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結婚成為人生的可選項

字數:1544   加入書籤

A+A-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有一小部分人已經不願意結婚,隻保持一種同居狀態;還有一小部分人就是完全的單身主義,就是習慣一個人生活。出現像今天這樣的狀況,其實在幾百年前是根本無法想像得到的。

    幾百年以前,一個人要單獨一個人生活是很難的,所以幾百年以前幾乎沒有幾個人是不結婚的人,除了僧侶、神職人員等等。那個時代物資是如此匱乏,要獲得也很不容易,隻有依賴群體的組織合作個人才能得以生存。而在那個時代流行的集體主義,強調為了自己身處的組織,如家庭、家族犧牲自我,來換取組織的成長。

    所謂的個人主義,也是隨著工業革命社會產能大幅提高之後才產生的吧。當技術革命進步推動社會生產出巨量的豐富的物質與精神產品,個人想要獲取任何他想要的東西都如此容易的時候。顯然一方麵個人對於家庭家族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麵個人意識的覺醒也使得他們不願意成為家族家庭的犧牲品。

    顯然這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婚姻成為現代人的人生過程中的可選項而非必選項就一點兒也不稀奇了。現代社會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人生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發達國家,未婚同居者、單身無伴侶、已離婚或喪偶的人幾乎已占了成年人口的一半。在發展中國家這樣的單身人口占比還比較小,但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增長率一直不斷攀升。特別是隨著女性的經濟地位的提高,這個比例也大幅上升。

    再則婚姻生活雖然比一個人生活更省錢,更能抗擊生活裏不確定的風險,讓感覺孤獨的人有人常伴左右。但是要得到這些,卻是以犧牲自我的一部分自由為代價,並不是沒有成本的。婚姻更像是兩個家族的聯盟,親戚一下子變多,需要聯係的親屬關係大大增多。在當代追求個人主義的時代,每個人用於提升自我的時間增多,也是不太想多花太多時間用於這些無效的社會huó dòng之中。沒有婚姻關係隻是同居在一起的兩個人,就不用去維護親戚關係了,隻用維護兩個的關係就簡單得多。而喜歡獨居不喜歡熱鬧的人,可以一個人逛超市、商場,甚至旅行,可以自己做飯或點外賣,可以網購所需要的物品。現代發達的商業、移動互聯網絡,給人們tí gòng了非常便捷的生活方式和安全保障,使得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得自由自在。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相應的技術配套設施的話,一個人單獨生活是非常艱難的。

    對於那些生活在欠發達地區的老年人們,由於經濟落後商業社會的思想理念也難以傳播到這些地方,而這些地方的物資也顯得比發達地區獲得更難一些,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落後的農耕時代,因此他們還秉持著結婚生子是人生標配的傳統思想。而這些老人的子女卻一直生活在發達的大城市,接受了現代文明的思想理念,有一部分人開始隻同居不結婚或是做一個獨身者,他們也過得非常幸福。但是他們的父母--這些老人卻要逼迫他們結婚生子,兩種不同的思想觀念產生了重大的衝突,結果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弄得非常僵。有些子女為了緩和與父母的關係,勉強接受了一個父母想要的婚姻,到後來弄得不歡而散的離婚的結局。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要聽取,但是不能被左右。自己獨立思考做決定,結果自己承擔。不去接受一個被別人安排的人生,別人不為你的人生結局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