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何去何從十四

字數:5398   加入書籤

A+A-


    蕭瑀搖了搖頭,應道:“現在不是開皇年間了,忠正之士早已經遠離朝堂,留在朝中的大臣,對這些事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啊。甚至都以為太子之位必屬阿孩無疑,爭相向他行賄結好呢,就連先皇的長女,樂平公主(北周末代太後楊麗華,楊堅靠她而登上相位,最後奪取了北周的天下)也是有意巴結呢…。”

    蕭皇後冷笑著應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阿孩從小就長歪了,我也根本管不到他,就隨他去吧,不過阿瑀,聽你的意思,是想利用阿孩的奪位之心,作點文章…?”

    說到這裏,蕭皇後突然雙眼一亮,疑惑的說道:“樂平公主?她跑來湊什麽熱鬧?以前這麽多年也不見她活動,現在都一把年紀了,還要來巴結自己的二侄子,不嫌丟人麽…?”

    蕭瑀搖了搖頭,否決道:“小弟倒是不覺得樂平公主有什麽問題,她應該也就是求個自保罷了,姐姐大概不知道吧,樂平公主的女婿,可是跟現在最炙手可熱的宇文述,是死對頭呢。”

    蕭皇後雙眼一亮,問道:“還有這種事?我記得樂平公主的那個獨女,也是北周幾乎唯一剩下的皇室血脈宇文娥英,不是嫁給了隴西李氏的另一分枝,前幽州總管李崇的兒子李敏了嗎?樂平公主還為這個李敏向先皇求了個柱國的官職呢,哼,這小子嘴上毛都沒長齊。不僅娶得前朝帝女。又直接官至柱國。不知讓多少人妒忌呢。不過李敏隻不過是個三十出頭的小子,跟宇文述又怎麽會是死對頭…?”

    蕭瑀聞言,卻是笑著說道:“姐姐有所不知啊,這一支隴西李氏,雖然和唐國公家的祖先同為漢將李陵,但分家已經有數百年了,真正讓他們這一支興旺起來的,是前西魏的大將軍李穆,在硭山之戰中。東西魏大戰,西魏的首領宇文泰大敗,自己也重傷落馬,幸虧李穆救駕,才撿得一命,戰後李穆給加了申國公,從此李穆家族就開始飛黃騰達,躋身關隴家族,兄弟三人俱至公爵,十個兒子也幾乎個個襲爵…。”

    蕭皇後點了點頭,應道:“李穆我知道,雖然不是柱國家族,但在西魏到北周,也是顯赫一時了,他的兄長李賢,也是西魏重臣,你說的那個李敏就是他的孫子,李敏的父親李崇,當年在幽州總管的任上和突厥作戰,壯烈犧牲了,所以李敏也算是功臣遺孤,這才娶得宇文娥英,阿瑀,你是不是想說,宇文述本想為兒子迎娶這個前朝公主,卻給李敏搶了過去,所以才會結仇…?”

    蕭瑀擺了擺手,又道:“不是這麽回事,跟宇文述結仇的不是李敏本人,而是李敏的堂叔李渾,這李渾是李穆的第十個兒子,也是他所有兒子裏,最精明能幹的一個,李穆的長子早死,申國公的爵位給了李穆的長孫李筠,開皇十六年的時候,這個李筠也死了,他沒有留下兒子,便絕了嗣,於是李穆的其他兒子們,全都對這申國公之位有了想法…。”

    說道此處,他頓了頓,然後接著說道:“而這李渾本來是排第十,雖然有個右驍衛將軍的軍職,但沒啥希望襲爵的,不過他重賄了宇文述,哦,對了,他的夫人是宇文述的姐姐,算起來宇文述還是他的小舅子呢,有這層關係,再加上李渾曾答應如果襲了爵後,會把每年申國公俸祿的一半給宇文述,那宇文述是個至貪小人,便全力在先皇的麵前,為李渾說好話,生生地把這個申國公之爵位,給搶到了李渾的頭上…。”

    “隻是這李渾跟他小舅子一樣,也是個貪婪無信義之人,爵位到手之後,開頭兩三年依承諾給了宇文述一半的錢,後來就賴賬不給了,還暗中使計,買通楊素,把他的這個申國公給轉成了郕國公,對宇文述說國公的名號變了,所以原來的約定也到此為止,由於這個李渾也是楊廣比較信賴的近臣,當年楊廣赴揚州任總管時,這個李渾就是他的護衛隊長,也有些老交情,加上李家子侄眾多,勢力龐大,宇文述不能象對付普通關隴中層家族那樣陷害,所以雖然恨得牙癢癢,卻是不能報仇…。”

    “以前這宇文述,曾跟人喝醉酒時放話,要跟李渾算總賬,李渾聽到後也一直在戒備,兩邊明爭暗掐也有好幾年了,李敏一直是李渾一方的重要成員,樂平公主大概是怕女婿給宇文述黑了,所以才想示好楊暕,巴上這棵大樹,也是給女兒加一道保險吧…。”

    蕭皇後聽完這些後,長舒一口氣,冷笑道:“看來這些關隴的軍功世家內部,也不是想象中的鐵板一塊,互相之間也是勾心鬥角,說來說去也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和家族的利益罷了,弟弟,看來我們可以利用宇文述和李渾家的矛盾,在中間繼續作文章,分裂這些關隴家族,為我們蕭氏以後的起事創造機會…。”

    蕭瑀點了點頭,說道:“那個李渾的爹李穆,當年就是跟著於謹和楊忠,一起進軍江陵,實質上滅我蕭梁的元凶,我大梁國的荊州子民,盡數被其擄為關中為奴隸,即使是很多飽學儒士,當年好不容易曆盡千辛,才從候景之亂的江南地區逃出,卻是剛出狼窩,又入虎口,被這些胡蠻子劫到了關中,我中華衣冠文化,從此大半消散,這可是比滅國破家更大的國恥啊!此仇我一直記著呢,現在於謹和李穆這兩個老賊早死,可他們的狗崽子李渾是隋朝大將,我們還得找機會把這兩個人除去才是…。”

    聽了這話,蕭皇後笑道:“原來這些年弟弟一直勸我跟楊廣進言,多結交宇文述,是早早地存了這方麵的心思,想讓貪婪狠毒的宇文述對這兩個下手,是不是…?”

    蕭瑀點了點頭,又道:“姐姐說得不錯,宇文述雖然是關隴家族,但一直聲名不顯,直到他這代才算出了頭,用這種新興的家族挑戰貴有的顯貴家族,本就是分化瓦解關隴世家的最好辦法,作為一個整體的關隴家族有多可怕,這百年來我們都見識到了,遠的不說,隻說尉遲迥和楊諒這兩次,有了關隴世家支持的朝廷軍隊,打起擁兵數十萬的關東強藩,幾乎是秋風掃落葉一般,亂世中如果這些人依然團結的話,隻怕我們的大業就要夭折了…。”

    蕭瑀的眼中精光一閃,說道:“不過這個宇文述,似乎是希望楊廣的江山永固的,這樣他才可能為自己的家族,謀取更大的利益,如果他知道了我們的事情,是會毫不猶豫地把我們蕭氏滅族的,所以一定要留著製約宇文述的手段,姐姐,這將會決定我們蕭氏複國大業的成敗…。”

    蕭皇後歎了口氣,應道:“最近銑兒幾次傳書回來,說是已經開始在荊州做生意了,看起來這那些本地人,已經不滿足於隻呆在湘州,還是想把手伸向荊州地區,銑兒要我們定奪此事,阿瑀,你有什麽好辦法嗎…?”

    蕭瑀搖了搖頭,說道:“姐姐!現在,我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

    涼州總管府內,韓世諤坐在自己的那張虎皮大椅上,跟著魏征、房玄齡、李靖一行商量,怎麽引起小規模突厥之禍,好讓涼州軍的人馬,躲過這次佂討高句麗的大禍。

    此時,李靖睜開了之前,微微閉著的眼睛,笑道:“突厥的這三個王子,這三個家夥中除了俟利弗,稍微簡單了點之外,咄苾和咄吉都是智勇雙全,謀略深遠之士,比楊廣強了太多,那咄吉現在已經接任了突厥大汗之位,就會是我大隋的巨大威脅,我們不可不早作預防…。”

    韓世諤勾了勾嘴角,反問道:“防?孤現在能怎麽防?本來對突厥最好的辦法,就是分而治之,挑動其互鬥,可是讓孤沒有想到的卻是,這個長孫晟竟然出於自己的考慮,放棄了這個他親自製訂的戰略,現在這些狼已經成長了起來,那西突厥的處羅可汗,現在的實力薄弱,連西突厥故地都無法壓服,更是不可能對東邊的鄰居構成威脅,所以兩邊也不可能打起來,玄成,你有什麽好的計策,比如能讓這三個兄弟間,開始互相爭鬥呢…?”

    魏征搖了搖頭,否決道:“隻怕很困難,草原之上,強者為王,本來按理說啟民可汗懦弱無能,三個王子間互相應該有爭鬥的,但是也不知是怎麽回事,這三兄弟雖非一母親生,關係卻是極好,大概是在當年啟民可汗兵敗逃亡之時,這三兄弟就知道了隻有團結才能生存,這些年來也是各自向一個方向發展,沒有互相間的衝突和矛盾,主公,我看想要挑起他們之間的互相殘殺,可能不大…。”

    韓世諤沉吟了一下,再次說道:“可是從我們得到的消息判斷,咄苾和咄吉之間,也是互相有些勾心鬥角,這點是不是以後可以利用…?”

    李靖此時歎了口氣,說道:“我覺得不太可能,說到底,這兩個人一個在漠南,一個在漠北,隔了茫茫大漠,就是他們天然的緩衝帶,這三個王子都知道以前突厥內部兄弟不和,互相殘殺,才給了我們漢人可乘之機,把他們各個擊破,這回不可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

    韓世諤咬了咬牙,問道:“那以藥師的意思,以後我們要斷絕和這些突厥部落的聯係了嗎…?”

    魏征卻是搶先搖了搖頭,否決道:“不,主公的圖謀是天下,以後就得製造亂世,我知道您的底線是不能讓突厥人趁機進關,殺我中原百姓,但我所擔心的是,隻怕以後在北方的群雄們,都會向突厥人開出,一些更加優厚的條件,到時候突厥人會選擇和別人合作,主公,我知道你不喜歡史上的那些引外虜入關的人,覺得這些人是我華夏的叛徒,對不起祖宗,但是在亂世之中,講的是兵馬權謀,講的是實力,不可以太迂腐啊…。”

    韓世諤冷冷地說道:“那麽以玄成的意思,是像竇薛舉這些人,到時候是會毫不猶豫地跟這些突厥人搭上關係…?”

    魏征點了點頭,然後歎了口氣,說道:“太平時期,他當然不可能認識什麽突厥貴人,但在亂世之時,現在那突厥的汗位,已經落在了二王子咄吉的頭上,那現在的他,肯定會找一切能引他們入中原的有力人士結盟…。”

    韓世諤一動不動地看著魏征,問道:“你的意思是,要我放棄以前的想法,跟突厥人主動合作嗎…?”

    魏征正色回道:“主公,魏某也知道華夷大防,即使是亂世,引豺狼入關,就算取得天下,也會為人所不齒,但是在亂世中,是不能靠道德和信念來立足的,主公現在雖然有著幾十萬人馬,但是我們以後可是要不停地,跟其他的群雄作戰,消耗,如果能再得到幾十萬突厥騎兵的相助,那大事可定,等到一統天下之後,再想辦法把這些突厥人禮送出境,或者暫時性地向其臣服,聯姻,都是可以作的選擇,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別人搶先這樣做了,到時候我們就會非常被動…。”

    韓世諤點了點頭,又道:“玄成,除了引突厥兵入寇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魏征咬了咬牙,又道:“如果主公實在無意讓突厥入關,那現在開始,就要守好從大隋到草原的一路上,阻止那些突厥人得到的那些野心家扶持,尤其是鐵器交易,再也不能睜一眼閉一眼,要想盡辦法分化瓦解這三個王子間的聯係,更要想辦法挑起西突厥處羅可汗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讓亂世之時,這些突厥狼無力南下…。”

    韓世諤微微一笑,說道:“隻有這兩條路嗎…?”

    魏征頓了頓,又道:“再有一條,我們千萬不要太快地,讓那些人消滅掉楊廣的實力,然後叛人去草原引起矛盾,讓大隋跟突厥再次開一場小規模的戰爭,然後把突厥人遠遠地逐出漠南,至少讓他們十年內無力南下,然後再考慮起事的事情,但這樣一來,楊廣的可能會對主公下手,所以我們除非萬不得已,還是不要用此計的好…。”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