也希望,你可以聽見呐喊,聽進心裏溫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