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世家之謀(上)
字數:5075 加入書籤
顧元溪從李適之、張旭兩人的口中,得知到傳統世家門閥的恐怖之處。以太原王氏為代表,門格聲威已經是低於“崔盧李鄭”等傳統四姓。
饒是如此,太原王氏卻在背後隱隱操控著大唐帝國的軍事馬車。
十鎮邊軍,太原王氏獨領其五,不王而王,何其恐怖!
盛唐時期的正規軍數量,比之其它時代,從字麵上來看是不算多的。無論是府兵製盛行的初唐還是如今以募兵製為主的盛唐,大唐走的一直是精兵路線,用以式遏四夷。
如今大唐除了中央京營禁軍以外,邊軍分別分為九節度、一經略、三經略守捉。邊鎮軍隊賬麵上不過是四十九萬的軍數。而太原王氏的子弟,居然控製大唐超過一半的軍隊!
而其它的門閥士族,在這方麵的權勢也是不遑多讓。
當今天下十大軍鎮,軍力最多的當屬範陽節度使,擁兵9.1萬人。此鎮防衛突厥、契丹等遊牧民族,乃十鎮第一強軍。此鎮自古民風彪悍,猛將如雲,騎兵戰馬多不勝數,且資源豐茂,人民富庶。而且是許多sd士族的老巢,如範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中山劉氏。
其二為隴右節度使,擁兵7.5萬人,主要是對抗吐蕃,拱衛京畿,也是朝廷最為重視,控製最為嚴格的方鎮。後世的西大荒,在此時卻是農業最為富庶之地,盛產戰馬騎兵。所謂“天下富庶,無出隴右”,此處乃關隴門閥的虎踞之地,還有隴西李氏的大本營。
第三為河西節度使,擁兵7.3萬人,主要也是對抗吐蕃,內鎮河曲諸胡民族。此處比較貧瘠,但是戰馬資源極多,河西軍基本是清一色各種騎兵,此鎮本地軍門世家甚多,還有無數的邊塞民族。其節度使有權命令河曲部族出兵從軍作戰。
第四乃朔方節度使,擁兵6.4萬人。主要是對抗突厥與北方遊牧民族,在內統領歸附的河套部族,此鎮亦是盛產戰馬騎兵,軍隊戰力也是強悍無比,乃後世平定安史之亂的兩大主力之一。其節度使有權命令黨項等族隨軍作戰。
第五乃是河東節度使,擁兵5.5萬人。乃是整個大唐第一雄鎮。其治所晉陽乃是大唐北都太原府,乃是朝廷控製最為嚴格的方鎮之一。軍力強大,資源豐富。盛產弓弩、利刃、鐵礦,不僅是太原王氏的老巢,還是河東世家,裴、柳、薛三族的大本營。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兩大主力之一,還是五代十國地方對抗中央的龍興之地。從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以河東之地取得半壁天下後,有石敬瑭建後晉、劉知遠建後漢,劉崇建北漢。即便在安祿山苦心經營之下,若論綜合實力,河東與範陽依舊不相伯仲。
第六是劍南節度使,擁兵3.9萬人。此鎮地勢險要,而工商極為發達富庶,主要用來壓製吐蕃側翼,控製南詔等西南各蠻。也是朝廷控製極為嚴格的方鎮之一。此處聚居著漢朝以來避難的各種蜀地士族。
第七為平盧節度使,軍力3.7萬。用以控製渤海、靺鞨、室韋,新羅等。此鎮節度使兼任海運陸運押新羅渤海兩蕃使,負責對渤海、新羅兩國的交涉,甚至可以要求兩國出兵隨軍聽令。
第八為安西四鎮節度使,擁兵2.4萬人。主要作戰對象是西域、河中各國以及阿拉伯帝國,同時側翼支援河西、隴右對吐蕃的作戰。安西四鎮掌控著西域、河中各部族的軍隊,有權命令諸部族隨軍征戰。此鎮人數雖少,但士兵極為精銳,單兵作戰能力為大唐軍隊之最。因其士兵大多是主動參軍以求立功,鬥誌極為強悍。其士兵裝備先進,一人兩馬。普通士兵的裝備甚至高於其他方鎮的下級將官。
第九位北庭伊西節度使,擁兵2萬。主要防備突騎施、回紇等強大遊牧部族,以及側翼壓製河中、西域、吐蕃。其鎮乃苦寒之地,但單兵戰力之強僅次於安西四鎮,其節度使有權命令兩姓突騎施、回紇等部族汗國隨軍征戰。
第十為嶺南五府經略使,軍力1.5萬,主要是管轄嶺南山越各土族,其自治權是十大邊鎮裏麵最大的。
除此之外,又有經略守捉使三,以防海寇。乃長樂郡經略使、管兵千五百人。東萊郡守捉、管兵千人。東牟郡守捉,管兵千人。
“這就是如今大唐邊軍的組成。”顧元溪凝思許久,一聲感慨道:“倘若以軍隊數量來看,王大帥節度四鎮,控弦掌兵已經接近三十萬。且此四鎮都是天下最為緊要之地,還管轄著幾百個胡人部族……”
顧元溪沒有說完。從後世而來的他自然知道王忠嗣是個忠臣良將,但如果拋棄先入為主的曆史觀點,以如今時代的觀測,王忠嗣的確已經擁有可以顛覆大唐帝國的實力。這種優勢,是以當十多年龜孫子為代價才成功壯大造反的安胖子無法比擬的。
姑且不論擁有關隴河朔四鎮的王忠嗣,太原王氏還有一個北庭節度使王正見。天下邊鎮,十擁其五,難怪世人都說“百年王朝,千年世家”,這種隱藏在背後操控天下的超強實力豈是普通人所能比擬的?
“顧小郎可知道當今大唐邊軍的情況?”李適之忽然笑著問道。
“我聞範陽大唐第一強鎮,幽州鐵騎天下無敵。”顧元溪略微思索後,認真回答道:“範陽處燕趙幽冀之地,民風彪悍,地廣大多,又盛產戰馬鐵器。當今邊軍最強者,應是範陽軍。”
“嗬嗬。”李適之灑然一笑道:“幾年前,我在hb也當過節度使一職。那時還未改州為郡,所以範陽節度使還稱之為幽州節度使。其實,範陽一地的確是像你所說的那樣得天獨厚。當按地緣風土來看,還是以河東最為強雄。隻不過在如今那位範陽節度使安中丞苦心治理下,範陽的強盛的確已經超過河東。”
“苦心治理?”顧元溪聽到李適之重點咬中這幾個字的語氣,眉頭一皺後卻也有些明白起來。
“塞北雖自古為患,然近幾十年來相安無事。豈需要如此備軍整戰?”李適之冷哼一聲,眼力閃過一絲精芒。
顧元溪恍然大悟。原來安胖子在hb苦心積慮暗地經營的事情也不是無人知曉。東北雖然自古是中央帝國心腹大患,但如今其地區的遊牧民族大多已經構不成威脅。安祿山以中央不知真實情而蒙騙朝廷,以契丹、奚族桀驁不馴為由大肆整軍抓權。朝廷不知道這一點,然而李適之這位曾經的幽州節度使就不會看不清楚安祿山的把戲。他在幽州任職四年的幽州節度使,如何不清楚北地的真實情況?
“這麽說來,安中丞難道有什麽陰謀不成?”顧元溪心知肚明,表麵上卻假裝很緊張的問道:“莫非心懷不軌?”
“心懷不軌?”李適之蹙著眉將這四個字嚼進腦子裏,思索後搖頭道:“那倒不至於,恐怕隻是邀功媚上而已。以hb兩鎮一隅之地,難道想翻了天不成?”
顧元溪有點失望,心道怎麽沒人相信安祿山會造反成功呢?一聲歎息後問道:“那是怎麽回事呢?”
“恐怕還是sd士族裏那些老鬼在作怪!”李適之冷笑一聲道:“博陵崔、清河崔、範陽盧、中山劉,這些sd門閥恐怕不甘寂寞,想扶持安祿山來對抗關隴世家吧?”
“對抗關隴世家?”顧元溪心頭一震,心道李適之告訴自己這件事,可不是什麽好兆頭啊。這些世家門閥能量多大他是聽說過,全力一搏的話,恐怕皇權都要震一震。
“顧子可知道王忠嗣?”李適之忽然跳出一句道。
“王大夫天下名將,四鎮節度,聲名如雷貫耳,小子仰慕已久。”顧元溪納悶道,王忠嗣的名聲誰人不曉,隻是李適之怎麽會不有此一問呢?
“那你可知道,他在隴右、河西兩鎮也沒法待多久了。”李適之舉起杯子,嗬嗬一笑。
顧元溪心頭大驚,心裏暗暗算道:“難道皇帝李隆基已經打算幹掉王忠嗣了?奇怪,按理說李適之不是比王忠嗣更早被李隆基還有李林甫做掉麽?這到底怎麽回事?”
就在顧元溪一頭霧水的同時,李適之慢悠悠放下杯子,霍然眼色淩厲的說道:“那是因為,關隴世家沒人希望他繼續待在那個位置上?”
此言猶如石破天驚,饒是顧元溪腦筋大條,都忍不住渾身一震,雙手有些顫抖,強忍著假裝鎮定道:“那是為何?”
李適之忽然一歎道:“河西、隴右乃我關隴世家與大唐皇室本命之地,如何可能讓王忠嗣這個太原王氏子弟鳩占鵲巢。”
“你可知道,大唐自建立節度使之製以來,以隴右節度使之位換的最為頻繁?”李適之眯著眼打量了顧元溪半響後,才沉聲說道:“那不僅是隴右乃長安屏障的問題,也是皇室與關隴世家共同利益的所在。”
“所以王大夫作為太原王氏之人,是無法久任隴右、河西節度的?”顧元溪強自鎮定,微微笑問道。
“不錯。”李適之點了點道:“在這個問題上,陛下與關隴家族的利益目的都是一致的。不僅僅因為皇權與朝廷安全的需要,哪怕是王忠嗣再得寵,再無威脅,陛下與我們關隴世家都不會讓他久任河隴的。”
“王忠嗣在朔方、河東如魚得水。那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太原王氏的人,在當地自然得到太原王氏與河東世家的全力支持。”李適之搖頭笑道:“但在隴右,倘若關隴世家不支持他,即便他百戰百勝,天下無敵,恐怕日子也會越來越難過。”
顧元溪心頭大震,隻覺得三觀顛倒。以往從史書上看到的,王忠嗣之死的原因,不過是跟李隆基、李林甫、李亨、皇權儲君之爭、石堡城等這些關鍵字有關,卻從未想到這裏麵居然有這麽深奧的原因。
果然,一切曆史都是勝利者寫的,而他們從不會告訴你曆史事實背後所蘊涵的深刻背景。
就在顧元溪沉吟之際,李適之忽然問道:“顧子是不是在想——老夫為什麽會把這些不為人知、不可名言的事情告訴你?”
顧元溪微微抬頭,正想要點頭應是,卻看到李適之眼中凝聚著濃濃的精芒。(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