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宗教的使命

字數:4084   加入書籤

A+A-




    主機對木族的發展進程進行了推演,他提醒ba和ma:目前這個商紂王幾乎放棄了社會治理責任,他的臣子也多半離心離德,商朝傳承了十幾代,已經沒有新意了,可以考慮棄商立周。

    一天,主機從納米傳感器發送回來的信息發現,商朝裏有一個大臣的家裏正缺一個廚子,於是ma就去應聘廚娘。

    她為這個大臣的家庭製作了非常可口的飯菜,獲得了大家的好評。

    這種新的飲食方法和菜譜既簡單又實用,口味也很好,因此首先在大臣的家族裏傳開,然後在商朝傳開。

    新的飲食方式和配方逐漸替代了商朝傳統的飲食習慣,因此兩三年之後,商朝人不再因為飲食原因而體能充沛,他們的體能降低到和其他部落的人一樣,祖先流傳下來的食補秘方就此失效、失傳。

    五年之後,討伐商紂王的聯盟終於占據了優勢,用古人的認知來看,叫做商朝的氣數已盡,而對於人工體來說,每次的改朝換代都在嚐試新的社會治理模式。

    周王朝建立後推行禮儀治國,首次形成了一種從上到下,各有節製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開創了新局麵。

    時間飛快,轉眼之間,經曆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幾百年混戰之後,持續了六百多年的周朝分崩離析,秦國統一了木族,公元前206年劉氏家族推翻了秦國,建立了漢帝國。

    在伴隨著基督教成長的過程,ba同時惦記著東亞地區的木族。

    公元前兩百年至公元一世紀,人類的各大部族正在形成大型金字塔型的封建社會結構。

    亞洲的漢帝國和歐洲的羅馬帝國在公元前兩百年幾乎同時發展起來,而且都在公元一世紀發生著巨變。

    歐洲的羅馬帝國從元老院的共和製轉變為元首集權製,這種變化對原有的羅馬帝國以及周邊的地緣政治產生重大的影響;亞洲的漢帝國正在由西漢初期的土地私有化和商業自由化經濟模式,收歸為封建集權製,隨著體製的變化,生產資料重新分配的過程幾乎斷送漢帝國的前程,漢朝出現劇烈的動蕩,直到東漢建立。

    這段時間是ba和ma最為忙碌,最為警惕的曆史時刻。她們意識到這些部族除了封建社會的治理結構逐步完善,另一種精神支柱(大宗教信仰)也應該盡快確立下來。

    水族(古印度)已經率先完成了世俗政權加大宗教信仰(佛教)的新型社會結構模式,進入了穩定期。

    主機時刻關注著全球各地的新舊先知家族的動態以及各部族的現狀。

    在大族或大國發生體係變化的時候,是創立新信仰的最佳時間點。因此在公元一世紀基督教創建了起來,並開始影響羅馬帝國,同時在公元一世紀,東亞大國--漢帝國也應該確立起新的信仰,這將對未來的歐亞大陸產生深遠的影響。

    現在是ba和ma孤注一擲的時候,再也沒有其他人工體可以在月球上備用,隨時接替她們。

    她們一方麵要發現和阻擋外星生命的入侵,另一方麵要高度警惕人類社會進入文明史之後正在發生的每一次結構變化。

    防禦外星生命的入侵,她們最擔心的是滲透式繁衍模式,而不是外星人工體的入侵,因為人類已經壯大起來了,其他外星人工體沒有植入和選擇的可能性,目前她們最需要警惕的是遠在南美洲的土族人(現在他們被稱為瑪雅人)。

    ba和ma有一種緊迫感,她們知道土族異種(瑪雅人)的個體能力完全勝過歐亞非的人類。

    她們一方麵要想辦法限製、擾亂瑪雅人的發展進度,另一方麵要盡快將歐亞非大陸上的金族、水族、火族、木族等四大部族引入新的文明階段,通過群體性變革創建新型社會模式。力爭在千年之內超越土族人。

    這次大宗教信仰的啟蒙,不同於以往沒有章法的鬼神傳說,它必定是一門社會學,平等地涉及到每一個人,具有全人類參與的可能性,而不是各個部族,各持己見的鬼神崇拜,具有社會學功能的大宗教核心精神就體現在,人類對平等、博愛、互助的向往。

    無論是佛教還是基督教都體現了相同的要素。

    主機預計人類在地球站穩腳跟之後,將向全球各地蔓延,在全球布局完成後,將由零散的部落,逐步合並成為以大洲為界限的族群。

    這次大宗教信仰的建立,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在每個大洲內部,有一種力量可以將各個部落、國家串聯起來,為每個大洲內部各自為政的世俗政權,加上大宗教的約束,形成三到四個,以“洲際”為單位的大區域意識共同體。

    ba對主機說:“東亞的木族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本地化的,統一的宗教信仰體係。而臨近的水族(古印度)發展出了大乘佛教,是否將大乘佛教正式引入木族?”

    主機說:“對於一個人口易於繁衍的大族,佛教可能再合適不過了。木族(漢)在北緯25度和40度之間,水族(古印度)在北緯25度和35度之間,這個地理位置是亞熱帶溫室區,非常適合人口繁殖。

    對於一個易於繁衍,人口眾多的族群,應以穩定為主,而不是開創具有挑戰性的信仰模式。”

    ba:“木族人經曆過‘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部族間進行著激烈碰撞,從而大大提升了他們的創造性。

    在文化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麵;在社會治理方麵奴隸製經濟模式開始瓦解,不同支派的部族開始融合,由上百個氏族部落逐步形成七國爭霸的局麵。各諸侯國在爭霸過程中,促進了政治、經濟,軍事方麵的改革、變革;在長期的戰爭中,他們的軍事理論獲得了重大的進步,出現了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涵蓋政治、經濟、戰術、戰略的競爭策略體係。”

    ma:“也許幾個世紀之後,他們將以壓倒性的人口優勢波及其他大族,但是秦政登基之後,焚書坑儒,統一了木族各個部族,阻斷了各種新興思想的萌芽,使得整個木族回到了全球統一的步調。”

    主機:“為了防止‘一族獨大’的局麵,給這個人口眾多的部族,進行精神禁錮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減緩他們影響全球的步伐,所以用道教的無為和佛教的不爭為信仰,限製他們過快的發展是一個安全策略。”

    如果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種族,同時又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及開拓性,他們將壓製其他民族,全球將無法保留多元性、多樣性,其他民族沒有喘息的機會來進行自我調整,人類世界會傾斜,失去平衡。

    各個民族最好在不斷的博弈中,按階段發展,總結經驗,親身體驗跨越不同文明階段的感受,而不是因外族侵入帶來缺失性的突變。

    維持物種平衡一直是這個星球的意誌,防止某個部族獨大,也是星際繁衍計劃的意誌。”

    人類的進化不僅要與自然界博弈,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成長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各民族之間有博弈才有沉澱,才有教訓,才有參照,才會進步。博弈是人類這個特殊物種進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ma說:“在各部族進入大規模博弈之前,我們一定要根據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幫助他們選擇好平衡的方法。因為四大部族間的博弈,不管是哪方輸或贏,都不是人類存在的目的,而是要在競爭中交替上升,最終進入星際文明階段。”

    ba說:“他們從夏朝開始就建立起了穩定的集權治理結構,秦朝更是建立了高度集權的社會治理模式,漢朝也是集權製度,所以沒有王權的許可,佛教難以成為木族人的宗教信仰。”

    主機:“當年佛教在印度興旺起來,也是得益於阿育王最終感悟,將佛教設立為國教。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為木族人重新建立本土化的大宗教,否則會錯過信仰建設的最佳時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