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飄零劍法
字數:7907 加入書籤
() 兩位少俠登場,相互對視一番通報姓名,得知象山派登場的是本派傑出後生鮑大象。
鮑大象見李浩強五短身材,臉黑眼小當下心不悅,心道:“憑我鮑大象風流倜儻,玉樹臨風這樣一條美少年,怎地要跟這樣潑皮一般的人比武,當真是穿錦衣打狗,就算贏了他也沒什麽好看。一會要是一招便把他打倒那也罷了,若是這人胡攪蠻纏,跟他這樣的人撕扯扭打在一起,恐怕我是要吐的一塌糊塗,那可就不戰自敗了。”想到此處向馬博芳躬身一禮,道:“晚輩已然準備就緒,請馬前輩擊鼓。”
馬博芳道:“好、好、好,但請鮑少俠莫急,還請請雙方亮出兵器,由本人檢驗是否木製,如不是木製或者木製過於尖銳,那就請更換wǔ qì。”
鮑、李二人亮出木製wǔ qì,馬博芳見李浩強拿的是馬家事先準備好的木劍,而鮑大象使的則是自製黃梨木劍。木劍做工細膩考究,劍身木質紋理清晰,如行雲流水,仿越王勾踐所使“斷水劍”而製,通體細長並無劍鋒,劍穗一尺多長,穗玉製蝴蝶結翠綠奪目。馬博芳見劍如見人,當下把玩一下自覺入,心下暗歎精巧。
檢查無異,當擊鼓開戰。
通鼓響,鮑大象報劍入懷,站立不動。李浩強見狀氣往上撞,口大喊:“得罪啦!”緊接著就是一劍直刺鮑大象心口。鮑大象見劍風伶俐,不敢怠慢,當側身閃過。李浩強早知一劍未必得,當即橫切鮑大象腰間,鮑大象雙足點地騰身躍起,同時出劍直點李浩強頭頂,李浩強見鮑大象身法靈動,出極快,當即低身閃腰,腳下加力,橫竄出去。
一個照麵結束,雙方都暗歎對方武功不弱,鮑大象先前輕蔑之心略有淡去,李浩強自覺象山派江湖成名也並非浪得虛名。
二人稍有停頓,刹那間又戰在一處。二人劍法靈動,身法敏捷,半盞茶的功夫已鬥十幾個照麵。
小鬥兒見二人鬥得激烈,劍法精妙當下好不喜歡,自覺二人劍法均在自己之上,當真是一個學習的好會,於是雙目緊盯二人,但見李浩強雖然生得醜陋,但劍妙身輕一招快似一招,木劍劈空之聲連連,小鬥兒心佩服。又見鮑大象生得瀟灑,衣著華麗持劍劍招詭異多變,舉之間頗有儒將風範,不由得心生羨慕。
但見二人招式太快,實難記全,於是目光便落在鮑大象身上。鮑大象先前見對出劍快捷迅猛,出狠辣,但有閃失必將骨斷筋折,雖然不至送命,但心好不氣惱。見其師出名門一時也不敢貿然進攻。但十餘招之後便覺泰山派劍術不過如此,先前看到破綻本以為是陷阱,如今看來這破綻也太多了些,於是嚐試著虛點幾劍,但見每次虛點對方破綻,對方都措不及,頗顯狼狽,當下心生歡喜。又過了幾招,但見李浩強一招回頭望月,劍身自下而上直挑鮑大象眉間,鮑大象見得破綻本可以一劍刺其身後,但心想:“如此一劍刺去,對必將深受重傷,如不加力而虛點,又太便宜了這臭小子,不如戲耍他一番最妙。”想到此處,以劍擋劍,腳下生力一腳踢在李浩強襠下,這一腳使了五分力,但見李浩強這一招回頭望月本就是半蹲半扭,襠下受這一擊,當時癱倒在地,雙捂著擋下好不痛苦。
場下本來一片叫好之聲,突見這一變故,都傻了眼。本是泰山派一招妙招,如何被象山派這小子一腳踢襠下,但見李浩強倒地shēn yín,幾乎疼得哭了出來,都覺好笑但礙於情麵都強忍不笑。
泰山派掌門“回陽”李越見此狀心係孫子,當即站起身來,又覺對方下留情並未使全力,當即覺得自己身份高貴,這種場合不宜發作,當即坐下,暗自憋氣。又覺李浩強太過情敵,臨場經驗欠缺,武藝不到家卻第一個出場丟人,藝不如人輸也活該,當下臉上一紅好不難堪。身旁的黑龍幫副幫主陳招,見李越窘狀,嘴角上揚,暗自竊喜,卻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年輕人比武一時失未必就是壞事,李掌門不必太過掛懷嘍。”李越見陳招說的有理,但語調陰陽怪氣當下不予理睬,隻是點了點頭。
象山派旗開得勝,戰勝的又是泰山派好,當即象山派眾人歡欣雀躍,倒更顯得泰山派一邊冷清了許多,泰山派幾名弟子走上台來,攙扶李浩強下台。但見李浩強蜷著身子,好不痛苦,不時用眼撩著鮑大象心憤怒顯於臉上。鮑大象對其卻是理也不理,還喃喃道:“可惜泰山派精妙的劍招讓你這醜人給褻瀆了,本來簡潔幹練,結果被你使得花拳繡腿,不會是跟你師娘學的吧。”
李浩強疼得死去活來,當即也沒聽到鮑大象說了些什麽。可是前來攙扶他的弟子有一位突然挺身站立,示意另外一名弟子將李浩強背下台去,而自己卻重返台,見其李浩強所失的木劍,向台上台下躬身施禮。
又是通鼓響,這人向鮑大象報了抱拳,道:“這位仁兄武功了得,在下佩服。能打敗我李師弟,恐怕在下也不是仁兄的對,隻是擂台比武勝敗乃是常事,仁兄如此狂妄倒是不應該的了,因此在下頗想來領教仁兄高招。”鮑大象自覺剛才言語冒失,見此人身強體壯,氣宇軒昂,與先前李浩強頗不相同,當下慚愧,和聲道:“小弟出言冒犯,多有得罪,還請閣下大人大量,不予計較,一會比武之時定要下留情才是。”那人道:“好說,我孫有亮可不是得理不饒人的小人,請仁兄出招吧。”
鮑大象說道:“孫兄,請。”
二人客氣一番,便拆招換式鬥在一起。先前鮑大象戲耍李浩強,但覺這泰山派武功可真是徒有虛名,想這孫有亮也不會強到哪裏。結果一動便覺不是那麽回事,這孫有亮劍法之快,出之重當真遠超於李浩強,當下提起十分精神跟孫有亮戰在一處。
台下見二人鬥得精彩,叫好之聲不絕於耳,泰山派弟子見大師兄登場無不心捏了一把汗,但見孫有亮使出妙招,均起身擊掌叫好。這邊泰山派那邊象山派叫好聲此起彼伏,台上鬥得激烈,台下也躍躍欲試,雙方常有人伸頭探腦,斜視對方。但雙方叫好都出於關心,鼓勵。而台下眾人除了鼓勵之外,一些頑劣之徒,頗有幸災樂禍之意,心想:“二虎相爭必有一傷,一會定有熱鬧看。”
小鬥兒見孫有亮出迅捷,先前李浩強出劍劈空之聲一聲一聲還能聽得清楚,可這孫有亮使劍,劍劍劈空,劍招快時,劈空之聲連成一片,隻見鮑大象多防少攻,出於略施。小鬥兒見鮑大象生得瀟灑,劍鋒儒雅心下頗為擔心。不過見二人鬥了五十多個回合,孫有亮雖然進招連連確也奈何鮑大象不得。台下歡呼叫好,小鬥兒卻專心看劍,不予附和。
李越先前憤怒,但見孫兒無礙,大弟子登台,又占據優勢,當下心情緩和了許多。但見鮑大象劍法路數奇特,平生倒是頭一次見過。
飄雲看了第一場,便覺鮑大象劍法路數有點意思,但又看了一會,覺得這劍法似曾相識,確因此劍法頗像紅黑神教的武功《飄零劍》。後來恍然大悟,這鮑大象的劍法招式路數確是象山派的劍法,但其一些精妙變化確實《飄零劍》無疑。當下心盤算:“難道這象山派與我紅黑神教有關?又不知道是哪位師兄弟會如此大膽,將紅黑神教的武功外傳。”飄雲想了一會不得其所,轉身看見小鬥兒聚精會神的看這二人比武,心下欣慰道:“你且記得那象山派弟子如何破解泰山派劍法,一會對陣廬山派倒是有幾成把握了。”小鬥兒“嗯”了一聲,雙目卻緊盯擂台。
鮑大象見孫有亮出劍迅猛,變化之多也遠超李浩強,當下拚到五十多個回合不見孫有亮有什麽明顯破綻,但這鮑大象確實少年老成,沉得住氣,心道:“師父傳給我們劍法的時候曾經說過,這套劍法不知其名,乃是絕跡江湖已久的劍術神功。而師父用這幾招已然難覓對,如今將一些不完整的招數融入你們象山劍法,而有招完整的招數給你們遇見強敵之時突圍保命之用,隻是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用。”心想到有不敗之策,於是跟孫有亮打起消耗戰,自覺:“孫有亮出頗重,消耗氣力,而鮑大象劍法靈動,以巧破千斤,時間一長孫有亮自然吃不消。”可是這孫有亮確是泰山派代弟子的佼佼者,鬥了幾十招非但不顯疲態,反而越戰越勇,出越發迅猛,漸漸鮑大象支撐不住,好幾次險些被孫有亮木劍掃到。
二人又鬥了二十多個回合,鮑大象終於隻有招架之功無有還之力,全身都被孫有亮的木劍劍影罩住,這時孫有亮一招“鳴鶴亮劍”,大吼一聲,木劍直刺鮑大象破綻,木劍劈空之聲尖銳刺耳,鮑大象心知不妙,便使出了師父所傳的“保命招”的“飲鴆止渴”,見孫有亮木劍刺來,並不全力躲避,而是讓開腹部重要髒器、穴道,剩餘功力全灌注在長劍反刺孫有亮胸口。這一便招全在孫有亮意料之外,雖見鮑大象出在後,但見鮑大象劍體突然黑氣彌漫,一劍刺來之迅猛已無法躲避,當下二人各種一劍應聲倒地。
當時場下一片嘩然,馬博芳、劉清風、李越、趙小源等人衝向比武台,李越趙小源個子查看門人傷情,馬劉二人也在旁幫忙查看。但見孫有亮劍倒地,一時呼吸困難,幾欲起身便又摔倒,他隻想不明白剛才那一劍鮑大象是如何刺出來的,那一股黑氣又從何而來,他癱在地上再看鮑大象的黃梨木劍,通體紫褐,並無異樣,當即昏死過去。李越集重氣,給孫有亮推宮活血,不久孫有亮漸漸醒來,口吐鮮血,大口喘氣,劉清風見狀知道孫有亮受傷頗重,肋骨已斷,好在年輕力壯,氣血充足,又有李越耗費真氣相助,於是從懷掏出幾粒藥,喂予孫有亮,孫有亮喘息漸平,被師弟們抬下養傷。再見鮑大象隻是衣服被搓了一洞,被劍所刺的地方肉皮紫紅,但僅是傷及肉皮,並未傷及髒器。馬博芳劉清風等人商議片刻,馬博芳朗聲道:“本大會比武意在以武會友,沒想到兩位少俠竟為此受傷,當真心下不忍,現下立請名醫給孫少俠治傷,就請住在寒舍且住幾日,待傷勢好轉馬某親自送少俠回泰山。不過本場比賽勝負還待商榷,就請武當派劉真人定奪吧。”劉清風輕輕一禮道:“貧道武功低微,見識淺薄,更不敢稱‘劉真人’馬兄取笑了。隻是馬兄看得起那麽貧道就淺說想法,這場比武過程暫且不談,咱們隻當他是真刀真槍的比試的話,他們二人勝負倒也是明顯的了。孫有亮雖然先前占盡優勢,但得勢而不得勝。象山派鮑少俠雖然被動,且這最後一招確實驚險至極,不過畢竟是棋高一籌,出奇製勝的一招。如果二人均刺利劍,恐怕此時孫有亮依然命絕當場,而鮑少俠僅是皮肉之傷罷了。因此貧道看來,這場是鮑少俠勝了。”
其他人均覺劉清風說得有理,馬博芳見大家並無異議,便宣布鮑大象勝。鮑大象以更衣為由,下場休息,第場由趙小源親自登場。趙小源長鮑大象幾歲,係象山派掌門趙允義獨生子。趙小源從小深受父親熏陶,武功根基紮實,性情豁達、忠義,頗識大體。對表弟鮑大象之行嘀咕了幾句,鮑大象點頭。鮑大象對表哥略談泰山劍法親身感受,便衝衝下台更換衣服去了。
飄雲剛才見那一招“飲鴆止渴”好懸站了起來,先前見鮑大象之時象山派劍法參雜一些“飄零劍”殘招,而這一招“飲鴆止渴”可完完全全就是“飄零劍”的招式了,而且想必這名象山派弟子經常練習,且得精要。在那萬險時刻用得恰到好處,而且內功到處,黑氣乍現,雖然一閃而過,但哪裏逃得過飄雲的眼睛。飄雲多年不見紅黑神教眾兄弟,突見招式依然歡心,對這鮑大象也頓生親近之感。
泰山派第個出場的是四弟子周德茂,趙小源對其抱了抱拳,通鼓後變更周德茂戰在一處,僅十多回合,劍指周德茂小腿,一點即便離開,周德茂識趣,報了抱拳走下比武台。
趙小源一連勝了陣,其隻有泰山派二弟子能與趙小源戰到十回合,泰山派其他弟子均知武功頗不及幾位師兄,而師兄們紛紛落敗,自己便也不願自討難堪,便在李越會意之下離開賽場。至此象山派僅靠兩人之力便挫敗百年老派泰山,台下眾人無不為象山派叫好。同也感到泰山雖然失敗,但也有孫有亮這樣的好,隻不過運氣不佳,功虧一簣罷了。
飄雲再見趙小源的劍術,跟鮑大象如出一轍。隻不過使用得更加純屬,內功相對更高一些罷了,心下亂想,不知道其他象山弟子是否都是這般,那教他們劍法的人又是何人,又為何不直接教純正的“飄零劍”而非要掩人耳目,把劍招藏在別人的劍法之。飄雲百思不得其解,便拉著小鬥兒轉到看台之側,剖析泰山劍法厲害以及薄弱之處。
第二場對陣雙方是崆峒派對陣巨鯨派,雙方各派好,但畢竟實力相差懸殊,崆峒派以較大優勢獲勝。
第二場結束已到午十分,馬博芳宣布暫時休會,未時再戰。
飄雲早有準備,沒離開座位,而是由泰月,泰明事先準備幹糧,各自吃了。飄雲跟準備參賽的各位小和尚略略分析泰山派劍術弱點。
又叫上小鬥兒走向一片小樹林,見四下無人道:“我們是第五場,時間還來得及,泰山派劍法弱點在於下盤。雖經曆代泰山好修善,劍術幾近完美,但在高看來,依然破綻不少。尤其是下盤的老毛病在這代弟子使來便更是暴露明顯。泰山派李浩強、周德茂均算得上泰山派代弟子的好,可是他們均在下盤吃虧,因此算來,那廬山派應該還不如泰山,因此下午對陣廬山應著重攻擊下盤,敵我均使木器,我方僧眾使的是長棍,對陣廬山所使的泰山劍最是合適不過了,你晚上不用使長棍,畢竟長棍不是wǔ qì之最,又何必修行。你幹脆就使劍,劍才是wǔ qì之魂,待你內功修煉大成之時,恐怕連劍都用不著了。那可就看你的造化啦,嗬嗬嗬。”
小鬥兒不太明白飄雲的話,但知太公所言非虛,現在不明隻要記牢便可,於是點頭稱是。
飄雲教小鬥兒幾招劍招,均是破泰山劍招和危自保的招數。小鬥兒卻道:“太公一身武藝,為何教我別派劍法?”
飄雲不解,問道:“太公所傳授你的是紅黑神教武功‘飄零劍’你如何說是別派劍法?”
小鬥兒道:“適才那幾招,明明就是象山鮑大象用過的。”
飄雲領悟,笑道:“那是哪幾招,你使來給太公看看。”
小鬥兒拿過長劍,將上午所見鮑大象的招式從頭至尾使了一邊。飄雲雖早知小鬥兒記憶過人,但見小鬥兒將上午鮑大象所使八十招招數重頭使到尾,尤其是最後一招“飲鴆止渴”使得更是有模有樣,飄雲當下大喜,道:“照葫蘆畫瓢的功夫天下如你這般可也算是少有,好好好,太公跟你道來。這套象山派劍法其實參雜有我飄零劍的劍法,其緣由太公不知,但想必是有我紅黑神教高親自傳授指點,才會有此結果,但是你所記招數僅僅是外招,其內功法門確不知,那記不記得這招式倒也沒什麽大用。太公傳授你的飄零劍法,可要比象山派這套不倫不類的劍法純正的多,如果你能全都學得會,剛才那鮑大象可也不是你對嘍。”
小鬥兒對鮑大象佩服的很,當聽說自己能勝過他,心一陣歡喜。聽太公之言,象山劍法僅是參雜少許飄零劍法便如此厲害,如若自己學會一套真正的飄零劍,當然要勝過鮑大象了。
當下飄雲重頭開使飄零劍,這飄零劍外功變化之多不必多言,飄雲自信小鬥兒過目不忘,便將本已挑選好的招數一股腦的全使了出來,一邊舞劍一邊傳授內功法門,舞得興起,幹脆將一整套飄零劍所有變化都使將出來,這一套劍法全部使完竟廢了將近一個時辰。
飄雲有意放慢了節奏,不像讓小鬥兒錯過每一個細節。使完一套,飄雲定了定神,見小鬥兒竟然呆呆的站在那裏,好像癡了一般兩眼依然盯著剛才自己練功的地方。飄雲心道:“不妙,我隻以為小鬥兒記憶過人,沒想到這一套使來實在變化太多,別把這小子累傻了才是。”飄雲當下不敢出聲,他自知一個人在強記武功之時不免運氣周身,而往往是初學,容易走火,正如武學宗師,閉關修行一般,最怕別人打擾,自己安靜修行,就算偶遇走火,也會因自深厚內功及時化解,重新運功修行。而此時小鬥兒狀態便如此,飄雲本是沉穩淡定之人,可此時卻心出汗,生怕出什麽意外。這種情況跟身受內傷還不同,如果是收了內傷,可以根據受傷情況,推運功力相助,而眼下當真是渾身有力卻幫不上忙,飄雲隻能靜靜的等著。
過了一個刻鍾,小鬥兒還是一動不動,飄雲心道:“當真愚蠢。想這飄零劍乃是紅黑神教至高武功之一。當年神教鼎盛之時,多少二代、代好想學,恩師都不允。不是恩師吝嗇,而是這飄零劍如想練習必要有一定根基,否則練之有害無益。後來恩師將這樣一些隻需後成的武功編寫成冊,專攻一代弟子修行,二代弟子初學,代弟子則隻修煉最基本的武功法門為日後修煉打基礎。”想到此處突然明白:“象山派趙,鮑二人之所以使用象山劍法參雜飄零劍,必然是武功基礎不牢,因此才未能學全飄零劍。而自己卻將全套劍法一股腦的交給了小鬥。可見這跟教趙、鮑二人武功者相比,當真稍遜一籌。”想到此處,一跺腳口連連歎氣。
本來寧靜的氣場,突然被飄雲打破,小鬥兒也激靈一下。飄雲見小鬥兒忽然動了一下,定睛觀瞧,隻見小鬥兒臉色大變,周身上下團團黑氣連綿而生。飄雲見此狀心大慰,知道小鬥兒定時剛才將自己所傳授的內功心法通體練了一邊,這才會有如此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