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何去何從十九
字數:3308 加入書籤
李密歎了口氣,又目光炯炯地注視楊玄感,然後逼問道:“隋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不知明公有大誌否…?”
楊玄感想起了自己父親被楊廣逼死,還有那封遺書,眼中流露出一種強烈的雄心壯誌,他索xg不再掩飾,問道:“如果我有此心,又當如何…?”
李密微微一笑,故作高深的回道:“如果明公有此心,我倒有一良策可供考慮…。”
楊玄感大喜,拱手問道:“還請法主指教!”
“我估計關隴貴族,必會搶先發難,明公可隱忍等待良機,北接突厥,南交豪傑,待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朝廷無力鎮壓時,再登高一呼,以公先人的威望,必然會有四麵豪傑來投,公占據關中,便可得根基,然後西征隴右,南平巴蜀,有元慶在北方呼應,與隋朝鼎足之勢形成,再蓄積力量,安撫民心,靜觀隋變,一戰可得天下…。”
楊玄感沉思良久,方才問道:“如果我先搶先發難,又是如何…?”
李密聞言,不由得臉色一變,連忙說道:“不可明公若搶先發難,必是出頭椽木,白白給別人做了嫁衣…。”
李密又對楊玄感說道:“舉兵起事,當後積薄發,現在人人畏懼去遼東,明公當向聖上立誌,遣諸弟去遼東赴戰,一則迷惑今上,二則可求將領,可謂一舉兩得…。”
楊玄感緩緩點頭,剛要再說,這時門口響起了楊玄縱的聲音,隻聽他說道:“大哥在嗎…?”
李密感覺今天自己的話有點多了,便起身告辭,楊玄感也不挽留,送他出來,隻見艙門外,二弟楊玄縱臉色難看的呆在那裏。
“明公,在下先行告辭…!”然後李密拱拱手就走了。
楊玄縱向李密點點頭,對自己的大哥說道:“我有事情找大哥…。”
“進來說吧…!”
······
楊廣的禦書房設在龍舟三層,裏中外三間,直通船層兩邊,可以欣賞運河兩岸如詩如畫的江山,這是龍舟設計者的初衷,可他做夢也想不到,此時的運河兩岸隻有破敗和荒涼,數十裏內皆無人煙,一條大運河給兩岸民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給楊廣帶來的,隻有一肚子的喪氣和惱火。
不過此時楊廣的心思,已經不在運河兩岸的風景上,而是在千裏外的涿郡,或者更遠的郡縣。
他在和宇文述商量對付齊郡清河郡和渤海軍三郡的亂民造反,齊郡的長白山、清河郡的高雞泊和渤海郡的豆子崗,如今都有人聚眾造反,雖然還沒有成氣候,但楊廣對這三個地方卻格外敏感,這三郡正好是在北齊的統治中心,他很擔心北齊勢力再起,影響到他的高麗戰役。
宇文述卻是推薦,讓涼州軍的副帥李靖為齊郡太守,讓他來鎮壓黃河兩岸亂民造反,宇文述的方案使楊廣略略有些動心,他一時拿不定主意。
殺人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棒殺,一種是捧殺,宇文述無疑是在用第二種方式,正所謂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所以他很清楚自己和韓氏一族的仇恨太深,如果他在楊廣麵前說韓世諤壞話,會讓楊廣懷疑他的用心,他便換了一個方式,讚揚韓世諤的忠心和能幹,但同時又以別的事情來提醒楊廣,我們可以斬下涼州軍的一條臂膀。
宇文述的心裏也很清楚,把韓世諤的心腹手下調出涼州,要比殺了他還難受,而且齊地形勢複雜,民亂雖由高麗戰事引起,但仇恨之種早已播下,叛亂可不是那麽容易平息,隻要那李靖平亂不利,他就會有被罷免,甚至被陛下怒而斬首的後果,這是他期盼已久的快事。
楊廣背著手在禦書房來回踱步,雖然他對涼州軍早就有了猜忌之心,但是另一方麵,他對涼州軍的戰鬥力也很信任,他知道韓世諤不會辜負他的期望,不過也正如宇文述所言,隻要韓世諤還在,那麽涼州軍就會是他的一把利劍,利劍總是要留在最關鍵時候用,現在齊地造反的勢頭並沒有起來,過早把他們調來,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他有點拿不定主意。
就在這時,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道:“陛下,觀王和段尚書來了…!”
兩人來得正好,楊廣也是點點頭,然後就宣他們進來。
片刻,觀王楊雄和兵部尚書段文振,就快步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楊廣召見段文振是想問他山東亂賊造反的情況,可早派人去召他,他卻遲遲不來,令楊廣有些不悅。
“段尚書,為何才來…?”
“回稟陛下,剛才遇到楊尚書,和他說了幾句,耽誤了一點時間,請陛下見諒…!”
楊尚書自然就是楊玄感,楊廣冷冷問道:“他說了什麽…?”
段文振也是楊素的老部下,他也是故意引出楊廣的疑問,連忙說道:“回稟陛下,陛下前些ri子曾在楊子津大宴上說,軍中諸將多嫌征高麗艱苦,不願出征,今天楊尚書告訴我,征高麗是國之大事,平時食君祿,享名利,現在又安能為貪圖舒適而不去,所以他願意盡遣諸弟去遼東赴戰,請微臣安排…!”
楊廣微微一怔,這個回答令他有點意外,楊玄感竟然想讓家人參戰,一轉念他便明白了,這是楊玄感在刻意討好自己呢,他的心中暗暗冷笑一聲,卻假惺惺歎息道:“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不愧是太仆之後,他有忠君之心,朕又怎能不成全…。”
楊廣便對段文振下令道:“雖然他想盡遣諸弟去遼東,但朕也不能太過分,你就安排兩人,可授予鷹揚郎將,隨軍出征…。”
“臣遵旨…!”
楊廣沒有意識到楊玄感的深慮,更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心思轉回正事上,又問段文振道:“朕想知道,清河渤海齊郡等地的民亂如何了…!”
“回稟陛下,就是齊郡長白山的王薄聚集了上萬人,還有清河郡高雞泊有賊首高士達、張金稱聚了幾千人造反…!”
楊廣忽然打斷了段文振的匯報,再次問道:“這個高士達和高熲有關係嗎…?”
(本章完)(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