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世家之謀(下)
字數:5269 加入書籤
李適之話音剛落,顧元溪已經是攢勁拳頭,囁嚅道:“我說李少保,你現在跟我說這些話,這不是在害我嗎?”
李適之嗤笑一聲,毫不客氣地反駁道:“臭小子,我若想捏死你,就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顧元溪臉色微青,卻無言以對,隻得頹然道:“那你老人家這是什麽意思?”
見顧元溪有惱怒之意,另外桌子一頭的張旭終於開口說道:“你小子卻不要著急,且聽李老頭說完。”
李適之捋須笑道:“年輕人朝氣蓬勃,就是有一點不好,太容易衝動了。我問你,可知道如今王忠嗣領四鎮,控製萬裏,天下勁兵重鎮,已經皆在掌握。自大唐開國以來,從未有如此軍勢之大者?”
顧元溪默然,心道王忠嗣已經成為這些關隴門閥的眼中釘了麽?他略微思索,靈光忽閃,忽然想到一件事情。這李林甫與李適之雖然都是水火不容的老對頭,但兩人都是出自隴西李唐皇室。莫非在趕走王忠嗣這一點上,關隴世家的人出乎意料的保持一致?
這樣一來,曆史就完全沒有自己想的那麽簡單了。當今朝局如此雲譎波詭,宛如一團迷霧。
顧元溪尚且看不懂這其中的玄妙,便索性毫不諱言地問道:“這麽說來,關隴世家要對王大夫下手麽?”
“非也非也。”李適之搖頭笑道:“隴右、河西乃關隴貴戚的大本營,老家夥們哪裏會那麽不知輕重?”
“那這是?”顧元溪苦著臉問道。
“王忠嗣入相,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實。”李適之慨然一歎道:“無論是天時或是人為,都已經扭轉不了。我猜想,陛下有意攻打石堡城,石堡城或許便是王忠嗣的封相之戰吧。”
“封相之戰?”顧元溪心頭暗自盤算道:“好家夥,可是曆史上王忠嗣明明拒絕皇帝李隆基攻打石堡城的命令,這其中是否跟世家的角鬥有一絲聯係呢?”
等下,不對勁啊。天寶五年,先是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兼任河西節度使,然後沒過幾天就跟刑部尚書、掌握水陸轉運使各大權力於一身的韋堅一起被一擼到底。東宮黨左膀右臂都被李隆基與李林甫一刀截斷。
可是,接下來匪夷所思的是,東宮黨的三號人物裴寬又以戶部尚書之職兼任禦史大夫,大有登堂入相之氣勢。而東宮黨的四號人物王忠嗣又以河東、朔方節度使的身份兼任隴右、河西節度使之職,控弦萬裏,自古未有。
這兩人以迅雷不及掩耳,分別一文一武取代了韋堅與皇甫惟明的地位,若是按權勢來說,太子李亨一黨雖然損失了兩大幹將,但權勢不減反增,比之以前更加強大。
可是明年天寶六載,煊赫一時的王忠嗣便以抗旨不遵之罪被貶為漢陽太守,裴寬也貶為外郡。而後安祿山升為禦史大夫,高仙芝,哥舒翰,安思順則崛起成為新的邊疆節度。而李林甫看似為政鬥中的勝出者,然而顯赫無兩的相國黨又分化出楊慎矜一黨,還有新起之秀的楊國忠。
“這些人,敗亡的都很快。後來居上者,也崛起的很快。”顧元溪額頭一抖,心道:“這麽來說,怎麽看天寶五六年大格局得利最大的,其實是在背後操縱的李隆基與顯山不露水的世家門閥啊。”
“雖然怎麽看都是李隆基得利最大。但現在從李適之老頭的一言兩語中觀察,恐怕未必如此。那些世家門閥,似乎才是吃大頭的一方啊。”顧元溪暗自盤算。
細思覺恐,不明覺厲。這麽說來,世家門閥與皇權的對抗中其實絲毫不落下風。雖然在隋唐強大皇權的打擊下,世家門閥不免元氣大傷。然後皇帝隻能借機除去一兩個世家內的強力人物,卻無法撼動世家門閥的大根。
以近百年來為例子,隋文帝隋煬帝父子,身懷弘農楊氏與關隴門閥的兩者結合,掃蕩西晉五胡之亂以來幾百年的亂世,不僅建立超越秦漢的強大帝國,還營造了東晉以來獨一無二的強大皇權。
然而以大隋帝國之盛,以君主皇權之強,以楊堅、楊廣父子之能,依舊被門閥士族挖牆腳的行為弄得二世而亡。這其中雖然楊廣個人因素極大,但不可否認,世家門閱在隋末亂局起了很大的作用。
“顧小郎君可認識京兆韋氏?”李適之忽然問道。
“京兆韋氏?”顧元溪嚼舌苦笑道:“城南韋氏,去天尺五。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在大唐,雖然說起世家閥閱便會想起關隴世家與sd士族。天下也以五姓七望為貴,然而若論盛唐以前世家大族的權勢,首屈一指的便是“河東四姓”之一的聞喜裴氏與“關中四姓”之一的京兆韋氏。
聞喜裴氏不必多說,僅僅李唐一朝,便是權傾朝野近三百年。在唐朝以前,著名者有注解《三國誌》的裴鬆之;與托勒密齊名的“中國製圖學之父”裴秀;與南梁名將韋睿齊名的裴邃;主持修編《開皇律》的裴政;中國第一個出使rb的裴世清;經略西域的裴矩。
以李唐本朝來算,大名鼎鼎者便有武德第一貴臣,恩寵獨一無二的司空裴寂。號稱“儒將之雄”的裴行儉、宰相裴炎。僅僅本朝玄宗皇帝在位年間,便有去世的開元名相裴耀卿。僅僅如今,便有東宮黨領袖裴寬、接任韋堅刑部尚書的裴敦複、還有號稱“盛唐三絕”之一的劍聖裴旻。
其次的京兆韋氏雖然在幾千年中國曆史長河上沒有裴氏這麽煊赫,但在盛唐以前,京兆韋氏的風頭實在一時無兩,無可及者。
在南北朝,韋氏便有號稱“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韋睿,他是演義中諸葛亮形象的現實版。其次還有讓高歡折戟而歸、陰掉北齊第一名將斛律光的韋孝寬。隻是京兆韋氏的顯赫與裴氏不同,入唐以來,韋氏是一直被李唐皇室所著重打壓的名門巨族,但一隻是越戰越勇。
韋氏之所以屢遭打擊,實在與他宗族自身的強大還有總是處於政治鬥爭中心的地位有關。
本朝李唐殲滅群雄後,圍著太子李建成與親王李世民的儲君之位,sd士族與關隴軍事門閥展開了明爭暗鬥。李世民的集團大多依仗關隴軍事門閥與河東四姓,而李建成則跟sd士族還有關中士族走的比較近。
最明顯的一點是,李世民的妻子長孫後與首席親信長孫無忌是關隴軍事貴族的人,而太子李建成的妻子是滎陽鄭氏的女兒,出身sd五姓七家之一的頂級大門閥。其外,李建成其心腹魏征是sd豪強出身,另外的心腹貞觀名相王珪則是出自太原王氏,與如今的王忠嗣同宗。而關中士族中,最強大的京兆韋氏與京兆杜氏分頭下注,杜如晦、杜淹叔侄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而韋挺則是李建成的童年至交,兩人關係親密無間。韋氏家主韋慶嗣則是李建成的太子家令。
世家門閥以天下為棋盤,誠然李世民勝利後,杜家與關隴軍事貴族扶搖直上。然而在武則天以後,站在李世民一方的世家大族大多因為政治鬥爭湖或者人才凋零的緣故而衰落。反而是屢遭打壓的sd士族與韋氏越戰越強。
以李適之口中的京兆韋氏為例子,李世民誅殺李建成後,京兆韋氏被打壓的同時又被李世民拉攏。韋貴妃在後宮地位僅次於長孫皇後,其堂妹韋尼子又是昭容。
在政治方麵,韋家子弟可謂仕途極慘。作為李建成死黨的韋挺不受重用,高宗朝的韋弘機幫李治建造了上陽、宿羽、高山等離宮,卻被以宮闕太過華麗為借口丟官。李建成另外一個死黨韋慶嗣的兒子韋正矩,雖然娶了李世民最幼女新城公主為駙馬,在新城公主暴薨後,又被他親哥哥李治以對公主無禮的態度直接幹掉。沉浮許久後,韋家在唐中宗李顯韋皇後時代迎來新的輝煌,卻被太平公主與當今皇帝李隆基政變中幹掉。
韋皇後以及其兄弟子侄被借故誅殺後,韋家的確是走到最慘淡的一步。此外,韋氏還不斷遭受李隆基的打擊,為此不惜杖殺其弟薛王李業的小舅子內直郎韋賓。
然而時隔不到二十年,韋氏又涅槃重生。便有顯赫一時的刑部尚書韋堅、北都太原尹韋湊與其子嶺南道黜陟使韋見素、身為“十八學士”之一的工部侍郎韋述、大畫家韋偃。
年輕一代中,韋氏如今還有聲名鵲起的大詩人才子韋應物。此人如今被認為是與京兆杜甫齊名的韋杜兩家新起之秀。半年後賽詩大會奪冠的熱門人選之一。
“京兆韋氏,自然顯赫無比。隻是少保何故有此一問呢?”顧元溪想了許久,還是沒有猜到李適之的目的。
“我跟你說了這麽多關隴世家的內話。是想告訴你,我們很看好你這個新起之秀。”李適之放下酒杯,臉上露出凝重之色道:“若我沒有記錯的話,顧子雖然出生京兆,然而祖籍卻是江東吳郡。”
“也就是說,你與我旁邊的張老一樣,都曾經是號稱吳中四姓之一的江左門閥。”李適之神情凝重的大量顧元溪片刻,問道:“王謝袁蕭、顧陸朱張。此八家都曾經是聲振江東幾百年的名門大族,如今除了蘭陵蕭氏外,大多不複往日輝煌。”
“這——”顧元溪黯然神傷道:“日滿則晷,月盈必虧;物極而反,盛極而衰。這時間哪裏又會有真正不會覆滅的世家名門呢?”
顧元溪似乎隱隱猜到李適之的想法,故而以此答複,隱隱約約便是告訴李適之,即便關隴士族如今多麽強大,也不可能逃脫衰落的命運。
妄想操控天下大勢與萬名生死,當真是自取滅亡。這是顧元溪的內心想法。
李適之先是一怔,他是如何聰明之人,哪裏會聽不懂顧元溪的話外之音。十個手指在木幾上輕輕敲打片刻後,便付之一笑。
“我不相信,吳郡顧氏自顧雍輔佐孫權兄弟父子以來,時代書香門第,名門望族。顧雍為吳國丞相十九年,吳郡顧氏門第長期是吳中四姓之首。”李適之忽然起身念道:“晉宋以來,江左衣冠,過江僑姓便言王、謝;本土吳姓首談顧、陸。”
“難道顧小郎心中,一絲重振顧家昔日輝煌的想法都無?”李適之雙眼一挑,眼光緊緊盯著顧元溪不放道:“現在有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放在你麵前,藉此重振江東顧氏昔日輝煌的希望,難道你不動心?”
顧元溪內心猶如翻江倒海,大驚不已,愕然呆目許久後,倏然抬頭對著李適之的目光,微笑反問道:“小子想知道的是。您說的這個機會,到底是太子少保您個人的主意,還是隴西李氏甚至是整個關隴門閥世家的想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