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天生就向往遠方
字數:1362 加入書籤
動物可以自由遷徙,植物不能。植物開出美麗的花朵或是散發出迷人香味吸引了昆蟲來為它們授粉,而植物的果實種子也借助大自然散向遠方。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種子都能受到來自遠方的召喚,而到達遠方。這似乎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我們人類也是如此。遊牧民族四處遊走,四海為家。隻有農耕民族,守在固定的居所。而農耕民族的文化裏卻有這樣一種觀念:男兒誌在四方,女兒誌在家鄉。男人長大chéng rén後,要外出去打拚生活,為將來成家立業打下堅實基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在同一地方生活得很久之後,產生一些厭倦感,會想到要去外麵的世界去看一看,既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又暫時逃離一下現實的生活。在歐美發達國家,孩子長大chéng rén之後,如果孩子依然不願意離開父母家獨自去外麵生活的話,父母們也是想方設法讓他們離開家,直到他們獨立生活為止。這和小動物長大後會主動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是非常相似的。
我們養的一些小動物,小鳥小兔子,雖然人類給了它們舒服的生活,不為生計發愁。人類給了它們一個舒服的籠子,但如果我們把籠子給打開,把家門打開,它們馬上跳出來,離開家門,走向遠方。從此不會再回來了。小鳥翅膀硬了就飛離鳥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rì běn動漫diàn yǐng《你的名字》裏的女主角,是一個生活在美麗的小鎮的高中女生,一想向往著考大學想要離開這個小地方,到東京這樣的大都市去生活,之後才發生她一個東京高中男生互換身體的故事,也讓她這個小鎮女生感受了在大都市裏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想想我們在高中時代,也沒幾個不想考個離家遠一點兒的大學,都對遠方的美好生活有憧憬的。
想想人類的整個發展曆史,也是人類向一塊大陸向別的大陸不斷的遷徙和擴散的。人類在早期的發展曆程中,雖然進入農業社會讓人類在一片土地上安居樂業,但後來由於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可能原來的土地已經不適合他們生存發展,於是他們就開始尋找新的樂土,走向遠方。或許你們會說,這不是他們主動想走,而是被環境所逼呀!對呀,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走,都在走向遠方,為了存衍。
當我們人類社會進入工業革命之後,人們更是進行了更大的規模的走向遠方--工廠和城市,很多農民失去了土地,而事實上許多可耕種的土地被變成了工廠,城市規模也越來越大。而在當今社會,更多的人生活在城市,更少的人生活在農村。生活在城市的鋼筋混凝土的森林久了,人會容易產生壓迫厭倦的感覺,會不自然地想起人煙稀少的、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的地方,這個地方叫做遠方。讓人可以暫時逃離眼前的苟且,雖然從遠方回來之後,苟且不會消失,但是至少心情會變好,或許能用更好的心情去解決苟且的事。
向往詩和遠方,是我們的天性。別讓生活耗盡我們的耐心和向往,你還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