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軒轅劍派

字數:4384   加入書籤

A+A-


    巫晨看著那兩個臉色憔悴的道童,輕輕歎了口氣,道:“也好,我們吃過稀飯,等尉遲將軍來了,我們就一起回王屋山 。”



    辰時剛過,巫晨負手立於攬雲觀門前,修道的人都喜清靜,攬雲觀建在城北最偏靜的一處,



    晨陽照在門前的道路上,塵埃似乎棵粒而見。遠處,一股細煙飄揚,巫晨修煉多年,眼睛自然不是常人所比,他已看出是輛馬車奔馳而來,他臉上不由笑了笑。



    馬車進前,隻一會兒,就已到了巫晨麵前,車上跳下一個高大的人,大聲道:“巫少主,想不到我來晚了,讓你久等了啊。”來的人正是尉遲長功。



    巫晨笑道:“尉遲將軍來得夠早了,早飯可吃過了?要不要喝碗稀飯?”



    尉遲長功大笑著拍著肚子道:“已經吃得飽飽的了 。”



    車上相繼走下三個人來,前麵的是貝昊空,後麵跟著二人,一個矮矮壯壯,臉色灰黃,一雙手掌滿是老繭。一個高高瘦瘦,麵龐黝黑,一雙手籠在衣袖裏,好像怕冷似的,這兩人看年紀都是在三十左右。 



    貝昊空笑道:“這二人是我家多年的下人,做事挺讓人放心的,昨晚聽到巫少主說要馬車送青雲天師,所以我就自主趕自家的馬車來了,望巫少主不要嫌棄呀。: 



    尉遲長功看著巫晨笑道:“也真是巧了,我剛吃過早餐出門就看見貝侯爺在家門口等我,馬車也備好了,所以我們就一起來了。”



    在當時的生活。別說那些大豪人家,就是小富人家也都會有自家的馬車,貝昊空駕著自己的馬車來也是情理之中,何況巫晨也交代了要尉遲長功帶輛馬車來載青雲道長的屍身回王屋山,



    巫晨也沒有懷疑貝昊空怎麽突然變得殷勤起來了,笑道:“貝侯爺有心了,在下感激都來不及,那敢嫌棄。” 



    貝昊空也想得周到,他馬車上竟然還帶來了館材,吩咐兩個下人抬著館材進觀內,把青雲道長的屍體裝上又抬回馬車,兩的小道童也跟著上了馬車。



    馬車很大,巫晨上車後才發現馬車內有裏外兩層,裏麵一層放著青雲道長的館材,他們坐在外麵一層,幾個人坐在一起也沒感到擁擠。



    車內鋪設豪華,紅色的毛氈地毯,四壁琳琅滿目,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精致飾品。其中竟還有個壁櫃,櫃裏裝滿了酒肉,陣陣香氣溢滿車廂。



    巫晨笑道:“貝侯爺不愧是大家身份,連個馬車都是應有盡有呀。”



    貝昊空也笑道:“此去王屋山有千裏之遙,以此等馬車行走,恐要二、三天才能到達,我備些酒肉也好在路上解悶呀。”



    尉遲長功不禁大笑道:“想不到貝侯爺也是酒中豪傑,等下我們少不得也要多喝幾杯。”他祖輩本都是衝鋒陷陣的人,所以他難免也遺留下這種豪情。



    貝昊空自邊上拿出幾個碗放在中間的小台上,又從壁櫃取出一壇酒和一大塊肉,以小刀將大塊肉切成數條細長肉條,放在一個碗裏。



    在那時的生活,像這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方式已是普遍習慣了,因此眾人也沒什麽約束, 



    巫晨本想說在青雲道長的館材旁不宜喝酒吃肉,但想想路途遙遠也就作罷。



    一路之上,幾人吃喝談話倒也不覺鬱悶。巫晨是南方人,酒量自是不大,他隻是小口慢飲,那及得上尉遲長功他們大口大口的喝。



    與貝昊空的談話中,他知道了那兩個下人的名字,矮矮壯壯的叫宗百,高高瘦瘦的叫餘義。巫晨總覺得這兩個人有點詭異,仔細看他們的相貌和膚色與中土之人有細微差距。 



    這兩人始終不言不語,隻是幫他們切肉倒酒,巫晨也不好問他們什麽,就這樣一行人在二天後來到了王屋山。



    王屋山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被世人稱為“太行之脊,擎天地柱”。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曾在主峰上設壇祭天,這主峰後來被稱為天壇山。



    王屋山的名字由來有兩種說,一說“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王屋也。”一說“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王屋也。”



    這兩種說法詳盡了王屋山的地形和樣貌,山脈起伏重疊,猶如屋簷疊影,丘陵環抱,穀深洞幽。而山峰多洞,洞府深不可入,洞中往往各有天地。



    天壇主峰旁,東有日精峰,西有月華峰,正是吸收日精月華所在之地。 軒轅劍派就建在天壇主峰上,



    巫晨他們已來到天壇山下,因為山路蜿蜒,崎嶇難行,他們就將馬車寄居在一家農夫人家。



    兩個小道童出自軒轅劍派,道路自是熟悉,一路他們頭前帶路,依山而行。



    貝昊空叫上他的兩個下人宗百和餘義,讓他們抬著青雲道長的棺材。兩人抬著幾百斤的棺材一路跟來,竟是臉不紅,氣不喘。



    一路上不知經過多少深溝流澗,山中水霧緲繞寒氣深深。時值九月底,草葉依然青綠,一些不知名的花還開得正豔。真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



    貝昊空忍不住讚道:“王屋山果然風景無數,妙不可言,難怪在十大洞天中能夠排名首位。”



    尉遲長功笑道:“神仙雖好,卻不及我們凡人逍遙快活,不是有句話說隻羨鴛鴦不羨仙嗎。這裏景色無數,但沒人到此欣賞,豈不是好像修仙之人一樣孤獨無聊嗎?”



    巫晨想不到這尉遲長功看似粗莽,心思還有細膩的一麵,不由笑問道:“不知尉遲將軍想要的是什麽生活呢?”



    尉遲長功不假思索道:“好男兒誌在四方,應當建功立業 。”



    貝昊空接道:“原來尉遲將軍是想要上戰場的生活,那你豈不是也孤獨無聊。”



    尉遲長功奇怪問道:“這話怎麽說?”



    貝昊空笑道:“現在我大周天下安定,百姓樂業,尉遲將軍想要上戰場豈不是比見神仙還難。”



    尉遲長功怔了一怔,隨即大笑起來,拍手道:“天下太平本就是我輩所願,我卻還想著建功,真的是無聊,無聊啊。”



    說說笑笑,他們已經隨山路到了山頂,見到軒轅劍派的山門。但見一塊石碑高聳入雲,碑麵刻有四個大字:軒轅劍派。



    字體看去剛健有力,刀斧之功盡顯其中,四個字深陷石體,槽溝寬廣,由於經曆了許多年的洗禮,那些槽溝已經長滿了苔蘚。 



    碑頂之上,一柄石劍直插入石碑,給人一種格外的震撼感覺。



    石碑兩邊各有個山門進出,每個山門立有兩個背劍的黃衣道人,那是值班的守門道士。



    兩個小道童此刻看見那些道士,就像見到了親人,忍不住跑了過去,眼淚哽咽的流下。



    守門道士見到,不由驚問:“清風,明月,你們怎麽跑回來了?你們的師傅呢?”



    在道人的世界裏,好像那些小道童都叫清風明月。



    清風,明月哭出了聲:“師傅,師傅他遇到了不測。。。。。。已經。。。。”



    守門道士聽得臉色劇變,聲音沙啞道:“你們的意思是說大師兄他,他已仙去?”



    清風,明月一邊哭著,一邊點頭,用手指向後麵道:“師傅的仙體正在後麵。”



    一個守門道士慘然道:“師兄,快去告知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