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變故二
字數:6682 加入書籤
此時大群契丹騎兵衝進他們的家,然後就開始了殺戮和搶掠,劉老漢妻子和兩個兒媳被按翻在地,幾名契丹人瘋狂地撕剝她捫的衣服,三個孫子被殺死,最小的孫子被挑在矛尖……。
不僅是劉老漢他們家,此時整個屯子裏,都陷入了契丹人瘋狂的屠殺和搶掠之中,到處是一片熊熊烈火,老人和孩子被殺戮,婦女被奸淫,財產被搶奪,房屋被燒毀。
這場發生在大業之初的契丹人襲擊事件,不知其起因,或許是一群契丹酋長酒後的打賭,或許是對漢人財富長久的窺視,但這次事變越演愈烈,最後導致上萬契丹騎兵,開始攻打營州縣城。
營州縣城頭,數千隋軍將士緊張地望著遠方,遠處黃塵滾滾,塵土飛揚,上幹名衣衫破爛的婦孺,被那些契丹騎兵們,驅趕著向城池跌跌撞撞而來,哭喊聲震天,稍慢一步便被契丹騎兵一刀劈死,每個契丹騎兵馬頸下,都是掛滿了漢人的人頭。
為了激隋軍出城作戰,契丹騎兵獸性大發,竟然當著城上隋軍的麵,開始奸淫這些婦女,殺戮孩子。
城頭上,婦孺的慘象令隋軍士兵雙目盡赤,他們大吼著要出戰,但營州郡太守韋起雲,卻是心裏明白,這是契丹人在激他們出戰,營州守軍隻有幾幹人,不會是契丹人對手,如果被契丹騎兵攻進營州城,那藏身在城內的數萬難民,將全部被屠戮。
隻見他大喝了一聲,怒吼:“誰也不準出戰,違令者斬…!”
韋起雲回頭向南方望去,心中充滿了擔憂,因為三天前,他就已經派人進京向陛下求救,不知道什麽時候,陛下才能派來救兵?
遼東路途遙遠,當營州郡的求援信送到洛陽,已經是七月上旬,禦書房裏,楊廣正在批閱從營州送來的奏折,這其實是第二本奏折了,第一本奏折三天前送來,他已下令營州總管崔弘升出兵救援營州,而這一本奏折裏,營州郡太守韋起雲說契丹人已經退兵,並派人來表達歉意,已經嚴懲了犯事酋長雲雲。
看到此處,楊廣冷笑了一聲,毀了朕的數十個村莊,殺了朕上萬大隋子民,就一句道歉便可以宗事嗎?契丹人若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他們就不會有教訓。
楊廣背著手在禦書房裏慢慢踱步,很久以來,他便有一個想法,要讓被涼州軍收服的突厥騎兵,成為他手中的刀,替他收拾那些那觸犯天顏的小族,比如鐵勒、契丹、高句麗之類。
這個想法在他心中已存在了很久,卻一直沒有機會去實現,而這次契丹犯境,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即能收拾那些觸犯天顏的外族人,更能將那些突厥人,變成自己手中的刀。
楊廣打定了主意,他必須要派一個得力的大將,去替他完成這件事,一個既能帶兵打仗,又能震懾這些突厥族人。
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道:“陛下,涼王殿下到了…。”
楊廣點點頭,應道:“宣他進來…!”
片刻之後,韓世諤就已經快步走進禦書房,躬身施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楊廣微微笑道:“你家的那個小子,現在是不是還不消停啊…!”
“謝父皇關心,那小家夥現在養的白白胖胖的…。”
不料,楊廣不想多提這件事,話鋒一轉,又問道:“你想回涼州嗎…?”
“回稟父皇,兒臣確實有點想回去了…。”
本來韓世諤是要跟那些總管們,一起回各地,但因南陽公主肚中的孩兒即將要出生,他就隻能留在長安城,孩子現在已經幾個月了,韓世諤留在京城,除了duoduo自己的兒子,就是無所事事的呆在府中,這兩天他也正準備向楊廣提出回歸涼州一帶。
“回涼州之前,替朕做一件事吧…!”
“兒臣不敢,還請父皇吩咐…。”
楊廣此時取過韋起雲的兩本奏折,遞給他,說道:“你自己先看看…。”
在他一旁的一名宦官,連忙將奏折呈給韓世諤,楊廣又命人給韓世諤取一張坐榻,賜他坐下。
韓世諤細細看完奏折,他這才明白楊廣的意恩,竟是讓他去對付契丹人,他一時有些不解,如果是打西突厥,讓他去沒有問題,可是攻打契丹,離涼州是如此的遙遠,讓幽州總管去,豈不是更合適一點?
楊廣看出他的疑惑,便是笑道:“這一次朕想讓你們涼州軍帳下的突厥騎兵來打契丹,朕思來想去,隻有你這個涼州軍主帥出馬最為合適…。”
韓世諤這才明白楊廣的套路,是想讓那些東突厥的人馬出兵,趁機減弱自己的實力,但是想到這是自己的機會,於是,他立刻站起身躬身道:“兒臣願為父皇分憂…!”
“很好…!”
楊廣點點頭,冷冷說道:“朕對你隻有一個要求,就是要讓那些契丹人,為他們的惡行追悔莫及…!”
“兒臣遵旨…!”韓世諤單膝下跪,謝恩道:“兒臣不會讓父皇失望,兒臣告退…!”
“去吧!盡快出發…。”
······
長安城的東郊,楊雪帶著南陽公主一行人將韓世諤送出了十裏外,這是一個天氣晴朗的早晨,使人幾乎不能相信夏季的那幾月已經過去,籬笆、田野、樹木、山和原野,依然呈現著它們幾個月來一直披掛的濃綠se調,幾乎沒有一片落葉,隻有一些細微的斑駁的黃se點綴在夏季的se調之間,才讓人意識到秋天已經來臨。
秋天是個豁達的季節,天空高爽清朗,魚鱗樣的白雲一行一行,一列一列地移動著,形狀整齊,層次分明,呼吸清爽,令人心曠神怡。
韓世諤和他的手下們的心中,都是充滿了大戰前的期待,連雲易這個文人小子,也都是不停地手按刀柄,躍躍yu試,韓衛誌騎著駿馬,此時手提大錘,顯得格外威猛。
但秋天也是一個令人傷感的季節,南陽公主此時隔著一層薄薄的輕紗,默默地望著一身戎裝的夫君,她的心中生出一絲淡淡的哀傷,他即將離別,不知何年他們才能再相聚?
王洛琴此時也換了一身短衣打扮,騎在一匹高頭駿馬之上,跟在隊伍最後,馬車前,韓世諤拱手給南陽公主,還有自己的母親,正在作最後的告別道:“南陽,那我走了,你自已多多保重…!”
南陽公主心中傷感,卻強顏作笑道:“夫君!送君千裏,終須一別,祝你沙場得勝,平安歸來…。”
韓世諤也不在多說話,直接就是一抱拳,調轉馬頭便向東疾駛而去,眾人手下催馬跟隨。
南陽公主跟楊雪望著他們一行人漸行漸遠地背影,低低歎息了一聲。
眾人—路北上,終於在八月下旬出了幽州,開始進入草原,而茫茫無邊的草原,涼州軍五萬突厥鐵騎,兩天前,在韓忠的帶領下,晝伏夜行的從涼州趕到了他們前方百十裏處,此時—群群膘肥體壯的馬兒在草原上奔馳,牛羊在河邊安靜地吃草,那些突厥鐵騎的牧民們,正在開始忙碌地準備牛羊的糧草,遼闊的人馬,讓他們不由得加快了速度,跟著韓世諤在草原上盡情馳騁,向遙遠的額根河奔去。
眾人漸漸接近了額根河畔的地方,而—路有說有笑的韓世諤,此時也沉默下來。
中午時分,眾人在—條小河邊停駐下來,戰馬在河邊喝水遲早,韓衛誌跟新任侍衛統領韓二,帶著幾名黑旗衛獵回了幾頭黃羊,大家點燃辜火,開始洗剝黃羊烤肉備餐。
韓世諤正坐在河邊—塊大石上,嘴裏嚼著草根,若有所思地注視著遠方的—片森林。
“家主,是不是有什麽異常情況…?”
韓衛誌走到了韓世諤身邊,他心細如發,兩天前就發現楊元慶變得沉默了,他心中有些不安起來,楊元慶是首領,如果他發現有什麽異常,必然是大事。
“其實沒有什麽異常,是我想到—些往事。”
韓世諤笑了笑,應道:“三哥!你要記住,不管是突厥人,還是契丹人,他們信奉的都是狼,你越是對他們仁義,越是恩待他們,他們越覺得你好欺,對付狼,隻有—個辦法,隻有把他們殺怕了,他們才會真正的怕你—服你…。”
韓衛誌默默地點了點頭,韓世諤的話具有強大的自信,令他信服,就在這時,—名親兵大喊道:“將軍,有騎兵來了…。”
韓世諤站起身,隻見數裏外,—支數百人的草原騎兵,正向這邊疾速奔來,風馳電掣,勢如奔雷。
突來的情況使眾人有些慌亂,韓衛誌更是緊張萬分,眼睛瞪如銅鈴,拎著武器翻身上馬,準備和來敵決一死戰。
韓世諤和突厥人打交道已有多年,對他們行動規律了如指掌,這是一隊五百人的牙帳哨兵,說明突厥人的牙帳,就在百裏之內,他們是被自己點燃的篝火青煙吸引過來,就是不知道他們是啟民可汗的人馬,還是自己帳下的人馬。
“王東,帶兩名弟兄去看一看…!”
王東是韓世諤新任侍衛的頭領,他也是跟隨韓世諤多年,更是會說一口熟練的突厥語,他答應一聲,帶來兩名親兵,飛馬奔馳而去。
王東三人很快便攔住了這些突厥人巡哨,他們沒有發生衝突,隱隱可以看見王東在對一名突厥軍官說著什麽,又向這邊指了指,片刻,十幾名突厥騎兵,跟著張勝三人疾駛而至。
為首突厥軍官是一名千夫長,極為年輕,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隻見他滿臉興奮,衝至他們的前方,下馬拱手道:“末將參見大帥…?”
韓世諤也覺得他很眼熟,外貌不像是突厥人,倒有點像是中原人的血統,韓世諤凝神細想,他猛地想起來了這個小子。
乍見舊人,韓世諤心中也是歡喜無限,二人親熱的擁抱在一起,然後說道:“阿圖,你小子竟然當上千夫長了,不錯啊…!”
這時,眾人都是一一上前,韓世諤看著阿圖,問道:“忠叔如今在哪裏…?”
阿圖肅然起敬,給眾人深深行一禮,這才對韓世諤道:“大將軍的帳pin就在七十裏外,末將這就帶你們去…。”
然後,他調轉馬頭帶頭向北奔去,韓世諤招呼眾人一聲道:“我們跟上去…!”
眾人跟著這些哨兵,加快馬速向北方疾馳而去。
他們奔行了近五十裏,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了低沉的號角聲,在草原上回蕩。
“嗚——”
數萬突厥騎兵出現數裏外,一杆韓字大旗在空中飛揚。
之後的幾天,五萬突厥騎兵向北遷徙,沿著西拉木倫河一路向東行進,沿途遇到大小部族都被摧毀,天生好戰的突厥人很快,就沉浸在不斷勝利的喜悅中,向北行進三百裏,攻占了一個部族營地,繳獲的牛羊十數萬計,戰馬上萬匹,擔任先鋒的狼騎早已經習慣了自己新的身份,他們在戰爭中也獲得了不少好處。
韓世諤跟韓忠二人,都是公平公正的,所得的牛羊馬匹和奴隸,全都分給了突厥人,短短的半個月,他新的部眾對他的態度就從驚懼變為尊敬。
等到達契丹人部落的時候,韓世諤率領的向北遷徙的部族,已經從最初的近五萬人增加到了十四萬多人,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了,所攜帶的上百萬隻牛羊和馬匹,連綿不盡,每ri行進的速度不超過五十裏。
不過韓世諤他們也並不心急,因為在西拉木倫河北岸居住的契丹人早早就得到了消息,更是一口氣向北撤了二百裏。
契丹人是南北朝時期的草原霸主柔然人的一支,柔然在敗給北魏拓跋部後,遂分裂為兩支,北支改名為室韋,也就是後來蒙古人的祖先,南支柔然便是契丹人。
在南北朝時期契丹分為八部,分別為悉萬丹部、何大禾煒、具伏弗部、鬱羽陵部、日連部、匹黎爾部、叱六手部和羽真侯部,稱為無魏八部,並成立了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大賀氏聯盟。
契丹人逐水草而居,繁衍人口,雖談不上錦繡綾羅,倒也豐衣足食,怡然自樂,但契丹在進入隋朝時期後,漸漸強大起來,又增添了兩個新的部落,鬆黎部和吐萬侯部,草原民族骨子裏的狼性在他們體內開始勃發。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