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回家真好
字數:6697 加入書籤
() 趙梵音正在思索,突然聽到白青嵐興奮的叫聲,抬頭順著白青嵐指的方向看去。
在目力所及之處,在這荒原上,隱約出現一條蜿蜒的河流,反射著夕陽的光輝,波光粼粼,像一條銀色的絲帶,伴隨著高速公路,一路流淌。
正是黃河!
看到黃河,趙梵音也興奮起來,道:“就要到家啦!”。
白青嵐一邊開車,一邊用力點點頭。
。。。。。。
興慶,就坐落在黃河與賀蘭山脈交匯的平原之上,那是一片廣大的平原。
這裏溝渠縱橫,上百個大小湖泊點綴其,而湖泊的蘆葦蕩並不比華北的白洋澱少,隻是這裏閉塞,西北人也老實巴交的,商業意識淡漠,不會宣傳,很少有人知道罷了。
隨著改革開放向西北內陸深入,這裏的人們才意識到自己是坐擁寶盆,於是將離興慶市區幾十公裏外的一處巨大湖泊開發成旅遊區。
這湖泊處在一片沙漠邊緣,湖蘆葦蕩縱橫,沙、水、蘆葦,構成了一幅難得的景致,這就是——沙湖,現在已經是國家5a級景區了。
黃河在華夏曆史上水患不斷,給沿岸居民帶來深重災難,但在興慶卻是例外,平靜如羔羊,清澈而秀麗,從南向北靜靜地流淌,將這片平原滋養成美麗的魚米之鄉,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稱。
每到初冬或初春,在黃河巨大的“幾”字形拐彎處,更是會出現特有的淩汛,這段時間,黃河上遊來水自南向北流淌,而地處北麵的河水依然是冰凍的,北上的河水推動較低緯度的浮冰,不斷衝擊著高緯度的河麵堅冰,不時傳出巨大的撞擊聲,一旦上遊來水過多,被冰封的上遊所阻隔,甚至有衝上堤岸,給沿岸帶來水患的危險。
所以每到這時,政府都會調動空軍,向上遊依然是堅冰的河扔炸彈,將封凍的冰麵炸成碎塊,讓上遊來水能夠推動碎冰繼續前行,從而緩解水患。
在興慶平原西北方是高大的賀蘭山脈,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
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賀蘭山南北長220公裏,東西寬20~40公裏。南段山勢緩坦,主峰海拔556米,在冬季擋住了狂獵的西北風。
賀蘭山為強烈地震帶,曆史上曾多次發生8級左右的強震。
當年成吉思汗次次征伐西夏而未果,在最後第四次時,最終攻破西夏都城,當時發生的大地震也是幫了不少忙。
興慶是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民間傳說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城西靠近賀蘭山麓有著名的西夏王陵,西夏曆代帝王均葬於此。
早在萬年前,這裏就有人類早期先民居住,殷商、春秋戰國時期這裏是北羌、熏育(葷粥)、匈奴等民族huó dòng、遊牧的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後,使蒙恬率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套地,據有寧夏平原河東地區,開始在此戍邊。
秦分天下為6郡,興慶地區為北地郡所屬。
漢成帝陽朔年間(公元前24年前後)建北典農城(又稱呂城、飲汗城),此為興慶建城之始。
宋寶元元年(108年),李元昊在興慶府築壇受冊,即皇帝位,建大夏國(史稱西夏),興慶府為其首府。
興慶府,在當地民間也稱“鳳凰城”,相傳古時候賀蘭山飛來的一隻鳳凰,看到這裏黃河橫貫、麥浪翻滾,一片風光秀麗的江南景象。不忍離去,竟化身為一座美麗的城市。東門外的高台寺是鳳凰的頭,鳳凰頭挨到黃河邊;高台寺旁邊有兩眼井,是鳳凰的眼睛;鼓樓是鳳凰的心髒;西塔和北塔是鳳凰的兩隻爪子;西馬營,湖泊相連,林茂草密,花團錦繡,那是鳳凰的尾巴,一直拖到賀蘭山麓。
。。。。。。
天色漸暗,遠處天邊的雲彩被落日餘暉映照的猶如一道金邊,此時趙梵音已將姐姐換下,白曉曉也醒了。
也許是近鄉情怯,人都靜靜的看著車外,誰也沒有說話。
雖然趙梵音和白青嵐求學先後離開家鄉,為了學業、事業在外奔波,平時很少回家,隻在過年才回來與家人團聚,但內心深處仍蘊含著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和對家鄉的熱愛。
漂泊在外的人,特別是來自並不發達地區的人,往往羞於提及家鄉,但他們姐弟總是自豪的稱自己為“西北人”,這裏是生他養他的土地,這裏有父母親人,這裏有同學故舊,這一輩子都不會改變!
漸漸地,天完全黑了下來,天地間一片昏暗,分不清天地,隻有車燈照向前方,如同兩個巨大光柱,仿佛世間隻有他們的存在,不禁心也變得一片寧靜而高遠,仿佛正從現實向美好的想象駛去。
“媽媽、舅舅快看!有燈!”,曉曉舉起小,指著車頭右前方。
確實,星星點點的燈光在遠處亮起,好像眼睛,不停閃爍,慢慢的,越來越多,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大,最終形成燈的海洋,一座城市的輪廓出現在眼前。
車已到興慶。
下了高速,已經8點多了,這座地處西北的城市,夜晚沒有華都這樣大城市的喧鬧,雖是初夏,但城市已經是一片寧靜,馬路上偶爾有車往來,路旁的居民區很多都亮著燈。
左拐右拐,最後來到了地處北郊的一處高檔別墅區,這裏就是他們的家了。
雖然興慶地方小,但有個好處,那就是房價便宜,不像華都,四環以內買個房子動輒幾百萬就扔進去了。
前兩年,白青嵐和趙梵音為兩家都買了別墅,趙梵音還為歐陽娜娜家也買了,歐陽娜娜堅決不同意,但趙梵音借口很好,你爸爸是我師父,我作為徒弟,買房孝敬師父,與你何幹?
聽得歐陽直翻白眼,最後拗不過他,同意了。
家個別墅,連房子帶裝修都沒有華都環內的一個大居貴。
這小區內部規劃頗為講究,進得大門來,是一個麵積不小的天然湖泊,多條小河曲曲折折的從湖泊延伸到小區各處,河岸低矮,全是青石板鋪就,彎腰就可以觸碰到流水,沿著這些小河還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涼亭。
小區綠化率很高,到處是樹木花叢,一幢幢別墅掩映其間,道路不寬,兩邊的路燈很有當地民族特色。
不一會兒,車停在了一棟聯排別墅前,這幢建築共有戶,左邊是趙梵音家,間是白青嵐家,右邊是歐陽娜娜家,外觀是歐式的,共兩層,前後都有庭院,院內鬱鬱蔥蔥,都是父母們養的奇花異草。
整棟建築外圍一直延伸到路邊全部被草坪覆蓋著,這裏沒有路邊的灰塵尾氣,一陣陣青草的幽香彌漫在空氣,令人神清氣爽,真是世外桃源啊。
人剛下車,家的屋門同時都推開了,趙梵音、白青嵐、歐陽娜娜的父母都走了出來,一麵還略帶埋怨的說道:“怎麽這麽晚才回來,都等急了”。
六人聚在這rén miàn前,趙梵音和白青嵐連忙向六位老人打招呼,白曉曉則一下撲到姥爺的懷裏,不肯下來,摟的緊緊的。
大家逗弄著白曉曉,白曉曉也乖巧的叫到:“姥爺好,姥姥好,趙爺爺好,趙奶奶好,歐陽爺爺好,歐陽奶奶好”,逗得大家直笑,連誇曉曉懂事。
當初白青嵐生下白曉曉時,白奶奶和白青嵐父母都是大吃一驚,而且也難以接受,自己的女兒還沒結婚,就生下個女兒,這好說不好聽啊,沒少在diàn huà裏數落白青嵐。
連帶著趙梵音也吃了掛撈,你一直在姐姐身邊,怎麽就沒有及早注意到,還替她瞞著家裏,趙梵音百口莫辯,不知如何應付。
但幾位老人在見了出生沒多久,還在繈褓的曉曉後,就不再多說。
這孩子粉嘟嘟,肉呼呼,咿咿呀呀的,太可愛了,逐漸家裏和外界也就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白曉曉是家第一個第四代成員,大家都把她當成了寶,真是捧在心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趙梵音見人群裏沒有歐陽娜娜,於是湊到歐陽父親身前,說道:“師父,娜娜怎麽沒在?”
“估計還忙工作吧,不用管她,咱們先進屋吃飯”,歐陽爸爸略帶怨氣的說道。
眾人嘴八舌,將人簇擁著進到了白青嵐家。
趙梵音招呼位父親,打開後備箱,將帶來的點心、衣服、行李等物搬入屋內。
屋內,白奶奶正坐在客廳沙發上,樂嗬嗬的等他們,白青嵐和趙梵音趕緊上前行禮,道:“奶奶,我們回來了,您等急了吧”。
白奶奶已經年過80,滿頭銀發,精神很好,顯得很富態,滿臉掛笑的說道:“不急,不急,來,曉曉過來,讓太奶奶親親!”。
白爸爸急忙將曉曉放到白奶奶身邊,曉曉甜甜的衝著白老太太叫道:
“太奶奶,我回來啦,讓曉曉親親”,說著湊到白奶奶臉龐,狠狠的親了兩口,吧吧直響,逗得眾人大樂。
眾人圍在老太太周圍,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起天來。
“先過來吃飯!”
白媽媽端著熱騰騰的餃子,走了進來。
一說吃飯,白青嵐和趙梵音才覺得肚子已經咕咕叫,來到飯桌前,白媽媽撿了幾個餃子,放在小碗裏,走到白曉曉身前,說道:“乖曉曉,來奶奶喂你餃子”。
這餃子,是趙梵音最愛吃的胡蘿卜羊肉餡,要說這興慶的羊肉,可是遠近聞名,嫩而不膻,入口清爽,不論是清湯燉煮,還是大火爆炒,都非常好吃,這胡蘿卜羊肉餡餃子更是趙梵音的大愛,也不管別人了,稀裏呼嚕的大吃起來。
白青嵐飯量不大,吃了些就覺得飽了,放下碗筷,走到帶來的禮物前,開始給幾位老人分禮物,大部分是吃的穿的,幾個女人拿著衣服在身上比劃,不時誇讚白青嵐眼光好,整個屋內一片溫馨。
不多久,趙梵音也拍著肚子過來,大聲說道:“還是回家好啊,這頓餃子吃的,估計半年都不用吃飯了”。
眾人聽得大笑,趙爸爸則假裝板起臉,說道:“你小子一吃飽了就沒正形,什麽時候能改了油嘴滑舌的毛病!”。
趙梵音吐了吐舌頭,見歐陽爸爸正坐在門邊,裏拿著一塊華都特產桂花糕,吃得津津有味,於是湊上前去,說道:“師父這半年可好?”
歐陽爸爸見趙梵音問,說道:
“還成吧,這都五十多歲了,再有兩年就退休了,年紀大了,廠裏也不安排什麽正經工作了,整天閑著沒事啊”。
“那不是很好嗎?剛好有時間,到處走走、玩玩,培養點業餘愛好”,趙梵音道。
“忙了一輩子,越閑越無聊,前幾天到山公園遛彎,聽幾個老頭唱京劇,有唱的,有伴奏的,挺有意思,琢磨著以後學學京劇”。
歐陽爸爸有些向往的說道。
“就是,有事幹就有意思了,哪天給您寄幾盤京劇光盤來,您先學著,要我說,就您這身,幹脆就學武生,一邊唱,一邊高來高去的,再耍耍大刀,舞舞劍。。。。。。”
“去你的,都多大歲數了,你還讓我學武生?還打?你小子是憋著壞呢吧”,歐陽用敲了敲趙梵音的腦袋。
“哪有啊,我這不是想您能充分利用自己這身本事嘛!”。
這爺倆就這麽沒正形的瞎聊著。
“師父,最近娜娜挺忙吧,她昨天diàn huà裏說明天能休息一天,怎麽現在都還沒回來,這也該收工了吧”,趙梵音問。
聽到趙梵音問起女兒,歐陽爸爸臉色一暗,重重的歎了口氣。
欲言又止。。。。。。
!!