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緣引逃生

字數:4884   加入書籤

A+A-




    ()    天明和尚來到後殿,對幾名凶神惡煞般的士兵不予理睬,而是徑直走出後殿來到正殿,這時完顏阿古打和幾名副將已經衝進正殿,正與天明和尚打了個照麵,天明和尚聽的正殿人不少,但是相對肅穆,知道這裏肯定有大人物出現,於是駐足不動。

    完顏阿古打上下打量天明和尚,見此人身體硬朗,一路走來雙目緊閉,而走路確輕巧自如,暗自欽佩。緩聲道:“我眾乃武人,不巧今日打擾了高僧,踐踏幽靜之地,好生歉疚,但請贖罪。”

    天命道:“阿彌陀佛,不敢不敢。”

    完顏阿古打:“適才我眾追擊敵人,見一名女子和名太監逃入貴寺,轉眼便不見了,不知道高僧可知道這四個人都去了哪裏?”

    天命心道:“原來有太監跟隨,想必那女施主身份不凡,本不想多管閑事,但是眼見這女子如果被捉了去,勢必凶多吉少,出於我佛慈悲救人要緊,現在先托上一時,密道隱蔽,恐怕他們一時也無法察覺,再托上半個時辰估計高貴人一行人便逃得出去了。”於是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適才確有四人慌忙入寺,隻不過他們與老衲頗有淵源,不知施主尋他們何事?”

    完顏阿古打心想;“這老和尚倒也爽快,既然如此那高貴人和幾名太監必然還都在寺內,我們人多勢眾,已經包圍寺廟倒也不擔心他們四個逃走。”於是緩聲道:“恐怕大師有所不知,這四個人乃是當今大遼皇帝天祚帝的夫人高貴人,和名隨身太監,天祚帝昏庸無道,確連年征戰,重稅克扣,百姓苦不堪言,我等奉天命反之,我們已經捉到天祚帝耶律延禧,進而捉他的夫人,請高僧放出四個人,我等來此不為別地,隻要拿住此四人,絕不再擾高僧清靜。”

    天命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遼國皇帝是否昏庸無道,老衲不知,但是連年征戰,累得百姓繳納重稅,確實不該。自古以來朝代更替,自有天數,絕非人力之所為,現下遼朝氣數未盡,施主即使抓到天祚帝也未必就能更替朝代,遼國建國已久,基礎夯實,契丹人重視軍隊建設,正所謂百足大蟲死而不僵,恐怕施主未必就能完成心願,依老衲隻見施主不如放下屠刀,轉心為善,不要再增冤孽。”

    “混賬,我父王對你好生有耐心,我女真部已然推舉我父王為女真皇帝,現在更是活捉天祚帝,建立我女真皇朝指日可待,怎地聽你一派胡言,你速速交出那四人,否則我一把火把廟給你燒了。”說話之人正是完顏阿古打之子完顏宗弼,完顏宗弼身材勻稱,闊眉朗目,幾句話說的氣十足,實有一派英氣。此時完顏阿骨打聽得也是極不耐煩,隻是當眾為難一位又老又瞎的和尚甚是不妥,見完顏宗弼高聲嗬斥索性也不予阻攔,這時下副將兀術稟報:“稟報吾主,臣已經找遍緣引寺,沒有看見四人,而且寺廟之內竟然沒有其他和尚,但在後殿發現有一塊大石,好象有搬運過的痕跡。”完顏阿骨打立覺不妙,向完顏宗弼使了一個眼神,完顏宗弼明意,上前一步抓住天命和尚的右臂,狠狠道:“老和尚,你可別藏奸,如不馬上交出四個人,可沒你好果子吃,本小王可是所得到做得到,你已經瞎了,恐怕活著也是沒什麽意思了吧,哼哼。”天明和尚聽到兀術提及大石,心已知暴露,畢竟自己眼不視物,挪動大石也較倉促,露出馬腳,聽的完顏宗弼大聲嗬斥,當下心生怒火,隻是想著如何拖延,並不答話。

    完顏宗弼見老和尚不理,頓時怒火上撞,甩便打,馬鞭劈空直下,直照天命麵門襲來,天明和尚聽的劈空之聲不善,腳下輕輕點地,躍身向右,這一閃一挪之勢稍顯功力,當時在場個人無不唏噓:“小王爺這一鞭子,又快又猛,就算雙眼健全之人都未必躲得開,怎地這一又瞎又老的和尚隻是輕輕一躍便躲開?莫非這不是人?”完顏宗弼見一鞭不,連羞帶惱,又是一鞭,這次是順勢鞭其左肋,天明和尚依然雙足點地,輕輕一躍這一次竟躍出兩丈開外,完顏宗弼再想出鞭,正可謂鞭長莫及,心想:“哎呀好不惱怒,竟然當著父王和各位將軍士兵的麵竟然打不到一個瞎子,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恐怕日後常常被人取笑”於是扔掉馬鞭,從士兵搶過一條長槍,再次衝向天命和尚,話不多說迎麵便刺,這一槍直取麵門,出之快,下之狠毒,無不驚歎。可這一次天明和尚索性不躲,待槍尖刺來,右一伸抓住槍頭,左橫劈,竟然把腕粗的鬆木槍杆一劈即斷,完顏宗弼的長槍索然變成了一根木棍,先時一時氣惱,而年輕氣盛,未能察覺,此時見和尚出如電,竟然隻劈開槍杆毫不費力,頓時心生懼意。

    完顏阿古打見勢不妙,喝住完顏宗弼,向前一步朗聲道:“閣下雖為僧侶,卻身懷絕技,果然是世外高人,但是眼下我方百餘人圍住貴寺,恐怕高僧再有本領也逃不出去,現在本王勸你還是早早放出四人,本王捉住高貴人也並不想殺她,隻不過眼下不想他跑出去通風報信。”其實完顏阿骨打早知蕭撻不也已經逃走,怕通風報信卻是騙老和尚,其實抓不抓高貴人和名太監,依然並不重要,隻不過今日新宣大事,眼見四人逃進寺廟,卻被一個瞎老和尚藏起不宣,心想好沒麵子,如果這瞎老和尚僅僅是年老體衰倒也罷了,可偏偏這瞎老和尚身懷絕技,又折辱完顏宗弼,勢必大打折損自己威望,現下隻是騎虎難下,又不知如何是好,隻能將計就計,非找到四人不可,於是命完顏宗弼,兀術速去大石處。

    見完顏宗弼,兀術憤憤而走,天明和尚確泰然不動,完顏阿骨打身邊一位副將向前兩步,對完顏阿骨打低聲道:“大王,依在下看其必有古怪,恐怕後殿大石之後有通山密道,末將願在此纏住這和尚,大王派人速速去後山查找,別讓那高貴人跑了。”說話之人是一位漢人,名叫劉豫,此人先輩躲避江湖仇殺逃至關外,隱於女真族當,女真人本身並不排斥外族人,跟漢人更是沒有冤仇,便接納劉氏一門,久而久之融入當地貴族,劉氏有家傳武功,使得一好槍法,深得完顏阿骨打賞識,並常有請劉老爺子出山之意,隻是劉老爺子本就是逃到關外,不樂生事,但有無法拒了完顏阿骨打的盛情,便命長子劉豫跟隨完顏阿骨打,此時完顏阿骨打正躊躇之際,看到劉豫挺身而出心下大喜,他隻劉豫亦是身懷絕技之人,想必不輸於這瞎老和尚,於是便點了點頭,劉豫抖了抖精神,提槍行至天命麵前,右提槍,左輕抱右,道:“晚輩得見高人,無不欽佩,隻不過晚輩亦是習武之人,見得高如不學上幾實乃憾事,不知高僧法號,在下劉豫有請高僧賜教。”天命和尚自知一戰無法避免,當下雙合十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老衲僅是一位枯禪老僧,年逾旬,風燭殘年,還怎生算得什麽高人,如施主願意賜教,老衲便與施主切磋,切磋,施主便請動吧。”劉豫心覺得這老和尚倒也爽快,於是大聲道:“在下拳腳功夫頗弱,自知不是天命大師敵,因此隻能使得家傳槍法與大師過過招了,不知大師用何兵器,不妨去取。”天命道:“阿彌陀佛,各種兵器實乃凶器,本寺僧眾隱居於此,向來不惹是生非,而本地民風淳樸,亦無強盜惡人,所以本寺向來沒有什麽兵器,施主既然使得一好槍法,老衲願空領教便是了,隻是希望施主得勢之時,下留情,老衲雖然早看淡生死,但如果血濺當場不免褻瀆我佛,實乃罪孽。”

    話已說盡,劉豫鬥轉鋼槍,便使出了家傳《劉氏點鋼槍十式》,丈二鋼槍施展起來,頓時正殿之內鴉雀無聲,劉豫擺了一個起式,高聲道:“得罪了。”

    話音剛落便是一招“千鈞一發”這一招便是直刺天命咽喉,來勢之凶遠超與完顏宗弼,可是天明和尚仍然泰然不動,待得槍尖靠近,右猛抓槍頭,劉豫這一槍實乃虛虛實實,如對方是普通人,這一槍早已插入咽喉,可明知今日對高強,如何能吃這一槍,便不等這一槍使老便一抖,槍頭頓時抖出十幾個槍花,天明和尚聽聲辨物,知道這一槍無法接住,便腳下輕點,身體後躍,空喊道:“好一招‘百花齊放’”,劉豫心一愣,對方竟然識得自己家傳槍法,實在讓人琢磨不透,但是這一交哪裏還能分心多想,於是抖擻精神,一槍猛似一槍,一槍快似一槍,刹那間將家傳絕技《劉氏點鋼槍十式》施展開來,整整打了一套槍法,可竟然連老和尚衣襟也未碰到。

    天明和尚突然站定,擺了擺道:“施主槍法精妙,老衲深感欽佩,隻不過施主這套槍法看來還沒有使到高深境界,這套槍法如果老衲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劉氏點鋼槍十式》。”劉豫道:“確是不假,此乃家傳槍法,不知大師如何得知”此下劉豫已然自覺不如,更不像開始之時盛氣,當下隻當學生向師父求教一般望著天明和尚。天命道:“這劉家槍法早創於後周時期,本是騎馬打仗的將領所用,而且隻傳內不傳外,本來江湖少見,後來劉氏傳人又不知去向,今日老衲領教果然名不虛傳,不知施主跟劉奎山是什麽關係?”劉豫道:“劉奎山乃是家父,不知道大師如何知道家父?”天命道:“阿彌陀佛,老衲當年跟劉奎山也算是頗有淵源,那都是陳年舊事不提也罷,劉施主看樣子已經加入女真部族,今日也必是要捉拿那四人,老衲依然盡力,不妨告知你們他們的去處。”說完領著眾人走向後殿,來到大石之前,道:“這山石之下便是我寺密道,女施主和敝寺一行人便是從這裏逃走,至於他們去往何處,老衲便不知曉,他們逃走之後自生自滅全靠天數,我佛慈悲,希望他們少遭劫難,阿彌陀佛。”

    完顏宗弼和兀術早已看出門道,號令士卒移動大石,可是這大石深深嵌入山體岩石之內,一直隻打的火星四濺,也奈何不得,完顏阿骨打無心糾纏,早早回歸大帳商議大事,完顏宗弼,兀術,劉豫為了完成使命,一起劈山取石,一時忙的不亦樂乎,竟然沒注意到天命和尚不知何時不見了,問了幾名隨從都說忙掘土劈石,沒看到。劉豫不待多想,繼續取石,畢竟人多,一頓敲敲打打,忙活了大半個時辰,可算擊碎大石,完顏宗弼好勝之下自帶人衝進洞,尋人不見,命退兀術,完顏宗弼自行帶領親兵追了下去。

    不多時完顏宗弼自覺此時離開父王略有不妥,父王剛剛被推舉為女真天子,可是畢竟事發倉促,想必除了鑲紅旗其他旗王未必就真的心服口服,於是命十幾名親兵繼續追趕,自己確趕了回來,找完顏阿骨打去了。

    完顏阿骨打回歸軍帳之內,命人將高永昌帶入大帳,高永昌進入大帳真是灰頭土臉,毫無先時太師風範,高永昌自知大勢已去,倒也並不屈膝求命,隻是仰著頭呆呆的看著帳頂,眼神說不出是傲氣,憤怒,委屈,自卑,絕望,緩緩道:“我高永昌臥薪嚐膽籌劃多年,適與宋朝韓丞相商妥,宋朝大軍開往遼宋邊境,之意牽製並不需宋朝踏上一兵一卒便是對我呼應,韓丞相果然守諾,邊境遼兵也果受牽製,而天祚帝春州之行更是天賜良,沒想到我高永昌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竟然反受女真人暗算,終是養虎為患,真是報應啊,報應,哈哈哈哈哈哈……”高永昌幹笑幾聲,好不淒厲,這哪裏是笑,簡直就是撕心裂肺的呐喊,呐喊老天不佑,呐喊功虧一簣,笑聲戛然而止,高永昌咬斷舌根,將斷舌吐向完顏阿骨打,完顏阿骨打本欲阻止,哪知事出突然,隻見高永昌口噴鮮血,麵目猙獰,便命左右將其拖出,高永昌噴了一會血,死在帳外,死的時候臉上依然掛著猙獰的笑。

    >

    下載免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