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寫的一篇末世短篇科幻
字數:8367 加入書籤
A+A-
雪原孤影
楊健把剛剛做好保養的電磁步槍放在了防水布上,然後又拿起了一個彈匣開始檢查起來。他現在正坐在一間冰雪小屋裏,小屋不大,內部高度勉強能讓他站起來,而內部麵積也不過七、八平米的樣子,但即使是這樣也耗費了楊健足足三天的時間才蓋好。不過幸好有這間冰雪小屋,否則楊健一定不能在剛剛過去的那場暴風雪中活下來。小屋裏的地上鋪著防水布,他覺得這樣很好:一來不需要擔心萬一地麵上的冰雪融化會把自己唯一的一條睡袋浸濕,二來如果地上積攢了太多垃圾就用這防水布一兜拿到外麵抖幹淨便是,打掃房間容易了很多。楊健檢查完了一個彈匣,將彈匣輕輕放在防水布上的同時他低聲咒罵了一句:“這該死的末世。”
沒錯這就是末世,也許有人會說人類還沒有死絕所以不能稱這為末世。那麽就叫它大災難或是新冰川時代好了,反正對普通人來說這些字眼的意思都差不多。地球上到底有多少人口活下來?楊健不知道,是五分之一還是十分之一,或許是二十分之一?他也不會關心,他隻是希望自己能活下去。這場災難開始於菲律賓,沒錯就是那個毫不起眼的南洋小國。那個雖然當時有著一億人口但是國際地位尚不如隻有五十多萬人口的盧森堡的小國。在楊健的記憶裏那裏似乎盛產香蕉,熱帶水果,水平低下的政客還有廉價妓x女。不過這次全球性大災難確實是起於菲律賓一個小島上的火山,這該死的末世。
當那個火山剛開始爆發時沒有多少人真的對這件事關心,雖然爆發級別不低,在楊健的記憶裏似乎是達到了火山爆炸力指數也就是VEI的liù jí或許是七級。不過這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火山爆發的位置,正應了猶太地產商的那句諺語:最重要的是位置,位置還有位置。火山爆發中心是在擁有當時世界第二大儲量的硫磺礦中心,而且還是一個那時仍沒有被發現的硫磺礦。VEIliù jí和七級的區別好像是百年一次或是千年一次,但是這種級別的火山在大硫磺礦的中心爆發卻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或許會成為最後一次。當那個火山剛剛爆發時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給菲律賓多少錢可以安置好難民,可是當幾天後第一份火山氣體調查報告呈放在各國領導rén miàn前時一切都改變了。火山氣體中的硫化物實在是太多了,特別是三氧化硫的含量遠遠超出先前的預期。為什麽這當中會有如此之多的三氧化硫各國的科學家眾說紛紜,從熔岩中含有大量金屬釩化合物到高溫熔岩造成更強烈的氧化作用等等,各種解釋都有。但大家一致同意的是當這些三氧化硫被火山運動帶到高空時,會帶來全球性的災難。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當三氧化硫溶解到水中時會形成硫酸,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當高溫三氧化硫升到高空,在高空和雲層中的wēi xíng水滴還有冰晶反應後會形成硫酸霧,而這些硫酸霧粒非常細微,並且在靜電的作用下會長期在高空滯留。這種硫酸霧的一個作用是加強大氣層的反射作用,這種現象使得很大一部分本該到達地麵的陽光和熱被反射回到太空中去。用更直接一些的語言來描述就是:這會把地球帶入新的冰川期。
新冰川期很可怕嗎?是,也不是,起碼這是當然大多數氣候家們的共識。可怕是因為這種氣候變化會造成一係列的影響,最起碼是會造成農作物大幅度的減產。很多人會因為饑餓、寒冷而死,大量人口需要遷徙,這些又會造成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會活下來,這是為什麽說新冰川期不可怕。正如當時一位著名環境學家所說:“原始人類經曆了上一次冰川而存活下來並發展壯大。今天,現代人類擁有更多的知識,更多的資源,更好的工具,我們能也應該安然度過這次冰川期。”不過這位學者顯然是屬於樂觀人士,或許是他對人類的認識還是不足。他很自然地忽略了人性中邪惡的那一麵,沒有考慮到人的貪婪、自私還有自大的那一麵,也許應該說是當擁有了原始人類無法想象的巨大力量後現代人類會有多麽愚蠢。
當各國的超級計算機將冰川發展模擬結果出來後,幾乎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計算機模擬的結果其實很糟糕,但是大家看到的是地球上還是有很大空間供人類生存,特別是接近赤道的地方。而許多地處赤道附近的第三世界小國的領導人們還彈冠相慶,因為他們覺得手中終於有了可以跟那些軍事和經濟大國平等談判的籌碼。可惜他們錯了。美國、俄國、還有西歐那些國家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談判,當發現絕大多數熱帶國家又同時是第三世界國家時,他們的決定非常簡單----戰爭和屠殺,一刹那間世界似乎又回到了殖民時代。這也許就是大國的傲慢,當他們處在富足和安定的環境中,他們會非常武斷地將自己的某套觀點強加於人,不管它合不合適又或是否恰當。可是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讓別人做出犧牲,或是幹脆犧牲他人。但是戰爭並不順利,雖然開始的時候這些小國沒有做出像樣的抵抗。但是當他們發現這次戰爭的目的時,這些小國的人民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當人們發現麵前隻有兩個選擇:被敵人殺死或是拉著敵人一起去死時,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後者。而這時另一個事先無人意料到的情況出現了,號稱世界第一軍事機器的美**隊出現了嘩變。
美國,當年那個自稱為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或許這些都是事實,不過她大概也同時是世界上最為自大的一個國家了。常年的戰爭特別是那渺無止期的反恐戰爭造成了她國內逐漸強烈的反戰情緒,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選擇參軍。而她又非常自負的認為:隻要發給綠卡,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外國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優秀青年來加入美軍。實情也確實如此,隻可惜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美軍。當他們被命令向自己的親人開火時,當中很多人選擇將槍口轉向了昔日的袍澤。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那個自稱是人類曆史上最強大的軍隊就自我瓦解了,而他們的政府最後一個決定是----發射所有的核wǔ qì。正是標準的美國心態,如果我得不到沒有人可以得到。而這引來的結果就是所有的核武國家都加入了核濫炸,地球得到的是火山引起的冰川期再加上核冬天。
楊健檢查完最後一個彈匣,然後將這些都裝進了一個戰術背心。做完這些他走到了睡袋旁邊,這裏堆放著十幾個軍用彈藥和補給xiāng zǐ,從其中一個xiāng zǐ中他拿出了一袋壓縮餅幹。然後楊健點燃了一個小型行軍爐,又把一個盛了些雪的不鏽鋼飯盒放到爐上加熱。他準備用壓縮餅幹熬一點兒麵糊當早飯,如果有條件的話他還是喜歡吃一些熱的飯食。小屋裏這些東西都是楊健從不遠處一個戰壕裏挖出來的,他所在之處正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最後的戰場。俄國是受新冰川期影響最大的國家,因為他們一多半的國土處在北極圈內。而當新冰川形成時整個俄國國土都會被冰雪覆蓋,對於他們來說唯一的出路是舉國南遷。他們整個國家進入了全麵戰爭狀態,每一個能上陣的人無論是男人、女人、孩子還是老人都發給了wǔ qì,這是在他們國家有史以來最瘋狂的全民動員。隨後裹挾著中亞國家的俄國兵分兩路,一股進入伊朗然後南下中東和非洲,另一路則進入了中國。而就在這時美國發射的核dǎo dàn將中東和中國整個長江流域炸了個稀巴爛,很顯然在最後的瘋狂中,那裏的領導人們決定要將人類所剩下的最大的農業地區還有能源產地消滅掉。俄國對此事的反應是發射了她所有庫存核彈頭,消滅了中南美洲還有中北非所有可以進行農業生產的地區。他們的首腦們一點兒也不比美國的更理智,整個世界都瘋狂了,這些都發生在三年前。
楊健現在所處的地方應該是內蒙古某地,地表的一切都已被冰雪所覆蓋,這讓他很難確定自己到底在什麽地方。不過半個月前他無意中發現了一條戰壕,所以楊健估計這裏應是當年中**隊阻擊俄國聯軍最後的陣地。三年前新冰川期的消息傳出之後,中國x政x府決定將中央x政x府x機構還有北方人口南遷。在當時看來這是最理智和智慧的選擇,不過這也讓美國最後的瘋狂令中國損失慘重,超過一半的人口和絕大多數政x府x行x政x人員都毀滅在了核爆炸火球和蘑菇雲之下。被核冬天增成了的冰川期同時造成了中國北方絕大多數地方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幸存下來的國人便向秦嶺山脈以南和核爆區以北這狹小地帶聚集。而與此同時在核打擊下幸存的俄國和中亞聯軍殘部近兩千萬人繼續向南進攻,中國所剩不多的軍隊在楊健腳下這片土地上做出了最後的抵抗。他們成功了,聯軍被擋住了,當寒潮最終到來時冰雪埋葬了一切。兩千萬俄國和中亞聯軍還有超過三百萬中**隊永遠倒在了這裏。
麵糊熬好了,楊健拿出一個小勺開始吃。他吃的很慢,據說這樣可以讓人更好的消化食物。一邊吃著麵糊楊健一麵回想著過去三年中發生的種種,這並不是一段令人歡喜的日子。三年前楊健還隻是一個電子工程的研究生,火山爆發時他正忙著準備論文答辯,而麵前這支電磁步槍就是他的心血。這並不是什麽真正的高科技wǔ qì,當初這個設計隻是為了用來證明小型電磁wǔ qì的可行性,沒想到如今成了他朝夕相處的夥伴。這是一支磁環加速動能殺傷wǔ qì,或者用更通俗的名字來稱呼就是高斯槍。楊健一直對自己的設計感到自豪,畢竟這是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單兵電磁wǔ qì,雖然它的殺傷力隻比弩箭略強。它使用的子彈其實就是一根根口徑十五毫米,長二十厘米帶彈翼的鋼棍,如果拿起一顆子彈細看不難發覺它其實和迫x擊x炮x彈的形狀很類似,隻不過造型要修長很多。而發射子彈所用的動力來自電池,每個電池所存儲的電量可以發射五發這樣的子彈----剛好一個彈匣。子彈出膛速度僅有每秒二百五十米,槍口動能還不如普通步槍,不過由於子彈速度隻是亞音速,射擊時幾乎沒有聲音。正因為子彈動能並不高,所以大多數時候擊中目標後子彈不會變形。在這末世這種隻能稱為是半吊子的電磁wǔ qì卻要比傳統槍支更實用,因為這子彈可以反複使用,而且隻要有簡單的手工工具和普通的材料就能造出更多子彈。外加這槍所用的鐵離子蓄電池可以反複充電,而沒有工業基礎和化工原料想製造發x射x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吃過早飯,楊健簡單的收拾了一下餐具。然後開始檢查自己身體,他檢查的很仔細從頭到腳趾沒有放過一個地方,在這雪原上一點點小傷都可能致命。還好身上沒有傷口,也沒有凍傷或是擦傷,楊健鬆了一口氣然後開始穿帶衣物準備出發。他需要更多的補給,最好能再找到一些燃料,可動輒數米甚至是十數米的積雪讓這變得非常困難。他的手突然碰了一下一個身上掛的小包,楊健趕緊將它握住生怕裏麵的東西撒出來。這是媽媽臨死前托他保管的東西,裏麵裝的是十幾種常見作物的種子。核冬天效應開始出現後,楊健一家人當時正在中國北方的一個城市裏。她身體一直不太好,而寒潮一到她更是病倒了。當知道自己已不可能按時到達疏散區後,她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服毒之前她把楊健叫到跟前交給他這個小包,然後對他說:“人類的文明起於耕種,有了耕種才有村鎮才有城市,然後才開始建立文明。這不僅僅是幾顆植物種子,而是人類的希望,我要你好好地保護他們。”作為一個研究了一生作物育種的她這是一種信念,對此楊健一直不是很理解。相比較之下他和父親總是有更多的共同語言,父親的遺言很簡單:“活下去。”說完父親也陪著母親一起服下了毒藥,自那以後楊健一直隨身帶著這個小包。
楊健穿戴好之後走到小屋的牆邊,這裏放著一個充電器上麵有一排電池正在充電。他挑出幾個已經充滿的電池,然後又在充電器上插上了幾個用光了的電池。謝天謝地有這些鐵離子電池,他們的儲電量雖然不高但是和其它電池相比壽命要長很多,而且還很皮實,用了這麽長時間居然還沒有一個壞掉。冰雪小屋外有一個小型風力發電機,對於一個電子工程的研究生做這玩意兒倒沒花楊健多少精力,即使他當時隻有很有限的一些材料和工具。那時他還在疏散區,那裏的日子並不好過,簡單點說就是太多人而又太少資源。在這一切發生之前那裏是一片很貧困的地區,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躲過了核wǔ qì的攻擊。而當越來越多外來的人口到達這裏後,分配有限資源的爭執造成了愈演愈烈的矛盾。最後楊健不得不離開了那裏,因為疏散區已經不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走出小屋後楊健分辨了一下方向然後帶上了雪鏡,盡管天空的顏色仍是灰蒙蒙的,謹慎的他還是要保護眼睛防止雪盲。他準備回到那個早先發現的戰壕,根據他有限的軍事知識他猜測那附近也許會有一個小型戰地補給點。楊健背著電磁步槍拖著一架雪橇慢慢地在雪地裏向前走去,他不敢掉以輕心。雖然這附近應該沒有人煙,但是他離開疏散區以前經曆了很多事情,他知道在這末世當中太多人做過太多以前人們不敢想象的事情。這架雪橇是他離開疏散區之前用三天份食物換來的----對那裏的人來說這是極為昂貴的代價。不過如果沒有這個東西他肯定不能活著到達這裏,大概早就在雪原上因凍餓而死了。不過死亡在疏散區已經是司空見慣,楊健寧肯在雪原上掙紮也不願意再住在那裏,起碼雪原對每個人都公平。雪原是人們對被冰川所覆蓋的地區的一個籠統稱呼,大多數原先的城鎮都在雪原上麵,也許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他們都在雪原下麵。楊健離開疏散區前收集了大量地圖,正是靠著這些地圖他才能找到那些被冰雪埋藏的城鎮,然後從裏麵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源。不過顯然這世上不止楊健一個聰明人,其他人也存了同樣的念頭,競爭非常激烈同時也經常是致命的。因此楊健決定繼續北上,因為越是往北走競爭的人越少,最後他來到了這片被冰雪封蓋的戰場。
“救命啊!”一聲尖利的喊聲傳來。
聽到求救聲後楊健沒有慌張,他鬆開了雪橇的牽引繩同時將電磁步槍拿到了手中。他以前見過多次類似情況,而大多數類似求救都是誘人前去的圈套。“啾”的一聲響起,楊健打開了步槍的保險,電容開始充電。當初他為了減輕步槍的重量,使用了老式的電磁蜂鳴器和交流變壓裝置設計,但這也造成了電容充電時會不可避免發地出噪音。楊健整理了一下套在衣服外麵的雪地作戰套衣,又緊了一下自己的防寒麵罩,然後貓下腰小心地向喊叫聲傳來的方向走去。
在不遠處的一個小山頂楊健停下了腳步,接下來他匍匐在地端起了步槍通過瞄準鏡觀察下麵的情況。那裏有兩個人正在奔跑,前麵的那人背著一個大口袋一邊跑一邊時不時喊一兩聲求教,而後麵的那人右手提著一把短斧緊追不舍。類似情況在雪原上並不少見,楊健隻是沒想到會發生在如此靠北的地方----這裏人煙要稀少得多。兩個人身形都不高,隻不過這讓楊健更緊張,因為他發現在社會秩序崩壞之後,年輕人適應叢林法則的速度要快得多,也許這源於青少年的社會觀還沒有成型所以可塑性更強。前麵的那人突然轉向往楊健所在的方向跑來,而後麵的那人竟然突然加速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楊健將瞄準鏡上的十字對準了後麵那人,如果二人再跑近一些他會先朝這個人開槍,這個明顯是一個更危險的人物。這時前麵那人突然打了一個趔趄,同時後麵那人突然撲上去手中的斧頭砍在了前者的脖子上。然後他又猛地將前麵那人撲倒,隨後張開嘴向那人的脖子咬去。
“見鬼,是食人族。”楊健見狀咒罵道。在這見鬼的末世裏,吃人肉已經不再是什麽禁忌,楊健在疏散區就見過很多人幹過。不過食人族不同,他們靠獵殺其他人來獲取食物,而不是像別人那樣隻是吃已經死去的人。所以即使是在末世疏散區內也不允許這些食人族存在,一但發現會立刻被處死。楊健認為自己到現在還沒有淪落到吃人肉的地步隻是因為運氣比較好,而且有一些特長能靠此獲得更多的資源罷了。見那個食人族這時放開了獵物直起了上身,楊健勾下了扳機“嗤”的一聲輕響一發子彈擊中了食人族的胸膛。出乎楊健的意料那發子彈居然沒有全部沒進那人胸膛,反而有將近一半露在了衣服外麵。而那個食人族似乎也是非常驚訝,不知道是因為受傷還是發現這裏還有別人。當充電的聲音停止後,楊健再次勾下扳機,又是一槍打在了那人的胸膛。這次被擊中後那名食人族躺倒在地。
楊健走到近前,先將那名食人族的斧頭還有其他wǔ qì卸了下來扔到了一邊。把食人族帶的麵罩拉下來,露出一張頗為清秀的臉龐,看樣子她大概有十四,五歲的樣子。不過這時她嘴中不斷的吐出血沫,眼見就活不成了。楊健拉開了她身上穿的羽絨服,發現在下麵她還穿了一件防刺服,這是為什麽子彈不能把她打穿。搞明白後楊健握住子彈露在外麵的部分,然後猛地一把將一顆子彈拔了出來,這讓那食人族尖叫一聲又吐出了更多的血沫。不過楊健不會等,隻需要幾分鍾這子彈就會被牢牢凍在屍體上麵,到時候隻能用鑿子鑿出來了。兩顆子彈都拔出來後,那個女孩就已經是出的氣多過進的氣了。楊健把那個背著大口袋的人翻了過來,拉下麵罩看到這是一個大約十二、三歲的男孩。然後又打開了他背著的那個大口袋,發現裏麵裝的是半條風幹了的人腿。這是為什麽人們害怕食人族,你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把你當下一頓飯,而且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對曾經的同伴下手。楊健查看了一下,對這回的戰利品還是很滿意的。這兩個人的衣服還不錯,待會他會把這些都留下,特別是那套防刺服,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還有就是兩人身上都有一些wǔ qì,和一些有價值的小東西,在末世裏生活什麽東西都不能浪費。這時那女孩突然猛吸了一口氣,眼睛也突然變得很亮。楊健知道這是回光返照,雖然他並不知道這裏麵的原理,但卻是見過很多次了。很多人在死之前都會有這樣一出,在這最後一刻他們會有刹那的清醒,往往還會留下幾句話,大概每個人的內心都還渴望活下去吧,哪怕是在這該死的末世。
隻聽那女孩無力地shēn yín:“冷,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