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國家書館

字數:6977   加入書籤

A+A-


    ()    將bǐ shǒu拿在,頗為趁,有些分量。

    “從哪裏弄來的?”,歐陽愛不釋的把玩著。

    “這次出差辦完公事,在那的一條老街上淘換的,是一個老人賣給我的,說隻賣有緣人,還說這個bǐ shǒu是大雪山深處出產的一種水晶做成的,世上就這一柄”。

    “騙人”,歐陽聽著,眼睛依然不離bǐ shǒu,仔細欣賞著,“這麽好的東西,人家能賣給你啊,不會是偷的吧!”

    “開玩笑啊,肯定是買的,當時我也覺得有些不敢相信,沒打算買,但那老人非要賣,拉著我不讓走,實在拗不過,最後隻好買了”。趙梵音回憶著當時的情景,說道。

    “真像那老人說的,是大雪山出產的水晶嗎?”歐陽問。

    “嗯”,趙梵音肯定的回答,“我在省城等回來的飛空檔,特意跑到當地賣古玩的地方找人看了看,那邊挺大一個古玩店的專家,直問我這bǐ shǒu哪來的,我說是買的,他非不信,說這種大雪山水晶產量極低,而且好多年前就開采殆盡,存世的這種水晶製品很少。

    這麽多年,他隻見過一、二次而已,曾經有人出價百萬要買用這水晶雕刻的小擺件,那小擺件用料隻有這個bǐ shǒu的一兩成。看這bǐ shǒu的雕工,很不一般,不是現在的工匠能雕出來的,而且這紋路的精細度,就算是最先進的激光雕刻工藝都達不到”。

    “那你豈不是買到寶了,這得花多少錢啊?再稀有,你也別拿錢亂花啊,我又不是非要什麽禮物”,歐陽聽後,感歎道。

    趙梵音有個習慣,每次出差都會給姐姐、小外甥女、歐陽娜娜帶禮物。

    “我要告訴你,我一分錢沒花,你相信嗎?”

    “又吹牛,人家用料不及這bǐ shǒu兩成都賣上百萬,這個不得上千萬啊,你是不是騙那老人家來著,騙來的東西我可不要,趕緊送回去,人家沒準是急用錢才賣的呢?”

    “不是,不是,真沒花錢,而且那老頭也不像是家裏貧困的,穿著很有品位,而且是當地的民族服裝,我看他拇指上的翡翠大扳指就價值不菲,一看就是那種家境富裕、在當地有身份的人”。

    “他不缺錢,那非要賣這麽稀世的寶貝幹嗎?你是不是給人家下mí yào了!”

    “你看你,我怎麽也是紅旗下生,紅旗下長的好少年,接受**教育多年,還能給人下藥啊!至於他為什麽要賣,我就不知道了”。

    “你又耍貧嘴是不是?那你說,人家不缺錢,為什麽要賣給你這個,再說了,你說的是賣,不是送!”,歐陽扣著趙梵音的字眼不放。

    “說到這,還真就挺奇怪的”,說話慢了下來,緩緩地說:“我確實是買的,確切的說是交換,因為那老人家要我一撮頭發!”。

    “真的假的,他要你頭發幹什麽?那邊是巫蠱之術的發源地,他要你頭發,該不是要給你下蠱吧!”,歐陽一聽老人要了趙梵音的頭發,又聯想到各種武俠裏的情節,有點擔心起來。

    “我倒沒想到這些,但聽那老人說要用我頭發換,我也覺得不可思議,打算離開,但老頭拉著我不放,非要用bǐ shǒu跟我換頭發,拗不過,最後讓他在頭頂拔幾根,那老頭聽我同意了,二話不說,上就拔,拔完把bǐ shǒu給我,轉身就走了,攔都沒攔住。”

    歐陽聽得瞠目結舌,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說到:“看來這老頭是非要把這bǐ shǒu給你啊,要你頭發隻是借口,奇怪,為什麽要這樣做?”,歐陽又低頭看了看bǐ shǒu,將它輕輕放回盒裏,閉上盒蓋,說:“這bǐ shǒu我不要,人家就是給你的,沒準過些日子還會要回去呢!”

    趙梵音笑了,說道:“沒事,他要回去也得知道我在哪啊,你從小就喜歡刀劍的,這個給你正好,再說我原本就是打算買下來送你的,你就收著唄”。

    歐陽想了想,那地方山高水遠的,當時也沒互留聯係方式,怎麽要回去啊,於是說道:“好吧,那就算我替你保管,隨時可以要回去”。

    “行,知道了。。。。。。已經到了啊”。

    歐陽抬眼一看,車已經開到了國家圖書館的大門口。

    國家圖書館是亞洲最大、世界第的圖書館,為雙塔形高樓,采用雙重簷形式,孔雀藍琉璃瓦大屋頂,淡乳灰色的瓷磚外牆,花崗岩基座的石階,再配以漢白玉欄杆,通體以藍色為基調,取其用水慎火之意。圖書館分為總館南館、總館北館和古籍館,館藏書籍119萬冊,其古籍善本有200餘萬冊。

    趙梵音以前隻是路過,從沒進來過,歐陽娜娜則是輕車熟路,從央的大門拾級而上,趙梵音緊隨其後,進到大門內,頓感清涼,雖然六月初的華都已經有些熱了,但國圖厚重的牆壁將炎熱完全擋在了外麵。

    國圖內部完全是按照式風格打造,寬闊高遠,讓人心情為之一爽,一下就拋卻了世俗的煩惱,內心變得清明。

    。。。。。。

    “爺爺,圖書館是什麽?”,李貝爾顯然對這個地方很陌生。

    “圖書館是很早以前用來收藏書籍、報紙、雜誌等出物的地方,人們到那裏找到他們想要的知識”。

    “難道他們沒有將那些書籍、雜誌電子化嗎?為什麽還要建造那樣大的建築物呢?你看咱們太空城的圖書館,就是在星際網絡上的,如果需要,直接可以調取裏麵的任何內容啊?”

    “在一千多年前,也已經開始了書籍的電子化,隻是再往前的年代,更早的時候,兩千年以前、千年以前,人類還有很多的圖書都是在紙上記錄的,甚至還有在竹簡和龜甲上記錄的,那些必須也有地方保存啊。而且不要以為現在就沒有這樣的地方,隻是太空城沒有而已,在火星定居點上,就有一座巨大的圖書館,那裏保留著從人類出現字到書籍被電子化取代這期間的所有出物,浩如煙海,隻是你不知道罷了”。

    “哦,還有這樣的地方?那地球上有嗎?”

    “地球?”,李約瑟露出不屑一顧的表情,說道:“你能指望那些人會保存這些?他們恨不得都燒掉,隻保留他們的教義!那群留在地球的人,真是無法理解,那些書籍都是人類的曆史和印記,他們卻全都要毀掉。而已經移居火星和太空城的人堅決不答應,最後經過一場戰爭,才達成妥協,其他明將地球所有書籍,當然不包括他們的教義,全數運載到火星,記得當時用於運載這些寶貴資料的飛船跟我們的生命科學2號差不多大,往返五次才完成這項工作,之後又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完成所有資料的整理歸檔”。

    “哦,戰爭?爺爺,你說的是獻之戰嗎?我知道那場戰爭,那是人類第一次的太空大戰,原來是為了這個。對了,爺爺,紙,是什麽東西?”

    “對,就是獻之戰,也叫第一次明之戰。紙是一種很薄的東西,字就寫在上麵,然後很多的紙摞在一起,裝訂成一本書”。

    “哦。。。。。。”,李貝爾似懂非懂,這些離現實太遙遠了,讓他根本無法在大腦描繪出一個書的輪廓。

    “那麽,一千年前的人,是如何獲得知識呢?肯定不能像我們這樣,通過記憶寫入儀吧!”

    “嗯,在記憶寫入儀發明前,人類從很小開始,大概、4歲吧,就要開始學習知識,每天都要學習大概10多個小時吧,直到大概22歲左右,才能夠學習完在社會上生存需要的知識,從而自己養活自己,有些研究型的工作,更是需要再進一步學習6到8年才行”。

    “啊!要學這麽長的時間?這怎麽能受得了?那他們真正生活的時間豈不是很短暫?”

    “好啦,現在不聊這個,你還要不要聽故事?”

    “好吧,還是先聽故事,有時間你再給我講他們是如何學習的”。

    。。。。。。

    “難怪有些人喜歡紮到圖書館裏,這環境確實不錯,不隻是這裏的藏書,單這環境就讓人向往”,趙梵音暗自道。

    隨著歐陽娜娜在館繞來繞去,最終來到四層的一間藏書室,抬頭看銘牌:“古代曆史書籍閱覽區”。

    不同於下麵幾層的社科、政經、學、科技等區域,這裏顯得頗為清幽,偌大的藏書室並沒有幾個人,在一排排巨大高聳的書架之間,錯落著一些供使用的長桌和椅子,整個空間並不特別明亮,柔和的燈光撫照著每個角落,甚是舒服。

    一個館員閑適的坐在門口的書桌前,翻看著的書,對進來的兩人隻是抬眼看了看,並沒有其他表示。

    歐陽在藏書室部的一個長桌前坐下,拿出筆記本電腦,連接上圖書館的網絡,登入了圖書館的書籍檢索網址。

    在這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當下,國圖也早已完成了數字化蛻變,所有的書籍,包括古籍善本全部都已數字化了,通過國圖的guān fāng網站,就可以閱覽所有的獻資料,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為讀者tí gòng了極大地便利。

    歐陽選的這個座位也很講究,在錯落的巨大書架的正間,可以隨時到任何方向上的書架去尋找需要的圖書。

    趙梵音在最初的新奇消退之後,看明白了歐陽的工作方式,緊挨著歐陽坐下,靠近歐陽,小聲說道:“這不是能上網找資料嗎?在學校做就好了,幹嗎還來這裏?”

    歐陽白了他一眼,似乎在嘲笑他的不學無術,輕聲道:“電腦查閱確實可以在學校做,但有時候是需要通過實體書進行確認的,另外,你不覺得這裏的環境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嗎?我喜歡這裏!”

    “好吧,你忙你的,我忙我的,看這裏的環境,我是不敢吃你那大包子了,太褻瀆了”,趙梵音說道。

    “好啦,不要煩我,今天任務很重呢”,歐陽扭過頭去,不再搭理他,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時而在電腦上檢索瀏覽,時而跑到各個書架上去翻看資料。

    趙梵音也拿出筆記本電腦,開始了自己的工作——研究股市。

    要說今年的股市,也是奇葩了,短短半年之間上漲了一倍,很多券商、股民都開始叫囂著會衝上萬點,雖然現在不跑證券交易所了,但也從各種媒體感受到了股市的熱度。

    不同於其他人的興奮,這股市的熱度讓他有點擔心,仿佛又回到了上一次的股市大跌,那次趙梵音沒有盲目追漲,很早就收了,雖然後來看,離當時的頂部還有1千多點,但畢竟已經鎖定了利潤,比起兩個月以後那些因大跌,被迫割肉離場,或深度套牢並延續至今的股民來說,這是相當棒的業績了。

    大跌之後必有大漲,在那次股市大跌後的半年,在盤麵已經慘不忍睹的情況下,再次回到股市,當時不少人勸他,甚至有消息說國家要關閉股市,趙梵音頂住壓力,在這一地雞毛裏選了又選,篩了又篩,最終把資金分散到若幹支認為未來會有發展的行業股票去。

    不出所料,雖然世界經濟這幾年一直步履蹣跚,甚至有時傳來更壞的消息,但股市卻還是蹣跚著走上了上升之路,當然這也是跌無可跌了,雖然經濟大勢不好,但看好的幾個行業在這幾年發展不錯,同時隨著國家各項金融利好政策的帶動,迎來了這半年的大行情。

    趙梵音已經成為了所謂的大戶,可以介入股指期貨這樣的對衝市場,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股市可能帶來的風險,但在看到幾個同事拿出買車或買房的首付投身股市時,不禁搖頭歎息,但也沒有阻止他們,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這樣的行為隻會被看做擋了人家的財路。

    於是,毫不猶豫將大筆資金都退出了股市,目前的情景太熟悉了,第一次血本無歸、第一次成功逃頂,就是這樣的景象。

    集看了各路媒體、股評家、外國知名投資人對當前市場和近期國家出台金融政策的討論,大概對目前的局勢有了了解,又看了看比較關注的幾隻股票的技術指標和曲線,覺得現在還在股市的深度調整期,幾個月之內不會有什麽大的變化,還是等等再說吧。

    掏出一看,已經午12點了,肚子有些咕咕叫,那邊的歐陽,還在聚精會神的翻閱著資料。

    沒有打攪她,趙梵音悄悄走出閱覽室,來到一樓的茶座休息區,點了壺菊花,拿出歐陽的大包子,唏哩呼嚕的全吃了。

    回到閱覽室,歐陽還在看資料,酒足飯飽,百無聊賴的趙梵音撓撓頭,一時不知該幹些什麽,於是隨意走到書架前,一路走,一路瀏覽著書目,不時抽出一本感興趣的書,翻看兩眼,又放了回去,真是無聊啊!

    不知不覺,趙梵音已經轉到了藏書室的最裏麵一排,掌邊緣搭著書架,指滑過書脊,慢慢往前走,突然看到一本書——《曆史背後推動力的研究》,這書名有些意思,抽出來看書正麵,作者:陸凡,再看出日期:1952年6月,這書可夠老的,書大致有半寸厚,大概不到八百頁。

    正要放回去,突然背後一個人說道:“年輕人,到這不要隻是隨便翻翻,這本書不錯,寫曆史的角度很獨特,你可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